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

搜索文档
用心做好粮食安全民生答卷
经济日报· 2025-08-13 22:05
粮食安全与生产 - 粮食安全面临极端天气频发、粮价低位运行、消费需求分化、食品安全期待提升等多重挑战 [1] - 今年农业灾害呈现"南北涝中间旱"格局,夏粮因局部干旱略有减产但总体稳产丰收,秋粮生产正遭遇华东华北强降雨和黄淮高温干旱 [2] - 中央财政紧急拨付10.15亿元支持受灾地区恢复农业生产,各地采取排水抗旱措施降低灾害影响 [2] 价格调控与市场稳定 - 小麦、稻谷价格持续走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启动最低收购价政策覆盖5省小麦和江西早籼稻 [3] - 全面推广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支持农民"愿保尽保"规避价格风险 [3] - 鼓励粮食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长期订单,通过优质优价机制形成产销共赢 [3] 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 - 粮油消费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有机大米价格比普通大米高几倍至十几倍且复购率高 [4] - 市场呈现"金字塔"结构,中高端产品需求旺盛,五常大米等地理标志产品实现经济与文化双赢 [4] - 不同消费群体呈现差异化需求:年轻父母选择有机胚芽米,健身人群青睐藜麦,老年人偏好低糖杂粮 [4] 质量安全与技术创新 - 粮食全产业链存在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添加剂滥用等质量隐患 [5] - 在污染风险区推广低镉水稻品种并加强土壤修复,建立四级质量检验监测体系 [5] - 运用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建立质量追溯体系,赋予粮食"数字身份证"实现全流程可查 [5]
新业态与商业载体不断扩容 武汉锚定中部消费活力“第一城”
证券时报· 2025-08-13 17:46
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十强城市排名 - 2025年上半年社零十强城市依次为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苏州、杭州、南京、武汉 [1] - 武汉以7.3%同比增速位居十强榜首 成为唯一增速突破7%的城市 [1] - 广州、成都、南京、杭州、武汉五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5%基准线 [1] 武汉消费市场表现与政策驱动 - 武汉上半年GDP达10592.8亿元 同比增长5.5% 首次上半年突破万亿大关 [2] - 社零总额4279.97亿元 同比增速7.3% 消费引擎动能显著 [2] - 政府将"做强消费主引擎"列为经济增长首要任务 政策导向明确 [2] - 2024年率先推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2025年持续加力扩围 [3] - 家具类、家电类、建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19.8%、40.5%、27.4% [3] 消费场景创新与活动成效 - 上半年举办展会节事1100场以上 开展促消费活动2000场以上 [3] - 武汉马拉松吸引7.1万人次游客 直接消费1.17亿元 总拉动效应2.98亿元 [4] - 上半年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营收增长36.1% 休闲观光活动增长16.7% [4] - 商品零售额增长7.6% 餐饮收入增长2.7% 文旅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4] 商业载体升级与国际化进展 - 打造1500万平方米商业空间 引进首店超千家 [5] - 付费制会员商店数量将达6家 超过北京、深圳 [6] - 武汉SKP上半年客流量近1000万人次 单日销售额最高达1.65亿元 [6] - 新增SKP等近十个大型购物中心 国际品牌入驻数量显著提升 [6] 居民消费基础与未来方向 - 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66元 同比增长4.8% [7] - 核心商圈零售业态占新开业店铺数量近40% [7] - 计划通过跨境电商、免税店等载体链接全球市场 [9] - 首家市内免税店开业 33家商场纳入离境退税政策范围 [9]
最高贴息3000元,汽车消费再迎政策东风
搜狐财经· 2025-08-13 14:40
政策内容 - 三部门联合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消费者购买家用汽车 车辆保险及维修等领域单笔5万元及以上贷款纳入贴息范围 [1] - 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 单笔5万元及以上汽车购置贷款可享受年1%贴息 且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3] - 最高贴息3000元 对应30万元贷款本金 贷款金额不足5万元时贴息上限为1000元 [3] 行业影响 - 政策通过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效应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支持消费升级 补贴范围精准覆盖大宗消费需求 [3] - 政策降低消费者购买汽车成本 有效提升消费能力 将促进汽车销量增长 [3]
