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价格战
icon
搜索文档
电厂 | 强力降本,汽车公司逃离亏损泥潭的另外一种方式
新浪财经· 2025-06-06 10:50
新能源汽车行业价格战现状 - 新能源汽车价格战持续近两年半后出现叫停趋势 因降价行为已脱离规模化降本正常路径 [1]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6 6万辆 占新车销量41% 接近50%水平 但行业利润率降至4 1% 显著低于工业企业5 4%的平均水平 [1] - 全球仅四家新能源车企实现盈利(比亚迪 特斯拉 理想 赛力斯) 多数企业仍陷亏损 甚至有车企连续亏损10年 [1] 车企亏损案例深度分析 - 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2023-2024年累计亏损77 11亿元(36 93亿+40 18亿) 深蓝同期亏损45 7亿元(30亿+15 7亿) [4] - 阿维塔车型降价显著:阿维塔12起售价从30万+降至26 58万元 阿维塔11从34 99万降至25万 但2024年交付量仅7 36万辆 未达规模效应临界点 [6] - 岚图汽车主力车型降价明显:岚图FREE从31 36万降至22 89万 但2022-2024年累计销量仅15 57万辆(1 94万+5 06万+8 57万) 累计亏损超35亿元 [7] 成功盈利模式研究 - 理想汽车通过平台化研发实现成本优化:L7/8/9三款车零部件通用率65% 四款车达40% 2023年交付37 6万辆 毛利增幅212 8%超营收增速 [8][9][10] - 小米SU7单车型2024年交付13 5万辆(超目标35%) 毛利率从15 4%提升至20 4% 预计2024年Q3-Q4实现盈利 新车型YU7零部件共享率将达70% [12] - 零跑汽车2024年Q4实现8000万净利润 单车售价仅10 95万元 但通过85%零部件共享率及65%自研率 单车毛利从555元提升至9000元 [14][16] 企业战略调整方向 - 蔚来推行CBU机制:2025年500个项目仅50%通过ROI审核 研发费用Q2环比增15% 但全年增速控制在6-7% 目标月销5万辆实现17-18%毛利率 [18][20] - 长安汽车通过海外市场溢价策略实现局部盈利:阿维塔11泰国售价比国内高20万元 [4] - 行业共识转向"销量增速>成本增速"模式 零跑经营费用率从27 3%压缩至19 2% 接近理想16 4%水平 [16]
三年价格战「急刹车」,汽车产业没有赢家
36氪· 2025-06-06 10:33
2025年5月末至6月初,中国汽车工业体系接连迎来两份重量级行业倡议。 5月31日,中汽协率先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直指无序价格战导致 的全行业利润危机。6月3日,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紧急跟进,揭开了经销商体系在价格战冲击下 的生存困境。 这两份文件的密集出台,标志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市场渗透率突破40%的关键节点上,正经历"从规模 到利润"的剧痛转型。当新能源汽车从政策温室走向完全市场化竞争,持续两年的价格混战已让行业生 态发生深刻裂变。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中,2025年前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42.9万辆和430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和46.2%,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2.7%,标志着我国新 能源汽车产业正式迈入规模化普及阶段。 然而在产销两旺的表象下,行业利润率正经历断崖式下滑。2025年一季度汽车制造业利润率为3.9%, 低于同期下游工业企业5.6%的平均水平。如果把时间倒退回2014年,彼时全国汽车制造业的营收不到 7000亿,但利润率约为8.99%。 价格体系的失衡,始于2023年的"国补退坡"。 随着延续13年的 ...
