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

搜索文档
科锐国际(300662):回暖趋势延续 盈利弹性有望释放
新浪财经· 2025-04-29 02:43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117.88亿元,同比增长20.55%,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2.42%,略超预测(收入113.21亿元/归母净利润2.02亿元)[1] - 25Q1营收33.03亿元,同比增长25.13%,环比增长0.94%,归母净利润5778万元,同比增长42.15%[1] - 预计25/26/27年归母净利润为2.97/3.50/4.03亿元,上调25.86%/38.63%/-[4] 业务增长 - 灵活用工是收入增长主要驱动力,25Q1在册外包员工47400余人,最近5个季度分别净增700/2500/3700/3100/1900人[2] - 中高端人才访寻业务自24Q3回暖,24Q1至25Q1成功推荐人数分别为3113/4684/6017/4742/3810人,同比增长92%/9%/14%/39%/22%[2] - 中国大陆业务加速修复,24Q1~25Q1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0.3%/22.9%/23.1%/25.4%/25.1%,海外业务仍有压力[2] AI赋能与技术发展 - 完成产业互联平台"禾蛙"与"同道"系列平台整合,25Q1发布技能与招聘行业级预训练语言模型CRE0.5和Match System 2.0[3] - 推出AI筛选助手1.0,为发单方减少80%筛选工作量,准确度达98%,计划开发禾蛙闪链5大AI赋能工具[3] - 25Q1禾蛙平台累计交付岗位15000余个,同比增长119.05%,预计25年技术服务收入同比翻倍增长[3] 市场与政策支持 - 公司在复杂外部环境下展现良好市场需求洞察能力,灵活用工业务韧性突出[1] - 促就业/扩内需等政策支持下,招聘业务具备向上弹性[4] - 给予25年25x PE(可比均值15.85x),目标价37.77元(前值21.61元),维持"增持"评级[4]
中文在线:紧握“大航海时代”机遇 短剧出海塑造全球文化消费“第四极”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02:1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9亿元,其中境外收入3.03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亿元 [1] - 公司加大对海外微短剧业务的推广及研发投入,短期战略投入对利润造成暂时性影响 [1] 战略规划 - 公司提出"大航海时代"国际化战略,通过短剧打造中国"第四大国际文化现象" [1][4] - 以AI和人才为支撑加速全球布局,立足内容科技与文化创新交汇点 [1][6] - 经历从原料、产品到模式出海的三个阶段,推动中国短剧工业体系全球复制 [4] 内容生态 - 公司拥有560万种数字内容资源,450万名驻站作者,2000余位签约知名作家 [2] - 全品类平台与垂类平台结合,17K小说网和四月天小说网贡献多部爆款作品 [2] - IP衍生业务覆盖音频、漫画、动画、短剧、影视、游戏等全模态开发领域 [2] IP开发案例 - 《罗小黑战记》动画番剧全网播放量超10亿次,2019年电影创中国动画海外发行票房纪录 [3] - 《罗小黑战记2》动画电影预计2025年上映,有望引发新观影热潮 [3] - 动漫短剧《开局物价贬值百万倍》《我在诡秘世界玩嗨了》等优质作品即将上线 [5] 短剧业务布局 - 国内短剧激活原创数字内容库,实现小说与短剧双向赋能 [5] - 海外布局日本、美国、东南亚市场,开发言情、悬疑、奇幻等多品类短剧 [5] - 中国短剧应用在海外视听类应用下载量Top100中占据2席 [4] AI技术应用 - 自研"中文逍遥"大模型赋能剧本创作、多语种翻译、内容营销等全流程 [6] - 计划年内上线自研AI工具链,推动动漫短剧产业降本增效 [5] - AI深度融入用户洞察、创意反馈与精准投放,重构内容产业底层逻辑 [6] 人才体系 - 在美国、日本、东南亚组建具备原创与本地执行力的核心团队 [6] - 构建AI工程与运营岗位布局,加速适应AI时代的人才生态 [6] - 以全球视角、本地表达为原则推动内容本地化制作与运营 [6]
低碳驱动,AI赋能! 300余名专家学者在江大耒耜会议碰撞创新火花
扬子晚报网· 2025-04-28 09:09
扬子晚报网4月28日讯(通讯员吴奕杨雨记者万凌云)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4月28日,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工程 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和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共同主办的2025耒耜会议在江苏大学召开。 来自86所高校、科研院所的院士和专家学者,以及36家企业负责人等共300余位嘉宾,围绕"低碳驱动农机高质量发展,AI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主题展开 深入研讨,面向全球农业科技前沿进行创新对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陈剑平、陈学庚、赵春江、柏连阳,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郝立顺,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赵兵,江苏省农业农 村厅副厅长曹丽虹等出席会议。 江苏大学党委书记李洪波,江苏大学校长邢卫红,江苏大学原党委书记袁寿其,江苏大学原校长颜晓红等出席。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范建华主持开 幕式。 现场 现场 李洪波在开幕式上表示,举办耒耜会议,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建设农业强国部署要求、补足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短板弱项的重要举措。各位领导和专家 学者在本次会议期间交流碰撞出的智慧火花和结晶,将有力促进农业科技、农机装备产业和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江苏大学将充分吸收运用本次会议的丰 硕成 ...
