Workflow
新能源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别克至境L7亮相 上汽通用高层解密美国董事会之行
经济观察网· 2025-09-20 14:55
上汽通用合资谈判进展 - 上汽通用合资协议将于2027年6月到期 目前正与通用汽车进行续签初步谈判 [3] - 通用汽车希望维持合资现状 美方并不想改变目前的合作状态 [3][7] - 股东双方达成共识 未来合资公司将拥有更多自主产品定义权 包括别克和凯迪拉克品牌 [2][5] 上汽通用美国之行成果 - 上汽通用高层8月赴美参加通用汽车全球董事会 展示本土研发成果超出预期 [4] - 通用汽车CEO玛丽·博拉等高层对中方的新营销方法表示关注并做笔记 [4] - 美方同意进一步开放技术权限 合资公司可自主决定技术使用 前提是保持品牌基因 [5] 上汽通用经营表现 - 2023年上半年累计销量24.5万辆 同比增长8.64% [7] - 从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 扭转此前亏损局面 [7] - 经营数据改善促使华尔街重新评估通用在华投资价值 [7] 至境L7产品战略 - 至境L7是首款由上汽通用自主定义的车型 定位豪华增程轿车 预售价格20万-30万元区间 [2][9] - 采用全栈自研技术 包括增程系统、电子电气架构和智驾系统 [4] - 将搭载与Momenta合作开发的"逍遥智行"辅助驾驶系统 取代通用Super Cruise系统 [5] - 计划9月28日开启预售 目标进入国内用户购车清单 [9] 中美市场差异与战略调整 - 美国电动车主要面向50岁以上精英人群 中国已进入充分竞争阶段 市场需求取代政策红利 [6] - 通用汽车在美国市场份额接近18% 第二季度电动车销量增长111% 但受关税政策影响较大 [6] - 上汽通用研发速度获美方认可 泛亚技术中心快速推出GL8新能源产品令通用工程团队惊讶 [6] 技术研发与品牌定位 -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多年研发成果密集推出 包括增程系统、电子电气架构和智驾系统 [4] - 至境L7提出"大别克"回归口号 旨在对标德系豪华品牌 [8] - 上汽通用开放广德试车场供业界进行车辆对比测试 展示技术自信 [8]
【国信电子胡剑团队|能源电子月报】功率公司业绩回暖,汽车与数据中心增长趋势明确
剑道电子· 2025-09-20 14:00
点击 关注我们 报告发布日期:2025年9月17日 报告名称:《能源电子月报: 功率公司业绩回暖,汽车与数据中心增长趋势明确 》 分析师:胡剑 S0980521080001/胡慧 S0980521080002/ 叶子 S098052210000 3 / 詹浏洋 S0980524060001 / 张大为 S0980524100002/李书颖S0980522100003/ 连欣然S0980525080004 完整报告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国信研究 能源电子月报:功率公司业绩回暖,汽车与 数据中心增长趋势明确 2025-09-17 | 胡剑 胡慧 叶子 詹浏洋 连欣然 能源电子月报 功率公司业绩回暖,汽车与数据中心增长趋势明确 行业研究 · 行业月报 电子 功率半导体业绩回顾:行业随收入与盈利能力逐步修 复改善,汽车与数据中心仍为主要增长方向。新能源汽车: 我国新能源汽车功率200kW以上的主驱占比由22年的9% 提升至25年1-7月的25%,电驱最高峰值功率由22年255 kW升至25年的580kW。整车情况:根据中汽协数据,我 国7月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126万辆(YoY+27.4%,MoM-5 .0%),产量124 ...