618电视价格战白热化:32吋电视低至400元,头部企业毛利率不足20%
搜狐财经· 2025-06-06 10:06
618电视市场概况 - 618期间电视厂商价格战激烈,32吋电视低至500元价位段 [2] - 线上市场预计销售额54.4亿元,同比增长22%,均价3664元同比提升14% [3] - 线下市场均价7194元,涨幅7.5%,与线上形成明显差异 [3] - 京东平台艺术电视等趋势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倍,TCL Q9L PRO系列半小时成交额破千万 [3] 线上线下市场差异 - 线上32吋低价电视热销:飞利浦424元、创维469元、康佳466元、TCL雷鸟509元 [4][5] - 线下门店普遍缺货32吋产品,小米之家最小43吋售价1399元,海信最小50吋售价2599元 [7][8] - 线下消费者更关注画质和实体体验,销售透露线上线下产品生产线不同 [9] - 低尺寸电视降价幅度有限,因客单价不高,淡旺季价格差不明显 [9] 价格战原因分析 - 国补政策使零售价格下沉15%-20%,32吋能效提升达到补贴要求 [14] - 部分品牌采取差异化路线聚焦低端用户,酷开32吋产品销量超100万+ [16] - 与商家去库存有关,当前价格已接近成本底线,长期下降趋势不明显 [16] - 以65吋电视为例,面板成本占比52%,其他成本31%,品牌运营费10% [11][12] 企业经营状况 - 康佳彩电业务毛利率仅0.49%,TCL中国市场毛利率19.8%,海信视像毛利率14.45% [17][18] - TCL电子2024年收入993.22亿港元同比增长25.7%,净利润17.59亿港元增长136.6% [19] - 海信视像2024年营收585.3亿元增长9.17%,净利润22.46亿元增长7.17% [20] - 康佳集团2024年亏损32.96亿元,彩电业务持续承压 [21] 市场新趋势 - 大尺寸化趋势明显:75吋及以上、MiniLED、高刷电视成为主要卖点 [23][24] - 618首周线上零售额12.79亿元增长21.9%,均价3923元增长4.5% [24] - 创维表示大尺寸、高端艺术电视、MiniLED电视销售表现亮眼 [24] - 渠道竞争加剧,促销期提前且周期拉长,头部品牌马太效应显著 [24]
比亚迪董秘李黔:我们不打价格战,而是通过技术创新、规模与效率提升反馈用户
快讯· 2025-06-06 07:21
公司战略 - 公司表示有足够实力应对任何价格战挑战 [1] - 公司强调不参与价格战 而是通过技术创新 效率提升和规模效应创造价值 [1] - 公司将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带来的价值回馈给用户 [1] 行业贡献 - 公司认为这种经营模式是对中国汽车行业的重大贡献 [1]
外卖“百亿补贴”内卷,咖啡先受不住了
虎嗅· 2025-06-06 00:40
咖啡行业价格战现状 - 外卖平台百亿补贴导致咖啡价格断崖式下跌,出现2元/杯极端价格,远低于矿泉水价格[2][15] - 瑞幸和库迪等连锁品牌补贴后价格低至1.68-5.9元/杯,含免配送费[8][15] - 咖啡生豆成本飙升,2024年美国ICE咖啡期货年内涨幅达70%,超过黄金涨幅[16] - 瑞幸单杯成本10.16元,库迪9.55元/杯,补贴价严重低于成本[17] 本土咖啡品牌困境 - 重庆咖啡行业协会联名倡议停止补贴,指出2025年5月线上交易额同比降12%,订单均价降13%[3][5] - 全国连锁品牌外卖份额从4月初80%升至5月末90%以上,挤压本土品牌生存空间[19] - 本土品牌如巴郎树林、雾光山亭等因缺乏规模优势面临市场份额分流[3][5] - 研发投入意愿下降,行业创新动力衰竭[26] 连锁品牌与平台博弈 - 平台要求商家承担最高80%补贴成本,被指"绑架式让利"[31] - 拒绝参与补贴的商家遭遇平台"降级"惩罚[18] - Grid Coffee主理人批评平台先诱导破价再转移成本负担[19] 行业长期影响 - 消费者价格敏感度畸高,7元/杯即被视作"高价"[20] - 低价锚点形成后,补贴结束将面临用户留存难题[28] - 2023年瑞幸同店销售与利润承压,库迪出现关店潮[23] - 产能过剩风险加剧,即时销售特性放大经营压力[27] 市场背景与监管动态 - 中国一二线城市咖啡消费量达300杯/年,接近成熟市场水平[34] - 五部门约谈外卖平台,市场监管总局发文抵制低价倾销[38] - 四川、安徽等地监管部门点名低质低价竞争问题[38] 行业转型方向 - 瑞幸减少9.9元优惠产品从20款减至12款,尝试重建价格体系[16] - 酱香拿铁等产品创新案例显示品质升级潜力[35] - 行业需从价格战转向品质、服务与创新竞争[36][37]
