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协鑫能科接受线上投资者调研,聚焦能源服务与转型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02 13:18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坚持能源资产与能源服务双轮驱动顶层战略 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1] - 能源服务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其中节能与技术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4.49% 交易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4.44%[1] - 能源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79亿元 同比增长378.81% 占营收比重从3.26%增长到16.26%[1] 能源服务业务布局 - 节能服务以鑫零碳和鑫阳光品牌为核心 截至2025年6月30日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装机容量1,998.57MW 报告期内新增并网740.97MW 转让300.33MW[2] - 交易服务端报告期内管理售电量约156亿kWh 绿电交易3.55亿kWh 国内国际绿证对应电量合计10.89亿kWh[2] - 能源服务毛利率有所下滑 但公司预计随着数字化转型深化 综合能源服务整体毛利率有提升空间[3]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认为新能源资产是资产上链优质标的 通过区块链技术分割产权与收益权 提升资产流动性和信息透明度[4] - 在能源AI领域打造四维业务体系 基于业务数据训练AI平台提升电价预测精度与套利策略有效性[4] - 开展虚拟电厂运营服务 开发功能智能体模型算法库 为虚拟电厂提供精准服务[4] 运营模式与战略合作 - 公司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运营转型 依托多元化能源资产与数字化技术实现客户资源价值传导与资产增值[5] - 与蚂蚁数科成立合资企业蚂蚁鑫能 聚焦AI技术落地 探索能源资产创新方案[5] - ESG管理水平获权威评级机构认可 Wind ESG评级由BB上调至A 商道融绿评级由B+上调至A-[5] 虚拟电厂业务 - 虚拟电厂业务从江苏拓展至多地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调负荷规模约690MW[6] - 江苏省内辅助服务市场实际可调负荷规模占比约30% 平台管理用户规模超20GW[6] - 基于数字化运营开展人工智能创新应用 为虚拟电厂提供多种交易服务[6]
中标沙特164亿元订单 特变电工国际业务加速前进
中国能源网· 2025-09-02 12:18
沙特电力公司中标项目 - 公司收到沙特电力公司中标通知 成为超高压 高压电力变压器及电抗器本地化采购项目中标单位之一 订单总金额预计164亿元人民币 按最低70%执行量计算将达115亿元 [1] - 总供货量包括179台超高压变压器 108台超高压和高压电抗器和391台高压变压器 执行量需不低于中标量的70% [2] - 将在沙特建设变压器 电抗器制造工厂 实现本地化生产及供应 沙特制造工厂建设完成后由其供货 推动沙特电力工业转型升级 [2] 国际市场业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83.51亿元 同比增长1.11% 利润总额44.23亿元 同比增长15.62% 归母净利润31.84亿元 同比增长5% [4] - 国际市场产品签约金额2024年为超过12亿元 2025年上半年签约11.20亿美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65.91% [4] - 产品出口到德国 西班牙 巴西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40多个国家提供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2] 全球电网市场机遇 - 全球电网投资持续上升 预计自2030年起电网投资将提升至7750亿美元/年 到2040年后年均投资超过8700亿美元 [4] - 沙特电力公司计划未来六年投入4720亿沙特里亚尔(约1260亿美元)增强电力基础设施 年均投资787亿沙特里亚尔 [2] - 海外电气设备供需格局偏紧 1-6月国内变压器出口金额同比增长36% 国内具备出海能力企业迎来持续海外机遇 [5] 公司战略布局与产能 - 国内输变电制造产能达4.2亿千伏安 可同时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2] - 在中东地区供给能力大幅提升 沙特制造工厂将为沙特和中东其他地区提供产品及服务 [3] - 公司凭借在输变电全产业链技术和制造优势 加快国际区域平台中心建设 新签合同与生效合同金额大幅增长 [4]
广州水投排水公司入选21世纪活力ESG社会责任案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1:10