迪安诊断:业绩短期承压,检验业务呈现高质量发展-20250428
信达证券· 2025-04-28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文档未提及报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2024年收入和利润下滑,检验业务仍高质量发展,未来盈利能力有望修复,AI赋能或开启智能诊断新篇章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报告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1.96亿元(yoy -9.04%),归母净利润 -3.57亿元(yoy -216.20%),扣非归母净利润 -3.80亿元(yoy -228.9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07亿元(yoy -37.16%);2024Q4实现营业收入29.38亿元(yoy -5.71%),归母净利润 -4.88亿元(yoy -118.49%) [1] 点评 - 收入短期承压,检验业务高质量发展:2024年受市场需求、行业竞争和业务调整影响,公司增长承压;诊断服务业务收入45.20亿元(yoy -12.86%),ICL收入41.73亿元(yoy -11.55%),主要因DRGS等控费措施使医院检验外包需求放缓,但三级医院收入和特检业务收入占比上升,2024年三级医院收入占比提升至42.82%,特检业务收入18.22亿元,占比40.31%(yoy +0.81pp),重点疾病项目如病原感染、血液肿瘤、神经免疫业务分别同比增长57%、51%、38%;诊断产品业务收入81.34亿元(yoy -6.36%),渠道产品77.87亿元(yoy -5.99%),自产产品3.47亿元(yoy -13.84%),渠道产品下滑受集采和业务调整影响,自产产品下滑因医疗反腐影响新产品入院进程 [2] - 竞争与减值影响利润,AI赋能转型:2024年销售毛利率下滑3.28pp至28.01%,加大重点疾病线和海外市场拓展,叠加信用减值损失4.83亿元、资产减值损失4.02亿元(含商誉减值损失3.78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3.57亿元;减值影响持续性弱,未来行业需求复苏,公司布局优势凸显,盈利能力有望修复;公司携手华为云发布“迪安医检大模型”,利用AI赋能实验室建设,提升检验效率、降低成本,随着AI技术成熟和应用场景拓展,有望开启智能诊断新篇章 [2] -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5.60、131.89、140.1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0%、5.0%、6.3%,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60、7.34、9.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8.8%、59.4%、23.4%,对应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PE分别为19、12、9倍 [2] 重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3,408|12,196|12,560|13,189|14,016| |增长率YoY %|-33.9%|-9.0%|3.0%|5.0%|6.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07|-357|460|734|905| |增长率YoY%|-78.6%|-216.2%|228.8%|59.4%|23.4%| |毛利率%|31.3%|28.0%|27.9%|28.6%|29.4%| |净资产收益率ROE%|4.1%|-5.4%|6.7%|9.9%|11.2%| |EPS(摊薄)(元)|0.49|-0.57|0.74|1.17|1.45| |市盈率P/E(倍)|27.95|—|18.68|11.71|9.49| |市净率P/B(倍)|1.14|1.31|1.24|1.16|1.06| [4]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 包含各年度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等多项财务数据及变化情况 [5] 研究团队简介 - 唐爱金为医药首席分析师,有药物化学专业背景和医药市场经营运作经验,曾就职于多家机构负责医药团队卖方业务超9年;贺鑫为医药分析师、医疗健康研究组长,5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覆盖多个细分领域;曹佳琳为医药分析师,2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负责医疗器械等领域研究;章钟涛为医药分析师,1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曾任职于方正证券,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覆盖多个领域;赵丹为医药分析师,2年创新药行业研究经历,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主要覆盖创新药 [6]
迪安诊断(300244):业绩短期承压,检验业务呈现高质量发展
