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充电池

搜索文档
“蔚小理”集体押注,赴港IPO的500亿电池巨头如何杀出血路
36氪· 2025-09-12 03:36
2025年7月30日,欣旺达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至此成为继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之后第三家谋求"A+H"两地上市的锂电池企业。 根据公司招股书,公司在手机消费电池领域的已经登顶,笔记本电池则是拿到亚军,属于消费电池领域的龙头公司。 | 我們的市場領先地位 | | 我們的客戶群體包括 | 我們的研發實力 | | --- | --- | --- | --- | | 連續五年 | 34.3 % | 全球前十 | 揃9.100項 | | 全球第一 | 全球手機電池市佔率2 | 手機品牌4 | 發明專利及實用 | | 手機電池廠商! | | | 新型專利申請數量6 | | | | 全球前十中八家 | 人民幣88億元 | | 全球第二 | 1 21.6% | 新能源車OEM4 | 累計研發投入7 | | 筆記本電腦及平板電腦 | 全球筆記本電腦及 | | | | 電池廠商2 | · 平板電腦電池市佔率2 | | | | | | 全球前五 | 询9.700名 | | | | 交流側儲能系統供應商5 | 研發僱員8 | | 全球第十 | 曾速最快 | | | | 動力類電池廠商2 | !全球動力類電池及儲能 | | | | 儲能 ...
比亚迪海外市场销量,已超去年全年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16:0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3712.81亿元,同比增长23.3%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9% [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8.33亿元,同比增长124.52%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43%,同比下降2.24个百分点 [1] 业务分部表现 - 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收入3025.06亿元,同比增长32.49%,占总收入81.48% [4][6] - 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收入687.44亿元,同比下降5.54%,占总收入18.51% [4][6] - 境外收入1353.58亿元,同比增长50.49%,占总收入36.46% [6] 销量与市场地位 - 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214.6万辆,同比增长超33% [6] - 海外销售新能源车超47万辆,超2024年全年总量 [6] - 全市场市占率提升至13.7%,同比增加2.2个百分点 [7] - 位列上半年整车出口企业第二,出口量同比增长1.3倍 [7] 盈利能力分析 - 整体毛利率18.01%,同比下降0.77个百分点 [8] - 汽车业务毛利率20.35%,同比下降1.99个百分点 [8] - 二季度出现增收不增利情况,净利润63.55亿元 [9]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309亿元,同比增长53%,超出净利润一倍 [12] - 推出全域千伏高压架构"超级e平台"及10C闪充电池 [12] - 智驾车型累计销售超71万辆,日智驾数据生成4400万公里 [12] - 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完善新能源产业链 [12] 海外战略与展望 - 产品进入全球超112个国家地区,多国取得销量第一 [7] - 2025年海外销量目标80万辆以上 [14] - 7月出口新能源车80737辆,保持高增速 [16] - 推进高端品牌出海,腾势、仰望登陆海外市场 [17] 近期挑战 - 7月整体销量34.43万辆,环比下降10.01% [14] - 7月销量同比增幅仅0.6%,较6月11.98%大幅收窄 [14] - 7月产量31.79万辆,同比下滑0.93%,为年内首次下滑 [15]
比亚迪上半年营收3712.81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0.43%
巨潮资讯· 2025-08-29 13:4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3712.81亿元 同比增长23.3% [2] - 归母净利润155.1亿元 同比增长13.79% [2] - 扣非净利润136亿元 同比增长10.43%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18.33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24.52% [3] - 总资产8463.43亿元 同比增长8.04%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321.66亿元 同比增长25.33% [2][3] 业务收入结构 - 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收入3025.06亿元 同比增长32.49% 占总收入81.48% [2] - 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收入687.44亿元 同比下降5.54% 占总收入18.51% [2] - 研发投入308.8亿元 同比增长53.05% [2] 汽车智能化进展 - 