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制造

搜索文档
积极把握市场机会新基金大胆建仓
中国证券报· 2025-05-14 21:31
新基金成立与建仓节奏加快 - 今年以来新基金成立和建仓节奏加快 部分权益类基金在成立第二天便出现净值变化 显示快速建仓迹象 [1] - 5月以来多只基金宣布提前结束募集 包括广发中证8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景顺长城养老目标日期2055五年持有期混合型发起式基金中基金(FOF)等 [1] - 拉长时间看 今年还有安信中证A5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富达创新驱动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等提前结束募集 其中权益类基金占比较高 [1] 新基金业绩表现 - 去年四季度至今新成立基金中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收益率达38.04% 华安医药生物A、财通资管先进制造A等收益率均超30% [2] - 易方达高股息量化选股A在成立后第二天(5月9日)单位净值升至1.0039元 联博智远混合A成立次日净值变化 5月9日净值达1.0153元 收益率1.53% [2] - 泓德红利优选混合A、贝莱德富元添益A、西部利得裕丰回报A等均在成立次日出现净值变化 显示快速建仓 [2] 基金股票仓位情况 - 永赢信息产业智选混合A于3月26日成立 3月28日出现净值变化 一季度末权益投资占比达54.54% [3] - 华安医药生物A去年12月下旬成立 一季度末股票仓位达89.99% 重仓股包括三生制药(年内涨幅近90%)、一品红(股价翻倍) 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35.31% [3] 基金公司对A股后市观点 - 民生加银基金认为5月A股或将震荡上行 上市公司业绩增速迎上行拐点 自由现金流拐点确立 科技创新产业趋势方兴未艾 [4] - 广发基金预计海外扰动因素缓和后市场风险偏好提升 A股、港股等风险资产或持续占优 看好科技方向错杀品种 [4] - 金鹰基金认为股市有望在反复震荡中逐步走强 看好军工、黄金、稀土等泛"安全"类资产及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板块 [5]
物产中大(600704):制造业务高增长,估值有望修复
天风证券· 2025-05-14 15: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为 6.41 元 [4][5][9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制造业务收入和毛利润 2016 - 2024 年年化增速达 26%,2021 - 24 年累计投资超 60 亿、2021 - 25 年累计并购超 110 亿,有望加大投资并购力度寻第二增长曲线 [1][45] - 供应链业务市场份额从 2014 年 0.5%升至 2024 年 1.3%,2022 - 24 年商品价格下跌致毛利润降 30%、利润总额降 35%,2025 年价格趋稳盈利或企稳 [2][73] - 制造业务增长、占比上升,供应链业务利润占比下降,盈利稳定性有望提高,2025 年或是盈利增长向上拐点,估值有望修复 [3][87][89] 各部分总结 稳健发展的大宗商品供应链龙头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浙江省属特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连续 14 年跻身世界 500 强,以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为主体,金融服务与高端制造为两翼协同发展 [13] - 是中国供应链集成服务引领者,2024 年排名世界 500 强第 150 位,浙江省国资委和财政厅持股提供信用支撑,2024 年供应链业务收入 5538 亿、毛利润 71 亿位居前列 [14][16][19] - 2015 - 2024 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年均增长率分别达 14.12%、12.69%等,净资产收益率超 8%,2024 年供应链业务收入占主体,高端制造利润总额占近 1/3 [21][24] - 旗下部分子公司业绩优秀,未来将围绕战略深耕,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全球竞争力 [26][27] 制造业务:内生 + 并购带动高增长 - 高端制造板块形成多业务布局,2016 - 2024 年营业收入和毛利润年化增速 26%,2024 年营收 297 亿、利润总额 21 亿、研发投入 13 亿同比增 17% [46][48] - 热电业务 2019 - 2024 年收入年化增速 3%、毛利润年化增速 - 2%,2024 年销售多种能源产品;线缆业务 2019 - 2024 年收入年化增速 21%、毛利润年化增速 35%;轮胎业务 2024 年营收 46.7 亿、利润总额 2.8 亿;镁加工业务 2024 年营收 21.02 亿、利润总额 1.47 亿 [51][52][53] - 供应链企业从贸易向制造延伸有优势,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从煤炭贸易延伸到热电联产,新项目有望带动业务增长;线缆行业前景好、分散,公司利用贸易优势发展;全球轮胎需求平稳,公司业务增长空间大;镁加工业务有望快速发展 [54][58][62] - 2021 - 25 年并购金额超 110 亿,开展并购具天时、地利、人和,前景广阔;日本商社 1990 年代起加大产业上下游投资 [65][66][67] - 热电联产业务和线缆业务毛利率位居行业前列,收入增长快 [68][70] 供应链:商品跌价趋缓,盈利或将企稳 - 2014 - 2024 年供应链业务收入年化增速 11%、毛利润年化增速 4%,市场份额从 0.5%升至 1.3%,核心品类销量增长带动收入增长,头部地位优势有望带动业务继续增长 [73][74][78] - 供应链业务盈利与商品价格正相关,长期商品价格上涨助推盈利增长,2025 年价格趋缓盈利或企稳,美元指数走弱或带动价格上涨 [80][82] - 供应链业务风险与商品价格相关,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风控较好,近十年损失比例稳定,将推进风控体系建设 [84][86] 盈利预测与目标价 - 预计 20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33、37、43 亿元,同比增长 8%、10%、17%,假设 2025 年供应链业务企稳、2026 年小幅增长,制造业务增速维持 20%左右 [4][87][88] - 可比公司 2025 年 Wind 一致预期平均 PE 为 9.9 倍,给予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目标 PE 为 10 倍,对应目标价 6.41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90]
