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式竞争

搜索文档
13家湿法隔膜企业达成“反内卷”共识
中国化工报· 2025-09-02 08:12
行业会议背景与目的 - 湿法锂电池隔膜企业座谈会于8月23日在苏州召开 旨在探讨行业如何响应国家整治"内卷式"竞争的部署并推动健康有序发展 [1] -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指出锂电行业处于重要发展转型期 "内卷式"竞争对全行业健康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1] 参会企业与讨论内容 - 云南恩捷新材料 深圳市星源材质 河北金力新能源等13家湿法隔膜生产企业负责人参会 [2] - 会议围绕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上半年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情况以及未来投产计划展开交流 [2] 达成的六条行业共识 - 价格自律方面要求产品价格在成本线以上以保障企业正常运营与发展 [2] - 产能调控方面需结合市场供需动态科学规划生产节奏 [2] - 生产能力方面要避免低质低效落后产能的重复布局 [2] - 产业链合作方面需加强上下游信息共享并为应用领域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2] - 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要求尊重企业研发成果与专利技术并鼓励自主研发推动技术创新 [2] - 希望产业链相关协会及社会各界发挥监督作用以营造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 [2]
宏观经济与转债策略研究系列之一:反内卷:宏观演变、行业分化和转债策略
光大证券· 2025-09-01 03:05
策略研报核心观点与要点总结 宏观视角下的"反内卷"演变脉络 - 本轮"反内卷"起点为2020年年中订单归集带来的企业产能扩张(持续至2021年年中)[1] - 2021年下半年全球需求下降及各国供给恢复成为重要变因[1] - 2023年起工业企业采取以价换量策略,营收向上而盈利下降[1][39] - 宏观经济呈现供给强于需求格局,2022年后物价持续偏弱[1][39] - 当前政策:上游通过行政指令或法律限制产能,中下游依靠行业自律减少竞争[1][45] 行业分化与配置策略 - 按营收质量、营收能力和资产质量将行业分为三类:稳定配置类(营收利润率稳定上升行业)、相机配置类(营收增速上升但利润率下降且资产负债率未明显上升行业)、谨慎配置类(营收增速上升但利润率下降且资产负债率明显上升行业,或营收与利润率双降行业)[2][47][53]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2021年营业利润率3.3%,2024年升至6.2%[47] - 采矿业2022年营收利润率22.8%,2024年降至17.0%[47] - 制造业2021年营收利润率6.5%,2024年降至4.5%[47] - 2020-2022年我国出口占全球份额从12.7%-13.2%攀升至14%以上[24][29] 转债配置策略与收益表现 - 构建三种转债策略:稳定配置策略(筛选营收利润率上升正股对应转债)、相机抉择配置策略(筛选营收增速上升但利润率下降且资产质量未恶化正股对应转债)、谨慎配置策略(筛选营收增速上升但利润率下降且资产质量恶化,或营收与利润率双降正股对应转债)[67][68][69][70] - 2022-2024年稳定配置组合收益最佳,下跌年份跌幅较低,上涨年份涨幅较高[71][73] - 2025年上半年相机抉择类组合及谨慎配置-组合1表现较好,收益差别不大[74][75] - 2025年7月后所有组合收益较好且差异不大,稳定配置-组合2表现优于其他组合[74][75] - 2025年初至8月22日各组合收益整体差别不大,反映转债市场普涨行情[4][74] "反内卷"政策演变阶段 - 第一阶段(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主要目标为防止企业恶性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实施路径以行业自律为主[15][16] - 第二阶段(2025年7月至今):特点为相关行业推动减产控产,实施路径从行业自律转向行政指导与法律手段结合[16][18] - 2025年7月水泥、光伏玻璃、钢铁等行业相继实施减产措施[18]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 短期影响:降低实际经济增速并短期内提振部分产品物价[2][63] - 中长期影响需结合需求恢复和通胀传导两个关键因素判断[57][66] - 可能出现三种情形:需求平稳或上升且通胀传导顺畅(实际GDP稳定,名义GDP向上)、需求向下但通胀传导顺畅(实际GDP不强,通胀改善)、需求向下且通胀传导不畅(实际GDP不强,名义GDP偏弱)[66]
周末重磅!统计局公布!预期9月及四季度内需潜力将持续释放
证券时报· 2025-08-31 08:44
经济景气水平改善 - 8月制造业PMI为49.4%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5% 分别较上月上升0.1、0.2和0.3个百分点 三大指数均回升且保持扩张 [1] - 经济呈现积极变化 预计9月及四季度内需潜力持续释放 经济稳中向好 [1][6] 制造业PMI分项指数变化 - 13个分项指数中11个上升 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等升幅在0.1至1.8个百分点之间 仅产成品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分别下降0.6和0.1个百分点 [2] - 采购量指数为50.4% 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 显示原材料采购增加 [2] 市场价格指数联动上升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3.3%和49.1% 较上月上升1.8和0.8个百分点 连续三个月回升 [2] - 制造业四大行业价格指数基本均上升 显示市场价格改善进程普遍 [2] 非制造业金融活动扩张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稳定在50%以上 新订单指数虽低于50%但较上月上升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升至56%以上 [3] - 货币金融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在50%以上 资本市场服务业两项指数均在60%以上 金融活动保持扩张 [3] 暑期消费带动服务行业 - 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及新订单指数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 指数均在59%以上 居民出行活跃 [4] - 文体娱乐相关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保持在55%以上和54%以上 住宿餐饮业指数环比升幅超4-5个百分点 [4][5] 新动能行业发展强劲 -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及软件技术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在55%以上且较上月明显提升 [5] - 人工智能+行动推进将丰富信息服务业应用场景 释放行业发展潜力 [5] 企业预期改善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 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 四大行业和大中小企业预期指数全部上升 [6] - 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突破56% 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 保持高景气区间 [6] 内外部积极因素累积 - 外部因素包括极端天气影响消退及中美经贸磋商推进 有助于外贸稳定运行 [6] - 内部因素包括两新两重政策发力、财政贴息、碳市场建设、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等政策持续注入新动力 [7]
欧晶科技2025年中报简析:亏损收窄,三费占比上升明显
证券之星· 2025-08-30 23:25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2.39亿元 同比下降59.14% 主要因石英坩埚销售价格下降及加工服务业务量和价格下降[1][8] - 归母净利润-7419.87万元 同比改善40.99% 第二季度单季度净利润-7053.24万元 同比改善52.16%[1] - 毛利率-2.71% 同比下滑123.77个百分点 净利率-31.1% 同比下滑44.42个百分点[1] - 三费总额3357.12万元 占营收比14.07% 同比增幅达167% 其中财务费用因存款利息收入减少上升51.65% 销售费用因业务宣传费减少下降18.47% 管理费用因职工薪酬减少下降13.46%[1][9][10][11] 资产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1.65亿元 同比下降59.58% 主要因理财产品到期赎回[1][3] - 应收账款3.6亿元 同比增长51.8% 主要因加工服务销售款延期收回[1][4] - 有息负债7.38亿元 同比增长3.52% 有息资产负债率达35.4%[1][14] - 每股净资产4.61元 同比下降35.33%[1] 现金流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3元 同比下降130.21% 主要因营业收入减少[1][1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改善140.14% 因购买理财产品减少[1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改善41.87% 因未进行利润分配减少现金流出[1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改善122.67% 因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减少[12] 业务发展与行业动态 - 在建工程同比大幅增长276.71% 因新增半导体石英坩埚建设项目[5]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98.68% 因预收客户货款减少[6]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59.17%[12] - 公司支持光伏行业破除"内卷式"竞争 认为政策引导将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近期硅料硅片报价已有所上涨[14] 机构持仓 - 环境治理LOF(501030)新进持仓24.93万股 规模2.08亿元[14] - 交银中证环境治理(LOF)A(164908)新进持仓11.98万股[14] - 大成丰享回报混合A(009653)持仓4万股不变[14]
美团经营利润下跌98%,电商巨头扎堆外卖,内卷还是价值创造?
36氪· 2025-08-28 07:02
美团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91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 [2] - 经营利润同比下跌98%至2.26亿元,经营利润率从13.7%降至0.2% [2] -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653.5亿元,同比增长7.7%,但经营利润率从25.1%下降至5.7% [2] - 利润率下跌主因是竞争加剧导致用户激励和推广开支增加 [2]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演变 - 京东于2025年2月以"品质外卖"定位入局,投入百亿级补贴并采用全职骑手模式 [3][15] - 饿了么通过淘宝闪购接入淘宝2亿日活和支付宝4亿日活流量,并宣布500亿补贴计划 [3][13][15] - 美团推出"0元奶茶"等极端优惠,单日订单峰值达1.5亿单刷新全球记录 [3][15] - 市场从美团65%、饿了么33%的双寡头格局演变为三方竞争,京东日订单峰值达2500万单,饿了么达8000万单 [6][7][15] 即时零售市场战略价值 - 2023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2030年预计突破2万亿元,复合年增速17.5% [4] - 外卖业务是高频流量入口,用户日均打开App 3-5次,可带动非餐零售业务增长 [4][6] - 美团闪购非餐订单增长超60%,3C家电类目表现亮眼 [12] - 外卖业务积累的区域消费数据、调度算法和运力网络可直接支持即时零售业务发展 [16] 平台核心竞争优势对比 - 美团单均运输成本4.13元,低于京东7.8元和饿了么5.2元,拥有745万骑手网络和80万次/秒智能调度系统 [12][15] - 京东依托供应链优势,生鲜1小时达覆盖率98%,损耗率仅7%,客单价68元显著高于美团42元和饿了么38元 [14][15] - 饿了么凭借阿里生态流量协同,实现餐饮与非餐品类、近场与远场电商的交互 [13] 价值创造式竞争的具体表现 - 南城香等商家总利润增长15%,淘宝闪购活动拉动商家周均线上营收增长101.5% [17] - 全国外卖单日订单量从8000万单增长至2.5亿单,线下餐饮收入增长4.2%,小型商家提高44.5% [18] - 京东推出自营中央厨房"七鲜小厨",美团推出跨店外卖"浣熊食堂"模式 [19] - 平台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美团推行"明厨亮灶",饿了么启用骑手"食安随手拍",京东淘汰"幽灵外卖" [20] - 平台增加算法和AI投入,美团推进无人机配送,饿了么和京东优化动态调度模型 [21] 行业生态重构与多方受益 - 骑手待遇提升:京东提供全职骑手五险一金,美团扩展工伤险覆盖,饿了么发放高温关怀物资 [25] - 中小商家获得突破头部品牌流量垄断的机会,优质商家实现健康盈利增长 [25] - 消费者体验更多高价新品類,潜在新需求被激发 [25][26] - 平台承诺规范促销行为,保障商家自主定价权,杜绝强制参与补贴 [22] 终局格局预测 - 因运营复杂性、供给侧壁垒和需求多元化,市场难以出现单一垄断主体 [27] - 政府约谈促使平台抵制无序竞争,市场从混沌走向有序 [3][22][27] - 未来可能形成围绕不同客群、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多平台均衡格局 [27]
