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政刺激
icon
搜索文档
日本选举带来不确定性,交易员转向做空日元
华尔街见闻· 2025-07-14 03:10
日元汇率走势 - 期权交易员正在重新布局日元头寸 预期政治冲击和贸易摩擦将推动日元兑美元进一步走弱 [1] - 美元兑日元看涨期权的交易量在7月11日比看跌期权高出一倍多 部分交易员将目标锁定在美元兑日元反弹至200日移动均线14971 [5] - 部分交易员青睐带有敲出功能的看涨期权 如反向敲出看涨期权 这类产品比标准看涨期权更具成本效益 [8] 政治因素影响 - 日本参议院选举成为交易员关注焦点 市场对一个月期限的看涨期权结构出现兴趣 预期选举可能带来巨大不确定性 [1] - 市场预期选举结果可能为额外财政刺激铺平道路 已开始推高日本长期收益率 [2] - 如果市场认为石破茂可能在选举后下台 并开始为政策转向财政扩张定价 可能推高利率 [4] 贸易摩擦影响 - 美日贸易谈判的持续不确定性施压日元 特朗普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来自日本等14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关税 [1] - 美日贸易谈判缺乏进展以及财政担忧正在恶化市场对日元的情绪 [9] - 持续的贸易摩擦可能影响日本经济前景 进而影响日元汇率走势 [9] 美国经济数据影响 - 美国最新非农就业数据推迟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 重新激发了对夏季套利交易的兴趣 [1] - 非农就业报告引发了对美国经济放缓时机的重新思考 推迟了美联储的潜在降息 激发了对夏季套利交易的兴趣 [10] - 套利交易涉及借入低利率货币如日元并投资于高收益货币如美元 [10] 市场策略分析 - 美元兑日元现在与30年期日本政府债券收益率和收益率曲线陡峭化呈现正相关关系 [3] - 在日本参议院选举前 一些基金增加了美元兑日元多头头寸 市场预期由于潜在的选举结果 日元将走弱 [4] - 截至7月8日 资产管理公司对美元兑日元的看涨日元押注净多头合约达89331份 [5]
市场担忧执政联盟选举失利,日本长债风暴再起
华尔街见闻· 2025-07-08 08:04
日本参议院选举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 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12 5个基点至3 09%,40年期国债收益率逼近历史高位,因投资者担忧执政联盟可能失去参议院多数席位而抛售超长期债券 [1] - 执政联盟已在众议院失去多数席位,若在参议院选举中再失守,市场预期将出现更激进的财政刺激政策,进一步推高长期国债收益率 [3][4] - 野村证券警告,若执政联盟在参议院失利,市场波动性将显著上升,日股可能面临下行压力 [3] 选举不确定性及财政政策走向 - 执政联盟需在125个参议院席位中赢得至少50席以保持多数地位,但民调显示结果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4] - 反对党提出减税等经济刺激方案,若执政联盟失利,新政府可能倾向于更大规模财政刺激,加剧日本公共债务负担 [4] - 摩根士丹利分析指出,财政担忧导致日本国债收益率曲线变陡,因外资在超长债市场占比上升且本地买家不足,外国投资者要求更高风险溢价 [4] 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困境 - 日本央行正处于退出超宽松政策的关键节点,但债券市场波动和选举不确定性使政策路径复杂化 [5] - 尽管通胀接近2%目标,若选举导致政治环境恶化,日本央行可能被迫维持宽松政策以稳定市场,推迟货币政策正常化 [5] - 近年来日本央行通过大规模购债压低长期利率,但市场预期其可能逐步缩减购债规模 [5]
日本超长期国债收益率飙升,市场严阵以待关税大限、参议院选举
华尔街见闻· 2025-07-07 12:07
核心观点 - 日本两大关键风险事件可能引发日元和日债收益率波动 7月9日对等关税谈判结果可能推高日元 7月20日参议院选举结果可能推高日本超长期国债收益率 [1][2][5][7] 贸易谈判与关税影响 - 7月9日为对等关税暂缓期最后期限 若谈判破裂关税总税率可能从24%提高到30%-35% [2][5] - 市场普遍预期关税税率不会高于当前水平 近一半受访者认为将宣布政策维持汽车、零部件、钢铁和铝的现有关税 [5] - 摩根士丹利基线预期为汽车等特定商品现有关税维持不变 整体对等关税限制在10%普遍基准水平 [5] - 若谈判破裂将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担忧 引发避险模式推高日元 公司维持做空美元/日元头寸 目标价135 止损位151 [2][5] - 谈判破裂可能使市场预期美联储最终利率更低 类似4月关税宣布后市场反应 经济增长下行风险优先于通胀上行风险 [6] 参议院选举与财政政策 - 7月20日参议院选举焦点为执政联盟能否赢得125席中至少50席保持多数地位 竞选围绕经济刺激方案展开 [7] - 若执政党失利市场预期更激进财政刺激 可能推高日本超长期国债收益率 [2][7] - 日本与英国财政状况不同 日本有巨额经常账户顺差不依赖外国资金 对日元汇率直接影响较小 [7] - 财政担忧主要影响日本国债收益率曲线变陡 因超长债市场外国投资者比例升高可能要求更高风险溢价 [7]
