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alkie
icon
搜索文档
版权诉讼下的MiniMax:AI独角兽的上市迷途
36氪· 2025-09-28 09:19
AI产业的终极竞争,终将是技术创新与规则适应能力的双重比拼。 此次诉讼的核心指控直击MiniMax的商业模式根基。原告方举证显示,用户通过海螺AI输入"达斯·维德在死星上行走"等提示词,即可生成包含蜘蛛侠、 蝙蝠侠、小黄人等受版权保护角色的视频内容,而这些角色分属三大影业的核心IP资产。更致命的是,原告指出MiniMax在收到停止侵权函后未作实质性 回应,构成"系统性盗版商业模式",依据《美国版权法》每项侵权作品最高可索赔15万美元,潜在赔偿或达数亿美元级别。 对正冲刺上市的MiniMax而言,这场诉讼的打击具有毁灭性。资本市场对存在重大法律风险的企业向来保持警惕,尤其是拟上市公司的合规性更是监管审 查的核心。此前MiniMax已明确推进港股或A股上市计划,并聘请财务顾问启动筹备工作,而版权纠纷的爆发直接触碰了上市审核的"红线"。对于年营收 仅7000万美元的MiniMax来说,即便不考虑巨额赔偿,诉讼引发的收入不确定性已足以让投资者却步——海螺AI作为核心增长引擎,若因法院禁令被迫重 构模型或下架功能,将直接切断主要收入来源。 融资层面的冲击同样立竿见影。AI企业的持续发展高度依赖资本输血,MiniMax的 ...
好莱坞三巨头,起诉MiniMax海螺AI侵权
虎嗅· 2025-09-17 07:23
诉讼事件概述 - 迪士尼、环球影业和华纳兄弟探索于9月16日向美国加州地方法院联合起诉中国AI初创公司MiniMax(稀宇科技),指控其视频生成服务"海螺AI"存在大规模侵犯版权行为 [1] - 诉讼核心指控包括MiniMax未经授权使用《星球大战》达斯·维达、《神偷奶爸》小黄人和《神奇女侠》等知名IP角色推广其"口袋里的好莱坞"概念 [2][5] - 制片厂指控MiniMax将大量未经授权的版权内容用于训练模型,使订阅用户可通过文本提示生成与版权角色高度相似的图像和视频,且输出内容带有MiniMax品牌标识 [4][10] 公司背景与技术实力 - MiniMax成立四年估值达40亿美元,被列为生成式AI浪潮初期"六小虎"之一(含智谱AI、月之暗面等估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 [3][14] - 公司2024年营收超7000万美元,其中超70%收入来自出海C端AI应用Talkie,全球个人用户超1.57亿,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7][22] - 技术布局涵盖视频模型video-01、音乐模型music-01及文本/语音/视频业务,产品包括海螺AI、星野及海外版Talkie [15][16] 产品表现与市场影响 - 海螺AI在2024年9月VBench第三方测试中综合排名第一,画面质量、连贯性等维度领先,官网访问量环比增长867%,位列全球AI产品增速榜第一 [19][20] - 视频模型video-01发布后参与"威尔·史密斯吃面"等病毒式传播,在国际市场建立知名度 [18] - 2025年6月以"每日一更"节奏发布5款产品,包括视频生成模型Hailuo-02,同期估值约为30亿美元 [21] 行业诉讼背景 - 2023年以来多家AI公司面临版权诉讼:Midjourney和Stability AI被控未经授权使用艺术作品训练模型;Getty Images起诉Stability AI非法复制数百万张图片;《纽约时报》起诉OpenAI和微软使用数百万篇文章训练模型 [12][14] - 2025年6月迪士尼和环球影业起诉Midjourney提供未经授权的AI生成版权作品副本服务 [14] - 2025年1月爱奇艺曾指控MiniMax使用版权素材训练模型并索赔10万元人民币,被称为"视频平台诉大模型侵权第一案" [11] 公司战略与定位 - MiniMax采取"模型优先"战略,产品发布侧重模型最小可用迭代(MVP),与豆包等产品侧较重开发商形成对比 [17] - 国际化布局较早且聚焦付费意愿更强的海外市场,新模型或产品均同步在海外上线并率先推广 [22] - 2024年3月将原综合AI应用更名为"MiniMax",单独命名音视频生成功能为"海螺AI"以强化品牌认知 [20]
MiniMax上市计划启动,为何“米哈游们”频频布局AI?
