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汽车

搜索文档
“一个吉利”战略整合提速 龙头车企打响效率革命
中国经营报· 2025-05-22 02:0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25% [2] - 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增长264% [2] - 一季度销量70.4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8%,完成全年271万辆目标的26% [2] - 新能源产品销量33.9万辆,国内渗透率超50% [2] - 一季度毛利总额114亿元,同比增长26%,毛利率15.8%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4] 品牌表现 - 吉利银河品牌一季度销量近26万辆,同比增长214% [3] - 吉利星愿1-4月累计销量11.7万辆,成为全品类销量冠军 [3] - 领克品牌一季度销量7.2万辆,同比增长19%,新能源占比52% [4] - 极氪品牌一季度销量4万辆,同比增长25% [4] - 吉利银河品牌截至4月底总销量超93万辆 [4] 产品与技术 - 吉利银河产品矩阵覆盖轿车/SUV/MPV/硬派越野等新能源品类 [4] - 推出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标配100TOPS以上算力 [5] - 发布神盾金砖电池品牌,包含800V快充/400V高能量密度/混动电芯 [5] - 2025年计划推出9款全新新能源产品 [8] 战略整合 - 计划收购极氪全部股份实现完全合并 [6] - 交易完成后将进行管理层调整:李东辉任吉利控股副董事长,安聪慧任CEO [6] - 淦家阅将出任合并后吉利汽车集团CEO,下设银河和极氪事业群 [7] - 戴庆被任命为吉利控股轮值总裁 [8] 全球化布局 - 全球销售网点覆盖86个国家超900个终端 [8] - 领克海外布局39个市场108家门店 [8] - 极氪进入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近50万 [8]
从吉利博越L看自主紧凑型SUV的生存与进阶
经济观察网· 2025-05-16 04:14
吉利第四代博越L产品升级 - 第四代博越L定位紧凑型SUV 限时售价9.29万元起 搭载CMA全球豪华架构 提供2.0TD+7DCT和1.5TD+7DCT两种动力组合 百公里加速7.4秒 [2] - 智能化方面取得突破 采用GEEA 3.0电子电气架构与星睿AI技术矩阵 星睿AI云动力模型可自动调整油门响应/空调/换挡逻辑 星睿AI智慧云诊断系统实现99%核心零部件远程诊断 [2] - 智能座舱搭载7nm"龍鹰一号"芯片 具备16G+128G存储空间 全系标配Flyme Auto系统 配备15.4英寸2.5K超高清中控大屏 [2] - 公司试图通过该车型重新定义10万元级燃油SUV价值标准 [2] 中国SUV市场发展历程 - 2011年哈弗H6以"10万元级高配"策略进入市场 首年销量突破16万辆 随后比亚迪S6/长安CS75/传祺GS4/吉利博越等车型相继推出 年均增速达15% [3] - 2011年中国SUV销量仅160万辆 占乘用车市场8.6% 至2024年销量达1131万辆 占比攀升至49.2% [3] - 哈弗H6/长安CS75/吉利博越/传祺GS4累计销量分别超400万/270万/200万/100万辆 合计近1000万辆 [3] 自主品牌技术突破与产品迭代 - 长城柠檬平台/吉利CMA架构/长安蓝鲸动力等自主技术体系崛起 使中国汽车摆脱"市场换技术"困局 [6] - 哈弗H6已迭代至第三代 生命周期达14年 长安CS75/吉利博越分别迭代至第四代 生命周期11年/9年 [6] - 紧凑型SUV均价从2010年25万元降至当前12万元 2011年SUV销量前十均为合资车型 2024年自主品牌在前20名中占据12席 [6] 自主品牌国际化与高端化发展 - 吉利博越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 奇瑞瑞虎7在2023年以23.8万辆出口量登顶2024年车型出口榜冠军 [7] - 比亚迪宋家族2025年一季度全球销量26.9万辆 海外占比超30% 在英/德/泰等国市场反超特斯拉 [7] - 2025年自主品牌集体冲击高端市场 深蓝S09起售价29万元 问界M9/腾势N9定价40-55万元 极氪9X试探百万级定价 [8] 自主品牌设计理念与市场策略 - 2016年第一代博越提出"中国美学"设计理念 带动竞品跟进本土化设计 并在后续车型中深化中国元素 [9] - 从模仿借鉴到定义规则 从性价比突围到技术升维 紧凑级SUV市场成为自主品牌"造血中枢"和产业链话语权争夺前线 [9] - 第四代博越L定位"好看/好开/好智能"三好SUV 通过智能化配置满足燃油车用户需求 在同级竞品中更具实力 [8]
一日双响很“吉利”:一季度财报亮眼发布,管理层迎来重大调整
