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硬件

搜索文档
破解技术落地与增长密码,做AI硬件可能并不难
创业邦· 2025-03-18 10:06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智能硬件产业正迎来由AI驱动的颠覆性变革,但面临技术集成、交互体验、品牌构建等难题,需产业链协同破局,生态协同效率将决定硬件革命胜负 [1][4][11] AI重塑硬件产业 - 大模型创新推动AI从虚拟走向物理世界,硬件成为具备感知等能力的“新物种”,“物理AI”浪潮开启 [3] - 当前AI硬件面临技术集成门槛与中小企业研发资源、用户期待与产品体验、新品牌构建认知成本与流量红利消退三重矛盾,软硬件协同商业模式转变也给硬件厂商带来难题 [4] 从0到1突围VS传统硬件转型 - 传统硬件厂商采用“渐进式改造”,通过模块化方案降低试错成本,在存量市场找增量价值 [6] - 新品牌从垂直场景切入,聚焦细分痛点,用超预期体验建立认知壁垒,2023年87%全球AI硬件创业公司如此选择 [7] 生态链协同 - 火山引擎、英特尔等提供基础解决方案的厂商是破局关键,它们提供完整生态支持 [10] - 4月2日火山引擎联合英特尔将在深圳举办技术沙龙,各方将从多维度探讨AI硬件问题,分享相关内容并探讨未来趋势 [10]
Meta测试自研AI训练芯片,试图减轻对英伟达依赖
硬AI· 2025-03-12 15:25
Meta自研AI训练芯片进展 - Meta正小规模部署测试其自主设计的AI训练芯片 该芯片专为处理AI工作负载设计 由台积电负责制造 [1][3] - 与公司此前部署的定制AI芯片不同 新芯片专注于训练模型而非运行模型 标志着技术能力升级 [1][3] - 公司计划在初步测试成功后扩大生产规模 但过去芯片项目因未达预期被取消或缩减 新项目仍面临挑战 [3] 自研芯片的战略意义 - 预计2024年资本支出达650亿美元 大部分用于购买英伟达GPU 自研芯片可显著降低硬件采购成本 [4][5] - 在当前英伟达GPU供不应求环境下 自研能力可降低供应链风险 提升AI战略灵活性 [5] - 若能替代部分外部采购 即使小比例成本节约也将带来重大财务收益 [5] 行业趋势观察 - 科技巨头普遍追求自研AI硬件能力 以摆脱对单一供应商依赖 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5] - 台积电作为芯片制造合作伙伴 在先进制程领域的角色持续强化 [3]
【申万宏源策略 | 一周回顾展望】短期顺势调整,中期趋势不改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3-03 01:56
一、短期顺势调整,多方面问题集中消化:美对华关税威胁再加码,主要矛盾暂时切换回海外扰动,3月初和 月初是验证窗口。国内两会在即,会后是政策执行和效果观察期。科技产业趋势短期低性价比问题被广泛 论,顺势调整是健康的,等待产业催化再出发。 春节前,宏观环境不确定是A股的主要矛盾。春节后,宏观预期并未明显变化,DeepSeek突破,产业趋势变 成为主导A股反弹的主要矛盾。短期,担心短期行情性价比的投资者增加,同时国内政策、美对华关税都临 关键验证期,本周特朗普加码对华关税威胁,主要矛盾暂时切换回宏观变化,市场顺势调整。 短期调整,多方面问题集中消化:1. 3月初和4月初都是美对华关税具体实施的验证窗口,中美对弈势必会有 轮博弈,反复扰动。短期验证不确定性客观存在,资产价格只能消化。美国关税加码,衰退交易发酵,全球 要市场普遍出现了调整。2. "两会"召开在即,我们从目前已有的政策布局观察可能的线索。一方面,历史上 会整体延续上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并进一步细化具体举措,从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看,刺激 需、两重两新、服务消费是重要抓手,两会可能延续;另一方面,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开展人工 能+ ...