核心观点 - 广州水投排水公司通过ESG创新实践 打造超大城市排水治理的"广州样本" 成为水务行业唯一入选"21世纪活力·ESG社会责任案例"的企业 [1] 体制机制改革 - 实施中心城区公共排水设施一体化管理 改变多头管理局面 [2] - 率先探索"片区化+网格化"模式 将中心城区划分为45个片区 [2] - 对超2.1万公里管网和2.1万个排水单位开展精细化运维与监管 [2] - 为广州入选"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贡献重要力量 [2] 应急抢险能力 - 创新实践"点—线—面"全覆盖防内涝应急抢险布防体系 [2] - 构建超大城市"半小时应急抢险圈" 有效处置台风/龙舟水/大暴雨等极端天气 [2] - 多次跨省支援江西/湖南/广西及广东省内多地抗洪抢险任务 [2] - 荣获"广东省应急救援先进集体"和"广东省最美应急集体"称号 [2] 现代化治理 - 构建"360全域护航式"大党建目标体系和"水善旗红畅万家"1+5+N党建品牌矩阵 [3] - 创新开展"枫桥"实践 通过"四办融合"机制(接诉即办/码上快办/未诉先办/书记约办)提升服务 [3] - 在全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考核中连续5年稳居前两名 [3] 行业背景 - 2025年是我国"双碳"目标五周年 多部委ESG政策密集落地 [1] - ESG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核 不再只是"附加题" [1]
外资巨头 重仓这些基金
中国证券报· 2025-09-02 09:34
外资机构持仓动向 - 巴克莱银行成为31只ETF第一大持有人 重仓方向包括黄金股 港股科技 港股创新药等[3] - 瑞银集团出现在超100只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 持仓涵盖创新药 黄金 建材 中药 绿电 粮食 养老 农牧等多元主题[6] - 摩根大通集团加仓广发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 ETF 瑞银集团加仓华泰柏瑞中证香港300金融服务ETF及华夏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ETF[6] 热门赛道投资表现 - 平安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ETF获巴克莱银行重仓131.34万份 今年以来收益率超60%[3] - 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获巴克莱银行和瑞银集团重仓 今年以来收益率超100%[3] - 国联安科创芯片设计ETF获巴克莱银行持仓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获瑞银集团加仓 两只ETF今年以来收益率分别超60%和50%[4] 外资机构观点 - 安联基金表示中国市场已成为独立资产 近期上涨由全球资产配置与居民资产转移推动[8] - 宏利基金认为美联储降息预期与国内积极政策共振 将为A股与港股市场注入动力[8] - 路博迈基金看好"双碳"目标驱动的绿色能源改革及人工智能 算力等科技创新 相关上游资源品需求巨大[8]
外资巨头,重仓这些基金
中国证券报· 2025-09-02 09:04
外资机构持仓动向 - 巴克莱银行成为31只ETF第一大持有人 持仓方向包括黄金股 港股科技 港股创新药等 [1][2] - 瑞银集团出现在超100只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 覆盖创新药 黄金 建材 中药 绿电 粮食 养老 农牧等多元主题 [1][4] 热门赛道布局与收益表现 - 平安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ETF获巴克莱银行重仓131.34万份 今年以来收益率超60% [2] - 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获巴克莱银行和瑞银集团重仓 今年以来收益率超100% [2] - 国联安科创芯片设计ETF获巴克莱银行持仓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获瑞银集团加仓 两只产品今年以来收益率分别超60%和50% [3] 细分领域投资扩展 - 外资机构加仓港股细分板块ETF 包括汽车 消费 金融 互联网等 [4] - 摩根大通加仓广发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ETF 瑞银集团加仓华泰柏瑞中证香港300金融服务ETF和华夏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ETF [4] 外资机构观点与配置逻辑 - 外资视中国市场为独立资产类别 市场上涨由全球资产配置与居民资产转移共同推动 [5] - 美联储降息预期与国内积极政策共振 预计为A股与港股市场注入动力 [5] - "双碳"目标推动绿色能源改革 人工智能与算力创新引领科技浪潮 共同驱动全球经济转型并催生上游资源品需求 [5]
东营打造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新模式
中国环境报· 2025-09-02 00:56