瑞穗:解码中国的财政刺激——从补贴到销售
智通财经· 2025-07-04 14:48
货币政策预期 - 中国央行预计未来几周将综合运用定向短期和中期工具补充流动性,并引导市场回购利率小幅下降 [1][7] - 近期流动性收紧主要由于大量政府债券发行(5-6月约2.9万亿元人民币)和季末资金紧张 [7] - 央行最新货币政策声明语气转中性,删除了"适时降准降息"的表述 [7] 以旧换新补贴计划 - 第三批补贴700亿元人民币将于7月发放,占2025年剩余预算的50%,预计刺激Q3零售额超5000亿元人民币 [1][2] - 前两批补贴1620亿元人民币(占全年预算54%)已带动消费1.1万亿元人民币,杠杆率达7-8倍 [2] - 部分地区因资金耗尽暂停计划,但预计随新资金到位将恢复,监管将加强打击补贴滥用行为 [5] 消费市场表现 - "618"购物节期间计划暂停被解读为计划受欢迎度高的信号,而非不可持续性 [1][5] - 平台和品牌折扣叠加补贴显著提升覆盖商品销售增长 [5][6] - 5月中旬提前启动购物节叠加资金中断可能导致6月零售增速放缓 [5] 财政与流动性关系 - 上半年1620亿元补贴仅占同期政府债券净发行量的6%,对整体流动性影响有限 [7] - 补贴资金发放采取适度均衡方式,第四批(最后一批)计划于10月发放 [2]
美国就业数据点评:美国就业“外强中干”,能否影响降息路径?
华福证券· 2025-07-04 11:49
就业数据表现 - 6月新增非农就业14.7万人,较5月多增0.3万人,二季度月均新增近15万人,较一季度月均多增3.9万人[3] - 6月失业率下行0.1个百分点至4.1%,与美联储对25Q4失业率预测4.5%形成反差[3] - 6月政府部门新增就业7.3万人,较5月多增6.6万人;私人部门就业降温,部分行业新增就业减少[5] 劳动力市场情况 - 6月劳动参与率回落0.1个百分点至62.3%,为2023年以来最低,劳动力供给持续减少[3] - 6月平均时薪同比下行0.1个百分点至3.7%,显示居民对生产前景展望不佳[3] 对通胀和降息的影响 - 中短期薪资向通胀传导幅度预计较小,中长期通胀可能因财政扩张和关税提升再度走高[3] - 6月就业数据或推迟美联储降息决策时点,真正影响因素是财政刺激效果和关税方向[3] 其他信息 - 当地时间7月3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大而美法案”,可能令劳动力市场重新趋于紧张[3] - 特朗普声称不愿延长关税缓冲期,未来“对等关税”税率可能提升[3] - 美元指数预计下半年趋于触底回升[3]
美联储降息救市!6月26日,爆出五大消息已袭来!
搜狐财经· 2025-06-27 04:20
市场表现 - 美国市场出现"股债汇三杀":道琼斯指数暴跌近500点,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5%,美元指数跌破100大关 [1] - 恐慌指数VIX飙升15%,黄金价格涨至每盎司3315美元 [1] - 标普500指数单日大跌近1.6%,科技股遭遇抛售潮 [3] - 标普500指数自4月低点反弹19.5%,接近技术性牛市 [8] 债券市场 - 美国20年期国债拍卖得标利率达5.047%,较4月上升24个基点,创下去年12月以来最大"尾部利差" [1] - 美债需求断崖式下跌,财政部被迫提高收益率吸引买家 [1] - 美国当年关税收入仅500亿美元,同比增加不到200亿美元,但同期债务激增1.4万亿美元 [8] 美联储政策 - 美联储连续第三次维持基准利率在4.25-4.50%区间 [3]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发布会上20次提到"关税",11次强调"等等看" [3] - 美联储理事沃勒暗示若7月前关税稳定在10%,下半年可能降息 [7][10] -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利率期货显示9月降息概率升至35.7% [10] 政府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导致股市暴跌 [3] - 特朗普公开批评美联储,要求降息并威胁撤换主席 [5] - 众议院预算委员会通过减税法案,预计每年减少家庭税收负担约140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0.5% [5] - 美国联邦支出自2019年底以来暴涨50% [8] 经济数据 - 美国5月薪资增速加快,时薪年率升至3.9% [5] - 失业率连续三个月维持在4.2% [5] - 若对华钢铁关税达245%,将引发输入性通胀 [5] 机构投资者动向 - 机构投资者开始调整策略,考虑远离美元资产,转向黄金、日元、瑞郎或持币观望 [8]