搜狐财经· 2025-05-15 14: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725亿元,同比增长25% [1] - 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激增264% [1] - 毛利率提升至15.8%,盈利能力跃居自主品牌第一梯队 [1] 新能源与智能化进展 - 一季度新能源销量达33.9万辆,国内渗透率52.2%,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6] - 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覆盖全系产品,算力范围100TOPS至1400TOPS,实现L3级驾驶能力 [6] - 神盾金砖电池品牌发布,整合自研电芯与安全系统,支持800V快充等多技术路线 [8] 全球化战略 - 一季度出口销量8.99万辆,极氪进入全球40余国,用户近50万 [10] - 领克覆盖39国,门店108家,品牌国际影响力持续攀升 [10] - 极氪7X即将开启欧洲交付,009成为香港最畅销豪华MPV [10] 组织架构调整 - 计划收购极氪智能科技,实现完全合并 [5] - 李东辉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安聪慧将出任CEO [5] - 淦家阅出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CEO,下设吉利银河和极氪科技事业群 [5] ESG与可持续发展 - 2024年单辆车生命周期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18% [11] - 拥有12个绿色工厂和11个无废工厂 [11] - 获MSCI ESG评级AA级和ISS行业优秀认可 [11] 未来战略与展望 - 计划通过收购极氪进一步打通供应链、研发与渠道资源 [13] - 下半年将推出多款新车型,聚焦智能化技术与海外市场扩容 [13] - 公司以"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战略加速转型,目标成为全球智能电动汽车集团 [13]
浩物股份(000757) - 浩物股份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4 09:40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2] - 活动参与人是参与公司 2024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总经理臧晶先生等 [2]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4 日 15:00 - 17:00,地点是“价值在线”(www.ir-online.cn),形式为网络互动 [2]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锚定“一体两翼三新”战略规划,围绕“新能源、新产业、新平台”,利用资本市场工具培育增长新引擎,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2] - 未来 3 - 5 年,公司将坚持“一体两翼三新”战略布局,在夯实现有主业基础上,探索新能源、智能化汽车等领域产业链延伸新路径,提升业绩增长空间 [3] 业务相关情况 - 公司小米汽车销售及服务中心 2024 年 12 月 28 日开业,2025 年 3 月起陆续交付车辆 [2][3] - 内江金鸿曲轴有限公司的电池自动充电系统专利为研发储备技术,目前暂未开展相关业务 [3] 业绩情况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85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26.88%;实现净利润 818.12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55.75% [3] - 2025 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38.29 亿元 [3]
关税战未完待续,福特已无路可退
虎嗅· 2025-05-13 11:31
福特中国2025计划及现状 - 2017年底福特宣布"中国2025计划" 计划至2025年推出超50款新车 含8款SUV和15款电动车型 [1][2] - 但随后6年持续销量下滑和利润亏损 2024年在中美出口策略下实现盈利 净赚6亿美元 相比2018年11亿美元亏损有所好转 [4][6] - 2024年福特全球营收1762亿美元 主要来自Ford Blue(燃油车业务1019亿美元) Ford Model e(电动车业务39亿美元)和Ford Pro(商用车业务669亿美元) [7][13] 2024年盈利策略 - 中国市场采取"保守疗法" 砍掉低毛利产品线 停产福克斯等小车 转向高溢价个性化车型如"福特纵横" [15] - 利用中国作为全球出口基地 2024年出口量增长60%至17万辆 占批发销量40% 江铃福特领睿畅销东南亚 林肯航海家返销北美 [16][17] - 商用车成为重要盈利点 江铃福特在轻客市场表现稳定 利润率远超轿车业务 [18] - 2024年批发销量42万辆 利润超42亿元 表现优于上汽集团(15亿元)和长安汽车(73亿元) [19][20] 当前面临的挑战 - 2025年特朗普关税政策威胁中美进出口策略 依赖中国工厂出口欧美的模式风险加大 [22][29] - 产品结构与中国市场脱节 全球主打皮卡如F-150 在中国仅限小众市场 新能源布局滞后 混动技术不符合中国偏好大电池的趋势 [24][25] - 战略执行不稳定 从"中国2025计划"到"福特中国2 0战略"频繁更换 高层变动频繁 产品落地速度慢 [27] 未来发展建议 - 加速本地研发 需建立整车平台开发能力 全面整合芯片 电控 智驾等核心技术 [29] - 新能源布局需"脱虚向实" 开发适用于A级与B级主力价格带的电动平台 或与华为 地平线等合作推动本地智驾 [29] - 强化商用车优势 推动轻客电动化和专用车智能化 利用Ford Pro拓展车队数字化管理和后市场服务 [30] - 品牌重塑 针对30岁以下人群重建品牌共鸣 需系统重构产品体验和传播逻辑 [31] 行业竞争环境 - 中国车市已进入智能化+新能源的高阶内卷阶段 本土品牌在价格 智驾 800V平台等方面快速迭代 [37] - 对比大众 通用等外资品牌 福特在中国市场的本地化节奏和技术投入明显滞后 [25] - 福特全球业务高度依赖美国市场 中国和欧洲市场表现疲软 失去中国市场将严重影响其全球竞争力 [33]