多维优势构筑竞争力 金龙鱼上半年营收净利同比双增
证券日报网· 2025-08-13 13: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6.82亿元,同比增加5.67% [1] - 归母净利润17.56亿元,同比增长60.07%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261%,利润总额同比大增475% [1] 业务板块分析 - 厨房食品业务营收利润双增长,得益于销售渠道拓展和新工厂产能释放 [1] - 面粉和大米业务利润同比明显改善 [1] - 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板块受益于原材料采购优化和下游养殖需求良好,大豆压榨利润同比涨幅较大 [1] 大健康战略布局 - 推出大健康品牌"金龙鱼丰益堂",推动业务从基础营养向功能食养升级 [2] - 大健康产品线包括植物甾醇蛋白乳、甘油二酯油、低GI米饭、黑青稞苦荞挂面等,针对血脂异常、肥胖、控糖等健康需求 [2] - 2025年C-BPI品牌排行榜中,金龙鱼蝉联食用油、面粉、大米三大品类品牌力指数冠军,食用油品牌以698.5分连续十五年榜首 [2] 行业趋势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消费升级与健康膳食需求深度融合 [3] - "健康中国"战略为食品产业开辟新蓝海 [3] - 公司计划依托研发、生产、供应链优势,推出更多元化、营养健康的高品质食品 [3]
解码重庆:“消费第一城”怎样炼成
中国经营报· 2025-08-13 13:08
核心观点 - 重庆市2023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300.37亿元,同比增长4.5%,超过上海同期数据,成为全国消费第一城 [1] - 重庆通过本地消费驱动、夜间经济、明星效应及多元场景创新实现消费增长,并计划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为核心推动商文旅体健展深度融合 [1][3][5][7][10][12][13] 本地消费策略 - 下浩里街区定位"老街"而非景区,60%非节假日消费者为本地居民,通过主理人精品店吸引复购 [3][4] - 解放碑妙街本地客群占比超50%,结合罗汉寺文化推出素食汉堡等创新品类 [4] - 重庆出台《提振消费若干措施》,通过就业增收释放消费潜力,目标每年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以上 [5] 明星与网红效应 - 星光68广场利用TFboys等明星活动显著提升饰品、餐饮、数码业态销量 [7][8] - 下浩里借肖战打卡点吸引粉丝消费,后续吸引多明星拍摄综艺;美国网红"甲亢哥"直播带动欧美游客 [8] - 方圆LIVE打造二次元主题聚集地,吸引京沪及海外消费者,政府政策支持动漫、电竞IP衍生消费 [9] 线上线下融合 - 重庆"6·18"电商节实现网络零售额534.2亿元,同比增长12.9%,联动头部平台与千家企业 [5] - 线下门店强化体验差异化,部分品牌因线上成本增高回归实体,网红打卡点带动商场客流 [12] 夜间与多元场景 - 暑期推出200余场"不夜重庆生活节",无人机灯光秀每周六及节假日亮相 [10] - 岸香南项目复兴南滨路夜经济,结合江景餐饮与年轻化设计;星光68星桂坊项目夜间打卡人气旺盛 [10][11] - 光环购物公园室内"沐光森林"场景占地6000平方米、高40米,免费开放吸引数百市民避暑消费 [12] - 政府规划打造"江崖街洞天"多元场景,发展江岸经济与全域夜游体系 [13] 国际化与创新业态 - 推动离境退税商店三年内达200家,免税店设"重庆造"专区并实行增值税即买即退 [9] - 谢凌建议利用地形优势植入体育、国潮等新兴业态,通过"展秀演会赛"扩大首店经济 [13]
双汇发展2025年半年报出炉:营业收入增至284亿元,肉类外销量近160万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12:0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4.14亿元 同比增长2.97% [1] - 归母净利润23.23亿元 同比增长1.17% [1] - 拟每10股派息6.5元 现金分红总额22.52亿元 占可分配利润56.8%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9.14亿元 总资产达381亿元 [5] 业务运营数据 - 肉类产品总外销量157万吨 同比上升3.67% [2] - 屠宰业收入137.69亿元 同比增长3.33% 外销量68.86万吨 同比增长11.17% [2] - 生鲜禽产品销量18.03万吨 同比大幅增长17.46% [2] - 包装肉制品收入112.07亿元 毛利率提升0.61个百分点至36.10% [2] 产业链与产能布局 - 在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有30多个现代化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 [2] - 年加工肉制品产能200多万吨 