36氪· 2025-08-27 13:09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独角兽MiniMax计划香港上市 估值超40亿美元 游戏公司如米哈游等通过投资AI企业积极布局AI赛道 驱动因素包括游戏开发降本增效及提升用户体验需求 [1][2][3][5][13] MiniMax公司概况与融资 - 成立于2021年 专注多模态大模型研发 属中国大模型六小龙之一 [6] - 融资历程:2025年7月C轮融资近3亿美元(上海国资母基金) 2024年5月B轮融资6亿美元(阿里巴巴) 2023年6月A轮融资超2.5亿美元(腾讯投资、绿洲资本) 2022年7月Pre-A轮(米哈游、明势资本等) [1] - 产品包括视频生成APP海螺AI(24年12月-25年2月登顶全球AI产品榜) 虚拟伴侣软件Talkie(年营收近7000万美元)及国内版星野 [8][10] 游戏行业AI投资布局 - 米哈游2018年成立逆熵研究部 2023年将AI嵌入《崩坏:星穹铁道》开发 2024年创始人蔡浩宇在美成立AI公司Anuttacon 2025年推出AI原生游戏《Whispers from the Star》 [2][3][5] - 2024年至今米哈游成立至少6家AI相关公司 2025年7月全资成立上海米哈游无定谷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亿) [5] - 莉莉丝投资启元世界(应用于《万国觉醒》等游戏) 三七互娱投资14家AI公司(包括月之暗面、智谱AI等) 巨人网络与完美世界亦有布局 [5] - 腾讯AI Lab覆盖游戏、社交等业务(如《和平精英》智能队友) 网易伏羲实验室实现《逆水寒》400+智能NPC实时交互 两家均采用自研+投资策略 [5] AI在游戏行业应用场景 - 降本:52%游戏开发公司使用AI工具 36%个人开发者用AI催生创意 顶级3A游戏研发成本达9000万-2亿美元 回本需售700万套以上 [13][15] - 人力成本涵盖策划、美术、程序等近20种职能 技术成本包括引擎授权费(数十万美元)、服务器租赁(月均数千至数万美元)及工具采购(年数十万元) 美术原画单张价格达数千至上万元 动画特效累计花费数十万元 [14] - 增效:AI应用于角色行为控制、3D建模调优、NPC台词生产(如《崩坏:星穹铁道》) AI队友提供战斗支持与情感陪伴(如《永劫无间》) AI实现场景生成(如《黑神话·悟空》运用AI技术去噪) [3][17][19] 行业风险与挑战 - 训练数据侵权问题:MiniMax于2025年1月遭爱奇艺起诉著作权侵权(涉图片视频素材训练 索赔10万元) 案件审理结果或成行业版权合规判例 [22][23] - 产品内容合规风险:AI陪伴类产品存在擦边、低俗内容(如Talkie因违规被美日应用商店下架) 需建立内容分级过滤体系及双重审核机制 [10][24]
腾讯米哈游押宝的中国AI应用,正在海外闷声发财
创业邦· 2025-08-14 03:41
核心观点 - Talkie作为中国企业Minimax出品的AI伴侣类应用,在海外市场表现突出,2024年上半年下载量与行业龙头Character AI持平,并一度登上AI伴侣类对话产品免费榜榜首 [6][9] - Talkie去年营收接近7000万美元,有望成为年收入破亿美金的AI应用 [8] - Talkie的成功源于差异化的产品设计、成熟的商业化路径及对第五消费代际需求的精准把握 [9][15][18] 产品差异化 - **语言对话功能**:Talkie在两年前率先加入语音对话功能,比Character AI早半年推出,形成比较优势 [9] - **角色创建机制**:Talkie要求用户完善人物形象、背景、性格等细节,创建沉没成本更高,增强用户情感链接 [11] - **不预设使用用途**:Talkie不预设对话方向,提升自然语言表达的沉浸感,优于Character AI的预设用途设计 [10] - **不完美人物内核**:Talkie通过人物背景和性格设计,创造情感类赛道稀缺的"不完美人物",增强用户共鸣 [12] 商业化路径 - **多元化变现**:采用广告+内购+订阅组合,收入来源比纯订阅制AI产品更丰富 [15] - **广告变现创新**:用户需观看5个长广告才能解锁7天免费试用订阅方案,提升DAU变现效率 [17] - **增值服务设计**:借鉴第五消费代际成功模式,如抽卡机制(类似原神)、IP分层(类似泡泡玛特)、数字资产(类似Web3.0) [18] 市场表现 - **下载量**:2023年末在Google Play多国娱乐免费榜霸榜前10,2024年上半年下载量与Character AI持平 [9] - **用户粘性**:国内版星野在陌交软件排行第二,1-5月DAU稳定且用户评论活跃度高于竞品 [12] - **投流规模**:上半年在AI应用赛道投流额排名第一,显示商业化ROI表现良好 [6][8] 行业启示 - **娱乐驱动技术普及**:Talkie证明娱乐向AI产品能有效推动技术下沉,类似历史上PC游戏带动图形技术发展 [23][25] - **商业化模式创新**:结合传统互联网变现路径(广告+内购+订阅)是AI应用可行的商业化方向 [17] - **全球化布局**:Talkie先在海外市场验证成功,再推出国内版本星野,展现中国AI企业的全球化能力 [9]
DeepSeek-R2突传重磅!云计算ETF汇添富(159273)大涨超2%,连续4日揽金!机构:算力是“硬通货”!
新浪财经· 2025-08-13 02:36
算力行业动态 - 云计算ETF汇添富(159273)单日涨幅超2%,连续4日资金净流入超1.2亿元 [1] - 标的指数成分股表现强势:华胜天成涨超7%,新易盛涨近7%,中际旭创涨超4%,阿里巴巴涨超2% [3] - 个股涨幅榜显示新易盛单日涨6.30%(近12.08%)、中际旭创涨4.21%(近11.09%)、腾讯控股涨2.50%(近8.92%)[2] 大模型驱动算力需求 - 模型迭代推动算力需求增长:训练规模扩大、推理复杂度提升、多模态适配均增加算力消耗 [3][6] - Token使用效率提升但总量激增: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日均Token达16.4万亿,国内公有云市场份额46.4% [9] - 端侧算力需求上升:本地部署OSS模型和Genie 3等实时响应模型推高消费级GPU性能门槛 [3] 国内AI应用生态 - Kimi的MAU达2622万,MiniMax海外产品Talkie月活2062万(国内版"星野"月活512万)[10] - 快手可灵全球用户2200万,ARR突破1亿美元,单月付费超1亿元人民币 [10] - 通义千问MAU数百万级,多模态扩展(如Qwen-Image)使单次任务Token消耗拉长 [10] 算力技术发展趋势 - 算力瓶颈从解码能力转向带宽与互联能力受限 [11] - 国产算力厂商聚焦互连技术创新与超节点架构,提供芯片到系统的全维度支撑 [11]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中国AI芯片企业集群化解决方案能力 [11] 行业事件催化 - Eventbrite平台将发售DeepSeek-R2门票(窗口期8.16-8.31),该平台覆盖170国,累计售票2.03亿张 [2] - 中金公司预测DeepSeek等流量模型更新将加速算力与模型创新的正循环 [6]
大模型大逃杀:一山不容「六小虎」|深氪
36氪· 2025-08-05 10:38
