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贸易战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大豆滞销,特朗普催促中国下单,我们精准砸掉他的基本盘
搜狐财经· 2025-08-18 13:30
中美大豆贸易政策动态 - 中美双方宣布将关税措施再推后90天 [1] - 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中国将大豆订单增加三倍以缩减贸易逆差 [1] 美国大豆出口困境 - 美国约50%的大豆产量依赖出口 中国曾占其出口量的60% [3] -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跌至五年低点 [3] - 2025年美国大豆产量预计达9000万吨 其中5000万吨需依赖出口 [16] - 截至2025年8月中旬 中国尚未采购一船美国新季大豆 创2005年以来最晚采购纪录 [16] 中国大豆进口格局变化 - 2024年中国进口大豆1.05亿吨 其中71%来自巴西 21%来自美国 [3] - 美国大豆在华市场份额从60%萎缩至21% [7] - 中国对巴西大豆采购量从2017年的3285万吨增至2024年的7465万吨 增长超过一倍 [18] - 2025年9月中国进口商完成800万吨巴西大豆采购 10月另有400万吨南美订单 [12] 中国市场供应状况 - 中国国内豆粕供应过剩 压榨企业库存高企 [5] - 巴西2025年大豆产量达1.69亿吨 出口预计超1亿吨 可完全填补美国空缺 [3] 技术监管与贸易溯源 - 中国海关2025年初通过基因测序技术拦截30万吨标注"阿根廷产地"的美国大豆 [8] - 建立全球首个区块链溯源平台 利用三维码技术实现全流程可视化管理 [10] - 通过蛋白质含量差异(美豆高于35.1% 南美低于34%)和DNA检测识别产地 [10] 基础设施与供应链建设 - 中国在巴西投资的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已投入使用 [14] - 南美大豆输华效率大幅提升 进一步挤压美国大豆生存空间 [14] 美国农业经济影响 - 2018年贸易战导致美国农产品出口损失超270亿美元 其中大豆占71% [18] - 美国豆农每英亩损失达25美元 许多农场濒临破产 [18] -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近期飙升至两周高点 但属短暂市场反应 [16] 政治与行业反应 -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称"与中国打贸易战是在自杀" [18] - 美国大豆主产区54%的农民反对将关税作为谈判工具 [20] - 中西部农业州作为特朗普关键票仓出现政治根基削弱风险 [20] 贸易格局重构 - 中国形成"南美为主、北美为辅"的采购格局 [7] - 中国采购节奏打乱美国大豆传统销售周期(往年9月至次年1月为对华出口高峰期) [14] - 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正在重构 美国恐永久失去中国市场 [20][23]
中美谈崩的结果,美国承担不起,美财长还是不甘心,7字定位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8-18 04:07
为什么美国方面会同意继续"休战"呢?说白了,就是中美谈崩的结果,美国承担不起。为什么这么讲?首先,美国的谈判筹码不多。关于这一点,美国财长 贝森特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就曾主动承认过,他认为,美国与我国的经贸谈判上,并没有太多的筹码。例如,在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期间,美国 妄图要求我国停止购买伊朗和俄罗斯的石油,以此来作为谈判筹码,其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我国通过停止购买伊朗石油,继而向伊朗方面施压,迫使伊朗 与美国重回谈判桌,并与美国签订新的核协议。但对此我国根本就不吃这一套,我们立场很明确,中国是主权国家,有自己的安全和能源需求,这些都基于 内部政策来决定。换句话说就是,这件事还轮不到美国指手画脚。 为什么说中美谈崩的结果,美国承担不起?美财长又是用哪7个字重新定位中国的呢? 上月底,中美双方经贸团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新一轮经贸会谈。12号当天,中美相继发布《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声明承诺中美双方继 续暂停实施对彼此加征的24%关税以及有关非关税反制措施90天。为什么中美双方在这个时间点发布这样的声明呢?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中美之前谈好 的"休战期"将在12号凌晨0时01分到期。如果到时候" ...
