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周鸿祎:智能体时代不懂AI就会被淘汰
新浪科技· 2025-09-15 10:44
随着智能体普及,人类角色将转变为AI的管理者,这种转变也带来了人与人之间能力的分化:"无视 AI、不懂AI、不会管理智能体的人,注定会被淘汰。"周鸿祎强调,AI不是威胁,而是个体之间能力的 放大器,能让强者更强。 新浪科技讯 9月15日晚间消息,近日,央视《读书》栏目与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围绕人工智能话题对 谈。"过去人们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现在内外事不决其实可以问一问大模型。"周鸿 祎点出了大模型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核心价值。 而智能体的出现,让AI从"光说不做"的聊天助理升级为"能落地干活"的数字员工。"大模型是大脑,负 责规划推理;智能体是手脚,负责调用工具。"周鸿祎解释,智能体能拆解复杂任务、还有思考和规划 的能力,这正是人类解决问题的核心逻辑。 "国内几个开源大模型已进世界一流梯队,软件层面差距很小,加上中国人才储备,AI领域已追上国际 水平。"周鸿祎更看重中国AI的生态优势:"竞争是多维度的,开放才是关键。中国的很多大模型厂商坚 持开源免费,吸引全球开发者参与,形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应,就连美国公司也在使用DeepSeek。 从互联网历史来看,开源一定会战胜闭源。" 面对这样的 ...
海螺新材(000619) - 000619海螺新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5
2025-09-15 10:12
收购与整合情况 - 完成河南康宁特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0%股权及郑州康宁特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 [1][2][4] - 两家被收购公司管理权交接后生产经营正常,正推进资源整合和管理融合 [1][4] 财务与业绩表现 - 公司连续五年亏损,正通过转型升级、营销创新和海外市场拓展改善经营业绩 [6] - 三季度业绩情况需关注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 [1][3][6] 业务转型与战略 - 从塑料型材向铝材、门窗、SCR脱硝催化剂、生态家居等领域转型升级 [6] - 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和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效率 [7] - 未参与大模型项目,但重视技术创新与数智化发展 [7] 市场与股价表现 - 股价下跌受行业状况及市场情绪等多因素影响 [7] - 奇瑞控股质押埃科泰克41%股权给海螺新材的信息不属实 [5]
亚信科技通过中国信通院首批“大模型应用交付总体能力”评估
新浪证券· 2025-09-15 09:24
公司荣誉与认证 - 公司入选中国信通院评选的首批大模型应用交付典型供应商榜单[1] - 评选依据涵盖基础能力、大模型服务能力、行业实践能力和相关管理能力四大维度62个能力项[1] - 公司与浙江移动联合打造的"超大存量工程场景下的智能开发平台"获2025人工智能AI4SE标杆案例[5][6] 技术能力体系 - 公司建立"方法论+工具集+专业团队"三位一体的大模型应用交付服务框架[2] - 交付工具集"本草"包含三大核心组件:开发工具"龙骨"、应用工具"灵芝"和运营工具"石斛"[5] - 工具集覆盖大模型开发、应用、运营全过程,为政企客户提供专属数智框架[5] 行业应用实践 - 大模型应用已覆盖通信、政务、电力、矿山、工业制造、石油石化、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5] - 智能开发平台有效解决通信运营商在庞大复杂存量IT系统上的维护和开发难题[6] - 平台应用AI辅助生成代码技术,显著提高开发人员日常开发效率[6]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实施"一巩固、三发展"战略,巩固BSS市场领导地位,发展5G OSS网络智能化、DSaaS数字化运营及垂直行业上云业务[7] - 形成云网、数智、IT三大产品体系,整合5G、云计算、AI、大数据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7] - 致力于为通信、政务、能源、交通、广电、邮政等行业提供端到端全链路数智化转型服务[7]
京东方蓝鲸显示大模型重磅发布开启显示产业智变时代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5 08:17
