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个人养老金制度
icon
搜索文档
聪明钱提早布局!被忽视的财富密码:养老基金Y份额业绩规模双升,近1年最高回报近40%,你还在等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8-14 13:46
养老基金业绩表现 - 全市场193只成立满一年养老基金Y份额近一年全部实现正收益 平均收益率超15% [1] - 6只产品近一年回报突破30% 其中工银养老2050Y收益率达39.21% [1][2] - 养老金产品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达33.46% 规模约2.42万亿元 [2] 产品类型与规模 - 个人养老金产品总量达1100只 包括466只储蓄类 296只保险类 303只基金类和35只理财类产品 [3] - 五只养老基金规模超100亿元 以易方达沪深300ETF联接Y等指数型产品为主 [3] - FOF型产品在Y份额中占比87.3% 包含83只目标日期基金与129只目标风险基金 [3] 市场参与机构 - 52家机构入选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录 包括19家商业银行 25家证券公司和8家独立销售机构 [3] - 297只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名录 二季度新增9只均为养老目标基金 [3] 产品结构特征 - 指数型产品在Y份额中占比12.7% 以宽基指数ETF联接基金为主 [3][4] - 目标风险基金数量达129只 超过目标日期基金的83只 [3]
7000万户开户!个人养老金缴存率低,银行激励战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8-13 04:50
产品体系建设助力客户留存 各大银行纷纷推出多样化缴存福利活动,力图激发客户实际投入意愿。工商银行推出的活动中,新开户客户缴存两元以上可获得最多188元微信立减金。已 开户客户年内首次缴存满12000元,最高可领取388元立减金。农业银行同样加大激励力度,客户新增缴存满500元可抽取38元或88元立减金,缴存满5000元 最多可获得388元奖励。 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也积极参与这场缴存争夺战。浦发银行为单笔缴存1000元以上的客户提供微信立减金、视频会员券等多重奖励。北京银行则设置了首次 缴存1元即可参与抽奖的低门槛活动,最高奖励达188元。这些举措反映出银行对于提升实际缴存率的迫切需求。 银行业务重心的转移源于个人养老金"开户热、缴存冷"现象的持续存在。全国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量已突破7000万户,但实际缴存量与开户规模存在明显差 距。部分客户开户仅为获取开户福利,缺乏长期缴存意愿,这促使银行必须重新审视业务策略。 为实现从获客到留客的战略转变,银行积极构建多元化个人养老金产品矩阵。截至8月12日,市场上个人养老金产品已达1100款,涵盖储蓄类产品466款、基 金类产品303款、保险类产品296款、理财类产品35 ...
个人养老金制度有望落地 每人每年缴纳上限或1.2万元
新华网· 2025-08-12 06:27
个人养老金制度框架 - 制度采用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模式 与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相衔接 标志着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正式开启 [1] - 实行个人账户制度 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并实行完全积累 账户通过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立 [1] - 账户资金实行封闭运行 权益归参加人所有 除特殊规定外不得提前支取 [2] 参与主体与覆盖范围 -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均可参与 [1] - 账户可由参加人在符合规定的商业银行指定或开立 或通过其他合规金融产品销售机构指定 [2] - 金融机构参与范围从保险业扩大至银行、基金等多类型机构 促进市场竞争和产品形态丰富 [1] 缴费与投资机制 - 参加人每年缴纳上限为12000元 未来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调整缴费上限 [2] - 账户资金可投资于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侧重长期保值的金融产品 [2] - 采用账户制积累模式 推动短期储蓄向长期养老资产转化 增加养老金资产规模及保障能力 [2] 税收优惠政策 - 制度将制定税收优惠政策以鼓励参与 具体方式可能拓展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经验 [3] - 专家建议降低领取阶段税率并简化税前抵扣流程 优化税收激励效果 [3] 实施路径与监管要求 - 制度将分步实施 计划选择部分城市先行试行1年再逐步推广 [4] - 需建立透明高效的多部门协同监管框架 覆盖税收政策、投资运营、风险监控及参与人权益保护 [4]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 部分居民储蓄有望转为股市长线资金
新华网· 2025-08-12 06:27