历史性突破!香港市场单只ETF首次突破100亿份
中国基金报· 2025-08-18 00:20
港股科技股强势上攻,相关指数产品显著扩张。近日,南方东英旗下的恒生科技指数ETF份额达到 102.19亿份,成为香港资本市场史上首只已发行份额突破100亿份的ETF。 整体来看,香港ETF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市场生态,一批恒生科技指数的杠杆或反向ETF受到投资者的青 睐。 中国香港ETF实现历史突破 受益于"北水南下",香港ETF获得大发展。作为布局主题和行业的有利工具,ETF成为内地投资者布局 香港市场的重要选择。不仅如此,香港的ETF也颇受亚洲其他地区投资者的欢迎,例如,跟踪恒生科技 指数的ETF就有很多来自韩国的持有者。 港交所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香港交易所多只ETF或杠杆(反向)交易所买卖产品份额超过10亿份,比 如,盈富基金,份额为61.38亿份;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每日反向(-2x)产品,份额为35.41亿份;南方 东英恒生指数每日反向(-2x)产品,份额为20.74亿份;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ETF,份额为102.19亿份; 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每日杠杆(2x)产品,份额为19.21亿份;iShares安硕恒生科技ETF,份额为18.90亿 份;iShares安硕富时中国A50 ETF,份额为1 ...
豆粕:8月USDA报告利多,期价重心上移,豆一,盘面反弹震荡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8-17 12: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美豆期价涨势为主,因美豆增加对中方出口希望及8月USDA报告利多;国内豆粕期价震荡上涨、豆一期价震荡 [2] - 下周预计连豆粕期价重心上移、豆一期价反弹震荡,豆粕关注美豆产区天气、中美经贸会谈、美豆出口等变量 [5] 相关内容总结 期货价格表现 - 8月15日当周,美豆主力11月合约周涨幅5.7%,美豆粕主力12月合约周涨幅3.26% [2] - 8月15日当周,豆粕主力m2601合约周涨幅1.39%,豆一主力a2511合约周跌幅0.83% [2] 国际大豆市场基本面情况 - 美豆净销售周环比下降、处于预期低端,8月7日当周,2024/25年度美豆出口装船约53万吨,周环比降幅约23%;累计出口装船约4842万吨,同比增幅约13%;美豆对中国装船为0,累计对中国装船约2248万吨;当前年度周度净销售约 -38万吨,下一市场年度周度净销售约113万吨,两者合计约75万吨,处于预期低端 [2] - 美国大豆优良率周环比下降、符合预期,截至8月11日,美国大豆优良率68%,前一周69%,去年同期68%,市场预期68% [2] - 8月USDA供需报告利多,下调2025/26年全球和美豆期末库存、库存消费比下降,较大幅度下调2025年美豆种植面积、较大幅度上调美豆单产,但下调面积影响更大,美豆总产量下降,总供应下降,需求也下调,供应减量大于需求减量,美豆期末库存下调 [2][3] - 截至8月15日当周,10 - 11月巴西大豆CNF升贴水均值周环比上升、进口成本均值周环比上升,盘面榨利均值周环比下降 [3] - 8月中下旬美豆主产区降水偏少、气温“先高后低”,影响偏中性 [3] 国内豆粕现货情况 - 成交量周环比下降,截至8月15日当周,我国主流油厂豆粕日均成交量约10万吨,前一周日均成交约51万吨 [3] - 提货量周环比特平,截至8月15日当周,主要油厂豆粕日均提货量约18.8万吨,前一周日均提货量约18.8万吨 [3] - 基差周环比上升,截至8月15日当周,豆粕(张家港)基差周均值约 -96元/吨,前一周约 -112元/吨,去年同期约 -26元/吨 [3] - 库存周环比下降、同比下降,截至8月8日当周,我国主流油厂豆粕库存约86万吨,周环比降幅6.8%,同比降幅约36% [3] - 大豆压榨量周环比上升,下周预计上升,截至8月15日当周,国内大豆周度压榨量约234万吨,开机率约66%;下周油厂大豆压榨量预计约240万吨,开机率68% [3] 国内豆一现货情况 - 东北产区豆价稳定,东北部分地区大豆净粮收购价格报价区间4220 - 4300元/吨,关内部份地区大豆净粮收购价格区间5140 - 5280元/吨,销区东北食用大豆销售价格区间4660 - 4860元/吨,均持平前周 [4] - 东北产区新豆生长良好,维持年产预期,除部分地区土壤墒情偏旱外,多地土壤墒情不旱不涝,新季大豆多进入鼓粒期、有丰产预期 [4] - 国储、省储大豆拍卖持续,国储两次拍卖、部分成交,黑龙江省储流拍,吉林省储成交率约68% [4] - 销区需求平淡、后续关注开学是否提升需求,经销商表示东北大豆成交暂无增加迹象,多数经销商库存可销售至新豆上市,后续若出货速度加快,或少量补库 [4]
