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楼市调控
icon
搜索文档
现现在,买房的不急,卖房的开始急了,明年楼市该怎么走?
搜狐财经· 2025-07-03 05:53
2022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表现 - 百强房企2022年前11个月销售总额同比下降42 1%至67268 1亿元 单月销售额同比骤降34 4% [3] - 多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挂牌量超过10万套 市场呈现供过于求态势 [3] - 全国100城新建住宅均价16190元/平方米环比跌0 06% 二手住宅均价15911元/平方米环比跌0 21% 跌幅持续扩大 [3] - 二三线城市普通商品房总价达150-250万元 超出多数购房者承受能力 [3] 市场供需格局转变 - 96%家庭已拥有至少一套住房 其中41 5%家庭持有两套及以上房产 潜在购房群体大幅萎缩 [5] - 开发商库存积压严重 二手房业主面临变现困难 市场从卖方主导转为买方观望 [3] 2023年三大结构性趋势 - 住房供给趋于饱和 市场进入存量时代 新增需求显著下降 [5] - 老龄化加剧叠加年轻人口减少 通过房产继承降低新增购房需求 低结婚率与生育率进一步抑制需求 [5] - 保障性住房大规模供应 山东2023年计划开工83881套保障房 北京"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4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 将显著分流商品房需求 [6] 政策刺激措施 - 政府放松限购限售政策 提供购房现金补贴 [5] - 央行拓宽开发商融资渠道(股权/债券/银行贷款) 多地银行下调首套房贷利率至4 2% 首付比例降至20% [5]
手握60万现金,到底“该买房”还是“存银行”?王健林近乎明示
搜狐财经· 2025-06-21 21:12
楼市现状 - 6月百城新建住宅房价环比上涨城市仅37个 下跌城市达45个 二手房市场仅8个城市上涨 91个城市下跌 [1] - 全国13个重点城市二手住宅挂牌量飙升至199万套 较年初增长25% 其中上海武汉西安增速分别达82% 72%和40% [1] 政策应对 - 2023年全国100多个城市出台楼市调控政策300多次 20多个城市取消限购或限售 [3] - 银行房贷利率降至4%以下 郑州南京等城市允许使用公积金支付首付款 [3] 需求端变化 - 老龄化社会导致住房需求降低 年轻人结婚率和生育率下降使购房主力军萎缩 [4] - 城市居民多套房现象普遍 年轻人可继承父辈房产进一步降低刚需购房比例 [4] - 房价持续下跌导致炒房热退潮 新房销售惨淡 二手房挂牌量激增 [6] - 疫情后收入预期下降使改善性购房需求显著减少 商品房供大于求局面持续恶化 [6] 行业趋势判断 - 房地产行业已高速发展30多年 当前正经历由盛转衰的调整期 [3] - 在刚需减少 炒房热退潮 改善性需求下降三重压力下 楼市面临严峻挑战 [6]
【房地产】1-5月核心30城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基本持平,成交均价同比+5.6%——光大核心城市房地产销售跟踪(何缅南/韦勇强)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14 14:12
新房市场表现 - 2025年1-5月光大核心30城住宅成交面积同比-0.2%,成交均价同比+5.6% [2] - 2025年5月核心30城商品住宅成交面积1,148万㎡,同比-8.5%,环比+5.7%,其中北上广深杭蓉成交面积373万㎡同比+2.2%,二线24城775万㎡同比-12.9% [2] - 2025年1-5月核心30城商品住宅成交面积5,521万㎡,北上广深杭蓉1,806万㎡同比+11.4%,二线24城3,715万㎡同比-5.1% [2] - 2025年5月核心30城成交均价25,885元/㎡同比+8.9%,北上广深杭蓉44,458元/㎡同比+12.7%,二线24城16,954元/㎡同比-2.2% [2] - 2025年1-5月核心30城成交均价24,821元/㎡同比+5.6%,北上广深杭蓉41,296元/㎡同比+2.8%,二线24城16,812元/㎡同比+1.3% [2] 重点城市新房价格 - 北京1-5月新房均价59,645元/㎡同比+17.8%,上海80,992元/㎡同比+0.8%,广州33,627元/㎡同比-9.1%,深圳60,410元/㎡同比-1.9% [3] 二手房市场表现 - 