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债
icon
搜索文档
5432家上市公司亮出半年成绩单,总营收超35万亿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31 04:34
整体经营业绩 - 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 同比增长0.16% 净利润3.00万亿元 同比增长2.54% 增速较上年全年提升4.76个百分点 [3] - 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 超四分之三公司实现盈利 2475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 1943家公司营收与净利双增长 [3] - 剔除金融行业后实体上市公司营收30.42万亿元 与去年同期持平 净利润1.59万亿元 同比增长0.94% [3] - 创业板 科创板 北交所营收增幅分别为9.03% 4.90% 6.08% 创业板净利润增速达11.18% [3] - 民营控股上市公司营收增速4.80% 净利增速10.01% 分别较去年同期提升0.97和20.00个百分点 [3] 行业表现与消费动能 - 19个门类行业中17个行业实现盈利 7个行业营收正增长 10个行业净利润正增长 [5] - 新能源汽车行业净利润增长超30% 家电行业营收与净利润增长均超9% [5] - 文化消费领域中游戏与影视院线行业净利增速超70% [5] - 宠物经济与IP经济相关产业净利增幅分别达40.29%和54.90% [5] 海外业务与出口韧性 - 上市公司境外收入4.90万亿元 同比增长4.50% 占比连续三年提升 [5] - 船舶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8.6% 营收增长23.42% 净利润增长135.33% [5] - 跨境电商投资支出增速超15% [5] - 创新药行业海外授权合作活跃 商务拓展交易总额超去年全年 [5] 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 - 全市场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同比增长3.27% 研发强度2.33% [7] - 创业板 科创板 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89% 11.78% 4.63% [7] - 科创债累计发行824只 融资规模超1.02万亿元 民营企业发债规模1004.2亿元 占比9.84% [7] - 人形机器人行业研发强度超6% 营收与净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 [7] - 清洁能源领域水电与核电上市公司营收增速超4% [7][8] - 低空经济领域如无人机产业保持营收正增长 [8] 上市退市与分红情况 - 境内股票市场上市公司总数5435家 今年以来新增IPO 67家 创业板 科创板 北交所合计占比66% [10] - 电子与机械设备行业为IPO集中领域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占比90% [10] - 累计退市公司24家 其中重大违法强制退市3家 财务类强制退市8家 主动退市3家 [10] - 818家上市公司公布现金分红方案 现金分红总额6497亿元 创业板 科创板 北交所共289家公司中期分红 [10] - 央企贡献71%分红金额 13家公司分红超百亿 [11]
唐劲草:新设母基金规模在大幅下跌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8-30 02:41
行业规模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国母基金全名单包括460家母基金总管理规模34845亿元较2024年底下降23.7% [2][3] - 政府引导基金338家总管理规模29973亿元较2024年底下降24.0% [2] - 市场化母基金112家总管理规模4829亿元较2024年底下降22.4% [3] - S基金10家总管理规模43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新发起母基金33支总规模1970.17亿元其中政府引导基金31支规模798.04亿元市场化母基金2支规模80亿元 [4] - 新设政府引导基金规模较2024年同期下降66%市场化母基金规模下降50% [4] 管理费机制调整 - 政府投资基金管理费标准以实缴出资或实际投资金额为计费基础每年合计不超过基金实际投资金额的2% [6] - 直投子基金管理费从普遍2%降至1%-1.5%个别地区降至1% [6] - 国际惯例母基金投资期按认缴规模1%/年收取退出期按实际管理规模1%/年收取直投基金投资期按认缴规模2%/年收取退出期按实际管理规模1.5%/年收取 [7] - 管理费支付与绩效考核挂钩采取分期拨付事后结算方式未达要求需退回部分管理费 [6] 行业运营策略变化 - 中小GP采取轻量化运营策略包括精简组织压缩办公面积迁入联合办公或远程办公 [10] - 非核心职能外包如财务法务投资者关系与其他机构共享团队资源 [10] - 放缓投资节奏集中管理存量项目延长资金使用周期 [10] - 为节约差旅预算对远距离项目改为远程沟通与线上调研 [11] - 中小创投机构通过抱团模式共享项目来源与投资团队分摊尽调和管理成本 [11] 募资工具创新 - 2025年上半年超30家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总规模突破200亿元 [12] - 科创债融资期限较长还款安排灵活有效匹配长期投资策略降低融资成本 [12] - 科创债要求还本付息增加财务成本和偿债压力若投资失败需承担债务偿付风险 [13] - 多数中小创投机构管理规模有限历史业绩较短难以满足发行条件 [13] 长期资金供给建议 - 建议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长线资金进入创投基金期限长稳定性高无需刚性兑付 [13][14] - 构建中央资金引领地方平台承接专业机构运作三级联动模式 [15] - 