汽车央企亮出新能源科技底牌 东风奕派2025款eπ007即将焕新上市
中国经营报· 2025-05-12 14:32
产品升级 - 2025款eπ007在倾心美感、智能灵感、驾驶快感、安全质感方面全面进阶,预计5月下旬上市并开启交付 [1] - 电池、中控屏、车机系统、智能座舱等全面优化升级,保持增程与纯电双动力布局 [1] - 车身尺寸4880×1895×1470mm,轴距2915mm,风阻系数低至0.209,采用宽体低趴弓形大溜背设计 [2] - 配备19英寸星耀之光运动轮辋、红色卡钳、电动隐藏式外门把手及电动尾翼 [2] - 座舱升级15.6英寸中控智慧屏、10.25英寸仪表屏、真皮加热方向盘,按摩系统力度加强30%,面积增加15% [2] 技术亮点 - 搭载eπOS 2.0车机系统,支持卡片分区、分屏交互及个性化壁纸设置 [3] - 全场景语音交互融合豆包与DeepSeek等AI大语言模型 [3] - 纯电版支持3C快充,最长续航650km;增程版支持4C快充,纯电续航230km,综合续航1230km [3] 品牌与市场表现 - 东风奕派为东风集团旗下子品牌,定位"主流科技电动品牌",聚焦新能源市场 [1] - 已推出eπ007和eπ008两款车型,半年内实现月销过万辆 [1] - eπ007曾获2024红点产品设计奖,外观设计受年轻人青睐 [2] - 2024年1月与华为签署智能汽车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中高端智能化车型 [3]
“五一”假期累计超14亿人次出行 地空交通网绘制经济发展新景象
中国青年报· 2025-05-08 02:36
旅游出行行业 - 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14.67亿人次,日均2.93亿人次,同比增长8% [1] - 铁路客运量同比增长10.8%,公路人员流动量同比增长7.6%,水路客运量同比增长24.9%,民航客运量同比增长11.8% [1] - 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日均出行量达2.2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20.88% [2] - 神州租车平台44%用户选择2-3天短途游,33%用户预订4-5天完整假期行程 [2] - 神州租车"5天以上超长租期"预订量同比暴增164% [3] 交通基础设施与服务 - 山东交通推广"红黄蓝"三级应急保障机制,单桩排队超5辆启动红色预警 [3] - 广东在5个充电繁忙服务区增设移动充电车,引导至对向服务区充电 [3] - 北京市域内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设置充电桩481个,充电车位637个,占比24.7% [3] - 山东枣庄服务区举办多场婚礼,黑龙江哈同高速锦山服务区展示赫哲族文化 [4] - 广东阳江服务区设有海鲜餐厅、咖啡馆、渔村小吃铺及阳江十八子刀文化馆 [5] 车企服务与活动 - 比亚迪4月30日至5月5日期间自营充电桩服务费全免,提供混动车型免费送油、充电车支援 [5] - 蔚来全国换电站、超充站24小时开放,高速服务区换电站增设临时电池 [5] - 鸿蒙智行发起"五一安心行"活动,提供免费车辆检测、玻璃水添加及全场景道路救援 [5] 民航业发展 - 五一假期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1115万人次,日均223万人次,比2019年增长55.4% [6] - 国内航线客源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四大城市群间骨干航线 [6] - 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和航班量达二季度以来最高峰,目的地集中在日本、韩国及东南亚 [6] - 南航在东南亚、日韩同比增投运力,广州-曼谷航线增至每天10班 [7] - 东航新增恢复多条国际及地区航线,包括上海浦东-曼谷、武汉-曼谷等 [7] 旅游消费市场 - 同程旅行报告显示越南河内、马来西亚吉隆坡、柬埔寨金边旅行热度翻倍增长 [8] - 上海国际车展吸引近1000家车企参展,展出总面积超36万平方米,接待观众101万人次 [9] - 上海车展首次延至五一假期,设立"车展专享消费券",领券下单二次消费超百万元 [10] - 全国超80个城市举办近百场车展,智能化及新能源车型成为消费主力军 [11] - 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提高至2万元 [12]
吉利汽车:系列点评二十五:新能源持续亮眼 极氪、领克新品密集-20250505