公司技术发布 - 京东方发布蓝鲸显示大模型系列 具备全模态、多场景、高精度、强推理特征 通过高质量数据集和高性能智算平台构建[1] - 大模型覆盖生产制造、产品服务、企业运营三大业务板块 提供数智化解决方案[1] 生产制造应用 - 蓝鲸显示工业大模型全面覆盖生产计划、物料供应、生产制造、品质管理、能源优化、环境安全等关键领域[2] - 全球首发基于视觉推理的显示缺陷处理智能体技术 实现从缺陷检测到维修代操的AI全链路闭环[2] - 首批AI工厂已成功落地并取得显著成效 正加速向更多工厂复制推广[2] 产品服务应用 - 蓝鲸显示端口大模型应用于教育、工作、家居、文娱、医疗等场景 提升产品智能交互体验[2] - 在显示研发环节为材料研究、仿真设计、工艺创新提供数据支持与创新思路[2] 企业运营应用 - 蓝鲸显示运营大模型在企业战略、经营分析、业务流程、风控安全方面落地成果[3] - 通过实时数据分析优化经营策略和业务流程 提升运营效率[3] - 风控安全方面实现潜在风险提前预警[3] 行业影响 - 大模型巩固公司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地位 强化核心竞争力[3] - 为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引领行业迈向智能化发展新阶段[3]
J.D. Power智能座舱研究:不同阵营技术差异明显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5 05:45
研究背景与方法 - 智能座舱研究由J.D. Power与同济大学HVR Lab于2022年共同发起,2025年引入XAI Lab作为AI评价伙伴以完善评选维度[1] - 研究采用千分制智能座舱创新力指数评分模型,包含HMI表现指数(50%)和AI表现指数(50%),两项指数均融合功能模块与用户满意度分数并进行科学权重分配[4] - 研究覆盖豪华、主流和经济三个汽车市场分段,旨在甄选具备竞争力的智能座舱标杆为消费者提供购车参考[1][4] 行业整体表现 - 豪华汽车市场智能座舱行业平均得分为620分(千分制)[1] - 主流车企大模型功能覆盖广泛但核心能力表现趋同,难以通过该技术形成品牌辨识度[1] - 多数车型在基础指令识别和简单场景响应上表现接近,用户难以感知不同品牌差异[1] 技术差异分析 - 免唤醒交互架构出现显著技术分化:豪华品牌依赖预设关键词匹配逻辑,易因发音或语义相近的日常对话触发误唤醒;新势力车企采用"声纹识别+语境分析"组合算法,能通过声纹特征过滤乘客干扰并结合语义关联判断意图,大幅降低误唤醒概率[2] - 复杂场景处理成为行业核心短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复杂指令识别弱(多任务分解与意图修正断层)、模糊需求理解差(如"适合办公的咖啡厅"类场景化需求精准度不足)、跨域协同难(座舱舒适域与娱乐域联动易漏执行)[2] - 典型案例如处理"雪天陡坡停车防溜车+避免蓄电池亏电"复合需求时,多数车型仅能响应单一子任务,暴露多模态协同与动态意图修正技术薄弱性[2] 交互范式演进 - 头部品牌实现从"被动工具"向"主动认知伙伴"跃迁,基于用户行为习惯(如频繁看表触发会议提醒)和实时驾乘场景(如识别孕妇自动调温并禁用按摩功能)提供主动预判服务[3] - 当前多数车型交互能力仍停留在"用户指令-系统响应"的被动阶段,缺乏主动服务意识[3] - 未来体验分层将围绕两大方向:主动服务预判能力深化(如多乘客场景多意图并行处理)和跨设备泛化能力突破(如车机指令无缝延伸至手机端)[3] 入围车型案例 - 研究提及的车型包括蔚来ET9、问界M8、25款阿维塔12、魏牌全新高山、宝马X3、全新奔驰E级及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7][8] - 行业平均线作为基准参考值出现在车型对比中[7]
多款大模型更新,游戏传媒ETF(517770)涨超1.5%,捕捉港股AI应用发展机遇
新浪财经· 2025-09-15 05:19
指数及ETF表现 - 中证沪港深游戏及文化传媒指数强势上涨1.59%至931580点,成分股完美世界上涨10.01%、中国电影上涨8.83%、三七互娱上涨7.43% [1] - 游戏传媒ETF上涨1.57%至1.29元,紧密跟踪中证沪港深游戏及文化传媒指数 [1][2] 大模型技术突破 - 阿里巴巴发布Qwen3-Next-80B-A3B双模型,训练成本较Qwen3-32B降低90%,推理效率提升10倍 [1] - 字节跳动上线"即梦图片4.0"支持直出4K图,文生图审美与可控性更优 [1] - 快手AIGC超级员工Kwali开启内测,可实现从文案到发布的短视频全流程生成 [1] 行业应用前景 - 大模型迭代推动AI在内容创作/社交/广告/电商/教育/金融等领域加速商业化 [2] - 指数覆盖游戏、影视、广播电视、营销、出版、教育及文化演出等领域上市公司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4.14%,包括快手-W、腾讯控股、分众传媒等头部企业 [2]
美团宣布:为餐饮新店提供助力金及开店扶持
新浪科技· 2025-09-15 03:34
业务举措 - 美团外卖推出"无忧开店"服务 包括免费线上店铺装修 新店专属扶持 免费AI经营工具和助力金现金扶持等多项措施[1] - 公司为近七成餐饮新手商家提供全链路智能入驻服务 7x16小时人工服务以及免费线上店铺装修服务[1] - 基于大模型能力推出全链路智能入驻服务 "智能入驻帮手"通过对话交互形式引导商家上传资质等信息[1] 服务成效 - 免费装修服务已累计帮助百万中小新商家免费升级店铺形象[1] - 美团是行业内唯一连续多年提供免费店铺装修服务的平台[1] - 小店助力金计划为餐饮小店发放最高5万元助力金 今年秋季首批助力金已陆续送达商家手中[2] 战略方向 - 公司将进一步追加资金和资源投入 帮助餐饮商家规避行业低价和无序竞争的侵害[2] - 通过系列扶持措施支持新开业餐饮小店顺利起步和长久经营[1] - 致力于让商家专注于产品和服务 降低中小新商家上线运营门槛[1][2]
一场贯穿AI与算力全景生态的“数字开物·奇点π对”亮相2025服贸会!
