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人工智能

搜索文档
英伟达砸千亿投OpenAI,一场真豪赌还是资本表演?
美股IPO· 2025-09-23 12:26
但协议中一个出人意料的转折是: 英伟达也将分阶段向OpenAI注入1000亿美元,购买其未上市股票。 这一金额已远超OpenAI过去十年所筹集的资金 总和。据Crunchbase数据显示,OpenAI成立十年来的融资总额为72亿美元。 分析认为, 这次两家公司不仅是商业合作,更是一场资本战略表演 。这项交易通过股权投资而非传统供应商融资,规避了英伟达的财务风险。对 OpenAI而言,这笔巨资支持了其通用人工智能的宏大叙事;对英伟达而言,此举加剧了AI领域的竞争,促使其他公司寻求类似合作,巩固其市场主导 地位。 与电信炒作潮相比,这次投资有什么不同? 这项协议乍看之下类似于2000年代初电信热潮期间常见的供应商融资模式。当时Nortel、朗讯和摩托罗拉等公司向客户提供资金以维持收入快速增长, 但在泡沫破裂后承担了大量坏账。 双方都能从"AI竞赛正在进入更高层级"的印象中获益。对OpenAI而言,这笔巨资支持了其通用人工智能的宏大叙事;对英伟达而言,此举加剧了AI领域 的竞争,促使其他公司寻求类似合作,巩固其市场主导地位。 虽然人工智能热潮已经有些过火,但这次情况有点不同 。英伟达是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OpenA ...
英伟达砸千亿投OpenAI,一场真豪赌还是资本表演?
华尔街见闻· 2025-09-23 07:44
英伟达与OpenAI宣布的一项价值千亿美元的重磅合作,与其说是一笔常规的商业交易,不如说是一场 精心策划的资本表演。 根据当地时间周一公布的协议,英伟达将为OpenAI提供其构建、训练和托管AI模型(如新近发布的 GPT-5)所需的大规模数据中心急需的先进芯片。 如果这笔交易看起来像一场"表演",那或许正是其意义所在。双方都能从"AI竞赛正在进入更高层 级"的印象中获益。 对OpenAI而言,获得千亿级别的资金承诺,强力支撑了其迈向超越人类智慧的通用人工智能的宏大叙 事。宣布建设更多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计划,将使其高达5000亿美元的估值对投资者更具说服力,并让 这个"愿景飞轮"持续转动。 而对于英伟达,人工智能领域将上演一场OpenAI及其同行之间的"生死对决",这种观念对其商业利益 是极大的利好。谷歌、Meta以及私人控股的Anthropic等公司正全力冲向"超级智能",它们深信,投资不 足者将被历史淘汰。如今,这些竞争者有更充分的理由寻求与英伟达达成类似的巨额交易。 这项协议乍看之下类似于2000年代初电信热潮期间常见的供应商融资模式。当时Nortel、朗讯和摩托罗 拉等公司向客户提供资金以维持收入快速增 ...
刚刚,英伟达官宣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用至少400万GPU打造超级AI巨兽
创业邦· 2025-09-23 03:13
战略合作规模与投资 - OpenAI将部署高达10吉瓦的英伟达系统 相当于400万至500万块GPU算力 [3][5] - 英伟达计划向OpenAI累计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 按每吉瓦部署进度分批提供 [5] - 首阶段系统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基于英伟达Vera Rubin平台投入运营 [5] 技术架构与系统特性 - Vera Rubin是集成CPU/GPU/专用加速器的完整系统架构 专为处理海量数据AI任务设计 [5] - 系统将包含数百万块GPU 构成OpenAI下一代AI基础设施 [5] - 双方将共同优化AI模型及基础设施软件的技术路线图 [7] 市场影响与行业地位 - 消息公布后英伟达股价单日上涨近4% 市值增加约1700亿美元 [8] - 英伟达当前市值已接近4.5万亿美元 [8] - OpenAI周活用户突破7亿 产品覆盖全球企业/中小企业/开发者群体 [7] 合作历史与战略意义 - 双方合作达十年 从首台DGX超级计算机到ChatGPT突破始终相互推动 [6] - 英伟达成为OpenAI AI工厂扩展计划的首选战略算力与网络合作伙伴 [7] - 合作将深化与微软/甲骨文/软银等生态伙伴的AI基础设施建设 [7]
算力需求飙升推动国产算力建设自主化,数字经济ETF(560800)盘初飘红
