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美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收评:恒指涨0.26%,药品、加密货币概念大涨
格隆汇· 2025-07-14 08:32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收涨0.67%,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上涨0.26%及0.52%,但大市成交额较上周五萎缩严重 [1]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快手涨3.33%,阿里巴巴、美团、腾讯涨幅在1%以内 [2] - 南向资金净买入82.43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31.02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51.41亿港元 [14] 领涨行业及个股 加密货币概念股 - 欧科云链涨46.24%,雄岸科技涨35%,蓝港互动涨13.13%,新火科技控股涨7.02% [4][5] 电力股 - 北京能源国际涨9.32%,大唐发电涨6.37%,哈尔滨电气涨3%,中广核电力涨2.53% [6] 煤炭股 - 中国秦发涨6.21%,易大宗涨6.06%,中国神华涨5.81%,金马能源涨5.21% [7] - 信达证券指出,未来10天我国黄淮等地持续高温,电厂日耗或将维持高位,煤炭价格仍具上涨动能 [7] 药品股 - 泰德医药涨18.24%,四环医药涨15%,开拓药业-B涨12.71%,三生制药涨12.13% [8][9] 黄金及贵金属概念 - 中国白银集团涨14.29%,招金矿业涨5.71%,山东黄金涨4.05% [10] - 三菱日联分析师表示,市场不确定性提升避险资产吸引力,美联储鸽派预期支撑黄金需求 [10] 建材水泥股 - 中国建材涨7.4%,海螺水泥涨6.35%,华润建材科技涨4.28% [11][12] -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表示,建材行业加入"反内卷"号召,水泥行业供给有序可控,玻璃纤维企业盈利稳中向好 [12] 领跌行业及个股 酒店及度假村概念 - 古兜控股跌7.41%,激成投资跌4.07%,华住集团跌3.18% [13] 后市展望 - 中国银河证券预计港股市场总体震荡向上,以结构性行情为主,港股绝对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水平,中长期配置价值较高 [16]
医美成为“高考奖励”,有医生一天做七八台手术!“瘦脸针”受学生追捧,这些风险要注意→
新浪财经· 2025-07-06 00:14
医美行业高考后热潮 - 高考后医美需求激增,浙江部分医院整形美容科号源3秒抢空,医生单日微整形手术量达7-8台[3]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学生患者增长10%-30%,整形中心暑期月均手术量增加100+台[3] - 全国医院暑期整形科业务量普遍增长30%,且呈逐年递增趋势,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增量群体[3] 热门医美项目分析 - 双眼皮手术、去痣、腋臭治疗为高中毕业生常规需求项目[3] - 瘦脸针(肉毒素注射)成为近三年最热门项目,主要用于改善脸型不对称问题[3] - 玻尿酸注射项目同样受到高中毕业生追捧[3] 医美消费行为特征 - 医美被部分家长视为"高考奖励",认为外貌优势有助于社交求职[5] - 社交平台出现"高中毕业生微整形"话题讨论,形成群体效应[5] - 存在家长主动催促子女进行微整形的现象[5] 医美技术分类与风险 - 手术类医美包括双眼皮/隆鼻/吸脂等,非手术类包含光电疗法/注射/线雕[14] - 光电治疗可能导致红斑/结痂/色素沉着等并发症[14] - 注射填充存在血管栓塞风险,严重可致失明或脑梗[14] - 线技术并发症包括神经损伤/皮肤不对称等问题[14] 未成年人医美特殊性 - 未成年人面部发育未成熟,审美观尚未定型[9] - 未成年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手术失败易造成心理创伤[10] - 专家建议仅对影响视力的功能性缺陷(如倒睫)进行必要矫正[10]