打新赚钱效应显著提升港股新股有望持续受资金关注
中国证券报· 2025-05-13 21:49
港股打新市场表现 - 4月14日以来上市的5只新股挂牌首日全部上涨 涨幅分别为1 45%、116 70%、38 33%、20 09%、40 03% 其中映恩生物-B首日涨幅达116 70% [1] - 2025年初至4月13日港股市场16只新股中8只首日上涨 3只收平 5只破发 [1] - 2025年以来港股新股首日破发率23 81% 较2024年全年平均破发率34 29%显著下降 [2] 一级市场认购热度 - 沪上阿姨香港公开发售获3616 83倍认购 蜜雪集团以1 82万亿港元冻资规模刷新港股纪录 [1][2] - 蜜雪集团上市首日涨超43% 打破新茶饮企业破发"魔咒" [2] 港股IPO市场动态 - 截至2025年5月13日154家企业IPO申请在有效期内 其中151家申请主板上市 3家申请创业板上市 5家已通过聆讯 [2][3] - 154家排队企业中88家为2025年首次递表 占比超57% [3] - "A+H"两地上市模式流行 宁德时代等多家A股公司披露赴港上市计划 宁德时代预计5月20日在港交所挂牌 [3] 行业结构特征 - 2025年港股IPO市场呈现"科技+消费"双轮驱动特点 科技板块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新材料、机器人及高端制造 消费板块涵盖新式茶饮、宠物、黄金饰品等细分赛道 [3]
汉鼎智库咨询: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速,市场空间广阔
汉鼎智库· 2025-05-12 06: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处于技术探索早期阶段,产业化进程将加速,未来可应用于多领域,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5] - 中国受工业自动化等因素影响,机器人市场需求旺盛,政府政策扶持使人形机器人产业得到较大发展,市场规模将持续强劲增长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人形机器人定义及分类 - 人形机器人外观、形状、尺寸与人体类似,具备认知和决策功能,能模仿人类运动等,对综合能力要求更高,目前处于产业化和商业化转化关键阶段 [2] - 可分为轮式、足式、全能型人形机器人,轮式强调触觉传感器和移动能力,足式强调腿部运动能力,全能型具备全面功能适应开放环境多任务 [2] 人形机器人组成模块 - 环境感知模块包含各类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获取信息 [3] - 决策控制模块是“大脑”,由控制器等构成,实现决策等功能 [4] - 运动控制模块是“小脑”,由运动控制器等组成,负责动态平衡等功能 [4] - 机械本体模块是“机械肢”“机械体”,提供基本形状和支撑结构 [4] - 人机交互模块使人形机器人能与人类有效交互 [4] - 电池管理模块为人形机器人运行提供动力支持 [4] - 通信模块使机器人能与其他设备等通信 [4] - 安全模块负责保证机器人运行安全,具备紧急停止等功能 [4][5]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情况 - 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10.17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151.42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超50% [5] - 到2030年,服务领域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最大,为113.82亿美元,占比75.17% [5] 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情况 - 中国是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和生产国,工业领域机器人市场需求旺盛,服务领域机器人功能日益凸显 [8] - 截至2023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数达2.97亿,占比21.1%,65周岁及以上老龄人口2.16亿,占比15.4%,已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8]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21.58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379.70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超60% [8] - 到2030年,服务领域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最大,为302.92亿元,占比约80% [9]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速,市场空间广阔