独家丨安克声阔的野心,高端化背后的供应链压力
雷峰网· 2025-02-28 00:16
文章核心观点 安克创新旗下耳机品牌声阔发展迅猛,2024年无线耳机全球销售额达42亿人民币、累积出货量8500万台全球第一;公司计划对标索尼、Bose等品牌使声阔走向高端化,在追求极致效率、品质和成本的同时与供应商极限拉扯,未来还将加大AI产品研发力度 [2][4][18] 分组1:声阔发展现状与高端化战略 - 2024年声阔无线耳机全球销售额42亿人民币、累积出货量8500万台全球第一,是创始人阳萌亲自关注的事业线 [2] - 安克内部认为声阔未来要走向高端化,2024年下半年开始对标JBL、Bose、索尼等品牌,定价低于对标品牌10%且品质要求更高 [4] - 音响业务拨给声阔归阳萌管理部门,去年开始高薪聘请外籍设计师提高产品颜值以提升品牌力 [5] 分组2:靠卷提高品质迈向高端化 - 阳萌追求极致效率、成本和品质,安克靠采购低成本硬件和方案、提升软件质量将产品品质提高到行业头部水平 [8] - 声阔产品核心配件成本不高但音质好,靠品牌影响力和性价比在印尼挤掉倍思,2022年起安克以营收和利润为核心目标,部分品类净利润要求超30% [9] - 安克很多产品开发周期3 - 4个月,部分业务线负责人要求高,音响某几款产品指标超越Bose和JBL [11] 分组3:极致背后与供应商的关系 - 声阔靠性价比产品做营收和规模,单款耳机在印尼一年销量过百万只、营收超1亿,智能影音去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超30% [13] - 安克采购态度强硬压价,很多供应商亏本与其合作,虽引起争议但能提升供应商行业声量、产品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14] - 头部效应使安克制造成本进一步压缩,与行业拉开距离 [15] 分组4:未来发展方向 - 阳萌认为若无法在机器人领域站稳脚跟,安克竞争壁垒将减弱,难以摆脱消费电子行业“速生速死”现状 [17] - 安克加大AI产品研发力度,去年在北京成立项目组自研并与海外方案对比,希望积累自研核心技术原始能力 [18]
北交所市场点评:科技主线驱动指数突破1300点,阿里巴巴资本开支超预期
西部证券· 2025-02-21 13: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但建议关注AI基建、传感器/光学模组等核心赛道及半导体材料/储能的扩散机会 [3] 核心观点 - 科技主线驱动北证50指数突破1300点 成交额达351.2亿元 环比增长23.4% [1][3] - 市场呈现高辨识度标的集中赚钱效应 涨幅超10%个股达10家 领涨标的包括AI眼镜概念股纬达光电(+30.0%)和机器人概念万达轴承(年内涨幅112%) [1][3] - 驱动逻辑多重共振:政策端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40% 产业端AI硬件进入商业化临界点及国产替代订单加速 阿里巴巴2025年资本开支超预期直接拉动IDC服务商及AI硬件需求 [3] 行情复盘总结 - 指数层面:北证50收涨1.5% 成交额351.2亿元 较昨日增长66.9亿元 换手率6.8%位列各板块第一 [1][7][8] - 个股层面:264家公司中208家上涨(占比78.8%) 55家下跌 涨停3家 涨幅前五个股涨幅均超19% 跌幅最大个股雷特科技下跌8.8% [1][20] - 估值水平:北证50 PE TTM为58.05倍 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17] - 板块比较:北交所成交额351.2亿元虽低于科创板(1484.5亿元)和创业板(1041.4亿元) 但换手率6.8%显著高于其他板块 [8] 重要新闻总结 - 金融监管总局允许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办外币银行卡业务及对非中国境内客户的人民币银行卡业务 采用报告制(借记卡)和审批制(信用卡) [24] - 广州开发区发布母基金直投细则 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两类投资合计规模不超过直投资金30% [25] 重点公司公告总结 - 鑫汇科股东张勇涛减持49.98万股(比例1.00%) 减持总金额10.7亿元 [2][27] - 国义招标2024年营业收入3.3亿元(同比下降7.93%) 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减少25.03%) [2][28] - 旭杰科技支付首期股权转让款2441.58万元(占比51%) 收购中新旭德47%股权 完成后持股比例达51% [2][29] - 旺成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3.5亿元(同比上升2.07%) 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下降6.77%) [2][30] - 同心传动2024年营业收入1.3亿元(同比下降11.41%) 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增长10.00%)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