高考后做“医美”要注意什么?专家给出这些建议→
央视网· 2025-07-04 10:29
医美行业现状 - 高考后出现医美热潮,年轻人选择双眼皮手术现象普遍[1][2] 未成年人医美限制 - 不建议未成年人接受医美手术,因其生理未成熟且审美观未定型[1] - 未成年人心理承受能力弱,手术效果不理想易造成心理创伤[1] - 家长需引导未成年人建立正确审美观,避免外貌焦虑[1] - 功能性矫正(如倒睫、上睑下垂)需在有资质机构由专业医生操作[1] 双眼皮手术风险 - 术后可能出现效果不理想、出血、血肿、感染、瘢痕增生等问题[2] - 严重情况可能影响眼部功能[2] - 恢复期较长(3-6个月),3个月内为瘢痕增生高峰期[2] - 术后可能出现线条不对称、肉条感、紧绷感、线条分叉等情况[2] 医疗机构要求 - 强调必须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和专业医生进行治疗[1][2]
钟睒睒,投了山西女首富
盐财经· 2025-06-30 09:42
钟睒睒战略投资锦波生物 - 钟睒睒通过旗下养生堂和杭州久视合计投资锦波生物34亿元,其中养生堂以20亿元认购不超过717.57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6.24%),杭州久视以14.03亿元受让575.33万股(单价243.84元/股)[9][10][11] - 交易完成后钟睒睒将持有锦波生物10.58%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16] - 此次定增若实施将成为北交所史上最大金额现金定增[9] 锦波生物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和抗HPV生物蛋白产品,核心产品"薇旖美®极纯"累计应用超200万支,覆盖4000家医疗机构[22][24] - 2024年营收14.43亿元(同比+84.92%),净利润7.32亿元(同比+140%),毛利率达92%[25] - 截至2025年6月27日市值超400亿元,动态市盈率超50倍,为北交所股价和市值最高上市公司[26] 创始人杨霞的创业历程 - 杨霞原为山西医科大学教师,2008年因发现胶原蛋白提取难题而创立锦波生物[19][21] - 带领团队实现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从0到1突破,2014年推出首个重组Ⅲ型胶原蛋白产品[22] - 以115亿元身家成为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山西女首富"[27] 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双寡头格局:锦波生物(北交所400亿市值)与巨子生物(港交所巅峰市值900亿港元)[26][33] - 小红书相关话题超2亿浏览,欧莱雅等国际品牌已推出重组胶原蛋白产品[30][31] - 行业面临与玻尿酸企业的竞争,被视作下一个潜在爆款成分[33] 战略合作协同效应 - 养生堂将赋能产品研发、工业化生产、商业化推广等环节,助力实现"医疗产品消费化"战略[14]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人源化胶原蛋白FAST数据库开发及AI技术应用[15] - 双方在生物制药领域存在业务协同,养生堂旗下拥有万泰生物(HPV疫苗研发企业)[13]
钟睒睒,投了山西女首富
投资界· 2025-06-29 07:26
钟睒睒投资锦波生物 - 钟睒睒通过旗下养生堂和杭州久视合计投资锦波生物34亿元 其中养生堂以战略投资者身份认购20亿元定增 杭州久视以243 84元/股受让575 33万股 交易金额14 03亿元 [1][4] - 交易完成后钟睒睒将通过两家公司持有锦波生物10 58%股份 成为仅次于创始人杨霞的第二大股东 [7] - 养生堂将在产品研发 工业化生产 商业化推广等多方面对锦波生物进行赋能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人源化胶原蛋白FAST数据库与产品开发平台项目 [6] 锦波生物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终端医疗器械和功能性护肤品 