2025年1-5月核心15城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17.3%,一线城市2,320万㎡同比+29.0%,二线城市4,351万㎡同比+11.9% [4][5] - 2025年5月核心15城二手房成交面积1,357万㎡同比+5.7%,一线城市454万㎡同比+13.0%,二线城市903万㎡同比+2.3% [4] - 2025年1-5月核心10城二手房均价24,426元/㎡同比+2.0%,一线城市35,613元/㎡同比+2.0%,二线城市16,618元/㎡同比-3.9% [5] 重点城市二手房价格 - 北京1-5月二手房均价28,896元/㎡同比+5.6%,上海39,114元/㎡同比+2.5%,广州27,076元/㎡同比-7.5%,深圳57,732元/㎡同比-1.9% [6] 行业趋势展望 - 2025年房地产政策持续落地推动高能级城市逐步实现"止跌回稳",区域与城市分化加剧 [6]
广州结束15年楼市调控史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4 12:56
广州楼市政策松绑 - 广州成为一线城市中首个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的城市,并降低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 [1] - 政策更多是对已实施措施的强调和深化,旨在传递宽松信号并促进购房需求释放 [4] - 广州当前首付比例(首套15%)和利率(首套商贷约3%、公积金约2.6%)为一线城市最低 [4][6] 市场表现与分化 - 1~5月广州一手住宅网签25659套,同比增长22%,二手住宅成交43785套,同比增长23.6% [1][7] - 5月新房成交6317套,环比同比均增长22%以上,房价环比上涨29%,呈现量价齐升 [7] - 核心区与外围区域房价分化显著:天河、越秀新房均价达7.8万元/m²和10.8万元/m²,增城、花都仅1.69万元/m²和1.8万元/m² [8] - 外围板块二手房价格下跌明显,如南沙奥园项目成交均价同比下跌23%至1.15万元/m² [9] 库存与去化压力 - 全市平均库存去化周期为23个月,越秀区高达38个月,荔湾区最短为13个月 [1] - 涉宅用地供求规模创新高,商品住宅库存和去化周期维持高位 [9] 调控历程回溯 - 广州楼市调控始于2010年"国五条",当时房价约1.3万元/m² [2][3] - 2018年起逐步松绑,2023年优化限购,2024年全面取消 [4]
同比增长14.5%,连续8个月突破荣枯线!上海二手房“红五月”稳住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6-11 07:16
上海5月二手房市场表现 - 5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达21400套 同比增长14.5% 连续8个月突破荣枯线 [1] - 受五一和端午假期影响 总成交量较4月回调约2000套 [1] - 对比近5年同期水平 今年5月成交量仅次于2021年 显示市场韧性 [4] 政策与市场反应 - 央行降准降息、公积金利率下调等政策影响下 市场刺激效果趋于平稳 [2] - 5月成交均价环比下降0.09% 部分房东采取"以价换量"策略 [7] - 挂牌量连续两月环比下降 客源量和带看量降幅扩大 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5] 成交结构变化 - "70~90㎡"和"90~120㎡"刚需/刚改房源占比环比增长5.79%和3.96% [8] - "230万以下"及"450万-800万"价格段占比明显增长 [10] - 800万-1500万房源占比下降 改善群体可能被新房市场分流 [10] 新房市场对比 - 5月上海新房成交面积环比上涨8.28% 成交均价环比上涨14.6% [10] - 新房价格上涨对二手房市场形成分流效应 尤其影响品质改善需求 [10] 市场整体趋势 - 1-5月上海楼市呈现量价齐稳状态 [12] - 5月二手房虽受多重因素影响回调 但仍维持在2万套"阳春线"以上 [12]
提振楼市,多地继续发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01:36