变革之下,AI与出海成车企竞争新高地?| 钛媒体刘湘明×中国长安汽车赵非
钛媒体APP· 2025-09-20 12:45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定位为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 致力于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出行科技企业转型 [19] - 提出"引领汽车文明 造福人类生活"的使命 目标是成为全球数智新汽车的普及者 [10] - 坚持科技平权理念 通过体系化投入和规模化产出让先进技术成为用户享受得起的技术 [10] - 明确安全是底线 提出"新长安·新安全"主题 担当国家产业安全责任 [11] 研发投入与技术布局 - 过去十年在新能源领域累计投入超过400亿元 [3] - 未来十年将在新兴领域投入2000亿元构建科技创新能力 [3][23] - 自主研发"金钟罩"电池技术 实现"只冒烟不起火"的安全性能 [3] - 开发智慧新蓝鲸3.0系统 运用行业首创插混增程一体化技术 每公里综合用车成本降至0.22元 [3] - 布局固态电池技术 计划2025年底实现功能样车首发 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量产 能量密度超400Wh/kg [3] - 构建"北斗天枢"智能化计划 发布天枢智能驾驶辅助、智能座舱、智能底盘等技术自研体系 [5] 产品开发与创新 - 研发周期从三年缩短至18个月 改款车型一年内可完成 [21] - 采用平台化模组化开发模式 极大提升开发效率 [20] - 建立三大新能源品牌矩阵:长安启源、深蓝、阿维塔 [5] - 布局飞行汽车领域 与亿航智能战略合作 推进海陆空一体化智能出行 [38] - 启动人形机器人项目 预计2028-2030年实现量产 向家庭服务机器人方向发展 [39] 市场表现与目标 - 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量135.5万辆 创近8年同期新高 [6] - 新能源汽车上半年销量45.2万辆 同比增长49.1% 远超行业20%的平均增速 [6] - 海外市场上半年销量29.9万辆 同比增长5.1% [6] - 目标2030年海外市场投资突破100亿美元 海外年销量突破150万台 占总量三分之一 [7][31] - 目标进入全球前十车企 达到400万辆规模 [44] 全球化战略 - 实施"海纳百川"全球化计划 推进全球152布局 [30] - 以中国为基础 设立五大全球事业部:欧洲、欧亚、中东非、中南美、东南亚 [30] - 全球规划20个海外工厂 已建成投产9个 包括泰国罗勇工厂 [30] - 市场覆盖超100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销售渠道网点超14000个 [7][31] - 海外业务人员目标突破1万人 实现本地化运营 [7][31] 人才培养与管理 - 推行"事业留人"理念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33] - 高管晋升采用公开竞聘制 聘请行业专家作为评委 [33][34] - 班子成员16人中近半为80后 建立年轻化管理团队 [33] - 实施股权激励和团队持股机制 实行高激励高约束 [35] - 推行"天方夜谭"目标激励计划 设置保底目标100% 挑战目标120% 天方夜谭目标160-170% [37] 合作与生态建设 - 坚持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相结合的战略 [27] - 与华为、腾讯、地平线、联通等头部科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5] - 成为一级央企后获得更多行业内外资源支持 包括投资集团、地方政府、ICT企业等 [4][24] - 正在与行业紧密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4] 智能化与AI应用 - 提出"无AI不长安"理念 深度应用AI技术 [21][22] - 通过用户数据采集提升驾驶安全性和舒适度 需获得用户授权 [22] - 建立中心组学习制度 聘请行业专家培训AI技术 [25] - 在智能制造和大数据中心深度应用AI模型 [25] - 通过AI实现用户直达 高管每天阅读1000条客户信息并快速响应 [47] 行业竞争与展望 - 认为同质化竞争不可持续 企业需要找到自身品牌特点 [42] - 强调长期主义 认为机会主义将在本轮竞争中被淘汰 [44] - 汽车产业需要从长期积累向短期见效平衡发展 [48] - CEO直播成为行业趋势 既可展示产品也可直达用户 [47]
957亿,张一鸣老乡要IPO了
创业家· 2025-09-20 10:03