核心观点 - 东营市作为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通过城市 园区 企业多层面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模式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2][12] 试点建设体系 - 建立"2+1+2"试点建设体系:东营区与河口区作为试点城市推进多领域减污降碳工作 东营港省级化工园区打造减污降碳新模式 东营华联石化和东营联合石化探索全生命周期管理[3][14] - 河口区将减污降碳纳入顶层设计 打造黄河三角洲数智碳谷平台项目 与北京绿色交易所等机构合作开发碳汇资源[4][15] 能源转型项目 - 东营港化工产业园海上风电项目占全市新增绿电60% 年节约100万吨标准煤 减少CO2排放240万吨[16] - 海水淡化项目日减少工业废水直排2万吨 年减少600万吨废水排放 工艺效率提升5% 能耗降低5% 年节电3900兆瓦时 减少CO2排放3286吨[16] 企业节能改造 - 东营联合石化实施节能项目 年节约蒸汽8.6万吨 折合标准煤9300吨 减少CO2排放2.45万吨 VOCs排放24吨[16] - 东营华联石化实施节能改造 年节约标准煤6955吨 减少CO2排放1.82万吨[16] 生态碳汇开发 - 利用湿地生态系统开展蓝碳交易和碳汇项目开发 将盐碱荒原转化为"碳汇银行"[3][13] - 百万吨级CCUS项目将工业碳排放转化为油田驱油资源 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3][13]
护青山绿水 守黄河安澜 ——各民主党派河南省委会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项民主监督工作综述
河南日报· 2025-09-01 23:25
国家战略实施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于2019年9月18日被确立为重大国家战略 河南作为首倡地承担重要责任[1] - 2021年起各民主党派省委会受省委委托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项民主监督工作 作为政治任务推进[1] 监督机制与执行 - 省委统战部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各民主党派成立由主委领衔、专家参与的民主监督调研组开展对口市调研[2] - 通过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省发展改革委等7个省辖市建立支持保障机制 提升监督质效[3] - 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的"随机调研"方式瞄准问题 增强监督实效性[4] 专业调研成果 - 各民主党派开展实地调研141次 网上及书面调研47次 形成调研报告183篇[4] - 241条意见建议被地方政府采纳 70余份成果被全国政协、民主党派中央及省政协采用[4][6] - 民盟省委会调研成果被纳入相关文件 民建省委会联合举办3届中原"双碳"会议探索新路径[2][5] 多领域协同参与 - 民革省委会组建环境、水利、经济等多领域专家队伍 农工党邀请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参与调研培训[4] - 民建省委会联合郑州大学设立生态保护监测点 民进省委会联合中央举办黄河保护与文化发展论坛[4]
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光伏突围、千亿目标和造车蓝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23:17
公司财务表现与目标 - 2024年公司总营收650.13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362.64亿元,同比增长20.3% [1] - 新能源业务收入138.01亿元,同比增长54%,占总营收比例达38% [1] - 目标两年内实现千亿营收目标 [1][14] 新能源业务发展 - 光伏业务已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营收占比近四成 [1][2] - 2019年进入光伏领域,三年实现新能源年营收超百亿元 [4] - 从户用分布式光伏起步,延伸至工商业光伏及储能,构建"光储充"生态闭环 [4] 全球化战略布局 - 计划五年内将光伏海外业务占比提升至30%以上,当前家电海外业务占比已达50% [11][13] - 2025年7月联合中国工商银行(泰国)启动战略合作,发起5亿美元亚洲清洁能源基金 [12] - 重点拓展东南亚、欧洲、中东及非洲市场 [10][11] 产业分拆与资本规划 - 考虑未来五年内分拆5-8家上市公司 [1][15] - 各产业板块计划做到全球第一,独立上市同时共享资源平台 [15] 行业竞争与技术战略 - 分布式光伏市场规模从2020年40GW增长至200GW,预计未来五年再增三四倍 [5] - 通过技术创新应对行业"内卷",已切入逆变器等核心零部件研发 [10] - 推出羲寰平台整合"卖电、卖组件、卖储能"业务,通过生态合作释放价值 [4] 战略转型逻辑 - 基于4亿家电用户基础向能源上游延伸,解决家庭能源成本问题 [7][16] - 选择贴近用户的终端服务端切入,规避上游资本密集型竞争 [8][9] - 将汽车业务定位为健康革命,聚焦智能驾驶与减排技术 [18]
即将扩容!“南网系”交卷!