环球网· 2025-09-15 03:17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服贸会"数字开物·奇点π对"主题沙龙活动聚焦AI与算力生态 探讨大模型技术演进、AI应用落地、智算中心基础设施创新及产业链协同发展路径 [1][3][26] 大模型技术演进趋势 - 大模型成为人工智能发展核心方向 能力过去数年飞速提升 [5] - 产业面临关键转变:数据重心从公开数据转向私域及专业领域 算力焦点从模型训练大规模转向推理部署 [5] - 智能体成为大模型核心应用模式 包括三类产品创新:通用开发平台、通用应用、面向特定任务的专用智能体 [5] - 智能体商业落地呈现研发与营销服务端强、生产制造环节弱的"微笑曲线"形态 有望成为未来智能时代"核心原子细胞" [5] - 企业落地大模型面临高投入成本、效果不确定性和技术栈复杂等挑战 需采取系统化工程思维 [5] AI应用落地实践 - AI应用无需自建大模型 利用开源模型结合垂类行业数据积累是更高效路径 [7] - 来画科技打造AI数字人伙伴Vinabot 通过多模态大模型将虚拟IP与实体陪伴机器人结合创造情绪价值 [7] - 来画科技推出AI翻译产品线 包括翻译机、翻译耳机及无障碍会议室 凭借多年积累精准语料库打破语言边界 [7] - 思必驰利用自研AI语音算法和降噪技术提升会议通话效果 通过AI硬件私有化生成会议纪要保障数据安全 [9] - 思必驰核心产品"AI办公助理"将会议内容高效转化为结构化纪要 形成从前端开会到后端纪要生成的闭环管理 [9] 智算中心基础设施创新 - AI大模型推动服务器硬件形态改变 超节点驱动智算中心基础设施深刻变革 [11] - 大模型参数指数级增长及混合专家模型(MOE)等范式转变 需突破单节点GPU/CPU内存墙限制和通信带宽延迟不足问题 [11] - 业界全面转向Scale-up网络架构为核心的"超节点"解决方案 要求数据中心具备更高承重与层高 液冷和高压直流成为技术趋势 [11] - 未来智算中心需具备高密度、高效率、高弹性和大规模"四高"特征 浩云长盛已在京津冀及长三角布局新一代数据中心资源 [11] - AIGC从单一工具演变为多模态基础底座 推动智算中心向规模化、服务普惠化及PUE驱动绿色化格局演进 [13] - 优刻得通过规范化建设与高标准运维打造安全高效可靠智算基础设施 提供持续稳定算力支撑与服务保障 [13] 智算中心运营挑战与解决方案 - 智算中心建设运营面临严峻稳定性与投资回报挑战 大规模训练中GPU卡、显存和光模块损坏影响训练效率和成本 [15] - GPU技术快速迭代导致现有算力贬值及商业回报降低风险 平台框架效率低下和推理资源利用率不足阻碍算力价值转化 [15] - 沨呵智慧提出"精益智算"理念 通过智能调度引擎提升GPU利用率 预判式运维和Checkpoint断点续训保障训练稳定性 [15] - 沨呵智慧通过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一站式训推服务 系统性解决智算管理痛点 [15] 数据中心冷却技术演进 - AI产业向百万卡级超大集群演进 芯片与机柜功率密度爆炸式增长 传统风冷无法满足需求 液冷成为数据中心散热必然选择 [18] - 液冷市场中冷板式占主流 但面向未来超高密度AI集群 相变浸没式液冷是具有应用潜力方案之一 [18] - 曙光全浸没相变液冷技术具备性能强劲、兼容性好、高密度部署及安全可靠特点 已在多个国家级先进计算中心落地 [18] - AI兴起对算力中心散热提出巨大挑战 传统风冷在单机柜30千瓦以上功耗时显现瓶颈 液冷技术优势日益凸显 [20] - 液冷技术包括直接芯片冷却、浸没式冷却等类型 混合式液冷成为未来高性能计算关键技术方向 [20] - 通过能源梯级利用和余热回收技术 可将算力中心从散热负担转变为能源枢纽 提升整体能源效率 [20] 圆桌讨论:AI与算力产业发展 - AI陪伴是极具潜力应用赛道 预计2030年产业价值突破千亿美金 算力是未来"新基建"将衍生数字产业 [23] - 大模型驱动AI浪潮是没有终点的技术革命 AI产业链从上应用到下层算力基础设施构成"开辟式创新" [23] - 智算产业拥有巨大带动效应 催生从应用、算力、电力到解决方案的紧耦合生态 [23] - 应用落地滞后于技术发展为AI创业者创造巨大机会窗口 未来算力将像水电、WiFi一样成为无感便捷的社会基础设施 [23] - 液冷技术全球化交付面临三大挑战:缺乏国际统一标准、技术新难度高要求运维能力严苛、跨文化专业人才短缺 [24] - 液冷技术处于高速增长期 ByteBridge在海外市场提出"冷却即服务"新模式 未来将催生混合液冷模式 [24]