重返3000点!韩国KOSPI指数站上两年半新高,后市怎么走
第一财经· 2025-06-20 07:26
韩国股市表现 - 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自2022年初以来首次重回3000点整数关口,报3,010.90点,当日上涨33.16点,涨幅1.11% [1] - 本周累计上涨4.02%,年初以来涨幅扩大至25.2%,过去30个交易日反弹逾16%,跑赢亚洲主要市场 [1] - 权重蓝筹股普遍走强,三星电子上涨0.84%,SK海力士上涨3.05%,LG新能源涨幅达4.64%,现代汽车、起亚汽车、POSCO等制造业龙头亦普遍走强 [2] - 全场936只交易个股中,超过500只录得上涨 [2] 市场情绪与外资动向 - 外资当日净买入KOSPI股票规模达811亿韩元,显示对韩元资产的配置热情回升 [2] - 韩元汇率企稳,境内市场韩元兑美元报1372.6,升值0.52%,离岸市场报1372.5,上涨0.3%,一个月期无本金交割远期(NDF)报价1369.6,反映外汇市场对韩元维持温和偏多态度 [2][4] - 自2025年5月以来,全球投资者已重新向韩国市场净流入27亿美元,但主动型新兴市场基金对韩国的配置仍偏低 [5] 财政刺激政策 - 韩国政府批准一项总额14.9万亿韩元(约合786亿元人民币)的追加预算方案,计划下周提交国会审议,涵盖消费券、现金补贴、低收入家庭支持及中小企业财务重组援助 [3] - 为保障预算执行,韩国政府计划通过发行19.8万亿韩元的新债进行融资,预计2025年财政赤字与国家债务将分别升至GDP的4.2%与49% [3] 企业盈利与估值 - 韩国市场正在进入一轮盈利上修周期,整体ROE从去年约6%上升至当前的9%,已高于历史均值 [5] - MSCI韩国指数市净率从0.98倍降至0.93倍,远低于10年均值,KOSPI指数中约七成成分股的PB低于1,仍有较大重估空间 [5] - 分析人士指出,韩国股市上涨不仅受财政刺激预期驱动,更反映市场对企业盈利复苏的乐观判断 [2] 行业与公司表现 - 三星电子、SK海力士、LG新能源等科技与制造业龙头股价表现强劲,反映市场对相关行业盈利复苏的预期 [2] - 韩国政府推动的"KOSPI 5000时代"愿景下,结构性改革与市场情绪提振将形成共振 [5]
关税冲击至暗时刻已过!富达基金押注中国、日本及德国中型股
智通财经· 2025-06-20 02:13
金融市场前景 - 金融市场已看到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威胁最糟糕的一面 中型股将成为有吸引力的买入对象 [1] - 富达成长型和收益型基金中 日本、德国和中国中型股占比约11% 是该策略中信心最高的交易品种之一 [1] - 相比18个月前 富达对此类股票的持仓"非常有限" 目前持仓显著增加 [1] 市场表现 - MSCI日本中型股指数自4月2日以来上涨4%以上 德国DAX中型股指数上涨近6% 中国类似指数上涨约0.5% [1] - 富达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持有部分中国和日本股票 3月份买入德国中型股 因德国政府宣布历史性支出计划 [2] 各国中型股投资逻辑 - 德国中型股将受益于政府转向增加财政支出和集中依赖国内需求的里程碑式举措 [3] - 日本中型企业可能从国内消费增长中受益最多 因经济正经历"良性通胀"的一代人一次转变 [3] - 中国公司因可能出台进一步财政刺激措施且亏损风险有限 部分因有政府背景投资者涌入市场支撑股价 [3] 关键事件时间点 - 4月2日美国宣布加征关税引发全球股市暴跌 被视作最糟糕冲击的"解放日" [1] - 7月8日为90天关税休战期结束日 若未达成贸易协议对等关税将生效 [1] - 特朗普将在两周内决定是否打击伊朗 中东紧张局势可能对股市构成重大考验 [1]
每日投资策略-20250617