构建"天神之眼"技术矩阵 发布"全民智驾"战略 全系车型搭载高阶智驾技术 [3] - 智驾车型累计销售超71万辆 每日智驾数据生成超4400万公里 [3] - 携手大疆发布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灵鸢" 支持自动起降与智能避障 [3] 电动化技术突破 - 发布全球首个量产乘用车全域千伏高压架构"超级e平台" [4] - 推出10C充电倍率"闪充电池" 全球首款量产3万转电机及新一代碳化硅芯片 [4][5] - 闪充电池支持1000kW峰值充电功率 实现"1秒2公里"充电速度 [5] - 通过自建及合作方式建设兆瓦闪充站 完善充电生态 [4][5] 资本运作与激励 - 完成H股闪电配售56亿美元 为全球汽车行业最大规模闪电配售 [5] - 实施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 覆盖约2.5万名员工 资金总额41亿元 [5] - 通过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每10股派现39.74元并送红股8股 每10股转增12股 [6]
比亚迪半年营收首超越特斯拉,净利润同比增长13.79%,毛利率略有下降
华尔街见闻· 2025-08-29 13:2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13亿元 同比增长23.30%创历史新高 [1][2] - 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55.1亿元 同比增长13.79% [1][2] - 毛利率18.01% 较去年同期18.78%下降0.77个百分点 [1][2] - 经营现金流净额318亿元实现显著改善 [2] - 首次超越特斯拉半年收入(特斯拉同期收入2995亿元) [2] 业务结构 - 汽车业务收入3025.06亿元 同比增长32.49% 占总营收81.48% [3] - 手机部件业务收入687.44亿元 同比下降5.54% 占比降至18.51% [3] - 海外收入1354亿元 同比增长130% 成为新增长引擎 [2][3] - 完成H股56亿美元配售 加速海外产能布局 [2] 研发创新 - 研发投入309亿元 同比大增53.05% 占营收比重超8% [2][3] - 发布"超级e平台"搭载10C充电倍率"闪充电池" 实现5分钟充电400公里续航 [2][3] - 推出"全民智驾"战略 将高阶智驾技术下沉至10万级车型 [2][3] 市场拓展 - 新能源汽车销量蝉联中国及全球市场双料冠军 [2] - 产品覆盖全球6大洲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2][4] - 海外市场实行"高举高打"定价策略 盈利能力显著优于国内 [3][4] - 腾势品牌正式进入欧洲市场 增强国际高端市场竞争力 [5] 产能布局 - 柬埔寨工厂奠基 匈牙利欧洲总部设立 [5] - 与奥钢联等当地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 [5] - 自建船队投入运营 体现海外市场深度布局 [5] 新兴业务 - 电子业务聚焦高附加值产品 海外大客户整机组装份额提升 [5] - AI数据中心业务实现跨越式成长 [5] - 构建AI服务器/液冷系统/电源管理/高速通讯完整产品布局 [5] 品牌战略 - 多品牌梯度布局持续完善 形成比亚迪/方程豹/腾势/仰望完整矩阵 [2][3] - 仰望品牌突破万台销量 成为首个销量破万的国产百万级汽车品牌 [3]
比亚迪上半年营收创历史新高,净利润同比增长13.79%|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8-29 11:25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3713亿元 同比增长23.30% 创历史新高 [1] - 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55.1亿元 同比增长13.79% [1] - 毛利率18.01% 较去年同期18.78%略有下降 [1] - 经营现金流净额318亿元 显著改善 [1] - 研发投入309亿元 同比大增53.05% 占营业收入比重8.3% [1][4] 新能源汽车业务 - 蝉联中国及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双料冠军 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1] - 多品牌梯度布局完善 覆盖大众化"比亚迪"至百万级"仰望"品牌 [2] - "仰望"品牌突破万台销量 成为首个销量破万的国产百万级汽车品牌 [2] - 产品覆盖全球6大洲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1][3] 技术创新突破 - 发布"超级e平台" 搭载10C充电倍率"闪充电池" 实现5分钟充电400公里续航 [2] - 推出"全民智驾"战略 将高阶智驾技术下沉至10万级车型 [2] - 构建AI数据中心完整产品布局 涵盖服务器/液冷系统/电源管理/高速通讯 [4] 全球化战略进展 - 海外收入1354亿元 同比增长1.3倍 成为新增长引擎 [1][3] - 海外定价实现"高举高打" 盈利能力显著优于国内市场 [3] - 本地化战略推进 柬埔寨工厂奠基/匈牙利欧洲总部设立/自建船队投入运营 [3][4] - 在英国/巴西/新加坡等重要市场进入新能源汽车热销前列 [3] 电子业务转型 - 聚焦高附加值产品领域 海外大客户整机组装业务份额持续提升 [4] - AI数据中心业务实现跨越式成长 受益于AI基础设施需求爆发 [4]
115亿身价“茂名首富”,冲刺港股IPO
搜狐财经· 2025-08-12 01:50