搜狐财经· 2025-09-23 03:09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上涨0.24% [1] - 成分股均胜电子上涨6.90%、盛美上海上涨5.75%、德赛西威上涨5.62%、拓荆科技上涨3.78%、科博达上涨3.50% [1] - 数字经济ETF(560800)上涨0.10%至1.05元 [1] 流动性数据 - 数字经济ETF盘中换手率0.52%且成交369.44万元 [1] - 近1周日均成交额达3765.17万元 [1] 华为技术进展 - 华为公布昇腾AI芯片路线图:2026Q1推出自研HBM的昇腾950PR、2026Q4推出950DT、2027Q4推出960、2028Q4推出970 [1] - 华为报告预测2035年全社会算力总量增长10万倍 [2] 机构观点 - 华金证券认为通用人工智能是未来十年核心驱动力 看好国产算力芯片全产业链 [2] - 长城证券指出AI浪潮推动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 国产大模型发展将提升算力自主化空间 [2] 指数构成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覆盖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及高数字化应用领域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36% 包括东方财富(10.51%)、中芯国际(6.34%)、北方华创(5.12%)等 [3][5] - 权重股当日表现分化:北方华创涨1.23%、寒武纪涨1.07%、汇川技术涨1.48% 而东方财富跌1.38% [5]
产品发布 | 创意信息发布格致·视觉大模型训推一体化智能平台,以AI视觉驱动产业创新
财富在线· 2025-09-23 03:03
行业背景 - 传统AI视觉开发模式面临迭代周期长、利用率低、易用性差等挑战,单任务单模型需专业团队30天以上迭代,依赖大量特定场景数据 [3] - 单路视频需多个算法多次解析,算力资源消耗巨大,成本高昂 [3] - 传统模型难以识别复杂场景,时序、动作组合等逻辑需大量定制开发,人力成本高昂 [3] - 格致·视觉大模型训推一体化智能平台依托大模型技术,以1个基础多模态大模型覆盖N个业务场景,实现从手工业到工业化的飞跃 [3] 产品亮点 - 平台以多模态大模型技术为基础,是全栈国产化软硬一体产品,深度融合华为昇腾系列AI算力与鲲鹏架构,搭载万里数据库 [5] - 具备低功耗、高计算密度与安全可控的显著优势 [5] - 出厂预装,60分钟开机即用,极大缩短部署周期 [6] - 软硬件双重加密,支持本地私有化部署,保障私域数据隐私与安全 [7] - 提供从数据采集、图文编辑、模型训练、模型推理到图文检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满足多场景模型定制需求 [7] 核心优势 - 提供全流程工具链,实现从数据准备、模型训练到推理部署的自动化闭环,支持冷启动与少样本学习,快速迭代高精度模型 [9] - 具备一站式管理能力,提供一键开局工具,软硬件统一运维监测,故障点快速识别,极大降低运维复杂度 [9] - 用户可按需选择和部署AI模型,减少软硬件兼容性障碍,支持灵活部署于政府、金融、互联网等多种场合 [9] - 支持云云对接、物联设备直连、网关接入,快速接入增量存量设备,通过可视化规则引擎轻松配置复杂业务场景 [9] 技术内核 - 中文视觉大模型基于数亿级图文对高质量数据集训练,采用CLIP+VIT架构创新,对中文语义理解有极强适应性 [11] - 支持大模型预识别、无样本冷启动、交互式标注与少样本训练,2步即可完成模型生成,数分钟迭代出高精度模型 [11] - 支持多算法混跑,充分挖掘AI视图价值,将视图数据转化为资产 [11] 应用案例 - 智慧城市案例中,助力华中某市级项目实现视频图像资源统一标准、快速接入、有效共享,破除部门壁垒,重塑治理业务流程,提升政府跨部门协同效率 [13] - 智慧校园案例中,为四川某小学和甘肃某小学构建全区域智能安防体系,累计接入设备200+个,处理数据量超1000万条,预警量超1万条,显著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数字化水平 [14][15] - 工业生产案例中,为ZSJM公司实现烟火早期预警与快速响应,7x24小时不间断工作,优化资源配置,保障企业人员和财产安全 [16] - 智能电网案例中,为四川某市采用工程AI自动部署技术压缩新设备上线周期,通过训推一体算力支撑和多模态流程引擎实现智能化闭环管理,提升输电配电智能新高度 [17]
27亿美元天价回归,谷歌最贵“叛徒”、Transformer作者揭秘AGI下一步
36氪· 2025-09-22 08:48