信达证券· 2025-04-28 07: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文档未提及报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2024年收入和利润下滑,检验业务仍高质量发展,未来盈利能力有望修复,AI赋能或开启智能诊断新篇章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报告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1.96亿元(yoy -9.04%),归母净利润 -3.57亿元(yoy -216.20%),扣非归母净利润 -3.80亿元(yoy -228.9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07亿元(yoy -37.16%);2024Q4实现营业收入29.38亿元(yoy -5.71%),归母净利润 -4.88亿元(yoy -118.49%) [1] 点评 - 收入短期承压,检验业务高质量发展:2024年受市场需求、行业竞争和业务调整影响,公司增长承压;诊断服务业务收入45.20亿元(yoy -12.86%),ICL收入41.73亿元(yoy -11.55%),主要因DRGS等控费措施使医院检验外包需求增长放缓,但三级医院收入和特检业务收入占比上升,2024年三级医院收入占比提升至42.82%,特检业务收入18.22亿元,占比40.31%(yoy +0.81pp),重点疾病项目如病原感染、血液肿瘤、神经免疫业务分别同比增长57%、51%、38%;诊断产品业务收入81.34亿元(yoy -6.36%),渠道产品77.87亿元(yoy -5.99%),自产产品3.47亿元(yoy -13.84%),渠道产品下滑受集采和业务调整影响,自产产品下滑因医疗反腐影响新产品入院进程 [2] - 竞争加剧和减值影响表观利润,AI赋能转型:2024年销售毛利率下滑3.28pp至28.01%,加大重点疾病线和海外市场拓展,叠加信用减值损失4.83亿元、资产减值损失4.02亿元(含商誉减值损失3.78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3.57亿元;减值影响持续性弱,未来行业需求复苏,公司布局优势凸显,盈利能力有望修复;公司携手华为云发布“迪安医检大模型”,利用AI赋能实验室建设,提升检验效率、降低成本,随着AI技术成熟和应用场景拓展,有望开启智能诊断新篇章 [2] -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5.60、131.89、140.1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0%、5.0%、6.3%,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60、7.34、9.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8.8%、59.4%、23.4%,对应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PE分别为19、12、9倍 [2] 重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3408|12196|12560|13189|14016| |增长率YoY %|-33.9%|-9.0%|3.0%|5.0%|6.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07|-357|460|734|905| |增长率YoY%|-78.6%|-216.2%|228.8%|59.4%|23.4%| |毛利率%|31.3%|28.0%|27.9%|28.6%|29.4%| |净资产收益率ROE%|4.1%|-5.4%|6.7%|9.9%|11.2%| |EPS(摊薄)(元)|0.49|-0.57|0.74|1.17|1.45| |市盈率P/E(倍)|27.95|—|18.68|11.71|9.49| |市净率P/B(倍)|1.14|1.31|1.24|1.16|1.06| [4]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 文档详细列出了报告公司2023A - 2027E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各项数据,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等指标 [5] 研究团队简介 - 唐爱金为医药首席分析师,浙江大学硕士,有药物化学专业背景和医药市场经营运作经验,曾就职于多家证券机构负责医药团队卖方业务超9年 [6] - 贺鑫为医药分析师、医疗健康研究组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硕士,有5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覆盖多个细分领域 [6] - 曹佳琳为医药分析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数量经济学硕士,2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负责医疗器械设备等领域研究 [6] - 章钟涛为医药分析师,暨南大学国际投融资硕士,1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曾任职于方正证券,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主要覆盖中药等领域 [6] - 赵丹为医药分析师,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2年创新药行业研究经历,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主要覆盖创新药 [6]
贾跃亭最后的“逆袭稻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7 15:40
每经品牌价值研究院 付克友 人在异国的贾跃亭,已经快被遗忘干净,但他还假装自己站在舞台中央。因为他需要一场逆袭的戏码。 最新的消息是,他被正式任命为FF(法拉第未来)联席CEO(首席执行官),称将拿出一半收益偿还 国内债务。 这个被贴上"下周回国""为梦想窒息"标签的男人,真的还能靠画饼拯救崩塌的品牌人设吗? 贾跃亭在微博上兴奋地欢呼"I AM BACK, BACK TO WIN!(我回来了,必胜!)"他承诺,将带领FF和 FX(品牌名),重现乐视辉煌,"野子归来,打破枷锁,冲破五指山"。他继续灌输心灵鸡汤:创业者 的心,不是玻璃,而是钻石;越压越砺,越磨越坚。 众所周知,贾跃亭的品牌人设,是从"颠覆者"到"老赖"的坠落史。品牌心理学告诉我们,信任一旦破 产,重建比登天还难。 这次"野子归来",贾跃亭主打两招:"创始人精神"和"还债人设"。 贾跃亭痛心疾首地说:人生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当初放弃FF的CEO。他认为,并不是自己拖累了FF, 而是他拉动FF成功的纽带被剪断了,导致FF多次坠入谷底。 这话细品还是"甩锅式反思"。FF股价跌到1美元、十年造车14辆、买家还有自家高管,难道全是职业经 理人的锅? 品牌逻辑 ...