激活中央资本引擎将创投投资规模科技创新支持成效纳入央企金融机构考核体系 [15] - 引导央企AIC保险公司年度新增一定比例创投出资 [16] - 鼓励央企及AIC长线资金配资给地方政府母基金 [16] - 地方母基金以市场化子基金配资为主占比不低于70%直投为辅占比不超过30% [17] - 建立创投机构分类评价体系以成立年限管理规模投资业绩产业赋能能力为核心指标 [18] - 对优秀机构给予子基金配资支持优先匹配优质项目资源 [18] - 扩大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参与S基金投资放宽限制降低合格投资者门槛 [20] - 对S基金份额转让给予增值税即征即退企业所得税减免等税收优惠 [20] - 设立S基金交易专区将交易手续费率控制在0.5%以内 [20] 政策与行业导向 - 政府投资基金主要分为产业投资类基金和创业投资类基金鼓励创业投资类基金采取母子基金方式 [4] - 母基金设立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以功能定位统筹资源和科学考核为核心 [5] - 2025年各地政府设立新母基金更注重长期导向和资金效率 [5]
8.28犀牛财经早报:多家银行大力度转让信用卡不良贷款 英伟达第二财季净利润264.22亿美元
犀牛财经· 2025-08-28 01:41
基金行业动态 - 首批基金2025年中期报告披露 睿远基金、银河基金、中庚基金、南华基金等多家管理公司率先公布持股线路图 绩优产品获内部员工增持 基金经理强调以基本面为核心锚点挖掘长期价值标的 [1] - 8月公募基金发行数量创年内新高 以认购起始日统计 全市场158只基金计划发行 较7月149只增长6.04% 连续两个月单月发行量超140只 [1] - "固收+"基金表现突出 权益行情推动737只成立满一年产品净值创新高 结构性分化行情下大类资产配置和权益投资能力成为关键 [2] 银行业务与债券市场 - 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转让力度加大 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公开转让7期个人不良贷款项目 转让起始价不足未偿本息总额0.15折 2025年以来多家银行密集推进转让且折价显著 [1] - 银行科创债发行规模达2273亿元 自5月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后 34家银行机构参与发行 涵盖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 [2] 政策与市场影响 - 证券交易印花税减半征收两年累计为投资者减负逾2500亿元 政策自2023年8月28日实施 2023年9月至2025年7月累计印花税约2545亿元 [2] 科技与生物突破 -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化学家首次实现RNA与氨基酸化学连接 模拟早期地球条件 为生命起源中蛋白质合成问题提供新思路 [3] - 英伟达2026财年第二季度净利润264.22亿美元 同比增长59% 营收467.43亿美元 环比增6%同比增56% GAAP毛利率72.4% 摊薄每股收益1.08美元同比增61% [3] 公司治理与股权变动 - 靖奇投资法定代表人被非法变更 创始人范思奇称工商登记材料伪造 已启动撤销和诉讼流程 其仍为公司最大股东并继续行使股东权利 [4][5] - 朗进科技及实控人李敬茂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公司称生产经营正常不受影响 [5] - 东芯股份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由39.37%降至37.47% 通过集中竞价减持1.74亿股至1.66亿股 [6] - 山河药辅董事长尹正龙逝世 持股6305.75万股占比26.9% 董事总经理宋道才暂代董事长职责 [8] - 奇瑞汽车港股IPO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获证监会备案 拟发行不超过6.99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 18名股东拟转20.16亿股境内股份至港股流通 [9] - 硕世生物高管集体降薪 董事长降薪50% 8名董事监事及高管自愿下调年薪5%-50% 公司连续两年亏损但七位高管2024年年薪超百万 [10] 公司业绩表现 - 快意电梯上半年净利润3405.87万元同比下降43.04% 营收6.25亿元同比下降10.83% 基本每股收益0.1012元 [7] 美股市场 - 美股三大指数小幅收涨 道指涨0.32% 标普500涨0.24% 纳指涨0.21%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 英特尔涨超2% 特斯拉、奈飞、Meta小幅下跌 [10]
科创债ETF嘉实(159600)8月27日起纳入回购质押库
新浪基金· 2025-08-26 01:35
产品动态 - 嘉实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自8月27日起可作为质押券进行质押式回购交易 [1] - 该产品是市场上首只且唯一一只规模超200亿的科创债类ETF 截至8月21日规模达201.15亿元 [1] - 纳入质押库后有望提升产品流动性、规模与交易活跃度 并支持T+0回转交易及做市机制 [1] 监管背景 - 中国结算3月发布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信用债ETF试点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 [1] - 监管层明确要求大力发展科创债 优化发行交易制度并加快推出科创债类ETF [2] - 2025年7月首批科创债类ETF上市 采用实物申赎和做市商制度提升交易灵活性 [2] 投资功能 - 质押功能为投资者提供灵活杠杆工具 可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并实现多元投资策略 [1][2] - 持有人可通过交易所融资进行杠杆操作 以增厚组合收益 [2]
基金观察:哪些因素推动科创债规模超千亿?