公司IPO与业务概况 - 华勤技术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若顺利将成为港股"ODM第一股",目前A股市值为957亿元[5] - 公司是全球智能手机ODM出货量第一、平板电脑及智能穿戴ODM出货量第一的企业,2024年营收达1098.78亿元,归母净利润29.26亿元[5][25] - 主要客户包括三星、华为、小米、亚马逊、华硕、索尼等全球科技巨头[5]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邱文生是清华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本科、浙江大学化学工程机械硕士,曾为"中兴手机研究所第007号员工"[6][17] - 公司2005年成立于上海浦东张江,早期从事功能手机PCBA主板代工,后转型ODM模式[18][22] - 2020年华勤技术占三星ODM采购量的54%,2023年登陆A股市场[25] ODM行业特性与竞争格局 - ODM模式区别于传统代工,需自行完成设计、研发、生产全流程,技术要求与品牌方持平或超越[12][23] - 行业竞争激烈,立讯精密2023年研发投入45.94亿元(同比增长8.86%),2024年达49.2亿元(同比增长7.1%)[14] - 智能手机行业成长初期代工企业"躺着赚钱",现需持续加大研发构建技术壁垒维持优势[13] 战略转型与全球化布局 - 2024年提出"3+N+3全球智能产品大平台战略":巩固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业务(第一个3),扩展数字生产力及数据中心解决方案(N),布局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软件三大方向(另一个3)[25] - 港股IPO旨在募资推进国际化,提升国产代工全球地位,是"A+H"间隔最短公司之一[7][25] - 公司通过ODM模式帮助三星2024年实现智能手机出货量2.23亿部(全球市占率约19%)[5][25] 技术实力与行业地位 - ODM累计出货量全球第一:2020-2024年智能手机ODM累计出货量第一,2024年平板电脑及智能穿戴ODM出货量第一[25] - 归母净利润仅为营收零头(2024年净利润29.26亿元 vs 营收1098.78亿元),反映行业高投入特性[25] - 创始人早期布局Windows版本智能手机,后转型ODM成为全球科技巨头核心合作伙伴[19][24]
小批量多品种策略“落地开花” 鑫宏业打造特种线缆龙头
中国证券报· 2025-09-20 07:42
核心观点 - 公司完成法国ITER项目核心配套PIC电缆交付 标志着特种线缆领域重要突破 [1] - 公司定位"小批量 多品种"特种线缆 在新能源汽车 充电桩 光伏 储能 工控等行业线缆市场成为龙头 [1] - 公司正向核电线缆 高速通讯线缆 人形机器人用线缆等技术含量更高领域拓展 [1] 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 - 新能源汽车高压线缆工作电压远高于低压线缆 需兼顾耐高温 电磁屏蔽 耐腐蚀 柔软度与电气系统兼容性等多重性能 [2] - 新能源汽车高压线缆相较于传统汽车线缆价值与技术含量显著提升 [2] - 公司已进入比亚迪等整车生产商及吉利汽车 上汽新能源 一汽集团 蔚来汽车 小鹏汽车 理想汽车 小米汽车等整车厂一级供应商名录 [2] - 新能源汽车线缆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下半场重点集中在液冷超充 高速通讯连接及商用车三大领域 [2] - 公司推出兆瓦级超充线缆及液冷充电枪 线缆电流密度超过30A/mm² 实现充电效率革命性提升 [3] - 全资子公司与法国ACOME合作成立合资公司 为全球客户提供高速数据通讯线缆 [3] - 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 公司着力拓展商用车线缆市场 [3] 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 公司拟募资投向超融合导体线缆 大功率充电连接及冷却系统 新一代核电站用电缆的研发和产业化三个项目 [4] - 产品开发始终站在国家战略需要和市场需求空缺角度 [4] - 子公司江苏华光是国内唯一持有"电缆+电气贯穿件"两类核级产品设计与制造资质的民营企业 持有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双许可证及CCS ABS等国际权威认证 [4] - 参与ITER项目组建专项团队 历经3年攻克抗辐射技术 产品核心指标全部达标 [4] - 正与ITER项目洽谈核级特殊电缆开发及核级设备供应 有望从单一电缆供应商升级为核级设备综合服务商 [4] 新兴领域拓展 - 公司横向拓展至人形机器人 低空飞行器等新兴赛道 [5] - 开发出超柔性线缆系列产品 实现轻量化 高柔性 抗干扰 耐环境等特性 大幅超越普通工业机器人线缆动态弯折寿命极限 [5] - 产品适配工业生产 医疗服务等多种复杂应用场景 [5] - 已进入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供应链体系 为关节驱动系统及灵巧手等关键部位提供高度定制化线缆解决方案 [5] 发展战略与并购重组 - 公司坚持前瞻布局研发 提前做足技术储备 [6] - 新能源车用线缆作为业绩基本盘 通过比拼技术和服务获得品质溢价 不参与价格战 [6] - 核电 轨道交通 人形机器人被锚定为蓝海市场 客户价格敏感性较低 更关注产品品质与企业资质 [7] - 针对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线缆要求 成立研发团队经过327次迭代实验 通过23个核心工艺节点重构和参数耦合优化 实现材料配比精准调控 通过百万次耐久测试 [7] - 通过并购江苏华光 注入资本与技术 建设核级产品专用生产基地 实现业务蒸蒸日上 [7] - 拟收购扬州曙光光电控制权 利用其特殊行业资质拓宽业务领域 实现伺服控制系统与特种线缆上下游协同 [8]
永鼎股份等申请新能源汽车数据连接线束制备方法专利,降低成核能垒促进均匀成核