割草机器人:园林行业“自动驾驶”,AI赋能下的新兴赛道
天风证券· 2025-04-27 14: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强于大市”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割草机器人行业处于发展阶段,市场空间大但渗透率低,欧洲市场领先,美国处于起步阶段,竞争格局或因新进入者改变 [2][11][17][18] - 割草机器人经济性显著,全使用周期成本有优势,还有节省时间等优点,锂电化和智能化推动产品创新 [3][28][32][33] - 定位技术多样,RTK+VSLAM是较好方案,九号EFLS系统有优势,不同企业定位导航和避障方式有差异 [4][46][51][54] - 九号产品性价比高,富世华无边界产品价高,科沃斯部分产品定位技术成本或高,九号无边界产品有望提高转化率 [6][60][68][72] - 胜出企业需兼具软硬件实力,理解行业和机器人,有成本优势、品牌和渠道优势,看好九号、激光雷达和自动驾驶AI芯片环节 [7][80][84] 行业空间&竞争格局 市场规模与渗透率 - 2021年全球传统割草机出货约2500万台,主要在欧美,家用场景占70%,预计2024年割草机器人渗透率不到10% [2][11] - 欧洲除英国外渗透率超15%,西北部达50%-60%,英国及美国在5%及以下,因草坪面积、产品力、环保政策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 [2][17] 竞争格局 - 2022年1月富世华、宝时得占90%份额,九号销量快速提升,新进入者或改变格局 [18] - 2019 - 2024年多家企业入局,分为园林器械起家、机器人背景新进入者、初创公司三类 [22][25] 割草机器人经济性显著,产品力创造需求 经济性 - 购置成本高,但全使用周期成本有优势,以500平草坪为例,使用2年以上整体成本低于电动、汽油割草机 [3][28][31] 产品优势 - 节省时间、可外出维护、杂草少、安静运行,锂电化和智能化带动产品从埋线式到无埋线式创新 [32][33] 园林行业“自动驾驶”,实现无边界、规划式割草 定位技术 - RTK厘米级定位、响应快,但依赖卫星信号,易出错且设置复杂 [39] - VSLAM成本低、适应环境快,但需强大计算能力,受光照等影响 [42] - 激光雷达SLAM定位和抗干扰强,但成本高 [43] - 超宽带主要用于室内,需部署基站,室外受限 [45] - RTK+VSLAM是较好方案,技术互补且成本低 [46] 九号EFLS系统 - 集成多传感器,提供精确导航,解决割草效率低和设置复杂问题,有1.0、2.0、3.0版本迭代 [51] 企业方案 - 不同企业定位导航和避障方式多样,较多采用RTK技术 [54] 产品对比 九号公司 - 欧洲产品999欧元起,有i、H、X3系列,性价比高,X3系列割草面积和速度提升 [60] - 美国产品2025年春季上市,X3系列功能升级,适合美国市场 [64] 富世华 - 无边界产品价格高于九号,美国产品针对大面积草坪,价格昂贵 [65][68] 科沃斯 - 欧洲产品价格对标九号,部分型号采用RTK+激光雷达,成本或较高 [69][72] 价格对比 - 九号无边界产品略高于富世华布线产品,但使用体验好,有望提高转化率 [78] 投资建议 胜出企业要素 - 需兼具软硬件实力,理解行业和机器人,自研RTK芯片有成本优势,有品牌和渠道优势 [80] 推荐标的 - 割草机器人推荐九号公司,激光雷达关注禾赛科技、速腾聚创,自动驾驶级AI芯片看好地平线 [84] 相关公司优势 - 九号有机器人基因,技术创新强,发布全球首款无边界割草机器人 [85] - 禾赛推出JT系列激光雷达,应用于追觅产品 [86] - 速腾与库犸合作推出固态雷达割草机器人 [88] - 地平线是机器人AI芯片领跑者,有完善软硬件生态 [90]
国际化布局成效显著 亚辉龙2024年海外市场增长强劲
证券日报· 2025-04-25 08:11
