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六足仿生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越疆(02432.HK):1H25业绩符合预期 具身智能商业化逐步落地
格隆汇· 2025-08-29 18:52
1H25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人民币1.53亿元 同比增长27.1% [1] - 整体毛利率由43.9%提升至47.0% 剔除存货减值后为49.4% [1] - 净亏损4,087万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5,988万元收窄 [1] 产品结构变化 - 六轴协作机器人收入占比达61.2% 实现收入9,346万元 较2024年同期53%显著提升 [1] - 四轴协作机器人收入占比降至25.9% 实现收入3,958万元 低于2024年同期30.5% [1] - 复合机器人收入占比10.9% 实现收入1,665万元 [1] 行业应用拓展 - 工业领域机器人收入8,111万元 同比增长22.4% 占总收入53.2% [2] - 商业领域机器人收入1,377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165.5% 占比9% [2] - 依托超过200个成熟工业应用场景 聚焦汽车制造/半导体封装测试/金属加工等重点行业 [2] 新产品与技术突破 - 推出CR30H-30KG重载型协作机器人 产品范围覆盖0.25KG至30KG [1] - 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于2025年6月完成量产验证并实现小批量交付 [2] - 推出六足仿生机器人 具备高稳定性与模块化扩展优势 适用于复杂工业与应急场景 [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年收入预测5.33亿元 亏损0.52亿元 [2] - 维持2026年收入预测7.53亿元 亏损0.12亿元 [2] - 当前股价对应27倍2026年市销率 目标价61港元较现价有13%上行空间 [2]
“协作机器人第一股”越疆上半年境内收入同比增长近六成 第10万台协作机器人近日成功下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04:28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27.1% [1] - 净亏损约0.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1.8% [1] - 经调整后净亏损约0.2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4.4% [1] 收入结构 - 六轴协作机器人收入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61% [1] - 境内收入同比增长56.7% [1] 业务发展 - 协作机器人市场渗透率提升带动业绩增长 [1] - 汽车制造、3C电子、医疗和商业零售领域的上下料、装配和检测等应用场景拓展 [1] - 公司第10万台协作机器人成功下线,成为业内首个实现该目标的企业 [1] 产品布局 - 2025年布局具身智能赛道,发布全球首款"灵巧操作+直膝行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 [1] - 推出"六足仿生机器人"等新产品 [1]
萧山“首购首试首用”助企拓市场
杭州日报· 2025-05-16 03:14
公司发展 - 行思无界有限公司研发的双足仿生鸵鸟机器人具备时速8公里的奔跑能力,兼具动态平衡与灵活交互功能,六足仿生机器人可在40度斜坡稳定行走并负载20公斤 [3] - 公司通过萧山"首购首试首用"机制获得教育局教学订单,计划2024年6月将仿生鸵鸟机器人引入校园教育场景 [2][4] - 联合创始人表示政府支持增强了创新转化信心,未来将加速从B端向C端市场拓展 [4] 行业政策 - 萧山区推出"首购首试首用"政策,已收集4家政府部门、7家国企的36类115项需求,推动本土产业链合作 [5] - 政策覆盖领域从硬件采购延伸至新材料、新工艺及软硬结合技术,并建立国家级创新产品技术库 [5] - 政府通过对接会链接供需,2024年已协助瑞丰汉艺等企业获得本地订单,降低市场不确定性 [6] 区域产业生态 - 萧山区拥有1500家规上工业企业,形成智能汽车、高端装备、人工智能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5] - 区域内49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为创新产品首购政策提供产业链支撑 [5] - 助企专班联动多部门探索政府采购突破机制,激活产业链"链式反应" [5][6]
派斯林2024年财报:营收利润双降,智能机器人能否成为新增长点?
金融界· 2025-04-30 01:4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8.43亿元,同比下降13.75% [1] - 归属净利润0.6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6.85% [1] - 毛利润下降17.66%,反映盈利能力显著下滑 [4] 汽车制造业务 - 公司在汽车制造自动化领域拥有80多年经验,客户包括通用、福特、宝马等国际主机厂 [4] - 北美新能源汽车市场不确定性和国内价格战导致业务承压 [4] - 全球化布局(中国、美国、墨西哥)成效有限,主机厂投资延后/取消加剧市场占有率提升难度 [4] - 国内进入宝马、通用、赛力斯供应链,但盈利空间受价格战压缩 [4] 非汽车业务拓展 - 拓展智能仓储、航空制造、装配式建筑等领域以降低汽车行业周期性影响 [4] - 非汽车业务收入占比仍低,未能抵消汽车业务下滑 [4] - 智能仓储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不明显,航空制造/装配式建筑订单规模较小 [5] 智能机器人布局 - 2025年推出飞机装配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展示仿生机器人技术(六足机器人负载80kg、6自由度) [6] - 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开发,目标应用于飞机总装自动化等大型装备领域 [6] - 商业化面临挑战:AI算法、视觉识别研发进展待验证,市场竞争激烈 [6] 战略方向 - 持续优化业务结构,重点加强新兴领域(智能机器人、工业AI)市场拓展与技术研发 [6] - 需通过技术创新应对汽车业务下滑压力,寻找新增长点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