搜狐财经· 2025-08-25 07:10
科创债ETF规模增长驱动因素 - 科创债ETF上市后成交活跃 首日成交额突破800亿元 次日破千亿元[1] - 科创债作为支持科技创新的新兴融资工具 高度契合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 配套政策持续完善[1] - 产品兼具政策工具属性与科技创新主题 具有成长性配置和政策红利优势[1] - 在低利率环境下满足稳健收益需求 相较普通公司债和产业债具有更大弹性和息差优势[1] - 市场容量巨大 中证AAA科创债指数当前容量超1万亿元 存在进一步扩容空间[2] 科创债ETF与国债ETF差异比较 - 科创债属于信用债 存在信用违约风险 而国债属于利率债 无信用风险[3] - 国债流动性更强 通常作为中长期配置工具或久期交易工具 机构投资者配置短久期国债作流动性支撑 配置长久期国债获取资本利得[3] - 科创债呈现中短久期特征 具有信用风险溢价 票息收益更高 利率波动风险低于长久期利率债 投资者主要采用票息持有策略[3] 科创债底层资产独特属性 - 发行主体聚焦科技创新领域 资金用途明确支持科技企业发展 区别于用途广泛的普通信用债[4] - 中证科创债指数市值大于公司债指数 一级市场规模超2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超40% 存量数量超2000只[4] - 风险收益特征方面 科创债指数久期小于信用债指数但弹性更大 具有独特优势[4] - 与广义信用债存在息差波动关系 可通过跟踪二级市场行情捕捉配置机会[4] 资金投向领域的影响 - 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5] - 这些领域的长周期融资需求持续扩大 支撑一级市场扩容并推动二级市场投资热情[5] - 形成正向循环:科创债发行反哺科创企业发展 企业发展又带动二级市场表现[5] - 科创债兼具科技属性和成长属性 可作为投资组合中的弹性增强部分 或有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的核心配置仓位[5]
30余家银行跑步入场 科创债发行驶入“快车道”
中国经营报· 2025-08-25 00:46
科创金融债券发行规模与结构 - 自5月9日债券市场"科技板"上线至8月23日,商业银行科创债发行数量达37只(8月新增6只),发行规模总计2263亿元 [1] - 发行主体涵盖34家银行机构,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其中城商行18家表现活跃,农商行增至4家 [1] - 发行主体信用评级多元化,AA+评级主体扩容至3家,反映发行门槛在政策与市场双重推动下适度放宽 [1] 发行驱动因素与银行战略 - 政策层面国家鼓励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倾斜,提供制度保障和操作便利 [1] - 科技企业融资需求持续旺盛,科创债成为衔接资本与实体的重要金融工具 [1] - 银行通过发行科创债可优化资产配置、降低负债成本、增强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并提升区域竞争力 [1][2] 地域分布与市场表现 - 广东、江苏、江西等经济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省份在科创债发行中表现突出 [2] - 广东省实现三类发行主体全覆盖,包括2家金融机构、12家科技型企业和4家股权投资机构,发行规模达441.05亿元 [2] - 广东省40家法人金融机构开展柜台科创债交易总额超7亿元,质押融资规模约1.4亿元 [3] 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 -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通过"几家抬"机制联合多部门提供增信支持,运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和风险分担机制 [3] - 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与金融机构加强央地协作,组织业务对接会畅通融资渠道 [3] - 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开展柜台交易、质押式回购和再贷款业务,鼓励商业银行上线多品种科创债 [3] 市场参与与未来展望 - 银行、券商、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成为科创债认购主力,市场接受度不断提高 [4] - 科创债被视为金融服务实体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金融工具 [4] - 未来将继续支持科技型企业与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深化"科技+债券"融合机制 [3]
科创债市场持续扩容,科创债ETF博时(551000)盘中交投高度活跃,成交额已超31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20 05:45