外卖咖啡低至1.68元!“百亿补贴”再次掀起咖啡价格战
长沙晚报· 2025-06-05 18:53
咖啡价格战现状 - 京东外卖"百亿补贴"活动专栏中库迪咖啡多款产品第一件到手价低至1 68元 原价15 99元的生椰拿铁券后仅需5 9元 [2] - 淘宝闪购平台橙C美式 经典拿铁等产品券后价格6 99元 库迪咖啡单日订单突破1000万大关 广州深圳奶茶外卖量同比暴涨200% [2] - 库迪咖啡门店销量达日常订单近10倍 店员表示单店日销量达400杯 为之前数倍 [4] - 瑞幸咖啡推出6 9元限时福利券 原价9 9元产品领券后降价30% 门店到店取餐和外卖订单量均显著增加 [5] 行业规模与竞争策略 - 2024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达4856亿元 预计2025年增长至5579亿元 [5] - 头部品牌通过供应链优化降低成本 瑞幸自建烘焙工厂使单杯成本降20% 库迪直接采购哥伦比亚生豆降低成本25% [5] - 当前价格战主要由外卖平台补贴驱动 品牌方基本不会赔本 对品质影响有限 [6]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反馈 - 消费者社交平台分享库迪咖啡外卖实付价仅2 68元(含打包费) 称其为"打工人福音" [1] - 消费者表示咖啡已成为每日必需品 价格战显著降低消费成本 但同时对品质保障提出期待 [6]
七折买保时捷!汽车“豪门”也陷降价泥沼
第一财经· 2025-06-05 14:19
销量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中国市场仅交付9471辆新车 同比暴跌42% [1] - 2021年以9.57万辆达销量顶峰后连续三年下滑 2022年降2.5% 2023年降15% 2024年降28% [2] - 中国市场成为保时捷全球唯一下滑区域 2024年全球销量降3%的同时中国市场降幅达28% [2] 财务影响 - 2024年营收400.8亿欧元同比降1% 销售利润56.4亿欧元同比下滑23% [2] 价格策略 - 卡宴贷款方案折扣超30% 落地价90余万 全款方案100万出头 [1] - 帕拉梅拉降价30% 落地价低于100万 但优惠为清库存行为 库存仅个位数 [1] - 新款卡宴上市月余即出现20%终端折价 [3] 市场挑战 - 自主品牌崛起与新能源转型加速导致豪华车市场格局突变 [1] - 公司承认电动汽车发展速度慢于预期 未能跟上中国消费者需求转变 [2] 战略调整 - 上海嘉定研发中心2026年推出首款中国定制信息娱乐系统 聚焦智能网联与高压技术研发 [3] - 2024年底销售网点缩减至140家 计划2027年前进一步精简至100家 [5] - 中国区裁员10%正式员工与30%外包员工 称系组织架构优化重组 [4]
宝马和蔚来乐道,都被看中跑滴滴了
搜狐财经· 2025-06-05 03:30
乐道L60进入网约车市场 - 蔚来子品牌乐道L60被证实将用作滴滴专车业务 合作伙伴对标20万元左右的比亚迪汉 [1] - 乐道向苏州某网约车运营公司交付车辆的照片引发广泛传播 杭州蔚来销售负责人确认此事属实 [1] - 部分市场观点认为高端车型进入网约车市场可能损害品牌形象 影响私家车销量 与小鹏拒绝让MONA做网约车形成对比 [3] 乐道选择滴滴专车的战略考量 - 乐道L60定位滴滴专车业务 与小鹏MONA M03的快车业务有本质区别 专车业务更匹配其高端定位 [3] - 公司希望通过滴滴专车业务增加消费者触点 解决乐道品牌知名度不足的问题 [3] - 蔚来销售负责人表示滴滴专车用户画像与乐道目标客户匹配 目前仅在区域小范围试点高端专车项目 [3] 高端车型进入网约车市场趋势 - 价格战背景下 越来越多中高档及豪华车型进入网约车市场 包括蔚来此前对标的宝马 [3] - 广州网约车运营公司选择宝马i3作为滴滴专车 司机租赁方案为押金15000元 月租6200元 12个月起租 [5] - 宝马i3当前终端售价大幅下降 优惠后价格17万元 叠加置换补贴后最低可达15.5万元 [5] - 部分网约车公司甚至购入宝马i7运营滴滴豪华车业务 终端售价跌破60万元 相当于指导价6-7折 [5]