中国基金报· 2025-09-01 16:03
南网系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南网储能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38%至33.01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93%至8.32亿元 [4][5] - 南网能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13%至16.03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48%至2.14亿元 [8][9] - 南网科技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同比微降 未披露具体数据 [3] 双碳战略下的业务发展 - 南网储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1028万千瓦 新型储能装机65.42万千瓦 总在运机组装机1296.42万千瓦 [6] - 全国风电及太阳能装机容量提前6年达12.06亿千瓦目标 [6] - 南网能源工业节能与建筑节能业务保持较快增长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年节能能力达4539万吨标准煤 [7][8] AI技术赋能电力行业转型 - 国家能源局2025年政策明确推进AI在能源领域试点应用 重点部署电力安全监管AI技术 [12] - 南网科技开发安监违章识别算法 推进变电设备红外缺陷识别研发 [13] - 南网能源组建人工智能团队 推动"AI+综合能源"场景落地 [11] 南网数字IPO进展与行业前景 - 南网数字拟创业板IPO募资25.54亿元 投向电力人工智能平台等6个项目 [15] - 公司建成全国最大电力AI样本库 聚焦电力垂直领域AI解决方案 [15] - 2025年中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200亿元 AI+电力需求持续增长 [16]
即将扩容!“南网系”交卷!
中国基金报· 2025-09-01 15:54
南网系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南网储能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38%至33.01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93%至8.32亿元 [2][5][6] - 南网能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13%至16.03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48%至2.14亿元 [2][10][11] - 南网科技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同比微降 [2] 南网储能业务发展 - 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1028万千瓦 新型储能装机容量65.42万千瓦 总在运机组装机容量1296.42万千瓦 [9] - 10个抽水蓄能项目在建 3个电化学储能项目全面投产 [9] - 业绩增长归因于把握抽水蓄能与新型储能战略机遇 [8] 节能服务市场发展 -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2024年形成年节能能力4539万吨标准煤 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12亿吨 [9] - 南网能源工业节能与建筑节能业务保持稳定较快增长 [9] - 节能服务市场热度较高 吸引各类市场主体涌入综合能源市场 [9] AI技术应用布局 - 南网储能形成"AI+抽蓄"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成果 [13] - 南网能源组建人工智能团队 推动"AI+综合能源"场景应用落地 [14] - 南网科技打造电力安监AI专业大模型 开发违章场景识别算法与红外缺陷识别算法 [15][17] 政策与行业背景 - 国家能源局推进AI技术在能源领域试点应用 要求深度嵌入电力安全监管场景 [15] - 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提前6年达12.06亿千瓦目标 [8] - 智能电网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1200亿元 [21] 南网数字IPO进展 - 拟创业板IPO募资25.54亿元 投向先进电力人工智能平台等6个项目 [19][20] - 建成全国最大电力AI样本库 致力于成为AI驱动的电力能源数字化领军企业 [19] - 电力行业面临智能化转型迫切需求 AI与物联网融合成为核心趋势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