民生证券· 2025-05-05 05: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新能源品牌势能向上盈利加速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3,647.8/4,396.9/5,128.3亿元 归母净利140.2/177.8/203.8亿元 EPS 1.39/1.76/2.02元 对应4月30日16.36港元收盘价的PE 11/9/7倍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4月批发总销量23.4万辆 同比+52.7% 环比+0.8%;1 - 4月批发总销量93.8万辆 同比+49.1% [2] - 4月新能源销量125,563辆 同比+144.2% 环比+4.9% 渗透率53.6%;1 - 4月新能源累计46.5万辆 同比+137.7% [2] - 分品牌看 吉利品牌4月销量19.3万辆(银河96,632辆(含几何));极氪4月销量13,727辆;领克4月销量27,589辆 [2] 1 - 4月新能源销量情况 - 1 - 4月新能源销量同比大增 龙二地位加强 [3] - 4月吉利银河E8改款上市 限时先享价14.98万 - 19.88万元 全系标配 "千里浩瀚" 高阶智驾系统 后续将推出5款全新产品 银河品牌全年销量预计100 +万辆 [3] - 2025Q1归母净利润55亿(还原会计政策) 税后汇兑21.5亿 剔除汇兑后33.5亿 同比+114.6% 环比 - 6.5% 新能源驱动盈利改善逻辑逐步兑现 [3] 新品情况 - 2025年公司目标总销量71万辆(极氪32万、领克39万) [4] - 4月领克900正式上市 预售期间订单已突破4万辆 上市一小时大定订单破万 30%订单来自BBA车主 [4] - 极氪豪华SUV极氪9X于上海车展亮相 计划于2025年第三季度上市 光辉版车型预计售价超百万元 [4] 智能化布局 - 2月吉利宣布与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 4月初发布"全域AI智能战略" 并逐步应用于新车型 [5] - 车位到车位4月份将全量推送 领克极氪合并后 领克900将全面搭载H7方案 成为行业率先使用英伟达thor芯片的车 [5]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40,194|364,783|439,688|512,828| |增长率(%)|34.0|51.9|20.5|16.6| |净利润(百万元)|16,632|14,018|17,782|20,382| |增长率(%)|213.3|-15.7|26.9|14.6| |EPS(元)|1.65|1.39|1.76|2.02| |P/E|9|11|9|7| |P/B|1.7|1.6|1.4|1.3| [6]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负债合计(百万元)|136,972|185,331|195,913|242,449| |储备(百万元)|87,353|95,763|106,432|118,662|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92,420|100,972|112,191|125,381|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67|142|550|960| |资本支出(百万元)|-13,314|-12,000|-11,500|-9,500| |普通股增加(百万元)|49|0|0|0| [17]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主要财务比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资产总计(百万元)|229,392|286,303|308,104|367,830|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229,392|286,303|308,104|367,830| |营业收入(百万元)|240,194|364,783|439,688|512,828| |净利润(百万元)|16,632|14,018|17,782|20,382|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6,507|36,962|37,710|32,365|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9,132|-16,902|-11,503|-9,522|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3,297|-6,004|-7,509|-8,549|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4,090|14,057|18,698|14,294| |成长能力(营业收入增长率%)|34.03|51.87|20.53|16.63| |成长能力(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213.32|-15.72|26.85|14.62| |盈利能力(毛利率%)|15.90|16.66|16.90|17.10| |盈利能力(销售净利率%)|6.92|3.84|4.04|3.97| |盈利能力(ROE%)|19.17|14.73|16.80|17.27| |盈利能力(ROIC%)|16.78|12.68|14.88|15.49|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59.71|64.73|63.59|65.91| |偿债能力(净负债比率%)|-39.95|-50.49|-62.10|-66.97| |偿债能力(流动比率)|0.99|1.02|1.06|1.10| |偿债能力(速动比率)|0.78|0.86|0.90|0.93| |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1.14|1.41|1.48|1.52| |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5.76|5.70|5.70|5.70| |营运能力(应付账款周转率)|2.78|2.88|2.88|2.88| |每股指标(每股收益(元))|1.65|1.39|1.76|2.02| |每股指标(每股经营现金流(元))|2.63|3.67|3.74|3.21| |每股指标(每股净资产(元))|8.61|9.44|10.50|11.71| |估值比率(P/E)|9|11|9|7| |估值比率(P/B)|1.7|1.6|1.4|1.3| |估值比率(EV/EBITDA)|4.23|4.89|4.08|3.67| [18]