卖爆了!一杯不到3元,网友: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新华网财经· 2025-06-05 03:12
外卖平台补贴对咖啡茶饮行业的影响 - 外卖平台补贴导致咖啡和新茶饮价格大幅下降,库迪咖啡在外卖平台价格可低至1元多,算上包装费总花费不到3元 [1] - 库迪咖啡店员表示补贴后日均订单达500单,高峰期可达900多单,工作强度大幅增加 [4] - 京东、美团、饿了么启动百亿补贴计划,库迪咖啡单品价格被压至3.9元/杯与4.9元/杯,饿了么平台库迪咖啡销量增长近10倍 [4] 品牌销售表现与盈利情况 - 瑞幸咖啡进入"6块9"时代,部分饮品价格低于此前最低价9块9 [4] - 库迪咖啡生椰拿铁综合成本约5.1-5.3元,外卖补贴后单杯纯利润达3-4元 [6] - 上海某库迪咖啡门店日均营业额从3000元提升至1.2万-1.5万元,增长4-5倍 [6] - 瑞幸自营门店同店销售增长率转正达8.1%,茉莉奶白单日营业额超2100万元,订单突破75万杯 [6] - 奈雪的茶"闪购"活动上线24小时订单量同比暴涨超200% [7] 行业竞争格局与挑战 - 咖啡行业价格战持续,瑞幸曾通过低价策略迅速占领市场,星巴克被迫推出买一送一和五折活动 [7] - 外卖平台竞争加剧导致咖啡茶饮价格战再度升温 [7] - 价格战带来供应链、门店人效、出品品质等压力,部分门店出现断货和送错产品问题 [7] - 行业专家指出咖啡品牌需通过销售规模摊薄成本,行业将经历优胜劣汰 [7]
对话李斌:蔚来正在走出最低谷,不拼价格、拼技术和服务 | 次世代车研所
新浪科技· 2025-06-05 01:44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14年,发展分为三个阶段:2014-2021年为第一阶段,完成高端品牌打造、技术应用和服务体系布局,曾经历危机但被合肥、安徽战略投资人挽救 [3] - 2022-2024年为第二阶段,未实现经营目标,存在产品定位和销售网络下沉不足问题,但仍在研发和基建方面坚持长期投入 [3] - 2025年起进入第三阶段,前期技术、产品和基建投资将进入收获期 [4] 销量与盈利计划 - 公司预计二季度重返上升通道,销量指引7.2万-7.5万台,创季度交付新高 [5] - 四季度目标月销5万台,其中蔚来品牌2.5万台,乐道品牌2.5万台,萤火虫品牌3000-5000台 [8] - 在销量规模下保持17%-18%毛利率,销售管理费用控制在10%,研发费用6%-7%,可实现盈利 [8] 产品表现与规划 - 旗舰车型ET9在4月交付800多台,超过宝马7系和奥迪A8同期销量 [6] - 新ES6、EC6、ET5、ET5T四款车型完成新老切换,毛利提升 [6] - 乐道品牌5月交付6281台,环比增长42.8% [6] - 萤火虫品牌4月交付3680台,超过纯电Mini和Smart 4月销量总和 [7] - 即将推出乐道L90和L80,以及第三代ES8 [8] 行业竞争策略 - 公司不参与价格战,主张拼技术、品质和服务 [11] - 认为价格战会导致低水平竞争,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11] - 行业反内卷有利于公司发挥技术和服务优势 [12] 技术投入与成本控制 - 自研NX9031神玑芯片、整车全域操作系统等技术将陆续应用 [5] - 一季度开始推行成本控制和管理提效,预计二季度60%-70%调整到位,三季度80%-90%到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