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充技术

搜索文档
万向一二三:5分钟满充,三新品齐发
起点锂电· 2025-03-23 05:41
电池技术突破 - 万向一二三发布多场景低压电芯解决方案,包括闪充Ultra、天距电池与无极电池三款产品,推动新能源应用市场扩展 [3] - 闪充Ultra采用12C超高倍率充电技术,5分钟即可充满,循环寿命超6000次,适用温度范围-40℃至60℃,覆盖二轮车、三轮车、机器人等领域 [4] - 天距电池单电芯能量密度达860Wh/kg,无人机续航从40分钟提升至100分钟,适应-40℃至60℃环境 [6] - 无极电池功率密度25000W/kg,较主流产品提升150%,最大放电倍率150C,1分钟充电75%,80℃高温下循环1000次容量保持率87% [6] 技术应用与行业影响 - 闪充Ultra推动超充技术取代换电模式,加速电动化向无人化转型 [4] - 无极电池使无人机飞行速度从230km/h提升至300km/h,标志新能源技术在超高功率场景的突破 [6][7] - 三款产品通过纵向技术突破与横向生态普及,促进新能源技术普惠化,从精英领域向大众市场渗透 [8] 行业动态 - 宁德时代成立11家新公司,180亿电池项目开工 [8] - 诺德股份具备3微米锂电铜箔批量生产能力 [8] - 第七届起点钠电论坛将于3月28日在深圳举办,聚焦钠电技术突破与市场爆发 [8][12] 研发支持 - 江苏前锦新能源新材料实验中心启用,面积1500㎡,提供锂/钠正负极材料、固态电解质等小试、中试服务,产学研结合加速科研转化 [9][10]
理想冲击 2000 站,每天至少要建 16.1 个充电站
晚点LatePost· 2024-10-31 12:03
充电站建设目标与进展 - 公司2024年充电站建设目标为2000座,截至10月31日已完成1000座,过去10个月平均每天建成2.4座,剩余两个月需每天建成16.1座才能完成目标 [5] - 公司国家级高速干线里程覆盖率从去年的40%提升至目前的62%,计划今年达到70%,明年目标为90% [7] - 城市场景中自建和加盟充电站比例为6:4,目标实现一、二、三线城市3公里半径全覆盖 [7] 充电站建设策略 - 公司选择先布局高速场站,因高速补能是刚需且难度更大,城市场景充电站已较密集 [7] - 充电站选址分为四步:筛选城市指标、分析充电热力、寻找合适商业体、选择交通便利电力充足地点 [9] - 公司接手部分5年前建设的低效充电站进行翻新迭代 [9] - 高速充电站目标700座,城市充电站目标1300座,目前已签约项目超过2000站 [9] 充电技术发展 - 公司超充站分为5C+2C桩和纯2C桩两种,4C桩已于9月上线,计划明年年中新建场站完全取代2C桩 [11] - 5C电池配合4C充电桩可实现"15分钟补能500公里",5C充电桩可缩短至12分钟 [11] - 4C产品相比2C产能效率提升60% [10] 充电站运营数据 - 春节期间单枪最高充电量超过1000度,国庆期间大量场站单枪充电量在400-500度以上 [10] - 城市场站中公司用户与其他品牌用户比例为1:1,高速场站平时为2:8,节假日为3:7 [11] - 5C桩单次充电时间12分钟,未来若需求增加50倍,单桩日使用时间约5-6小时 [11] 行业竞争格局 - 特斯拉在中国大陆已布局超过2000座充电站,蔚来换电站超过2310座,小鹏充电站超过1100座 [7] - 公司认为自营超充桩数量需接近特斯拉中国数量才是推出纯电产品的合适时机 [7] - 公司判断未来补能网络布局会更集中,但不会像燃油车时代只有"三桶油"那样高度集中 [11] 商业模式思考 - 公司将充电站定义为"产品"而非"服务",从商业逻辑全面考虑而非仅预算限制 [6] - 超充站资源不足制约纯电车型渗透率提升,供给与需求呈螺旋上升关系 [6] - 充电站是重投入项目,行业普遍采用外部力量共建模式 [7] - 基础设施业务需通过提效实现盈利,而非追求高毛利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