市场表现与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20日13:27 科创债ETF博时最新报价99.39元 多空博弈态势明显 [2] - 当日换手率达31.7% 成交金额31.61亿元 市场交投活跃 [2] - 近1周日均成交31.69亿元 显示持续流动性优势 [2] 规模与份额动态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总规模达1161.25亿元 成为继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后第二个超千亿债券ETF品类 [2] - 该产品最新规模为99.96亿元 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 - 近1月份额增长2647.20万份 增幅显著 新增份额位列可比基金前三分之一 [2] 资金流动情况 - 最新资金流入流出保持平衡状态 [2] - 近13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4.56亿元 显示资金吸纳能力 [2] 产品绩效表现 - 自成立以来周盈利概率达60.00% 体现稳定收益能力 [3] - 成立以来最大回撤仅0.53% 相对基准回撤0.09% 风险控制优异 [3] - 近1月跟踪误差0.012% 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3] 产品结构与费率优势 - 管理费率0.15% 托管费率0.05% 均为可比基金最低水平 [3] - 跟踪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 选取上交所符合期限与信用评级条件的科技创新公司债作为样本 [3] 市场发展与政策环境 - 财政部数据显示1-7月证券交易印花税936亿元 同比增长62.5% 反映市场活跃度提升 [2] - 华泰证券预计科创债等新品种将在下半年迎来更多供给 部分民企债通过"科技板"回归发行市场 [2] - 第二批科创债ETF即将上报 显示产品扩容趋势 [2]
投教宣传|一图看懂指数化投资之指数百科第二十一期:沪AAA科创债指数 沪科创债投资新工具
指数化投资趋势 - 近年来指数体系快速完善,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指数化投资趋势加速形成 [7] - 上交所投教联合中国基金报、中证指数公司推出"一图看懂指数化投资"系列投教栏目,为投资者提供专业解读 [7] 科创债市场概况 - 全市场共356家主体发行1360只科创债,合计规模1.95万亿元 [9] - 沪深两所共发行935只科创债,合计规模1.23万亿元,较2022年末分别增长14.7倍和13倍 [9] - 2025年以来支持科创债发行的政策频发,央行与证监会联合公告启动债市"科技板" [11][12] 上证AAA科创债指数 - 2023年8月上交所与中证指数公司推出上证AAA科创债指数,反映上交所科创公司债整体表现 [14] - 指数样本包含785只AAA级科创债,规模10943亿元,占交易所市场科创债总规模88% [15] - 成份债券发行主体评级均为AAA级,中证隐含评级AA+及以上 [16] - 指数覆盖央国企、地方企业及科创型民企,解决个券投资门槛高和风险识别难问题 [17] 指数表现与收益 - 基日(2022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31日,指数累计上涨14.4%,年化收益率4.3%,跑赢沪做市基准公司债和上证5年国债指数 [19] - 科创债在低利率环境下年化收益高于国债和货币市场基金 [18] 挂钩产品发展 - 境内已有3只ETF跟踪该指数,总规模达286亿元,产品上市后规模持续增长 [24] - 代表产品包括广发、博时、鹏华的上证AAA科创债ETF,募集上限均为30亿元 [24]
债市日报:8月13日
新华财经· 2025-08-13 08:53
债市行情 - 国债期货全线收涨 30年期主力合约涨0.10%报118.270 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2%报108.435 5年期主力合约涨0.05%报105.745 2年期主力合约涨0.03%报102.368 [2] -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多数小幅下行 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25BP至1.961% 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0.75BP至1.829%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0.9BP至1.7185% [2] - 中证转债指数上涨0.68%至472.93点 成交金额1000.41亿元 大元转债涨20.00% 丽岛转债涨14.22% 微芯转债涨13.25% [2] 海外债市 - 美债收益率涨跌不一 2年期跌2.93BP至3.727% 10年期涨0.97BP至4.291% 30年期涨3.13BP至4.882% [3] - 日债收益率全线上行 10年期走高1.2BP至1.511% [4] - 欧债收益率普遍上行 10年期德债涨4.7BP至2.742% 法债涨5.3BP至3.407% 意债涨4.5BP至3.528% 英债涨6.1BP至4.624% [4] 一级市场 - 农发行金融债中标收益率1.074年期1.3575% 3年期1.7089% 10年期1.8490% 全场倍数分别为2.36倍 3.48倍 2.57倍 [5] 资金面 - 央行开展118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利率1.40% 当日净回笼200亿元 [6] - Shibor短端品种多数上行 7天期升0.1BP至1.434% 14天期升1.7BP至1.473% 1个月期降0.1BP至1.526% [6] 机构观点 - 债市长期有支撑 短期受风险偏好回升压制 需关注股市表现 外部扰动影响不大 [1] - 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债市基本面未现拐点 30年国债期限利差偏低 保护度有限 [7] - 科创债指数中信用利差40BP以上债券占比14.79% 未被纳入ETF的个券利差压缩空间更大 交易不拥挤 [7][8]