赴港上市计划 - 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以加速业务全球化并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1] - 赴港上市可缓解资金压力并支持继续追赶行业巨头 [3] 财务与负债状况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59.07%升至2024年一季度64.59% 负债总额达583.4亿元 [3]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高达251.7亿元 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205.975亿元无法覆盖应付账款 [9][10] - 固定资产从2020年59.36亿元暴增至2024年197.6亿元 五年间扩张显著 [3] 业务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1997年 以消费锂离子电池模组起家 后成为苹果华为小米等手机巨头供应商 [5] - 2011年上市时营收10.31亿元 2022年营收达521.6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42.86% [5] - 净利润从2011年8267万元增长至2022年10.6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9.11% [5] 消费电子业务现状 - 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减少3.2%至11.7亿部 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下降16%至1.37亿台 [7] - 公司2023年营收增速-8.24% 为上市以来首次负增长 2024年营收增速仍处近10年低位 [7] - 消费类电池业务2024年营收304.1亿元 较2023年285.4亿元仅增长6.55% [8] 动力电池业务布局 - 公司2008年开始布局动力电池 2024年装车量18.8GWh同比增长74.1%但市场份额仅2.1% [7] - 动力电池业务营收从2021年29.33亿元增长至2024年151.4亿元 三年翻超5倍 [9] - 公司近年动力电池扩产投资超600亿元 包括珠海120亿元30GWh项目及义乌超200亿元项目 [9]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1-5月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前三名市占率合计73.22% 行业呈寡头竞争格局 [7][10] - 公司HEV装机量连续三年中国市场冠军 但混动电池需求规模有限 [11] - 动力电池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11.22%下滑至2024年8.8% 盈利能力减弱 [8] 控股股东情况 - 实际控制人王明旺及王威分别持有公司19.60%和7.18%股份 [4] - 王明旺身价从2022年190亿元缩水至2025年115亿元 全球排名从1187降至2295 [4]
2027年中国锂电池叠片设备市场规模将达98亿元
起点锂电· 2025-07-22 11:09
叠片电池行业发展趋势 - 刀片化、大容量化、大尺寸化、快充化持续提升叠片渗透率,全球一二线电池企业已基本布局叠片电池 [2] - 储能领域电芯向314Ah及以上大容量发展,叠片工艺因适配散热和安全性能要求而渗透率提高 [2] - 行业叠片电池产能不断扩张,主要电池厂纷纷推出拳头产品 [2] 主要电池企业叠片电池布局 - **宁德时代**:第一代凝聚态电池采用卷绕/叠片+软包/方形工艺,第二代仅采用叠片+软包工艺,2025年3月获叠片电芯专利授权 [3] - **比亚迪**: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全系搭载刀片电池,2023年第二代刀片电池体积比容量达320Wh/L [3] - **中创新航**:2019年首创全极耳叠片电池,2023年L300系列量产配套多款车型,2024年发布392Ah/625Ah储能电芯采用第三代高速叠片技术 [3] - **LG新能源**:主要采用叠片式软包设计,工艺扩产加快,已取消方形电池开发 [3] - **蜂巢能源**:第三代高速叠片技术量产效率达0.125s/pcs(提升200%),2024年L500系列325Ah/350Ah储能电芯大批量生产 [3] - **亿纬锂能**:2024年发布628Ah储能电芯采用第四代叠片工艺,能量达2.009KWh [3] - **孚能科技**:SPS大软包电芯采用全极耳和叠片工艺,2022年30GWh项目开工,全固态电池采用叠片工艺 [3] - **欣旺达**:2022年SFC480快充电池叠片精度±0.1mm,2024年发布625Ah储能电芯采用"AI闪叠"技术 [3] 叠片设备市场分析 - 2024年中国锂电池叠片设备市场规模36亿元(同比下降21.74%),主因产能扩产放缓和设备降价 [5] - 2027年叠片设备需求规模预计达98亿元,未来3年CAGR为39.6%,增长动力来自扩产、出口、技术迭代及固态电池需求 [5] - 第一梯队企业为先导智能、格林晟,第二梯队包括光大激光、赢合科技等 [6] 叠片技术升级方向 - 多工位切叠一体机、热复合叠片机将成为趋势,技术领先企业更具竞争优势 [7] 锂电池行业研究框架 - 报告涵盖全球新能源汽车、储能、电动两轮车及消费电子领域锂电池发展概况 [11]
实际体验比亚迪“兆瓦闪充”:速度快,但普及关键在充电桩
观察者网· 2025-07-12 12:54