深圳汉鼎智库咨询服务· 2025-05-12 06:2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7][8][9][10][11][12]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产业化和商业化转化的关键阶段,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高端制造、新材料等技术的发展,产品日益成熟 [2] - 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处于技术探索早期阶段,尚未大规模应用,但产业化进程加速,未来可应用于医疗、军事、教育、娱乐、服务、工业等领域 [5] -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2024年约为10.17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151.42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50% [5] - 到2030年,服务领域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最大,为113.82亿美元,占比75.17% [5] - 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2024年约为21.58亿元,预计2030年达379.70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60% [8] - 到2030年,中国服务领域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最大,为302.92亿元,占比约80% [9] 行业分类与组成 - 人形机器人按形态分为轮式、足式、全能型三类: - 轮式人形机器人:采用轮式驱动,结合协作机械手臂和灵巧手方案,强调触觉传感器和移动能力 [2] - 足式人形机器人:强调腿部运动能力,手部主要用于平衡 [2] - 全能型人形机器人:具备双足、双臂、双手及各类感知和人工智能功能,适应开放环境中的多任务 [2] - 人形机器人主要由以下模块组成: - 环境感知模块:包含视觉、音频、触觉、运动传感器等,用于感知环境 [3][4] - 决策控制模块:作为"大脑",由控制器、信号处理器、芯片等构成,实现决策、规划、协调、学习等功能 [4] - 运动控制模块:作为"小脑",由运动控制器、驱动器、执行器与算法组成,负责动态平衡、步态规划、关节协调 [4] - 机械本体模块:包含骨架、关节、手脚、皮肤等,提供基本形状和支撑结构 [4] - 人机交互模块:包括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显示屏等,实现人机交互 [4] - 电池管理模块:由BMS、充电器、电量监测器等组成,提供动力支持 [4] - 通信模块:包含无线(Wi-Fi、蓝牙)和有线接口(以太网、USB),实现设备间通信 [4] - 安全模块:具备紧急停止、故障监测等功能,确保运行安全 [4][5] 中国市场分析 - 中国是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和生产国,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战略、产业升级推动机器人需求,尤其在汽车制造、电子设备、金属制品、食品加工领域 [8] - 服务领域机器人应用凸显,如养老、家庭服务、医疗康复等,中国老龄化加深(2023年60周岁以上人口2.97亿,占比21.1%),人形机器人可承担照料护理、社交陪伴等工作 [8] - 中国政府出台《"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支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推动核心零部件研发、整机集成创新和算法进步 [8]
南方精工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 核心技术驱动未来发展
全景网· 2025-05-10 10:3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扣非净利润1 07亿元 同比增长23 69% 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1] - 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收入达8130万元 同比增长13 89% 成为业绩增长重要动力 [1] - 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9 18% 显示主营业务持续向好 [2]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核心产品包括精密轴承 汽车零部件等 技术优势及市场占有率已在年报中披露 [1] - 精密轴承产品已应用于工业机器人 并通过持续研发迭代提升市场竞争力 [2] - 2024年新增专利申请20项(含发明专利2项) 全年授权专利20项 其中发明专利7项 [2] - 截至报告期末 公司有效专利总数达151项 发明专利占比超20% [2] 研发与战略布局 - 未来将继续加强在新能源车等高增长领域的布局 提升产品附加值 [1] - 明确表示将"进一步增强技术壁垒" 未来或通过并购等方式加速产业整合 [2] - 减持参股企业泛亚微透股份回收资金超1亿元 将全部投入主营业务发展 包括生产线升级与产能扩张 [2] 财务与运营管理 - 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为3 75次/年 通过严格的客户信用管理控制坏账风险 [2] - 已完善《信息披露管理制度》 通过互动平台 电话咨询及定期业绩说明会等多渠道与投资者沟通 [2] - 明确回应无应披露未披露事项 呼吁投资者以公告信息为准 [2] 公司转型方向 - 从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向"高端制造+新兴领域"综合服务商转型 [3] - 凭借扎实的专利技术积累与清晰的战略路径 有望在行业变革中持续占据竞争优势 [3]
5G-A,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5-09 08:40
5G-A技术升级 - 5G-A是5G-Advanced的简称,也被称为5.5G网络,是传统5G的升级版,移动通信技术代际生命周期通常为10年,中间会出现技术过渡的分水岭 [1] - 5G-A在容量、速率、时延、定位等方面实现大幅提升,数据下载最高速率从5G初期的千兆提升到万兆,上行峰值速率从百兆提升到千兆 [1] - 5G-A具有毫秒级低时延,适用于实时通信和低时延场景,如在线游戏、视频会议、远程手术和工业自动化 [1] - 5G-A支持更大规模的设备同时接入,适用于拥挤场景和物联网、智能城市建设 [1] 5G-A应用场景 - 5G-A新增"天地一体、通感一体、智能上行"三大能力,可实现"万物智联" [2] - "通感一体"技术可对环境实时感知和捕捉,应用于汽车可扩大感知范围并实时调度车流量,应用于智能家居可自动调整家居环境 [2] - 5G-A还可实现环境监测如降雨量、污染气体、空气质量等,助力城市公共管理 [2] - 5G-A正从通信工具升级为生产力引擎,匹配人工智能、万物智联、高端制造、低空经济等场景 [2] 5G-A商用进展 - 5G-A网络需要当地基站和手机终端支持,目前主流机型均可体验,且不额外收费 [3] - 中国运营商已在31个省份部署5G-A测试网络,预计可支撑5000万用户 [3]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强化5G-A、6G等关键技术突破,加快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标准体系 [3]