宝城期货资讯早班车-20250813
宝城期货· 2025-08-13 01: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涵盖宏观数据、商品投资、财经新闻、股票市场等多方面信息,反映经济运行态势及市场动态,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政策层面多项贴息政策出台刺激消费和服务业,市场上各类资产价格受供需、政策、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波动,不同机构对债市走势有不同判断。 各部分总结 宏观数据速览 - 2025年6月GDP当季同比5.2%,较上期降0.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升0.5个百分点[1] - 7月制造业PMI 49.3%,较上期降0.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降0.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50.1%,较上期降0.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降0.1个百分点[1] - 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当月值41993亿元,较上期增1919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9008亿元[1] - 6月M0同比12%,较上期降0.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升0.3个百分点;M1同比4.6%,较上期升2.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升6.3个百分点;M2同比8.3%,较上期升0.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升2.1个百分点[1] - 6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当月新增22400亿元,较上期增162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1100亿元[1] - 6月CPI当月同比0.1%,较上期升0.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降0.1个百分点;7月PPI当月同比 -3.6%,与上期持平,较去年同期降2.8个百分点[1] - 6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累计同比2.8%,较上期降0.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降1.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5%,与上期持平,较去年同期升1.3个百分点[1] - 7月出口总值当月同比7.2%,较上期升1.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升0.27个百分点;进口总值当月同比4.1%,较上期升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降2.54个百分点[1] 商品投资参考 综合 - 三部门和九部门分别发布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协同发力提振消费[2] - 中美暂停实施24%对等关税90天,中方还暂停有关非关税反制措施[2] - 商务部对原产加拿大油菜籽、加日卤化丁基橡胶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对原产加拿大豌豆淀粉立案调查[3] - 特朗普督促美联储降息,威胁起诉鲍威尔,提名E.J.安东尼任劳工统计局局长[3] - CME数据显示,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90.1%,10月累计降息50个基点概率63.5%[3] - 美国7月CPI同比2.7%持平预期,核心CPI同比3.1%创2月以来新高,市场预计9月降息概率超90%[3] - 欧佩克月报上调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测至1.8%,维持2026年预测2.1%,认为全球经济稳定增长[4] 金属 - 截至8月12日,全球最大黄金ETF持仓量964.22吨,较前一交易日持平[5]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倡议抵制无序竞争等行为,合理布局产能稳定供应[5] - 伦敦基本金属多数上涨,短期内或维持震荡格局[5] - 8月11日,铅、锌、铜库存减少,锡、铝、镍库存增加,铝合金、钴库存持稳[5] 煤焦钢矿 - 山东个别焦化8月16 - 25日限产30%,8月26 - 9月3日限产50%,预计影响焦炭产量约4.1万吨[6] - 印尼镍矿石年需求量预计达8亿吨,49家火法冶金企业年需约2.4亿吨,5家高压酸浸企业超6000万吨[6] 