为绘好“十五五”发展新蓝图献计出力——全国政协常委围绕“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协商议政
新华网· 2025-08-26 11:51
经济发展目标与战略 - 统筹中长期目标和远景目标有效衔接 保持合理经济增速 重视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1] -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 全面发力关键时期 [1] - 破解内卷式竞争需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产业结构高端转 市场生态公平优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民生福祉提升 [4] 农业与乡村振兴 -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 推动农业生产要素高效重组与产业深度变革 破解发展瓶颈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2] - 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 探索建立联县包乡兴村梯次结对机制 健全项目信息库 强化企业发展特点与城乡资源禀赋适配性结对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破除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障碍 [2] 人口发展与社会建设 - 人口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于实现人口素质优良 总量充裕 结构优化 分布合理及其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动态平衡 [2] - 部署加强养老服务科技创新 研究涉及养老服务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2] - 在现有基础上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1]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保持战略定力 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 [3] -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 [3] 科技创新与对外开放 - 加大走出去引进来力度 构建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协同发展新格局 [3] - 支持中央企业 地方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建设高水平海外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和创新联合体 加强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建设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持续优化开放环境 [3] - 加快产业智能化发展进程 [1]
光伏产业治理升级:遏制低价竞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共筑“反内卷”新生态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6 11:21
转自:新华财经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行业专题座谈会,部署规范产业竞争秩序。中国光伏行业 协会也发布行业自律倡议,明确提出遏制低价竞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核心主张。政策与行业组织连 续释放清晰信号:我国光伏产业正加速构建规范有序、创新驱动的"反内卷"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龙头企业率先行动,从"各自为战"转向"协同共治"。2024年SNEC展会期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首任理 事长、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提出"以技术突破打破内卷",隆基、通威、晶科等七大龙头企业在央视 《对话》节目中共同书写"合"字,呼吁"产业整合与统筹规划"。同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首次公布行业 成本价,推动企业签署自律公约,天合光能、协鑫集团等企业率先响应,形成"以行业自律破局内卷"的 实践路径。 当前,光伏产业正经历深度调整期。业内分析指出,此次政策与行业的联动,有望成为行业触底反弹的 转折点。从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内卷式竞争"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明确要求,光伏行业治理正进 入"政府引导、协会参与、企业主导"的新阶段。8月25日,天合光能披露信息显示,高纪凡作为企业代 表出席六部门座谈会,明确表态将"切实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公平竞争 ...
“比价值”是外卖行业出路
经济日报· 2025-08-25 21:44
外卖行业的健康发展,既需要监管部门从严规制垄断行为和恶性竞争,也需要平台企业回归商业本质。 促进平台间的良性竞争,应通过政策引导、平台自律与有效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外卖平台建立"共 生共赢"的行业生态,将竞争重点转向品质、服务、效率、技术与创新等更能创造长期价值的维度,从 而促进平台、商家、骑手、消费者等多方主体间的利益平衡。 近日,京东集团CEO公开表示,7月以来的外卖市场存在泡沫,"恶性补贴"既没有模式创新,也不产生 增量价值,还对商家产生了非常大的困扰,对行业来说也是一个扰乱价格体系的动作。 只有跳出"流量至上"的思维,在品质、服务、效率上深耕细作,才能打破现有桎梏。维护好消费者权 益,是外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这需要完善平台规则,建立稳定健康的机制。当竞争从"比价格"转 向"比价值",从"抢份额"转向"创增量",外卖行业才能真正摆脱低质低价的困境,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 路。 近段时间,一些平台企业推出0元券、0.1元秒杀或是大额补贴计划,表面看,"外卖大战"让消费者享受 了实惠。但这种低价竞争已偏离商业正途,本质上是通过掠夺性定价挤压对手生存空间,形成了"内卷 式"恶性竞争。看似热闹的市场繁荣背后, ...