吉利汽车(00175):新能源持续亮眼,极氪、领克新品密集
民生证券· 2025-05-05 04: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新能源品牌势能向上盈利加速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3,647.8/4,396.9/5,128.3亿元 归母净利140.2/177.8/203.8亿元 EPS 1.39/1.76/2.02元 对应4月30日16.36港元收盘价的PE 11/9/7倍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4月批发总销量23.4万辆 同比+52.7% 环比+0.8%;1 - 4月批发总销量93.8万辆 同比+49.1% [2] - 4月新能源销量125,563辆 同比+144.2% 环比+4.9% 渗透率53.6%;1 - 4月新能源累计46.5万辆 同比+137.7% [2] - 分品牌看 吉利品牌4月销量19.3万辆(银河96,632辆(含几何));极氪4月销量13,727辆;领克4月销量27,589辆 [2] 1 - 4月新能源销量情况 - 1 - 4月新能源累计46.5万辆 同比+137.7% 龙二地位加强 [3] - 4月吉利银河E8改款上市 限时先享价14.98万 - 19.88万元 全系标配 "千里浩瀚" 高阶智驾系统 后续将推出5款全新产品 银河品牌全年销量预计100 +万辆 [3] - 2025Q1归母净利润55亿(还原会计政策) 税后汇兑21.5亿 剔除汇兑后33.5亿 同比+114.6% 环比-6.5% 新能源驱动盈利改善逻辑逐步兑现 [3] 新品情况 - 2025年公司目标总销量71万辆(极氪32万、领克39万) [4] - 4月领克900正式上市 预售期间订单已突破4万辆 上市一小时大定订单破万 30%订单来自BBA车主 [4] - 极氪豪华SUV极氪9X于上海车展亮相 计划于2025年第三季度上市 光辉版车型预计售价超百万元 [4] 智能化布局 - 2月吉利宣布与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 4月初发布"全域AI智能战略" 并逐步应用于新车型 [5] - 车位到车位4月份将全量推送 领克极氪合并后 领克900将全面搭载H7方案 成为行业率先使用英伟达thor芯片的车 [5]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40,194|364,783|439,688|512,828| |增长率(%)|34.0|51.9|20.5|16.6| |净利润(百万元)|16,632|14,018|17,782|20,382| |增长率(%)|213.3|-15.7|26.9|14.6| |EPS(元)|1.65|1.39|1.76|2.02| |P/E|9|11|9|7| |P/B|1.7|1.6|1.4|1.3| [6]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负债合计(百万元)|136,972|185,331|195,913|242,449| |储备(百万元)|87,353|95,763|106,432|118,662|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92,420|100,972|112,191|125,381|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67|142|550|960| |资本支出(百万元)|-13,314|-12,000|-11,500|-9,500| |普通股增加(百万元)|49|0|0|0| [17]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主要财务比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资产总计(百万元)|229,392|286,303|308,104|367,830|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229,392|286,303|308,104|367,830| |营业收入(百万元)|240,194|364,783|439,688|512,828| |净利润(百万元)|16,632|14,018|17,782|20,382|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6,507|36,962|37,710|32,365|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9,132|-16,902|-11,503|-9,522|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3,297|-6,004|-7,509|-8,549|