招银国际· 2025-06-17 06:27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复苏不平衡,下半年或面临阻力,GDP增速预计放缓,需更多政策支持重振私人经济,若中美达成贸易协议,可能聚焦经济再平衡 [2][5] - 5月中国零售好于预期,但下半年消费增速可能放缓,第四季度或加大财政刺激与消费提振力度 [4] - 中东冲突局势反复,影响原油、黄金、美元指数、股市与比特币等资产价格 [4] - 市场关注日本央行利率决议,短期可能保持利率不变,远期仍有加息空间 [4] 宏观点评 中国经济复苏情况 - 5月经济数据显示复苏不平衡,社会零售额超预期,房地产销量跌幅扩大,工业产出增速放缓,下半年出口走弱和政策效果减弱或使经济面临阻力,预计GDP增速从一季度5.4%放缓至二季度4.9%和下半年4.7% [2] - 信贷状况受政府融资驱动,私人部门信贷需求疲弱,5月社融规模增速回升因国债发行加快,但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下降,需更多政策支持,预计下半年LPR下调10个基点,广义财政赤字温和增加 [5] 全球市场表现 - 周一(6月16日)中国股市上涨,港股地产建筑、资讯科技与金融领涨,A股传媒、通信与计算机涨幅居前,中概股跑赢美股大盘 [4] - 中东冲突先缓和再紧张,原油、黄金与美元指数先跌后反弹,股市与比特币先涨后美股期货下跌,航空股大涨 [4] - 特朗普允许美国钢铁和新日铁合并,美国钢铁涨超5%,AMD股价大涨,市场看好其新一代AI芯片,预计GPU业务四季度反弹 [4] - 美国参议院版共和党税收法案建议将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比众议院方案高1万亿美元,美债收益率先降后升,20年期美国国债拍卖需求稳健 [4] 日本央行情况 - 市场关注日本央行今日利率决议和新闻会,因关税冲击,日本央行对进一步加息谨慎,短期可能保持利率不变,长债收益率上升增加压力,可能减缓QT速度,但通胀较高,远期仍有加息空间 [4] 港股分类指数表现 |分类指数|收市价|单日升/跌(%)|年内升/跌(%)| | ---- | ---- | ---- | ---- | |恒生金融|42,969|0.93|44.08| |恒生工商业|13,448|0.55|45.64| |恒生地产|17,509|1.60|-4.47| |恒生公用事业|36,534|0.10|11.13|[3] 招银国际环球市场焦点股份 - 报告列出吉利汽车、小鹏汽车等多家公司的评级、目标价、上行/下行空间等信息,均给予买入评级 [6]
中金下半年策略重磅发布:港股更优,美股仍强,波动中找机会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6-10 03:44
全球市场展望 - 三季度市场波动可能带来配置机会,主要市场已修复对等关税冲击,但较高预期和关税变数可能诱发波动 [1] - 美股基准情形点位6000-6200,回调支撑位在5000点附近,若因关税和美债问题回调可再买入 [1] - 美债有交易性机会,先配置长债(降息两次对应中枢4.2%),待降息预期兑现后转向短债 [1] - 美元短期弱势震荡,四季度或小幅反弹,黄金长期对冲价值中枢3150~3250美元/盎司 [1] 中国市场策略 - 港股优于A股,结构性成长是长期方向,短期可适度降仓或转至分红板块防波动 [2] - 市场托底存在,但信用周期难以大幅扩张,回调时可低吸优质资产 [2] - 欧洲反弹最快阶段或结束,日本内需板块值得关注,建议保留日元敞口 [2] 中美信用周期分析 - 去年四季度中美信用周期差距最大(中国私人部门加速去杠杆,美国强化信用修复),今年一季度差距最小("东升西落"叙事盛行) [4] - 下半年美国信用周期或修复,中国修复后可能停滞,走向再均衡 [4] - 影响信用周期的三大因素:关税(决定财政动力)、财政(刺激力度)、AI(新兴产业趋势) [5] 美国资产前景 - 科技龙头业绩未受显著影响,新减税法案或推动投资加速,减税规模达2017年法案的4倍 [6][8] - 关税推进可能带来3000-4000亿美元收入,对冲减税所需的年均3800亿美元支出 [8] - 美联储或降息2次至3.75-4%,支撑地产(按揭利率6.5% vs 租金回报率6.6%)和传统投资修复 [7] - 2025财年赤字率或从6.4%收缩至5.2%,2026年再扩至6%,债务负担可控 [8] 中国市场挑战 - 私人部门加杠杆意愿不足(地产按揭成本3%高于租金回报2%),过剩流动性导致"资产荒" [9] - 财政发力放缓,测算需6-8万亿元新增支出弥补产出缺口,但预期不现实 [10] - AI商业化落地降温,科技巨头资本开支仅占GDP 0.1%,需更多催化剂提振经济 [10] - 10%对等关税或是短期"最好情形",进一步升级可能性低 [11] 投资策略建议 - 过剩流动性下,资金涌入稳定回报资产(存款、国债、分红)或成长性资产(科技、新消费) [11] - 港股因结构性机会和南向资金推动表现突出,但需防范估值透支 [12] - 建议波段操作(低迷介入、亢奋获利)并专注结构性方向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