光伏电池“A+H”第一股钧达股份半年报:营收接近腰斩、亏损扩大 公司称“内卷式竞争”依然存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20:1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63亿元 同比下降42.53% [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64亿元 亏损额同比扩大59.04% [1][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亏损4.65亿元 政府补助贡献2.14亿元 [4] - 光伏电池片业务收入同比下滑42.48% 主因销售单价及销量下降 [4] 海外业务突破 - 境外销售收入达19亿元 同比增长116.15% 占比从23.85%提升至51.87% [1][6] - 境外业务毛利率4.50% 同比提升2.83个百分点 带动整体电池片毛利率增至1.75% [6] - 通过港股上市募资12.9亿港元 重点投向海外产能建设及市场拓展 [2][6] - 在亚洲、欧洲、北美等新兴市场开拓客户 并与土耳其组件厂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7] 产能与技术优势 - 拥有滁州、淮安两大N型电池生产基地 合计产能超40GW [4] - 2024年N型电池出货30.99GW 同比增长50.58% 占总出货量超90% [4] - 全球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三 N型电池出货量保持行业领先 [4] - 2022年底率先实现N型电池大规模量产 完成技术全面升级迭代 [4] 行业竞争格局 - 光伏行业自2023年下半年进入去产能周期 目前处于出清后程阶段 [5] - TOPCon电池占据绝对主流 2024年市场份额达71.1% [5] - 预计2025年下半年TOPCon份额趋稳 BC电池份额快速提升 [6] - 行业面临"囚徒困境" 企业需在保份额与保利润间抉择 [6] 市场挑战 - 第二季度产业链价格出现阶段性下滑 "内卷式竞争"持续存在 [2] - 国际贸易环境多变 企业需构建本地化分销服务体系应对挑战 [7]
专访黄勇:行业“反内卷”需规避垄断风险
经济观察报· 2025-08-24 08:48
行业"内卷"现象与治理背景 - 多个行业出现"内卷式"竞争 表现为价格机制失灵 低创新同质化竞争 劣币驱逐良币 市场无序扩张等现象 [2] -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2] - 2025年以来 全国性及地方性行业协会通过倡议 座谈会等形式推进"反内卷"工作 覆盖工业与非工业领域 [6] 行业协会行动与垄断风险 - 部分行业协会通过"价格自律""产能自律"等协议协调行业行为 如达成"暂停扩产""科学释放产能 参考供需比60%合理区间"等协议 [2][7] - 此类行为可能构成反垄断法禁止的"固定或变更商品价格""限制商品生产数量"等垄断协议 [7] - 价格联盟 限产限销 市场区域划分等行为属于"本身违法"或"核心卡特尔" 在部分国家涉及刑事责任 [3][7] - 行业协会可能通过组织会议 建立协调机制等方式实施垄断行为 包括交换竞争性敏感信息 发布指导价等高风险行为 [8] 反垄断豁免机制 - 反垄断法第二十条规定七种豁免情形 包括改进技术 经济不景气缓解生产过剩 保障对外贸易利益等 [11] - 豁免需证明协议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福利的益处大于限制竞争负面影响 [11] - 豁免流程分为"直接适用"(事后审查)和"事先审查"两类 中国以直接适用为主 [12] - 农业领域联合行为享受反垄断豁免 为普遍国际实践 [11] "内卷"成因分类与治理方向 - 政策推动型内卷:传统制造业 "新三样" 人工智能等领域因地方政府不合理补贴和同质化招商导致产能过剩 [16] - 市场扭曲型内卷:电商 外卖 货运平台等行业因消费者价格敏感 平台经济转型 交叉补贴等导致价格竞争坍缩 [16][17] - 行为侵权型内卷:低价低质侵权产品充斥市场 因违法成本与收益倒挂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18] - 需通过规范地方政府补贴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完善平台经济竞争生态等系统性措施综合整治 [3][19] 企业出海合规风险 - "核心卡特尔"行为在海外面临严厉惩罚 可能影响中国企业和产品出海 [3][13] - 企业需对行业协会进行反垄断尽职调查 审阅会议议程 避免参与口头或书面垄断协议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