大模型六小虎现状 - 六小虎平均创业两年 估值超200亿人民币 但在AI行业快速迭代中已落后于DeepSeek和Manus等新兴竞争者[6] - 2025年3月以来 百川智能裁员近1/3 涉及B端团队、模型、医疗等多个业务线[11] - 截至2025年7月 41.07%的六小虎员工在求职平台标注"求职中" 高管离职潮持续[13] - 月之暗面暂缓激进投放 零一万物解散预训练团队 MiniMax缩减B端业务 "六小虎"标签已失去光环[10] 战略失误与内卷 - 六小虎陷入Super App无效竞争 为迎合投资人制定不切实际的DAU目标 Talkie至今未达百万DAU[17][19][20] - 产品策略严重变形 零一万物放弃ARR近千万美元的PopAi 盲目复刻Kimi导致万知项目3个月即失败[24][28][29][33] - 月之暗面2024年12月单月投流预算达2亿元 但产品迭代滞后 除长文本外无新爆点功能[32][33] - 技术决策受股东压力干扰 百川和零一万物曾探索MoE架构与强化学习 但最终搁置导致错失先机[53][54][55] DeepSeek的冲击 - DeepSeek V3以600万美元训练成本超越GPT-4o R1开源模型性能比肩OpenAI o1 迅速占领政企市场[41][42] - 六小虎仓促应战 月之暗面提前半年发布K2模型 MiniMax被迫首次开源 智谱连续开源6款模型[46][48] - DeepSeek技术全面领先 自研MLA架构优化CUDA通信 训练成本仅为竞品1/10 引发行业震动[49][50] - 市场形成赢家通吃格局 客户主动要求接入DeepSeek 六小虎基座模型商业价值受重创[63][64] 转型与调整 - 月之暗面停止激进投流 算法团队集中研发K3模型 阶跃星辰转向多模态赛道[66][70][71] - 零一万物转型ToB业务 百川智能聚焦医疗领域 承认闭源模型商业模式难跑通[73][74] - MiniMax凭视频生成模型Hailuo 02保持竞争力 智谱GLM-4.5和月暗K2陆续登顶行业榜单[71][72] - 行业认知趋于理性 接受"六小虎可以失败" 但AGI长期竞赛仍未结束[74][75][76]
AI伴侣到来,拥抱潘多拉,但按住盒子
虎嗅· 2025-08-01 12:09
Grok AI伴侣功能更新 - Grok最新更新专注于增强情感能力而非智力提升,首次引入"伴侣"功能,允许用户定制声音、外观和个性的AI伴侣 [1] - 首批上线伴侣形象包括二次元哥特风虚拟女优Ani和3D卡通小熊猫"坏鲁迪",更多形象将陆续推出 [1] - 该功能目前处于测试阶段,仅对每月支付30美元的SuperGrok订阅用户开放,未来将面向更多用户 [1] AI伴侣的商业价值 - AI伴侣功能虽技术简单但营销效果显著,上线数日即吸引大量用户关注,相关互动内容在社交平台实现病毒式传播 [2] - X老板马斯克亲自为AI伴侣功能站台宣传,推动其成为AI圈焦点 [2] - 2024年全球AI伴侣市场规模达281.9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1407.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30.8% [3] AI伴侣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孤独问题加剧,WHO将孤独列为全球公共卫生优先事项 [5] - 美国超过50%成年人处于中度或重度孤独状态,Z世代比例高达79% [5] - 中国一线城市单身或独居人口突破40%,"空巢青年"成为社会问题 [5] - AI伴侣满足低成本、无需复杂社交、随时可用的情感支持需求 [6] AI伴侣技术基础 - 情感计算技术集成语言模型、多模态能力、语音合成和图像生成等多项技术突破 [7] - 2024年新一代TTS模型支持"零样本语音克隆",仅需5秒音频即可生成风格相近语音 [8] - 二次元文化与游戏机制为AI伴侣提供文化土壤,Z世代更易接受此类产品 [9] AI伴侣商业模式 - 订阅制收费:Grok等产品采用分级订阅模式 [12] - 按流量计费:Talkie等应用使用代币系统,用户可购买代币解锁聊天内容 [12] - 广告变现:基于语境与情感的个性化广告推送,MinMax通过广告实现数千万美元营收 [13] - 创作者经济:平台构建创作者市场,用户可上传自制AI伴侣并获取收益分成 [13] AI伴侣产业影响 - 为AI企业创造切实可行盈利模式,解决行业普遍亏损问题 [11] - 降低技术门槛,资源有限的初创企业可通过人性洞察在赛道取得突破 [17] - CharacterAI和MinMax等公司已证明AI伴侣市场的商业潜力 [3] AI伴侣应用场景 - 缓解孤独与情感匮乏,为独居老人等群体提供陪伴服务 [20] - 作为心理支持工具,英国NHS引入Wysa改善青少年焦虑症状 [21] - 促进包容性社交,以色列BuddyAI帮助自闭症儿童提升社交能力 [23] - 充当陪伴式学习助教,可汗学院Khanmigo提供个性化教育辅导 [24]