金融界· 2025-09-20 06:15
公司专利技术 - 江苏永鼎股份及旗下金亭汽车线束公司申请新能源汽车数据连接线束制备方法专利 公开号CN 120663502 A 申请日期2025年08月[1] - 专利通过功能化碳纤维表面接枝氨基和硫醚结构 提供稳定成核位点 降低成核能垒 增强镀层结合能力[1] - 技术使镀层覆盖率与致密度显著提升 构建连续高效导电网络 导电性显著增强 同时提升电磁屏蔽效能并降低电磁波反射[1] 公司基本情况 - 江苏永鼎股份成立于1994年 位于苏州市 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注册资本146,199.4802万人民币[2] - 公司对外投资35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271次 拥有专利691条 行政许可90个[2]
阿维塔迎来80后掌门人,三大央企暗自较劲
36氪· 2025-09-20 03:32
人事调整趋势 - 汽车央企频繁进行人事调整 年轻一代干部逐渐崭露头角 长安汽车12位副总裁中有7位是80后[1] - 一汽集团任命80后郭永锋出任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 1977年出生的高璞担任党委常委、副总经理[11] - 东风公司任命1979年出生的周锋担任副总经理 1984年出生的汪俊君任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总经理[11] - 上汽集团涉及63位中高层干部调整 包括多位年轻高管 90后陈萃执掌名爵品牌[13] - 北汽集团北汽股份董事长王昊和总裁宋玮均为80后 北汽蓝谷五位管理层均为70末和80后[15] - 广汽集团推行管理干部竞聘上岗制度 选拔年轻化、专业化管理团队[15] 王辉任职背景 - 王辉出任阿维塔科技董事长 全面统筹公司战略规划与决策、经营管理、全球业务等工作[1] - 王辉拥有20多年长安汽车工作经历 参与推进与华为、宁德时代等企业战略合作 推动海纳百川全球化战略[3] - 王辉在企业战略、资本运作、工艺研发、海外市场及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3] - 王辉对阿维塔品牌发展有深入了解 牵头推进阿维塔与华为的战略合作 成功推进对华为车BU核心业务的投资意向[3] 阿维塔发展战略 - 阿维塔明确2026年上市计划 C轮融资募集资金超110亿元 完成后估值预计超300亿元[5] - 上市可为阿维塔带来巨额资金注入 改善财务状况 增强抗风险能力 提升透明度和规范化管理水平[5] - 阿维塔2024年开启出海元年 进入阿联酋、卡塔尔、新加坡等国家 海外售价对标传统豪华品牌高端旗舰产品[7] - 计划2025年进入全球超50个国家 设立160余个销售网点 2030年实现海外销量占总销量50%以上[7] 行业变革背景 - 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 智能驾驶技术迭代加速[13] - 三大央企长期占据国内汽车市场核心地位 但在新能源赛道面临新势力与跨界玩家的冲击[13] - 干部年轻化竞赛关系到企业创新活力和决策效率 影响未来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竞争格局[13] - 年轻干部更能适应市场对创新速度和用户洞察能力的要求[13] 管理团队建设 - 企业发展需要80后90后年轻干部和60后70后高管形成互补 老同志作为压舱石[15] - 年轻干部有冲劲敢创新 适合闯新市场试新技术 老同志掌方向把把关稳住阵脚[15] - 老带新新促老是好办法 年轻能放开手脚搞创新 老能传宝贵经验 保住企业好底子激发新活力[16]
三十周年,武汉国际车展与城市共成长
长江日报· 2025-09-20 00:46
如今的车展现场,科技元素日益浓密。今年亮相的"光子"机器人,不久前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中夺得群体舞蹈赛冠军。它们 的舞伴是四条腿的"环宇小U"机器狗,这些智能设备为观众带来未来感的现场体验。展会还联合武汉市知识产权局,设立专区展示新能源 汽车核心部件、智能网联技术、轻量化材料、节能减排技术等方面的专利产品,让大众近距离了解科技创新带来的新成果。 9月18日,海博(Tamas HAJBA)在第二十五届武汉国际汽车展览会现场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驻华高级顾问、北京办公室负责人海博(Tamas HAJBA)1995年曾到访武汉,参加过首届车展。"虽然规模不 大,但观众很热情。"海博回忆道,"现在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速度特别快,进入了网联化、智能化、电动化的新时代。武汉城市也有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我现在已经认不出之前来过的那些地方了。"他认为,武汉国际车展的每一步发展都与汽车行业的进步同频共振,而这二者 形成的强大发展势能,正不断反哺武汉城市建设,从产业布局、就业保障到城市影响力提升,全方位带动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 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许思涛观展后指出,汽车行业,目前变成对国民经济贡献较大的经济行业,而本届车展 ...