能源化工 - 8月12日美油主力合约下跌,因美国API原油库存意外增加及欧佩克+增产影响[8] - 截至8月10日四周内,俄罗斯海运原油出口量降至311万桶/日[8] - 美国能源信息署下调2025 - 2026年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测,上调全球石油日需求量预测[8] - 美国8月石油产量预计1342万桶/日,9月预计1333万桶/日,2026年需求量预计增10万桶/日,产量预计降9万桶/日[9] - 预计2025 - 2026年美国天然气价格下调,产量和消费量上调[10] - 7月欧佩克12成员国产量增26.3万桶/日,欧佩克+合计增33.5万桶/日,未达增产目标[10][11] - 欧佩克月报维持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上调2026年预期,预计美国致密油产量下降[11] 农产品 - 7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131万吨,环比增3.82%,产量1812417吨,环比增7.09%[12] - 白羽鸡价格7月至8月波动大,鸡苗价格较7月初涨300%,养殖户因价格上涨补栏,鸡苗供应减少[12] - 特朗普希望中国增加大豆订单,外交部建议询问主管部门[12] - 截至8月1日,美国农民登记玉米、小麦、大豆补贴面积分别为9652.4万、4867.1万、7976.1万英亩[13] - 8月美国2025/2026年度大豆期末库存、产量、单产预期分别为2.9亿蒲式耳、42.92亿蒲式耳、53.6蒲式耳/英亩[13][14] 财经新闻汇编 公开市场 - 8月12日央行开展1146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当日1607亿元逆回购到期,净回笼461亿元[15] 要闻资讯 - 中美暂停实施24%关税及中方非关税反制措施90天,中方继续暂停不可靠实体清单相关措施[16] - 三部门明确2025年9月1日 - 2026年8月31日个人消费贷款贴息范围及标准[16] - 财政部等九部门对8类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单户最高100万元[16] - 特朗普或允许英伟达售华“特供版”芯片,外交部希望美方维护产供链稳定[17] - 全国性商业保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将引导公司专注应收账款业务[18] - 8月15日深交所将发布深证AAA国企和民企信用债指数[18] - 3个多月科创债发行规模超8000亿元,源于多方市场需求[18] - 1 - 7月政府投资中标金额同比增31.9%,7月工程机械开工率上升,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提升[19] - 今年超二十家中小银行增资,股东多为国资及董监高,应拓宽资本补充渠道[19] - 前7个月不良资产ABS发行408.07亿元,同比增73%,资产证券化有望发挥重要作用[20] - 今年债权投资计划收益率下行,保险资管可投向新型基础设施或结合资产证券化业务[21] - 特朗普督促美联储降息,威胁起诉鲍威尔,提名E.J.安东尼任劳工统计局局长[21] - 美国财长希望美联储9月降息50个基点,特朗普对主席人选持开放态度[21] - 美国国债总额超37万亿美元,日本10年期国债周二无交易,债券市场波动波及其他市场[22] - 多公司发生债券重大事件,包括资产转让、人员违纪、立案调查、仲裁等[23][24] - 标普、惠誉授予永利澳门票据“BB - ”评级,惠誉调高Kinder Morgan评级,标普下调开云集团展望[24] 债市综述 - 股票和商品强势,债市承压,现券期货调整,超长端调整幅度大,资金市场稳定偏宽[25] - 交易所债券市场部分债券涨跌明显,中证转债指数和万得可转债等权指数下跌[25][26] - 8月12日货币市场利率多数上行,Shibor短端品种多数上行,银行间回购定盘利率多数持平[26][27] - 农发行、国开行金融债中标收益率及全场、边际倍数公布[27] - 欧债和美债收益率多数上涨[28] 汇市速递 -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盘报7.1911,较上一交易日跌93个基点,中间价调贬13个基点[29] - 纽约尾盘美元指数跌0.44%,非美货币多数上涨,离岸人民币涨107个基点[29] 研报精粹 - 中信证券预计全年债基规模或突破11万亿元,下半年机构对中高等级信用债配置需求或提升[31] - 中金固收认为8月信用利差持续走扩风险小,利率债上行可能导致信用利差短期走扩[31] - 国信宏观固收称债市将窄幅波动,30年国债期限利差保护度有限[31] - 东吴证券称“反内卷”长期或使债券利率上行[32] 今日提示 - 8月13日196只债券上市,103只债券发行,105只债券缴款,97只债券还本付息[33][34] 股票市场要闻 - 周二A股三大指数创新高,半导体产业链爆发,成交额1.91万亿元[35] - 香港恒生指数涨0.25%,南向资金净买入94.5亿港元,快手遭净卖出近24亿港元[35] - 截至8月11日,A股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多行业获杠杆资金青睐[35] - 前七个月香港资本市场53宗新股上市,集资1270亿港元,同比升超六倍,超210宗申请待处理[36] - A股半年报披露期,超50家公司提分红方案,现金分红规模超820亿元[36] - A股并购重组潮升温,近一周超40家公司披露进展,今年超百家公司首次披露[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