大模型核心需求 - 大模型最核心需求是算力 具体表现为更多FLOPS意味着更好性能 [5][9][21] - 内存容量和带宽对模型结构灵活性至关重要 不足会限制非线性层添加 [24][26] - 网络带宽是关键但常被忽视因素 影响分布式训练和推理时参数访问速度 [27][28] 硬件资源需求 - 计算资源需求急剧增长 从2015年32个GPU训练发展到需要数十万个GPU [12] - 内存系统需要多层次优化 包括片上SRAM、HBM和DRAM等中高速缓存 [14][26] - 集群需要更大更快设备 更大内存带宽直接决定推理速度 [15][28] 精度与性能平衡 - 低精度运算成为趋势 可使用8-bit甚至4-bit换取更多FLOPs [32][33] - 需确保训练精度足够和推理误差小 accumulator使用更高精度或进行裁剪防止溢出 [34][40] - 可重复性至关重要 除非获得10倍性能否则不应牺牲确定性 [35][39] AI技术发展路径 - AI发展处于早期阶段 当前LLM只是单步预测引擎 [47] - 未来将加入持久记忆和长期预测能力 发展为具备完整规划能力的行动型AI [48] - 技术飞跃可能在2026年底前实现 一切都将发生深刻变化 [49] 行业影响与社会挑战 - AI将导致大规模失业潮 未来20年内白领认知劳动将被高效替代 [52] - 需要政府通过税收等再分配机制缓冲社会巨变 [52] - 面临"遏制困境"挑战 当执行想法成本趋近零时可能引发大量冲突 [54][55] 安全与治理框架 - 设定四条不可逾越红线:递归式自我改进、自主设定目标、获取自身资源、在世界上自主行动 [56] - AI存在于物理数据中心 可通过"拔掉电源"方式控制 [56] - 需要建立识别和集体决策机制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失控情况 [56]
看好算力芯片全产业链!芯片ETF(159995)上涨2.06%,瑞芯微涨超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05:07
市场表现 - 9月22日A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 上证指数盘中上涨0.12%[1] - 电脑硬件 半导体 电子元器件等板块涨幅靠前[1] - 餐饮旅游 海运板块跌幅居前[1] - 芯片科技股大幅走强 芯片ETF(159995)上涨2.06%[1] - 成分股瑞芯微上涨6.72% 兆易创新上涨6.37% 海光信息上涨4.48% 闻泰科技上涨4.06% 澜起科技上涨4.01%[1] 华为技术进展 - 华为正式发布算力超节点和集群[1] - 华为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昇腾950PR 2026年第四季度推出昇腾950DT[1] - 2027年第四季度推出昇腾960 2028年第四季度推出昇腾970[1] 行业前景与投资逻辑 - 华为发布报告指出通用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十年最具变革性的技术驱动力[1] - 预测2035年全社会算力总量将实现10万倍增长[1] - 看好国产算力芯片全产业链 包括设计 制造 封测及上游设备材料[1] 产品信息 - 芯片ETF(159995)跟踪国证芯片指数 包含30只成分股[2] - 成分股覆盖芯片产业材料 设备 设计 制造 封装和测试龙头企业[2] - 代表企业包括中芯国际 寒武纪 长电科技 北方华创等[2] - 场外联接基金A类008887 C类008888[2]
AI技术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搜狐财经· 2025-09-21 13:31
以下是基于2025年最新研究成果的AI技术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综合技术演进、产业变革与社会影响三 大维度:一、技术突破方向;原生多模态大模型:端到端统一架构将取代拼接式多模态系统,实现文 本、图像、音频、3D数据的深度融合处理,推理效率提升300%。世界模型(World Models)加速落 地,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的核心技术底座。 AI智能体(Agentic AI)爆发;从"知识增强"转向"执行增强",OpenAI的o1/o3模型已实现复杂任务自 主决策(如商业订单处理)。预计到2028年,AI智能体将自动化15%企业日常决策,重塑SaaS行业生 态。模型训练范式革新;后训练阶段Scaling Law成为重点,强化学习(RL)优化推理效率,降低50% 算力消耗。小数据与优质数据驱动训练,减少对海量低质数据的依赖,提升模型可靠性。 二、产业重构趋势,高度个性化服务普及:AI代理深度分析用户行为,提供超个性化产品定制,客户 满意度提升40%。实时决策系统渗透物流、营销领域,企业应对市场波动速度加快3倍。AI与物理世界 深度融合:工业场景人形机器人量产化,端到端模型控制精度达毫米级。智能工厂覆盖率超80%,推动 ...