政策框架与制度设计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确立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基础制度框架 [2] - 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金可用于购买储蓄存款、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 [2][3] - 参加人须为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 缴费完全由个人承担并实行完全积累 [6] - 个人养老金年度缴费上限设定为12000元 体现制度低门槛和普惠性特征 [6] 资金规模与市场影响 - 个人养老金制度有望为资本市场带来每年千亿元增量资金 [3][4] - 居民储蓄存款近100万亿元 多数为短期存款 可转化为长期资本 [4] - 税收优惠政策采用EET模式(缴费投资环节免税/领取环节征税)可提升投保意愿 [7] - 税收优惠力度增强有望刺激缴费需求 海外市场表明"税收优惠+个人账户"是主流设计 [7] 投资标的与产品特性 - 可投资金融产品需满足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及侧重长期保值等要求 [3] - 产品类型包括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四类 [2][3] - 个人养老金投资兼顾安全性与盈利性 可满足不同理财需求 [4] 监管与基础设施 - 证监会将制定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配套规则 完善基础设施平台建设 [3] - 需加强公募机构从业人员监管 实施投资者风险测评 不满足条件者禁止投资 [4] - 需保障养老金投资运作安全规范 提升管理人管理能力和规范化运作水平 [3] 长期意义与体系完善 - 个人养老金制度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 [6] - 推动短期"资金"转为长期"资本" 有助于拓展投资渠道和维护金融稳定 [4][6] - 资本市场助力养老金分享实体经济发展成果 实现长期保值增值 [2] - 个人账户可设置有限条件下的提前支出机制(如重大疾病、首套购房等) [8]
证监会:优化中长期资金入市环境
新华网· 2025-08-12 06:27
核心观点 - 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 建立个人账户制度并实行每年12000元缴费上限 国家提供税收优惠政策 [1][2] - 证监会将制定公募基金配套规则 完善基础设施平台 优化中长期资金入市环境 加强机构监管和投资者保护 [1] - 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利于健全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为资本市场输送长期稳定资金 形成长期资本机制 [1][3] - 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实行封闭运行 资金用于购买银行理财 储蓄存款 商业养老保险 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 [3] 制度设计 - 实行个人账户制度 缴费完全由参加人承担 实行完全积累 [2] - 参加人通过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立账户 每年缴纳上限12000元 [2] - 国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参与 相关配套规则制度将陆续出台 [2][5] - 采用"税收优惠+个人账户"基础制度框架 税收政策有助于提振投保意愿 [6] 市场影响 - 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类型长期投资者 平抑短期非理性波动 发挥市场"压舱石"作用 [3][4] - 促进养老金 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 为实体经济提供长期稳定发展资金 [3] - 有利于银行 保险 公募基金等金融机构开展新业务 美国市场经验显示对股市长期稳健发展有支持作用 [4] - 公募基金行业受托管理各类养老金资产超4万亿元 服务投资者数量超5.4亿 [5] 行业响应 - 公募基金行业将提升投研能力 加强养老金融投教 提供丰富可选产品满足个性化养老投资需求 [5][6] - 多家基金公司加强基于长线基本面理念的深度研究 [6] - 业内人士建议加大税收优惠 扩大投资范围 明确政策细则 [6]
事关10亿人 四部门权威详解个人养老金制度
新华网· 2025-08-12 06:27
个人养老金制度框架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 覆盖10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群[1] - 制度定位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标志性补充 在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基础上增加积累[1] - 实施涉及人社部、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多部门协同[1] 参与机制特点 - 参加条件简单:10.3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可自愿参与[1] - 缴费方式灵活:支持年度内一次性或分次缴纳[1] - 投资品种多样:涵盖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1] - 领取方式自主:达到条件后可选择按月/分次/一次性领取[1] 政策支持措施 - 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1] - 证监会将出台公募基金投资规则 完善基础设施平台[2] - 银保监会研究配套政策 明确账户规则与产品管理要求[2] -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侧重长期保值的养老金融产品[2] 制度实施进展 - 人社部将尽快发布实施办法及配套文件[2] - 银保监会推动银行保险机构规范开展相关业务[2] - 监管部门持续加强机构监管与投资者保护[2]
“三问”个人养老金:是什么、怎么缴、如何领?