地方银行想用AI“超车”不容易
36氪· 2025-09-15 03:07
大模型对中小银行的影响 - 大模型AI技术正推动银行业进入全面落地的"奇点时刻",中小银行需低成本低风险快速试错以实现能力跃升[1] - 生成式AI将重塑金融业,应用包括智能客服、智能投研、智能风控、智能营销等领域[3] - 中小银行面临息差收窄、大型银行竞争下沉、数字化基础薄弱等多重挑战[3] 技术门槛与成本优势 - 免费大模型显著降低技术投入门槛,国产模型DeepSeek等正改变市场格局[4] - 开源模型可达商用模型80%-90%功能但仅需10%成本,在成本敏感场景极具竞争力[4] - 江苏银行、苏商银行、重庆农商行等金融机构已部署DeepSeek探索应用场景[6] 应用场景与成效 - 中小银行AI应用集中在营销拓客、线上服务、风控管理、运营效率提升等领域[9] - 2024年金融大模型招标中应用类项目占比62%(82项),算力占20%(27项),大模型占17%(23项)[10] - 广西北部湾银行建立"人工+数字化"客服体系,覆盖超220个业务场景,大幅提升服务效率[11] - 青岛农商银行应用大模型进行文本校验,节省人力并提高准确性[13] - 北京银行落地90余个AI应用场景,苏商银行信贷审核效率提升20%[14] 实施挑战与资源限制 - 中小银行普遍面临"三缺"困境:缺钱、缺人、缺数据[15] - IT预算规模较小(百万或千万级),远低于大型银行的亿级投入[15] - 科技人员以软件开发运维为主,缺乏数据分析与AI专业人才[17] - 免费模型后续维护存在隐性成本(算力投入、数据治理、员工培训等)[17] 战略路径与发展方向 - 需推进思维转变,采用"以用带建"模式优先落地部分场景[17] - 通过与第三方厂商生态合作弥补自身能力短板[17] - 区域化特色化经营模式不必照搬大型银行综合化发展路径[17] - 技术应用可降低安全风险,需重视价值对齐技术方案探索[19] - 前期在云平台、大数据等基础领域有投入的银行更易把握AI机遇[19]
拓斯达推出首款人形机器人“小拓”!“全市场唯一百亿规模”机器人ETF(562500)盘初拉升一度上涨超1%,成长股中大力德10%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9-15 02:21
机器人ETF市场表现 - 机器人ETF(562500)上涨0.67% 盘中最大涨幅超1% 实现低开高走 [1] - 半小时成交金额达5.6亿元 市场交投活跃 量能释放充沛 [1] - 上一交易日净流入3.62亿元 上周5日累计净流入8.95亿元 规模达185.02亿元创新高 [1] 持仓股表现 - 中大力德涨停封板 涨幅10% [1] - 绿的谐波上涨5.11% 南网科技上涨4.96% [1] - 科德数控与景业智能涨幅均超3% [1] 行业技术进展 - 拓斯达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小拓" 采用四舵轮设计 支持360度全向运动 [1] - 搭载智谱AI大模型 具备思维链复杂任务推理能力 [1] - 灵巧手自由度提升带来更高产品价值 需更多执行器及驱动传动环节 [2] - 高自由度推动结构部件升级 有限空间内集成更多组件 [2] 产品定位与覆盖 - 机器人ETF(562500)为全市场唯一规模超百亿的机器人主题ETF [2] - 成分股覆盖人形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等细分领域 [2] - 布局机器人上中下游全产业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