单班年屠宰生猪产能2500多万头 [2] - 形成主业突出、辅业协同的肉类产业集群 涵盖饲料业、养殖业、包装业、商业、外贸业、调味品业 [3] 销售渠道建设 - 经销商总数21415家 较年初增加551家(增幅2.64%) 其中长江以南7294家(增幅1.67%) 长江以北14121家(增幅3.15%) [3] - 直销收入同比大增28.48%至近80亿元 经销收入204.18亿元 [3] - 已进入各大主流电商平台 运作京东新通路、小象超市等平台入仓业务 [3] 行业发展趋势 - 屠宰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占比突破50% [4] - 国内肉类消费以鲜肉为主 深加工率较低 但便捷化、多元化、健康化需求推动深加工品类创新 [4] - 冷鲜肉通过全程冷链运输销往全国 满足高品质肉类产品需求 [5] 产品战略与创新 - 形成火腿肠类、火腿类、香肠类、酱卤熟食类、餐饮食材类、罐头类等包装肉制品矩阵 [4] - 双汇王中王为经典明星产品 推出"味美东方"系列香肠、轻咔能靓鸡胸肉肠等健康化产品 [4] - 推出多种速食产品贴近家庭餐桌 [4]
最高贴息3000元!这一新政惠及汽车消费 专家:杠杆效应显著,新能源渗透率或破5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09:44
政策内容 -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1] - 贴息范围涵盖单笔5万元以下的一般消费和5万元及以上的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领域明确纳入贴息范围,包括汽车购置、车辆保险及维修等消费场景 [1] - 对于5万元以上的消费,贴息计算以5万元为上限 [1]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且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5] - 政策执行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5] - 每位借款人在单家银行的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30万元消费),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累计贴息不超过1000元(对应10万元消费) [5] 金融机构响应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贷款经办机构共23家,包括6家国有大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5]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均发布公告称将积极响应并严格执行《方案》 [6] - 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表示将于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 [6] - 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银行表示后续将通过手机银行App、官方微信公众号、官网、营业网点等渠道公布办理流程等实施细则 [6] 行业影响 - 以5年期20万元汽车贷款为例,贴息后实际利率下降1%,月供可减少约170元,总利息节省超1万元 [4] - 政策通过降低购车成本将有效提升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进而促进汽车销量的增长 [4] - 相较直接补贴,该政策最突出的特点是杠杆效应显著,1%的贴息比例可撬动百倍于财政资金的消费贷款 [12] - 政策投放精准度高,能够直接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重点刺激汽车等大额消费 [12] -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达44%的基础上,预计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渗透率有望突破50% [12] - 政策将引导消费者选择更高配置或更大排量的车型,推动整个汽车市场的消费升级 [12] - 随着汽车消费的增长,将直接带动包括零部件制造、充电桩建设等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形成"消费-生产-就业"的良性循环 [12] 市场现状 - 今年1~7月,汽车市场累计产销分别达到1823.5万辆和1826.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 [11] - 7月份汽车市场单月产销分别实现13.3%和14.7%的同比增长,呈现"淡季不淡"特征 [11] 落地情况 - 中国银行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尚未执行该项政策,仍以特斯拉的金融方案为准,当前提供的是首付7.99万元的'5年0息'贷款活动 [10] - 特斯拉中国销售人员表示目前尚未收到配合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的通知,销售端仍以现有的金融促销方案为主 [10]
贷款消费,就能享受政府补贴?