核心产品"薇旖美®极纯"已累计销售超200万支 覆盖4000家医疗机构 [12] - 2024年实现营收14 43亿元 同比增长84 92% 净利润7 32亿元 同比增长超140% 毛利率高达92% [14] - 截至2025年6月27日市值超400亿元 动态市盈率超50倍 是北交所股价和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14] 创始人杨霞创业历程 - 创始人杨霞原为山西医科大学教师 2008年基于人工合成胶原蛋白的科研发现创办锦波生物 [9][11] - 公司经历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从0到1的研发过程 2014年推出重组Ⅲ型胶原蛋白产品 2016年获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11] - 杨霞以115亿元身家成为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山西女首富" [15] 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现状 - 重组胶原蛋白成为护肤界新黑马 小红书相关词条浏览超2亿次 欧莱雅等品牌已推出相关产品 [17] - 行业代表企业包括锦波生物和巨子生物 后者旗下可丽金 可复美品牌曾推动公司市值突破900亿港元 [17][18] - 行业被视为继玻尿酸后的新增长点 但近期巨子生物因产品含量质疑导致市值蒸发约300亿港元 引发功效争议 [19]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齐跌!医药股低迷,有色金属股活跃
金融界· 2025-06-27 09:20
港股市场表现 - 6月27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走弱 恒生指数跌0.17% 国企指数跌0.47% 恒生科技指数跌0.07% [1] - 生物医药股和创新药概念跌幅居前 百济神州跌9.18% 荣昌生物跌6.17% 再鼎医药跌3.83% 康方生物跌2.48% 君实生物跌1.88% [1] - 教育股集体回落 思考乐教育跌4.07% 新东方-S跌2.1% 卓越教育集团跌2.11% [1] - 绿电概念、风电股和电力股下行 大唐发电跌5.69%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跌4.19%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跌3.81% 龙源电力跌2.15% 中国电力跌1.95% 华润电力跌1.76% [1] 电力行业供需分析 - 国泰君安期货研报预计全年总发电量达11.6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速11.2% 全年用电量预计为10.4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速回落至5.9% [2] - 全年发用比仅为89.6% 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电力市场供需趋于宽松 [2] 房地产和物业管理行业 - 内房股和物管股表现低迷 华润置地跌2.55% 新城发展跌2.14% 绿城中国跌2.52% 龙湖集团跌1.65% [2] 医疗和消费相关行业 - AI医疗概念、互联网医疗和医美概念股走高 平安好医生涨8.35% 阿里健康涨6.35% 巨子生物涨5.75% 晶泰控股涨3.96% 医渡科技涨3.94% 医脉通涨2.06% [2] - 黄金股和有色金属股上扬 江西铜业股份涨7.71% 天齐锂业涨6.78% 洛阳钼业涨6.26% 金力永磁涨4.8% 紫金矿业涨4.17% [3] - 高盛预计铜价将在2025年8月达到每吨约10050美元的峰值 [3] - 新消费概念、影视、婴童用品、汽车和体育用品表现活跃 小米集团-W涨3.6% 猫眼娱乐涨3.81% 滔搏涨4.7% 361度涨2.04% 泡泡玛特涨1.9% 中国飞鹤涨1.21% [3] 其他行业 - 稀土概念、机器人概念、煤炭股和物流等亦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4]
医美能缓解人们对变老的焦虑吗?