贸易战再升级?8月17日,下周或将继续展开上涨走势
搜狐财经· 2025-08-16 18:47
中美半导体关税政策 - 美国计划在未来两周内对进口芯片和半导体征收200%-300%的关税[1] - 美股半导体板块应声下跌:科天半导体跌超7%,美光科技跌近5%,盛美半导体跌超4%[1] - 美联储官员警告高关税可能导致"滞胀冲击",推高物价并抑制经济增长[1] A股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强势反弹,超过85%个股上涨,券商板块单日涨幅近4%[3] - 市场呈现"权重搭台、题材唱戏"格局,券商与大科技板块联动[3] - 指数在3700点附近震荡,量能持平未明显放量[3] 市场量能与趋势 - A股连续两日成交额达2万亿,4600余只个股上涨[5] - 券商等大金融板块持续发力,显示主力资金仍在推动市场[5] - 短期回调风险已化解,市场有望延续上涨走势[5] 牛市特征分析 - A股呈现"机构牛"特征,部分板块(CPO、PCB)和个股(如易中天)屡创新高[7] - 当前5000多只个股环境下,4万亿成交量才能支撑普涨,现呈现"稀缺性抢购"现象[7] - 高人气个股因可见度提升吸引更多买盘,形成正反馈循环[7]
马斯克预言成真,美国创下一个首次,特朗普求见,中国反而不急了
搜狐财经· 2025-08-16 12:10
美国国债状况 - 美国国债总额首次突破37万亿美元 创历史高峰[1][3] - 债务规模相当于每名美国公民承担近80万人民币负债[1] - 美债增速达每5个月增加1万亿美元 远超历史平均水平[2] 财政政策影响 - 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延长减税政策并增加国防开支 推高债务水平[2] - 社会福利支出占财政预算近60% 人口老龄化加剧负担[5] - 长期财政赤字和低利率依赖是债务飙升根本原因[5] 贸易政策效果 - 高盛数据显示美企承担64%关税成本 消费者承担22%[7] - 预计未来消费者将承受67%的关税成本[7] - 对等关税政策增加美国民众经济负担[5] 中美贸易关系 - 美财长贝森特表示计划90天内与中方再次会面[7] - 中国通过反制手段在贸易战中取得优势地位[7] - 美方在债务和关税压力下主动寻求对话[7]
美方试探与中国打关税战,贝森特在G7会议上尴尬碰壁,欧洲领导人选择集体沉默!
搜狐财经· 2025-08-16 03:55
中美贸易战动态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G7会议上提议对中国实施200%的二级关税 但未获得任何支持 [1] - 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的产业链与中国紧密相连 欧洲外交官表示"先问问我们脚上的中国制造答不答应" [1] - 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战已给许多国家带来直接经济损失 尤其是在农业和制造业领域 [3] 欧洲国家的立场 - 欧洲国家不愿意卷入中美贸易战 担心会自损其利 [3] - 2024年中欧贸易额预计将突破7000亿欧元 德国在中国市场的汽车销量占其全球销量的38% [5] - 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同样依赖中国市场 在欧洲对华制裁问题上选择沉默 [5] 中国的应对策略 - 中国对欧美制裁采取精确打击策略 特别是针对欧洲两家银行的制裁 [3] - 中国通过金融领域的"精准制裁"让欧盟感受到切身痛苦 同时保留谈判余地 [3] - 中国在贸易战中的反制措施促进了对美贸易顺差的增强 [5] 美国面临的挑战 - 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关税刺激国内生产 但实际效果适得其反 导致产品价格上升 [5] - 美国的农产品在贸易战中遭受重创 [5] - "关税同盟"的设想因中国与欧洲经贸纽带加强及美国内部经济限制而变得遥不可及 [7] 未来趋势 - 欧洲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 以最大化自身利益 [5] - 中国应深化与欧洲合作 同时在分歧问题上保持积极沟通 [7] - 中国与欧洲的经贸纽带越扎越牢 [7]
特朗普低头寻求中国帮忙,疯狂增加美国大豆订单,农业压力下的无奈抉择!