AI动态跟踪系列(七):国产大模型竞争力持续提升,坚定看好我国AI产业发展
平安证券· 2025-07-31 06: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产大模型竞争力持续提升,坚定看好我国AI产业发展 [1] - 国产开源模型通过推进模型性能、参数效率、性价比的全面提升,在全球大模型领域的竞争力持续增强 [6] - 6月APP MAU全球前十国产AI应用占据六席,部分国产AI应用月活增速高 [6] - 我国AI算力市场将持续高景气,国产AI算力芯片产业链将深度受益 [6] - 建议关注AI主题的投资机会,推荐相关算法、应用和算力标的 [6][3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算法端 - 国内大模型领域迭代加速,多个团队推出新模型,涵盖推理、代码、Agent、多模态等细分领域 [6][9] - 智谱GLM - 4.5性能跻身全球开源模型第一,在综合能力和12个评测基准平均分表现优异,且参数效率和性价比高 [11][15] 应用端 - 2025年6月APP MAU全球前十的AI应用中,国产AI应用已过半数 [6][17] - 从全球总榜MAU环比增速看,抖音海外版Cici增速最高;出海总榜环比增速前三为字节Cici、同花顺DreamFace、昆仑万维Linky [6][19] 算力端 - 我国AI算力芯片自主可控取得长足进步,海光、华为、寒武纪等有突破,燧原等公司也在发展 [6][21] - 英伟达恢复H20在中国销售,推出全新兼容GPU [25] - 我国AI算力市场未来将持续高速增长,国产AI算力芯片产业链将受益 [6][26][29] - 上海出台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政策支持措施,有望形成示范效应 [30] 投资建议 - 关注AI主题投资机会,AI算法和应用强烈推荐恒生电子等,推荐道通科技等,建议关注鼎捷数智等;AI算力推荐海光信息等,建议关注寒武纪等 [6][31]
拥抱潘多拉,但按住盒子
经济观察网· 2025-07-25 14:44
Grok AI伴侣功能更新 - Grok最新更新重点增强情感能力而非智力 首次引入"伴侣"功能 允许用户定制声音 外观和个性 首批上线二次元哥特风虚拟女优Ani和3D卡通小熊猫BadRudy [1] - 该功能目前仅对每月支付30美元的SuperGrok订阅用户开放测试 成熟后将扩大开放范围 [1] AI伴侣市场商业价值 - 功能上线数日即引发病毒式传播 Ani相关二创内容在社交平台获大V转发 X老板马斯克亲自站台宣传 [2] - 2024年全球AI伴侣市场规模达2819亿美元 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14075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308% [3] - CharacterAI和MinMax等公司已验证商业模式 MinMax旗下Talkie工具2024年营收达7000万美元 [3] 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 情感计算技术集成语言模型 多模态能力 语音合成等关键技术 近年实现质的飞跃 [6] - 2024年新一代TTS模型支持零样本语音克隆 用户仅需5秒音频即可生成定制语音 [7] - 