文章核心观点 - 亚辉龙2024年年报展现较强经营韧性,凭借持续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构建技术壁垒,未来有望在市场中稳健前行 [2][3] 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2亿元,归母净利润3.02亿元,扣非净利润2.87亿元 [2] - 2024年公司常规自产业务营收16.72亿元,同比增长26.13% [2] - 2024年公司海外常规自产业务收入2.50亿元,同比增长64.78% [3] - 2025年一季度海外市场实现化学发光业务收入5238.13万元,同比增长56.31% [3] 仪器装机 - 2024年公司自产化学发光仪器新增装机2662台,海外新增装机1235台 [2] - 2024年流水线新增79条,2025年1 - 3月新增19条 [2] - 2025年一季度流水线新增装机19条,同比增长18.75% [2] - 2025年一季度海外新增装机283台,同比增长92.52% [3] 研发投入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3.38亿元,同比增长3.84%,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16.80% [2] 研发成果 - 公司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不孕不育等多领域新增15项化学发光检测试剂项目获境内外注册证书,截至期末共有178项化学发光诊断项目获证,2025年一季度又新增6项,总数达184项 [3] - 公司完成抗体人源化技术平台搭建,启用AI赋能生物活性原料开发 [3] 智能化建设 - 公司自主研发的iTLA Max实验室智能化自动化流水线系统融入AI技术,实现全场景智慧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流水线速度可达1200样本管/小时,能连接多种仪器设备,并搭载智能机器人完成耗材自动添加 [3]
2025世界读书日 优惠好价!
第一财经· 2025-04-24 07:17
订阅优惠活动 - 《第一财经》杂志纸刊全年订阅优惠价386元 原价480元 [1] - 《第一财经》杂志数字刊全年订阅优惠价158元 原价188元 [4] - 《第一财经》杂志Pro会员与三联周刊年卡组合优惠价548元 原价976元 [5] - 《第一财经》杂志与三联数字刊联合订阅包含纸刊+数字刊会员年卡 优惠价548元 [6] - 《第一财经》杂志Pro会员与中信书院年卡组合优惠价568元 原价886元 [6] - 第一财经智享会员全新上线 提供AI赋能决策功能 [7] 会员服务内容 - 第一财经智享会员提供独家投研资讯和AI功能产品 [9] - 智享会员限时早鸟价:月度88元 季度188元 年度588元 [9] - 数字刊服务强调随时随地阅读的便捷性 [4][5] - 纸刊服务突出与智慧对话的阅读体验 [3] 营销推广 - 活动在世界读书日期间推出限时特惠 [1] - 通过扫码可进入读书日专属知识空间 [10] - 推广文案强调"品质阅读 触手可及"的品牌主张 [3] - 联合订阅模式拓展至三联周刊和中信书院等合作伙伴 [5][6]
主动基金大幅赠配港股科技龙头,港股通科技ETF(513860)成交放大
新浪财经· 2025-04-24 02:34
2025Q1主动型基金加仓新经济板块,港股与科技获增配。港股配置比例创历史新高,科技龙头获主动 基金大幅增配。2025Q1主动基金南下配置港股趋势有所强化,港股实配比例环比大幅增长4.5%至 18.9%,再创历史新高,配置规模达3131亿元,进入历史前三。港股科技巨头获主动基金配置青睐,阿 里巴巴、腾讯、中芯国际(H)和小米等加仓幅度居前,而美团、中国海洋石油有所减配。国泰海通证 券认为,主动基金南下加仓港股科技巨头的趋势仍在强化。 港股通科技ETF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市值较 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内科技龙头上 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931573)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小米集团- W(01810)、阿里巴巴-W(09988)、比亚迪股份(01211)、腾讯控股(00700)、美团-W(03690)、中芯国际 (00981)、百济神州(06160)、快手-W(01024)、小鹏汽车-W(09868)、理想汽车-W(02015),前十大权重股 合计占比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