通知 | 关于征集“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具身智能分会”发起单位的通知
机器人圈· 2025-09-19 10:12
具身智能分会成立背景 - 中央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3月明确提出培育具身智能未来产业 具身智能融合人工智能 机器人技术 认知科学等多学科成果 实现高效人机协同 成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关键驱动力 [1] - 2025上半年国内融资额突破230亿元 国际科技巨头纷纷布局 在工业 物流 医疗 养老等领域潜力巨大 我国已涌现一批创新企业 关键技术取得进展 场景应用持续拓展 [1] - 机电一体化构成具身智能物理基座 承担物理载体骨骼与神经功能 提供结构支撑与运动控制基础 具身智能赋予系统认知能力大脑与感知核心 实现环境理解与自主决策 [2] 协会基本情况 -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由机械电子工业部1989年9月发起成立 从事自动化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的全国性 专业性 非营利性国家4A级社会组织 [3] - 具身智能分会将成为第一个中字头 国字号跨部门 跨地区 跨领域的具身智能全国性行业组织 [4] 分会宗旨与定位 - 发挥政府与行业桥梁纽带作用 促进技术研究 规范行业发展 构建产业生态 拓展应用场景 制定技术标准 培育质量品牌 探索商业模式 [6] - 致力于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 搭建产学研用交流合作平台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6] 会员征集范围 - 上游零部件软件企业:从事大脑 小脑 操作系统 软件算法 芯片 电机 丝杠 微型伺服 传感器 控制器 机器视觉 电子皮肤 材料 灵巧手 肢体 动力电源 轴承等领域 [7] - 中游本体与集成企业:从事整机研发 制造与集成应用 [8] - 下游终端用户企业:工业制造 智能仓储 商业服务 家庭服务 科学研究 安防巡逻 特种服务 危险环境 物流与零售 无人驾驶等领域 [8] - 科研院所与高校:从事整机 大脑 小脑 关键部件软硬件研究 设有人工智能 计算机科学 机器人 自动化等专业的高等院校 [9] - 第三方服务机构:社会组织 金融机构 检验检测认证机构 知识产权服务 保险机构 专业媒体等机构 [10] 会员申请条件 - 具备中国独立法人资格 [11] -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诚信经营 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新成立企业不受此条限制 [12] - 自愿加入协会 拥护协会章程 遵守有关规定 认同组织理念 履行会员义务 正当行使会员权利 [13] 工作程序 - 需填写理事单位推荐表和会员单位登记表 提供三证合一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 于2025年9月30日前快递至秘书处并发送电子版 [14] - 协会秘书处及分会筹备组进行资格审查 完成会员单位登记审核 [15] - 召开成立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和领导班子 成立细分工作组和专家组 由当选理事的企业家和专家担任负责人 [16] 行业数据参考 - 机器人行业75家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显示总营收5821亿元 盈利301亿元 [22]
国泰海通·洞察价值|计算机杨林团队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9-19 08:25
行业核心观点 - AI开花和科技自立驱动计算机行业进入大时代 [3] - 行业景气度已开始修复 [6] - 具身智能(EAI)是驱动通用人工智能与机器发展的关键领域 [3] 投资策略方向 - 寻找计算机投资最锋利的矛 [3] - 靠谱前瞻把握科技浪潮 [3] - 计算机行业2025年中期策略报告已于20250531发布 [6] 研究服务内容 - 提供海量研报、热门活动和视听内容 [9] - 2025研究框架培训视频版已上线 [5] - 可通过电话会回放查看详细议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