技术性能 - 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实现1兆瓦(1000kW)充电功率,峰值充电速度达1秒2公里 [2] - 搭载该技术的汉L车型5分钟充电可从3%提升至61%,CLTC续航增加420km,与官方宣传一致 [4][6] - 实测最高充电功率达1002kW,显著优于多数800V高压平台纯电车型 [6][8] - 液冷充电线缆设计使重量轻且温控良好,充电后线缆表面温度略超体温 [8][10] 技术架构与适配性 - "超级e平台"采用全域1000V整车架构,电池、电机等部件具备"千伏级"承载能力 [2] - 低内阻"闪充电池"将最大充电电流提升至1000A,减少大电流充电产热 [2] - 技术兼容500V、750V公共桩,但最优体验需配套1000kW充电桩 [13] 充电设施布局 - 自建首批500座"兆瓦闪充站",计划全国建设4000多座 [14] - 充电站配置混合规格,含1根1000kW兆瓦闪充桩和2根400kW快充桩 [12] - 技术向全行业共享,已与e充电、南方电网、特来电等头部运营商合作共建 [14] 市场应用与行业影响 - 技术首发搭载于汉L、唐L车型,起售价控制在20-30万元区间 [12][14] - 公司通过垂直整合与规模化优势构建技术壁垒,推动品牌重塑 [14] - 技术有望促进行业良性竞争,加速补能生态形成,长期提升新能源车充电体验至燃油车水平 [14]
激荡三十年,锂电老牌霸主欣旺达何以持续穿越产业周期|深度
24潮· 2025-06-29 22:23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绩表现 - 欣旺达创立28年,上市14年,过去17年营收仅出现两次小幅下降(降幅低于10%),年营收从2008年4.89亿元增长至2024年560.21亿元,增长113.56倍,17年合计创收超3200亿元且从未亏损[2] - 2024年在锂电池全行业产能过剩背景下,公司营收与盈利规模均刷新历史最高记录,2025年一季度收入利润双位数增长,毛利率达13年来同期最高点[2] - 创始人王明旺从深圳流水线工人起步,经历两次创业失败后于1997年与堂弟王威成立欣旺达,早期通过OEM/ODM模式切入电池行业[10] 消费电池业务 - 公司消费类电池收入占比54.27%(2024年),毛利率从2022年13.79%提升至2024年17.65%,手机电池全球市占率达30%,手机电芯份额可能仅次于ATL位居世界第二[12][15] - 通过收购东莞锂威实现电芯自产,自供率从2021年不到30%提升至35%以上,形成PACK组装到电芯制造的全产业链布局[11][12] - 1999年通过康佳手机电池订单打开高端市场,2000年进入飞利浦供应链,2011年跻身苹果产业链并同年上市[10][11] 动力电池业务 - 动力电池营收从2021年29.33亿元(占比7.95%)增至2024年151.39亿元(占比27.02%),出货量25.29GWh(同比+116.9%),全球装机量排名第十[23] - 聚焦快充技术,HEV装机量连续三年中国第一,BEV市场推出6C闪充电池(充电10分钟补能500-700km),已量产6C电池并研发10C产品[20][21] - 绑定理想汽车(传闻占出货量40%),获小米增程式SUV定点,2025年一季度动力电池出货4GWh,国内装车量排名第七[21][22][26] 储能电池业务 - 储能业务2024年收入18.89亿元(同比+70.19%),占比3.37%,系统装机量8.88GWh(同比翻倍),全球出货量排名第十[29][32] - 推出314Ah/280Ah电芯及625Ah超大电芯"欣岳",电力储能领域完成5.015MWh液冷系统并网,家庭储能在海外规模出货60kWh产品[35][36] - 2022-2024年累计对外投资313.18亿元,但2024年终止珠海120亿元30GWh项目,动力电池毛利率降至8.8%(行业第8)[46][48] 全球化布局 - 海外收入连续七年占比超40%,2008-2024年累计海外收入1311.05亿元(占比42.58%)[40] - 消费电池在越南投资20亿元建电芯厂,动力电池布局匈牙利(19.6亿元)、摩洛哥、泰国(10亿美元)基地,储能业务落地澳大利亚5MW/11MWh等项目[43][44] - 动力电池早期定点法国雷诺,合作大众/沃尔沃/日产,储能业务覆盖五大洲,包括南极科考站项目[40][44]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全球动力电池产业2022年以来投资超4万亿元,20家企业2025年产能规划达6188GWh,远超1226-1550GWh需求预测[47] - 公司短期有息负债126.08亿元(同比+14.99%),现金余额94.66亿元(同比-30.75%),应收账款160.79亿元(同比+34.6%)[48][49] - 欣旺达动力分拆IPO推进中,已获IDG/蔚来/理想等超120亿元融资,但IPO进程已延宕两年[49]
比亚迪(002594) - 2025年6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4 11:32
销售情况 - 2025年5月销售382476辆,同比增长15.3% [2] - 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售88640辆,王朝丨海洋销售348393辆,方程豹汽车销售12592辆,腾势汽车销售15806辆,仰望汽车销售139辆 [2] 欧洲市场拓展 - 2025年5月21日,海鸥在15个欧洲国家同步举行上市发布会并开启预定,是近三年在欧洲推出的第八款纯电车型,公司已进入欧洲30多个国家 [2][3] - 2025年5月15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欧洲总部官宣仪式,选址布达佩斯第11区,承载三大核心职能,将创造上千个就业岗位,未来将与至少三所匈牙利高校开展联合科研 [6] 技术亮点 - 超级e平台推出闪充电池、3万转电机和全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核心三电全维升级 [4] - 充电速度:充电功率1兆瓦(1000kW),1秒2公里,闪充5分钟畅行400公里 [4] - 性能:单模块单电机功率580kW,最高车速超300km/h [4] 充电设施与技术 - 兆瓦闪充站补齐兆瓦充电生态最后一环,还有“双枪充电”“智能升压”充电技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