新华网· 2025-08-12 06:27
个人养老金制度核心框架 - 实行个人账户制 缴费完全由参加人承担 账户资金封闭运行且权益归参加人所有[2] -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与普通金融产品区别在于安全性及回报率特征[2] - 推动养老保险第三支柱规范发展 弥补原有体系发展程度较低的不足[3] 账户设计与资金管理 - 通过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立账户 资金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金融产品[2] - 年缴纳上限为12000元 人社部与财政部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调整限额[5] - 资金可投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及公募基金等长期保值类产品[5] 参与范围与规模基础 - 覆盖10.3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 体现制度普惠性[5] -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4亿 居民存款超90万亿元 养老投资转换空间巨大[8] - 采用先试行后推广模式 选择部分城市先行试点1年再逐步推开[8] 领取规则与资产处置 - 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等条件时可按月、分次或一次性领取[7] - 领取时资金需由养老金账户转入社保卡银行账户 账户资产可继承[7] - 允许暂不领取以规避市场低迷阶段 收益水平受经济环境及个人投资能力多重影响[7] 金融机构参与与监管 - 金融机构及产品由金融监管部门确定并通过信息平台发布[6] - 证监会将优化中长期资金入市环境 制定公募基金投资配套规则[7] - 相关部门需对产品风险性进行监管并定期披露信息[6]
四大行尝鲜在即 养老金融产品接连扩围 特定养老储蓄业务试点渐近
新华网· 2025-08-12 06:26
行业动态 - 特定养老储蓄业务由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大行开展试点,单家银行试点规模100亿元,产品类型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期限分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档,试点期限暂定一年 [2] - 养老理财试点扩围至"十地十机构",截至一季度末共有16只养老理财产品发售,16.5万投资者累计认购420亿元 [2] -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并将养老保险公司纳入试点,自2021年6月起6家大型保险公司在浙江和重庆开展试点,截至2022年4月末承保保单12万件,累计保费近9亿元,其中新业态从业人员投保超过1.5万人 [2][3] 产品发展 - 公募养老FOF产品规模自2018年8月首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以来已突破千亿元 [4] - 个人养老金制度采用账户制,拓宽合格养老金产品范围并建立统一信息平台,有利于提升参与便捷性 [5] - 金融机构需设计有利于养老金稳健增值的产品,通过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提供合理回报,产品准入制度需符合养老金长期投资目标 [8][9] 政策支持 - 个人养老金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年度缴费上限1.2万元,参加人可自主决定缴费额和方式(一次性或分次缴) [6] - 银保监会印发《关于规范和促进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的通知》,推动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多类产品供给的发展格局 [5] - 财政税收和产品准入方面需更多支持政策,如将养老理财、养老保险、养老基金纳入税收递延账户并降低整体税率,对养老储蓄实行差异化利息税政策 [8] 市场展望 - 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需完善账户衔接政策、税优力度和投资者适用性等细则 [7][8] - 投资标的相关政策预计在稳收益基础上放宽限制,实施分层管理,提高第三支柱投资的自由度与灵活性 [9] - 个人养老金制度不受就业地域和户籍限制,参与方式灵活,跨省流动时个人权益不受影响 [6]
个人养老金购买金融产品“胎动” 已有券商筹备试点
新华网· 2025-08-12 06:25
6月21日,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券商未来有望参与代销个人养老金金融产品,多家头部券商或被确 定为首批试点机构之一。不过,这一消息最终是否落地仍待监管公告。若进展顺利,则意味着个人养老 金可以通过券商系统购买金融产品。 "只是口头通知,让公司撰写提交相关试点方案。"知情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最早通知的有3家 券商,第二次开会沟通的时候有6家券商。" 今年2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 年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和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分别为4.81亿人和5.48亿 人,两者合计约10.29亿人。 在获知相关券商参与个人养老金金融产品代销试点后,多家中小券商人士向记者问询代销券商的参 与门槛,希望能够分一杯羹。 有望迎来长线增量资金 今年4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个人养老金 可以购买指定金融产品。据悉,近期试点券商在等待新的系统准备就绪。 等待相关系统上线 《意见》指出,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金可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 险、公募基金等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 ...
追踪个人养老金货架更新:缘何保险“上量”领跑
中国证券报· 2025-08-07 21:11
个人养老金产品发展现状 - 截至8月7日个人养老金产品总量达1100只其中储蓄466只基金303只保险296只理财35只[1] - 与2022年12月15日相比保险产品数量从185只增至296只增幅显著高于其他三类产品[1] - 2023年2月首批理财产品亮相时保险产品仅13只目前数量增长超22倍增速领跑四类产品[2] 保险产品增长驱动因素 - 人身险公司将养老金融提升至战略高度加速将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框架并在渠道端重点推广[1] - 银行代销端口的销售偏好和惯性促使客户开户后更倾向选择保险产品[1] - 预定利率频繁调整导致新老产品交接加速例如9月利率换挡窗口临近预计将有一波产品上新[1][5] 保险产品竞争优势 - 产品设计契合养老需求具有稳健安全长期确定现金流及整合康养资源的生态优势[3] -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采用"保证+浮动"收益模式稳健型进取型账户结算利率多不低于3%最高超4%[4][5] - 养老年金保险领取期限长方式灵活两全保险兼顾生存和身故保障满足多样化需求[3][4] 行业发展趋势 - 分红型年金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将成为开发重点客户可参与险企收益分配分享经济红利[6] - 政策支持浮动收益型产品发展分红型产品有助于险企防范利差损风险优化资产配置[6] - 银行代销需从佣金导向转向差异化产品发行和投顾体系建设以匹配客户风险偏好和财富特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