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表现 - 5月深圳一二手住宅网签总量7849套,环比下降16.7%,但同比仍有约两成增幅 [2] - 广州一手住宅网签6573套,环比增长41%,同比增长29.34%,二手住宅网签9228套,同比增长17.73% [2] - 北京二手房网签14277套,环比下降8.3%,同比上涨,新房网签3917套,环比同比均上涨 [2] - 上海一二手住房合计成交223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7%,其中一手住房成交62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4%,二手住房成交161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4% [2][5] 上海楼市独立行情 - 上海5月共有9个楼盘实现"日光",润云金茂府开盘36分钟销售额达14.5亿 [5] - 上海二手房成交量连续8个月超过1.5万套荣枯线,单月成交同比连续8个月正增长 [5] - 5月上海新房价格环比上涨1.47%,涨幅居百城首位,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0.30% [5] 二线城市分化明显 - 无锡新房成交2021套,二手房成交3775套,青岛新房成交6083套,二手房成交超5600套,均高于近12个月均值 [6] - 苏州、杭州、武汉、郑州等地交易量降温,郑州新房成交3042套,环比下降45.7%,同比下降73.8%,二手房成交6501套,环比下降29.9%,同比下降28.2% [6] 价格走势差异 - 5月百城新建住宅均价16815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30%,同比上涨2.56%,二手住宅均价13794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71%,同比下跌7.24% [7]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 5年期以上LPR下调10个基点至3.50%,首套房房贷利率有望降至3%以下 [9] - 北京二手房日交易量在5月下旬明显回升,日均交易量比之前20天增长50%以上 [9] - 湖南推出"湘十条",重庆推出六项措施,包括支持换购住房、加大贷款支持等 [9][10] 房企营销动态 - 北京通州区房展会三天吸引近3000组客户,完成61套认购、34套网签,总成交金额约3.9亿 [10] - 房企在6月推出优质项目及优惠措施,以冲刺年中业绩 [10] 市场展望 - 核心城市新房销售或得到支撑,但分化行情延续,二手房"以价换量"仍是主流 [11]
前五月百强房企销售额1.4万亿,核心城市频现“日光盘”
第一财经· 2025-05-31 15:05
百强房企销售业绩 - 2025年1~5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14436.4亿元,同比下降10.8%,降幅较1~4月微降0.6个百分点 [1] - TOP10房企销售额均值707.5亿元,同比下降9.5%;TOP11~30房企均值175.0亿元,同比降13.5%;TOP31~50房企均值86.8亿元,同比降3.6%;TOP51~100房企均值42.5亿元,同比降15.6% [1] - 销售超百亿房企共33家,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500亿以上阵营8家(同比增1家);超五十亿房企64家(同比减6家) [1] 头部房企排名及表现 - 保利发展以1161亿元销售额稳居榜首,绿城中国(964.4亿元)和中海地产(904亿元)分列第二、第三,华润置地(868.5亿元)降至第四 [1] - 万科(570.4亿元)、建发房产(561亿元)、越秀地产(508亿元)位次不变;滨江集团(433.6亿元)超越华发股份(432.6亿元)升至第九 [2] - 5月单月保利发展、绿城中国、中海地产销售额均超200亿元;华润置地等5家企业超100亿元;越秀地产等6家超50亿元 [2] 政策与市场动态 - 5月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公积金贷款利率降0.25个百分点,金融监管总局推动房地产融资制度完善 [2] - 百强房企5月单月销售操盘金额2945.8亿元,环比增长3.5%,超半数房企业绩环比提升,22家环比增幅超30%(如绿城中国、中海地产等) [2] - 上海部分核心地段项目(如绿城·潮鸣、保利·海玥外滩序)出现"日光"盘,但偏远或产品力不足项目(如阳明花园)遭遇"0认购" [3] 行业趋势展望 - 6月政策环境预计保持宽松,房企或加大推盘及促销力度,核心城市市场有望修复,但城市间及项目分化将持续 [3][4] - 长期楼市或"止跌回稳",短期需供需两端协同:政策需精细化调控,房企需聚焦高质量"好房子"以破局冷热不均 [4]
最新楼市数据出炉,房价再次下跌!