虎嗅· 2025-08-13 07:18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直接降低个人消费者贷款成本 [1][5] - 政策旨在以财政贴息方式支持居民消费 通过降低信贷成本激发消费潜力 形成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35] 政策适用范围 - 仅适用于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 不含信用卡业务 [7][9] - 政策到期后将根据实施效果评估是否延长期限 [11] 贴息标准 - 贴息利率为年化1% 相当于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3%左右水平的三分之一补贴 [12] - 贴息比例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14] - 贴息资金由贷款经办机构在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扣减 [27] 消费额度要求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可享受贴息 [17] - 单笔5万元及以上消费需属于重点领域方可贴息 且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17][19]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贴息可多笔叠加 单个借款人在单家机构累积贴息上限1000元 对应累积消费金额10万元 [24] - 单笔5万元及以上消费贴息可多笔叠加 单个借款人在单家机构累积贴息上限3000元 对应累积消费金额30万元 [22] 资金监管机制 - 监管机构将对资金用途进行监督 确保贴息资金真正用于消费领域 [31] - 发现挪用资金或套取贴息等违法违规行为 将追回贴息资金并追究机构责任 借款人违规行为将纳入征信记录 [33] 配套政策 - 同步发布《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通过支持服务消费进一步稳定就业和经济增长 [38]
2025-2031年中国自动帐篷行业市场供需状况分析与投资策略研究预测
搜狐财经· 2025-08-13 06:13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 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 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一、行业概述 自动帐篷(又称快开帐篷)是通过预装骨架实现快速开合的休闲帐篷。它采用防水、耐用且轻便的材料,结合先进机械结构设计,让用户能轻松完成搭建与 收纳,大幅提升户外活动的便捷性和舒适度。 其应用场景广泛,涵盖家庭聚会、朋友郊游、露营、徒步旅行、户外探险等,是现代户外生活的重要装备。按使用季节可分为二季、三季和四季帐篷;按使 用范围可分为军用、野营和休闲帐篷;按材料可分为玻璃纤维杆、铝杆、扁钢丝、塑料杆等类型。 涤纶长丝因高强度、耐磨、轻量化特性,用于面料主体和支架辅助组件,提供防水、抗撕裂及支撑功能。2022年受疫情和限电政策影响,我国涤纶长丝产量 4276万吨,同比降0.2%;需求量3953.88万吨,同比降1 ...
聚焦新动向 探索新路径 2025连锁企业用工状况专题座谈会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8-13 06:11
座谈会背景与意义 -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连续第四年举办连锁企业用工状况专题座谈会 聚焦稳就业与行业用工议题[1] - 会议汇聚政行企研多方力量 旨在破解行业用工难题并探索稳就业新路径[1] - 协会连续四年参与民政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组织的就业问题解决举措[1] 参会代表与行业规模 - 人社部就业促进司 中华全国总工会权益保障部等政府部门负责人参会[3] - 16家连锁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参会 涵盖超市 餐饮 百货 酒店 药房 洗衣 房屋中介等业态[3] - 连锁零售行业从业人数超5000万 约占全国总就业人口7% 是保民生稳就业的重要力量[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市场竞争环境改变 企业对员工能力素质和成本控制要求提高[3] - 人口结构与大众就业观念明显转变 企业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增加[3] - Z世代成为劳动力市场主力 员工对灵活就业 职业发展 工作生活平衡需求凸显[5] - 连锁企业门店分布广 人员流动性高 岗位技能要求多元 在招聘培训留存环节面临独特挑战[5] 三大核心研讨议题 - 解析用工新形式新态势与实际难题 包括智能机器人应用 小时工管理 跨区域用工协同 技能人才梯队建设等具体问题[5] - 交流稳就业前提下的创新实践 包括优化排班制度 推进数字化管理 开展技能培训 构建新型劳动关系等方式[5] - 探讨劳动争议新司法解释的影响与应对 针对9月1日施行的新规中劳动关系认定 赔偿金支付等热点问题[6] 座谈会成果与影响 - 过去3年收集近百条企业诉求与建议 部分关于灵活就业保障 技能培训补贴 跨区域社保衔接等建议被纳入政策制定参考[6] - 本次座谈会成果将汇总行业共性问题与解决建议并报送政府部门[7] - 协会未来将通过常态化沟通机制 行业人才标准制定 就业平台搭建 技能大赛 人才评价体系 校企合作等方式助力行业稳就业促发展[7] 企业反馈与评价 - 企业代表认为此类有政府部门参与 跨业态的交流形式珍贵 能及时了解政策导向并借鉴同行创新经验[6] - 协会搭建的交流平台能让企业真实诉求被听见 有助于稳定用工和提升效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