看完招股书,发现奇瑞1400亿市值稳了!
搜狐财经· 2025-09-20 00:26
在资本市场上,车企上市往往伴随着喧嚣与争议,但奇瑞的招股书递出后,市场的第一反应却是意外的平静。 这让招股书中1400亿的估值,从猜想变成一条有现实支撑的成绩。通过这份招股书,奇瑞想告诉投资者的是,自身早就具备了上市公司的底色,只是现在 才选择把这层底色亮出来。 奇瑞一直在按照上市企业标准经营 对奇瑞上市的解读,不能停留在"终于上了"这个层面。真正需要被看见的,是奇瑞用了多年时间,默默走完了许多企业上市后都未必能补齐的标准流程。 刚刚递交的这份招股书,只是把这个过程告诉给所有人。 | 規模 全球覆蓋 | | | | 領導地位 | | --- | --- | --- | --- | --- | | 2.295.000+ | | 鎖往 | | 自2003年起連續 | | 2024年全球銷量(1) | | 100+ | | 22年出口第一 | | 個國家和地區0) 排名第二 | | | | 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公司(4) | | 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公司(2) 全球累計銷量( | | | 13.000.000+ | 全球第11大乘用車公司(5) | | 高速發展 | | | | 財務表現 | | 在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車公 ...
上海交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上海辖区上市公司集体接待日暨中报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9 18:52
公司活动参与情况 - 公司于2025年9月19日15:00-17:00参加上海辖区上市公司集体接待日暨中报业绩说明会活动 [1] - 公司董事长、总裁、独立董事及董事会秘书等高管出席活动并与投资者交流 [2] 物流业务经营状况及应对措施 - 道路货运与物流服务板块受公路货运市场激烈竞争及新业务开拓不及预期影响 主营业务承压明显 [3] - 公司将通过拓展大型装备物流、医药及城配业务、发展多式联运及仓储业态、推动制造物流业务转型及BOO项目落地等措施改善盈利能力 [3] - 公司加速科技赋能 全力推动数字化转型进程 [3] 汽车销售及后服务业务状况 - 乘用车销售与汽车后服务板块受自主品牌市占率攀升、传统品牌份额萎缩及新能源车价格战影响 [3] - 新能源车销量激增引发全年价格战 导致汽车进销差价倒挂拉大 汽车销售业务毛利进一步降低 [3] - 公司将加大用户拓展力度 拓展公务车及大型企业维修业务 推动集采业务并丰富盈利场景 [3] 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 - 公司研发推出配套新能源汽车的新产品以丰富产品线 [4] - 上南路3459号、南陈路47号、富水路788号及长途客运南站充电站等项目已正式投运 [4] 公司整体经营表现及改革措施 - 公司主营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连续五年为负 [4] - 公司受市场竞争激烈、消费需求下降、价格战及新业务开拓不及预期影响 [4] - 公司通过管理架构扁平化及前中后台一体化管理模式降本增效 提升主业核心竞争力 [4] 国资国企改革相关 - 公司主动推进市场开拓与业务升级 加速核心主业转型进程 [5] - 公司有序落实改革调整举措 重大资产重组信息将依法披露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