搜狐财经· 2025-08-13 05:39
中美大豆贸易动态 - 特朗普呼吁中国将对美大豆订单增加四倍 反映美国农业出口面临压力 [1] - 中国上半年对美大豆采购量前两个月因关税未落实暴增 随后因关税实施降至近零 [1] - 美国大豆出口自2018年贸易战以来显著下降 关税政策未能保护农民利益 [1] 全球大豆市场格局变化 - 巴西向中国出口大豆数量从4月份开始急剧上升 填补美国市场份额 [3] - 中国与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建立稳固大豆供应链合作关系 [3] - 美国失去全球大豆市场谈判主动权 传统"老主顾"地位岌岌可危 [3] 贸易政策影响与应对 - 特朗普关税政策初衷为迫使中国贸易让步 但中国通过供应链调整规避依赖 [3] - 中国不愿回应美方不确定的商业合作邀约 因贸易关系已受重创 [3] - 美国将中国视为最大竞争对手 意识形态隔阂难以通过订单弥合 [5] 政治经济因素交织 - 特朗普中期选举前需展现解决农业危机能力 防止农民选民转向其他候选人 [5] - 美国内部存在政策挣扎 既需维持对华强硬表象 又面临实际经济压力 [5] - 全球大豆市场重塑反映美国对华认知变化 从对抗转向承认中国经济竞争力 [7]
美国没办法了,延长对华关税90天,财长承认:中国比前苏联更难应对
搜狐财经· 2025-08-13 00:30
美国媒体也很快给出了答案。 特朗普退了一步。 不情愿,但还是退了。 在和中国拉扯了整整15天的经贸谈判之后,用尽了各种施压手段却换不到预期结果的特朗普,突然宣布——对华关税豁免再延长90天,到11月10日。 这意味着,两国的10%关税互征区间再维持三个月,暂时停火。 只不过,这不是特朗普想送的"礼物",而是被逼的。 贝森特的潜台词很清楚:美国的霸权能维持几十年,靠的是先在经济上拖垮苏联,再用金融和市场规则限制日本。但中国既不想走美国设定的路,也有足够 的实力避免被掐脖子。 这让华盛顿感到了全方位的威胁。 美中贸易委员会会长肖恩·斯坦直接点破:美国的农业和能源出口,被中国的反制卡了脖子。手里的筹码不够,硬杠只会自伤,美国政府只能先退一步,希 望用妥协换取协议。 如果说这是经济学家的温和解释,那么前美国贸易代表助理里德的说法就更直白:经过三个月针锋相对,美国发现自己在贸易战里并没占到便宜。中国很快 适应了特朗普的套路,还摸清了他的底线。 这下麻烦了——因为特朗普原本赌的,就是中国会先扛不住。 美国国内的情况,也逼着他停下来。关税战打了四个月,成本正加速传导到本土市场。 美国400个行业里,有一半已经开始裁员,居民 ...
特朗普做出最大让步,只要中俄肯点头,乌克兰领土和关税都好谈?
搜狐财经· 2025-08-12 17:56
美俄首脑会晤 -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于2025年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举行6年来首次会晤 [1] - 特朗普态度明显软化 称会谈为"试探普京是否准备结束俄乌战争" 并提到可能在"头两分钟内"判断协议可能性 [3] - 特朗普公开表示任何协议都会涉及"一些土地交换" 暗示乌克兰可能需领土让步 [5] 俄乌战争局势 - 乌克兰坚持拒绝割地求和 欧洲国家支持其立场 但实际谈判中乌克兰被边缘化 [9] - 俄乌谈判仅在人道主义问题取得进展 核心领土议题未开展 [7] - 俄罗斯谈判条件早已公开 基本无让步空间 乌克兰同样拒绝领土妥协 [12] 中美贸易战动态 - 特朗普2025年8月11日签署行政命令 将对华商品高额关税缓冲期延长90天至11月10日 [3] - 中方证实暂停关税战90天 这是特朗普第二次延长缓冲期 [3] - 美国暂缓关税被解读为无计可施的选择 中方已表明奉陪到底的决心 [9] 美国谈判策略分析 - 美国所谓谈判实质是以对方让步为前提 不存在自身妥协空间 [11] - 俄乌战争和中美贸易问题中 美国通过反复谈判持续施压而非解决问题 [11] - 美国促和行动被质疑为政治表演 真实目的是借冲突谋利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