新京报· 2025-06-27 06:47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达3120亿元,同比增长14.8%[1] - 全球手术量排名前五国家依次为美国、巴西、日本、中国、印度[3] - 中国医美市场处于上升期,男性消费者比例逐步增加[3][5] 消费群体特征 - 女性主导手术市场,常见项目为吸脂术、隆胸、眼睑手术,年手术量超百万例[3] - 男性主要选择眼睑手术、乳房发育矫正及植发项目,植发需求随年龄增长显著[3][5] - 40-50岁女性为抗衰老核心人群,95后年轻群体更注重即时外貌改善[6][8] 产品与技术趋势 - 入门级项目以肉毒素、水光针、光子嫩肤为主,抗衰光电项目(热玛吉、超声炮)针对40岁以上人群[8] - 私密整形需求分化,包括先天畸形修复、产后修复及美容需求,产后漏尿修复手术需求未被充分满足[14][15] - 过度填充导致的"馒化脸"现象反映审美从饱满向骨感转变[12] 市场教育与认知 - 消费者需区分修复型整形与美容型需求,医生需加强术前心理评估[2][15] - 私密整形领域存在信息不对称,中国女性因家庭责任延迟治疗的现象普遍[15] - 行业乱象突出,自媒体平台存在错误信息传播,需加强正规渠道科普[15] 审美演变与多元化 - 网红脸趋同现象减弱,医生更注重保留个体面部特征[9] - 流行审美周期性变化(如眉形从文眉到野生眉),盲目追随导致消费者负担[12][13] - 韩剧等文化产品推动单眼皮等非传统审美接受度提升[9] 注:以上分析基于公开访谈及行业数据,未涉及医疗风险及投资建议[1][3][15]
新氧昨美股股价涨近42% 营收降亏损加剧核心业务滑坡
中国经济网· 2025-06-24 09:20
公司股价表现 - 新氧科技昨日股价大涨41 88% 收盘报1 66美元 [1]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14 67亿元 同比下滑2 09% 毛利润8 99亿元 同比下滑5 72% 净亏损5 87亿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总营收2 97亿元 同比下滑6 6% 净亏损3310万元 同比扩大56 13% 毛利率从63%降至49% [1] 业务结构变化 - 传统支柱业务"信息与预约服务"收入从2023年11 51亿元降至2024年9 29亿元 占比从100%缩水至63 4% [2] 行业竞争格局 - 抖音 小红书等新兴平台分流医美机构广告预算 [2] - 阿里健康 美团等综合平台凭借流量优势抢占市场 导致平台订阅机构数量锐减 [2]
华东医药20250617
2025-06-18 00:54
纪要涉及的公司 华东医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整体业绩与发展趋势**:2024 年总收入超 400 亿元,同比增长 3%,归母净利润增长超 20%,负面因素基本出清,创新药管线布局及整体转型有望迎来新增长阶段 [2][4][5] 2. **业务板块布局与表现** - **医药工业**:2024 年工业收入约 140 亿元,在糖尿病、减重、自免和肿瘤领域积极布局创新药,国内首仿利拉鲁肽已获批,司美格鲁肽等产品预计陆续获批,HDM1,002、HDM1,005 等 GLP - 1 类多靶点产品研发中,有望快速占领市场 [2][3][6] - **医药商业**:主要集中在浙江省,2024 年收入突破 280 亿元,同比增长 3%,通过创新发展逐步恢复稳定盈利,市场准入及网络覆盖优势与工业形成良好协同 [2][7] - **医美板块**:“少女针”成 10 亿级大单品,还有玻尿酸、能量源设备等新产品,2024 年受宏观经济及消费环境影响增速放缓,预计 2025 年恢复双位数增长,海外通过收购英国 Sinclair 公司进行全球布局 [2][8][9] - **工业微生物板块**:近年来保持 30% - 40%的快速增长,2024 年收入突破 7 亿元,同比增长 40%,预计 2025 年继续保持增长,核心品种有百灵胶囊、阿卡波糖等 [21][22] 3. **创新药领域布局** - **糖尿病及减重领域**:仿创结合打造产品管线,包括传统口服降糖药、DPP - 4 抑制剂等,HDM1,002 已进入国内三期临床 [14] - **ADC 领域**:进行大量创新布局,重磅产品 HDM1,022,005 针对晚期恶性肿瘤研发进度全球领先,有望实现海外权益授权 [4][15][16] 4. **集采情况与风险** - **已集采影响**:2021 年中美华东因阿卡波糖等大品种集采及医保降价进入低谷期 [11] - **未集采情况**:英夫利昔单抗通过专利保护阻击竞品,短期内集采风险低,比格列酮二甲双胍 