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4,090|14,057|18,698|14,294| |成长能力(营业收入增长率%)|34.03|51.87|20.53|16.63| |成长能力(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213.32|-15.72|26.85|14.62| |盈利能力(毛利率%)|15.90|16.66|16.90|17.10| |盈利能力(销售净利率%)|6.92|3.84|4.04|3.97| |盈利能力(ROE%)|19.17|14.73|16.80|17.27| |盈利能力(ROIC%)|16.78|12.68|14.88|15.49|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59.71|64.73|63.59|65.91| |偿债能力(净负债比率%)|-39.95|-50.49|-62.10|-66.97| |偿债能力(流动比率)|0.99|1.02|1.06|1.10| |偿债能力(速动比率)|0.78|0.86|0.90|0.93| |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1.14|1.41|1.48|1.52| |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5.76|5.70|5.70|5.70| |营运能力(应付账款周转率)|2.78|2.88|2.88|2.88| |每股指标(每股收益(元))|1.65|1.39|1.76|2.02| |每股指标(每股经营现金流(元))|2.63|3.67|3.74|3.21| |每股指标(每股净资产(元))|8.61|9.44|10.50|11.71| |估值比率(P/E)|9|11|9|7| |估值比率(P/B)|1.7|1.6|1.4|1.3| |估值比率(EV/EBITDA)|4.23|4.89|4.08|3.67| [18]
长安汽车(000625):2024年年报点评:新能源与出海驱动增长,智能化布局稳步推进
华西证券· 2025-04-24 09: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长安汽车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稳步推进,海外业务表现亮眼,调整2025、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 [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收与销量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97.33亿元,同比增长5.58%,创历史新高;全年实现汽车销量268.4万辆,同比增长5.1%,创近七年新高,连续五年同比正增长 [2] 盈利与研发 -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4.94%,同比下滑3.42pct,受新能源业务投入期及燃油车市场调整影响;2025Q4业绩改善明显,归母净利润达37.42亿元;全年研发投入达101.59亿元,占营收比例提升至6.36% [3] 新能源业务 - 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纵深推进,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73.5万辆,同比增长52.8%,增速跑赢行业;深蓝汽车销量达21.8万辆,亏损大幅收窄,有望2025年全年盈利;阿维塔销量达5.9万辆,同比增长132%,品牌向上势头良好;长安启源自发布以来累计销量突破15万辆,2025年产品矩阵将快速丰富上量 [4] 海外业务 - 全球化“海纳百川”计划驶入快车道,2024年出口销量53.6万辆,同比增长49.6%;海外营业收入324.26亿元,同比增长57.90%;海外业务毛利率26.20%,同比提升1.45pct,成为公司业绩重要支撑 [5] 智能化业务 - 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取得新成效,SDA天枢架构、天枢大模型、天枢智驾等核心技术实现量产搭载;坚持自研与合作双线并举,与华为深化战略合作,阿维塔入股引望智能,深蓝部分车型搭载华为智驾方案,获批全国首批L3级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单位 [6]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为1902.74、2138.49、2363.0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2.22、102.04、120.47亿元,EPS为0.83、1.03、1.22元;2025年4月23日收盘价12.42元,对应2025 - 2027年PE为14.98、12.07、10.22倍 [8]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12.98亿、1597.33亿、1902.74亿、2138.49亿、2363.0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27亿、73.21亿、82.22亿、102.04亿、120.47亿元等多项财务指标数据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