二次元文化降低用户接受门槛 Grok和Talkie采用卡通形象+好感度系统增强用户粘性 [8] 商业化模式创新 - 订阅制收费成为主流模式 Grok伴侣采用分级订阅服务 [9] - 按流量计费模式兴起 Talkie应用内Gem代币可购买聊天次数 转化率优于订阅制 [10] - 广告变现取得突破 MinMax通过语境广告2024年创收数千万美元 [10] - 创作者经济初现 Grok支持语音定制 Talkie允许上传图片生成专属形象 [11]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AI伴侣降低技术门槛 MinMax初期模型存在基础缺陷仍获市场认可 [11] - 伊利扎效应显示情感投射比技术精度更重要 为初创企业提供差异化竞争机会 [12] 产业链应用场景 - 教育领域应用广泛 可汗学院Khanmigo可模拟文学角色进行互动教学 [17] - 医疗辅助功能受关注 以色列ElliQ产品具备基础健康检查能力 [14] - 心理干预效果显著 英国Wysa产品使用四周后焦虑症状改善率达25%-38% [15] - 特殊群体服务价值凸显 BuddyAI帮助自闭症儿童社交频率提升57% [16]
黄仁勋密会这家公司:最令人期待的IPO?
华尔街见闻· 2025-07-23 10:44
核心观点 - 英伟达CEO黄仁勋与MiniMax创始人闫俊杰进行深入会面,讨论中美AI行业现状与未来、大模型创新及全球供应链等议题 [1] - MiniMax的战略方向聚焦通用人工智能(AGI),代表未来正确方向,可能成为未来最令人期待的IPO之一 [2][3] - MiniMax通过"模型底座能力+应用两条腿"布局,构建AI时代的"底层操作系统"和"超级App",其C端产品Talkie已跑通盈利模式 [6][7] - 公司价值观体现为长期主义、技术为本、以人为本,具备将正确事情做对的潜力 [10][11][12] - MiniMax已秘密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目标估值40-50亿美元,拟融资40-50亿港元 [13] 战略方向 - MiniMax自成立之初即明确聚焦通用人工智能(AGI),而非短期商用或垂直细分领域 [3][4] - 在ChatGPT爆发前即全力投入大模型,是国内极少数早期All in AGI的公司 [5] - 布局"模型底座能力+应用两条腿",核心目标是构建AI时代的"底层操作系统"和"超级App" [6] 商业模式与产品 - C端产品Talkie采用"角色创造+AI陪伴+虚拟互动"设计,截至2025年全球用户超1亿,月活1100万,收入贡献占比最大 [7] - Talkie主要付费用户来自美国、英国等海外市场,付费意愿强,形成"用户数据–模型进化"的飞轮 [7] - 产品未稳定前不急于商业闭环,前期以免费功能拉用户,体现战略克制 [11] 公司价值观 - **长期主义**:创业初期集中资源搞基础模型研发,2022~2023年大模型研发占比超80% [11] - **技术为本**:从底层能力构建入手,管理团队技术出身,CEO闫俊杰为深度学习专家,拥有100+篇顶会论文、1万+引用 [12] - **以人为本**:产品哲学强调"AI不是替代人,而是理解人",Talkie、星野聚焦日常陪伴和内容共创 [12] 组织能力与挑战 - 创始团队技术背景强,但需从"精英技术者"向"系统组织者"进化 [16] - Talkie海外用户占比高、变现能力强,但尚未形成全球品牌认知壁垒 [14] - AGI是超级马拉松,需超长耐力与极强信念应对商业焦虑、技术波动、监管不确定等挑战 [15] 资本市场动态 - 已秘密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目标估值40-50亿美元,拟融资40-50亿港元(约5-6.4亿美元) [13] - 上市保荐人包括中金公司、UBS等知名投行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