2025 - 2026 年预计不受集采影响,整体集采风险短期见底,医药板块将恢复稳健增长 [12][13] 5. **创新产品上市与收入贡献**:2024 年底上市索米妥昔单抗、利达西普和乌司奴单抗等生物类新药,预计 2025 年带来约 10 亿元收入增量 [4][17] 6. **医美市场趋势**:中国非手术类医美市场随人均 GDP 增长快速增长,预计到 2025 年非手术类治疗次数超 5000 万次,2030 年超 1 亿次,复合年增长率约 14% [18] 7. **公司估值与未来发展**:目前市值约 700 多亿元,对应 2025 年利润 39 - 40 亿元,市盈率不到 20 倍,估值偏低,多个核心创新管线进入收获期,海外权益授权落地将成成长催化点 [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风险提示**:创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以及核心产品放量不及预期,可能影响未来业绩 [10] 2. **少女针情况**:核心成分有聚己内酯微球和羧甲基纤维素,有填充和修复双重功效,公司计划推出其他长效剂型并布局酷雪光电产品管线 [20] 3. **商业板块盈利预测**:2025 年工业和医美板块预计双位数增长,商业板块预计个位数增长 [23]
SBC Medical Group Holdings (SBC)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6-12 15:32
纪要涉及的公司 SBC Medical Group Holdings,在纳斯达克以代码SBC进行交易 [1][2] 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主要为专注美容医学的特许经营诊所提供综合管理支持服务,通过特许经营费创收 [4] - 2024年9月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标志着国内外扩张新篇章 [4] - 除美容医学外,诊所服务拓展至整形手术、眼科、脱发治疗和不孕不育治疗等专业医疗服务 [4] - 尽管日本美容医学市场竞争加剧,但公司通过战略定价和扩大诊所网络保持强劲增长,每年服务超600万患者,是日本最大提供商 [5] 2. **业务板块与策略** - 核心业务包括美容医学、医疗服务和海外业务,同时加强平台业务 [6][7] - 美容领域采用多品牌战略,如Sawn and Beauty诊所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7] 3. **财务状况** - 2025财年第一季度,因2024年业务重组,收入同比下降14%,排除一次性影响和汇率波动后实现约5%增长 [8][9] - EBITDA利润率为52%,年化ROE为41%,盈利能力强 [10] - 资产负债表稳健,现金状况良好,债务义务少,有能力进行战略投资 [10] 4. **定价与费用策略** - 2025年3月对皮肤科定价进行全面改革,简化定价结构,提高成本效率 [11][12] - 上调女性脱毛服务价格,以反映高需求和预约难题 [12] - 调整特许经营费结构,减轻新诊所初期成本压力,促进长期发展 [13] 5. **未来政策与战略** - 中期目标是到2027年成为满足客户广泛需求的全球医疗服务公司,重点在美容医学 [14] - 日本市场:渗透率约10%,有增长空间,针对不同年龄段客户加强多品牌战略 [15] - 入境业务:加强社交媒体推广和语言支持,吸引外国游客,增加收入 [16] - 医疗业务拓展:专注与美容医学相关领域,利用营销和管理专长实现差异化 [17][18] - 海外业务扩张:聚焦美国和亚洲市场,在美国设立管理代表,在新加坡进行战略收购 [19][20][32] - 推出SBC Wellness企业员工福利计划,开拓B2B市场 [20] 6. **资本政策与股票流动性** - 认为当前股价未反映公司基本面,考虑吸引新股东、回购股份、支付股息等措施提高流动性 [21][22] - 批准500万股回购计划,用于未来股票薪酬计划,激励员工和留住人才 [22][23] 其他重要内容 - 股票薪酬计划正在设计中,旨在提升企业价值 [27] - 考虑二次发行创始人持股、发行新股或认股权证交换等增加流动性措施,但未做具体决定 [28] - 国际扩张需尊重和适应当地运营实践,早期部分服务可从日本提供,业务达到一定规模后在当地提供 [31][32] - 4月推出的SBIC NeoSkin Clinic品牌受客户欢迎,需求强劲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