搜狐财经· 2025-05-30 21:32
房价数据 - 4月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其中上海涨0.5%,北京涨0.1%,广州降0.2%,深圳降0.1% [2] - 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持平,三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2% [2] - 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2%,其中上海涨0.1%,北京降0.6%,广州持平,深圳降0.3% [4] - 二三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均下降0.4%,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2和0.1个百分点 [4] 人口因素 - 中国人口已连续三年下降,12个已公布数据的省市自治区中有7个出现人口负增长 [6] - 江苏2024年常住人口零增长,浙江仅增加1万人,山东减少2.8万人 [7] - 人口形势变化对房地产构成长期利空 [7] 市场预期 - 收入预期不乐观导致购房者不愿加杠杆,房贷偿还能力成为关键风险 [8] - 房租持续下降,租售比偏低影响房产估值 [8][9] - 年轻人购房观念转变,不愿为高房价压上余生 [11] 资产配置建议 - 建议优化资产结构,减持三四线城市房产和超高层老破小,置换一线核心区房产 [16][17] - 保持家庭负债率在30%以内,保留充足现金应对风险 [19][20] - 可考虑配置黄金ETF和超长国债等稳健资产 [21] 政策展望 - 楼市需要更多松绑措施支持,全面政策利好可能需等待7月高层会议 [4][23] - 建议关注LPR降至3%以下时的置换低息贷款机会 [12][14]
房价不断下跌,历史却惊人相似,中国房地产可能要走日本“老路”
搜狐财经· 2025-05-23 00:03
楼市现状 - 5月19日统计显示住房价格基本持平或下降,新房售价进一步降低,行业持续低迷[1] - 大批城市房价停止上涨并开始下跌,仅少数城市维持涨势,当前变动呈现分水岭特征而非周期性波动[7] - 郊区普通小区房价曾轻松突破百万的现象消失,闭眼买房躺赢时代终结[5] 历史对比与潜在路径 - 市场担忧中国楼市可能重蹈日本覆辙:90年代日本房价连续下跌十余年,高债务比例、人口结构恶化等相似风险显现[13][15] - 美国模式提供另一种参照:金融危机后调整周期较短,中国凭借更大体量和集中调控能力或可避免最剧烈下跌[16] - 中国缺乏完整历史周期样本,需借鉴国际经验但无法直接套用[10] 结构性变化与核心问题 - 当前调整源于内生机制问题:居民购买力下降、生育率走低、高负债隐患等内部因素削弱市场,外部刺激难以扭转[11] - 土地财政体系赋予政府强控能力,部分城市已通过暂停宅地交易调节库存[23] - 保障房"双轨制"推进(如深圳保障房低价策略)分流商品房需求,避免硬着陆[20] 区域分化与未来展望 - 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因资源集聚和人口流入具备更强抗跌性,可能率先复苏[29] - 产业结构单一、人口流出的非核心城市面临长期下行压力,或出现鹤岗式超低价现象[30] - 调整时长存在两极可能:美国模式需2-3年触底,日本模式或持续15年以上[30] 政策工具与差异化调控 - 房产税采取渐进式改革,差异化税率设计避免日本式市场速冻风险[22] - 土地供给国有化抑制投机,区别于日本土地私有导致的失控局面[18] - 全国统一调控失效,地域差异将加剧,需针对性施策[25][27]
今年,到底要不要买房?
搜狐财经· 2025-05-13 09:18
一、资讯见闻: 近日,楼市的几则消息: 1、成本大转移: 全国最有钱的城市深圳,最近打算让自来水涨价13.05%。 这一趋势发生,其实在去年早有端倪,去年4月份开始,多个城市的天然气也有了不小的调整。 甚至,公开表态:"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重要考量。 2、楼市近期动态: 厦门楼市是否能够再次突破重围,市场的成交量何时回暖? 而刚需最佳置业时机何时来临?同预算价位内,最合适的地段又该如何选择? 经过近年的沉淀,大家也都明白了,如今的股市、楼市,很少人再谈自己投资的眼光了。 其实,多数人成了恢宏时代下的一叶扁舟,顺势而为。在楼市房价之中,要让自己放下"偏执之心",不 过分奢望"暴涨、暴跌",遵从刚性需求。 ①、存款准备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 这是近年的第N次降准,力度和去年初的规模相当。 ②、LPR:存量房贷利率已经可以自主设置为每季度、每半年、每年的周期调整,意味着,本月下调的 0.1个百分点,部分业主最快20号便可以执行,下个月便可以享受到优惠。 此外,预计LPR今年还仍将会有下调空间。 ③、随着公积金5年期的利率定格为2.6%,意味着今年的LPR最低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