捷捷微电:2024年报业绩点评产销两旺,高端制造打造新增长点-20250509
东兴证券· 2025-05-09 04: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捷捷微电产销两旺,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业绩增长强劲 [3][4] - 6英寸项目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已实现50000片/月产出 [5] - 控股子公司聚焦高端隔离器芯片,可实现国产替代,开拓高端制造新增长点,2025年预计形成500万左右销售 [6]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EPS分别为0.78元、1.02元和1.35元 [6] 公司简介 - 江苏捷捷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营功率半导体芯片和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TVS、放电管等多种器件和芯片,报告期内取得发明专利39项,实用新型专利32项 [7] 交易数据 - 52周股价区间46.85 - 15.47元,总市值252.62亿元,流通市值216.16亿元,总股本/流通A股83,208万股,52周日均换手率7.33 [7]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06.36|2,844.69|3,877.66|5,006.50|6,452.71| |增长率(%)|15.51%|35.05%|36.31%|29.11%|28.8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19.13|473.04|652.24|852.15|1,123.36| |增长率(%)|-39.04%|115.87%|37.88%|30.65%|31.83%| |净资产收益率(%)|5.83%|8.14%|10.23%|11.97%|13.87%| |每股收益(元)|0.26|0.57|0.78|1.02|1.35| |PE|114.49|53.03|38.46|29.44|22.33| |PB|7.27|4.32|3.93|3.52|3.10|[12] 盈利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合计|2,229.43|2,580.10|3,859.17|5,193.44|6,924.82| |货币资金|362.06|709.39|1,138.58|1,695.58|2,434.84| |应收账款|796.13|1,220.73|1,519.54|1,961.90|2,528.62| |存货|484.33|599.25|927.91|1,189.13|1,520.13| |非流动资产合计|5,492.45|5,471.84|5,291.37|5,104.26|4,906.28| |固定资产|3,808.15|4,869.78|4,182.43|3,502.12|2,817.91| |资产总计|7,721.87|8,051.94|9,150.54|10,297.69|11,831.1| |流动负债合计|1,421.62|1,394.32|2,104.97|2,698.87|3,450.69| |负债合计|3,326.14|2,090.38|2,628.85|3,044.20|3,612.91|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3,758.53|5,810.73|6,378.37|7,119.99|8,097.63|[13] 利润表(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2,106.36|2,844.69|3,877.66|5,006.50|6,452.71| |营业成本|1,387.51|1,810.86|2,425.33|3,108.10|3,973.25| |营业利润|207.13|610.00|702.12|917.14|1,208.83| |利润总额|207.57|608.45|701.50|916.51|1,208.20| |净利润|204.02|498.08|644.72|842.34|1,110.4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19.13|473.04|652.24|852.15|1,123.36|[13] 现金流量表(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929.53|716.38|1,410.67|1,496.84|1,752.76| |投资活动现金流|-746.12|-389.56|-608.05|-643.05|-688.05| |筹资活动现金流|-317.35|2.43|-373.43|-296.79|-325.44| |现金净增加额|-136.73|328.54|429.19|557.00|739.26|[13]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增长|15.51%|35.05%|36.31%|29.11%|28.89%| |营业利润增长|-44.43%|194.50%|15.10%|30.62%|31.80%| |归母净利润增速|-39.04%|115.87%|37.88%|30.65%|31.83%| |毛利率(%)|34.13%|36.34%|37.45%|37.92%|38.43%| |净利率(%)|9.69%|17.51%|16.63%|16.82%|17.21%| |总资产净利润(%)|2.84%|5.87%|7.13%|8.28%|9.49%| |ROE(%)|5.83%|8.14%|10.23%|11.97%|13.87%| |资产负债率(%)|43%|26%|29%|30%|31%| |流动比率|1.57|1.85|1.83|1.92|2.01| |速动比率|1.19|1.40|1.28|1.37|1.45| |总资产周转率|0.27|0.35|0.42|0.49|0.55| |应收账款周转率|2.67|3.02|2.82|2.82|2.82| |应付账款周转率|1.83|2.90|1.92|1.92|1.92| |每股收益(最新摊薄)|0.26|0.57|0.78|1.02|1.35| |每股净现金流(最新摊薄)|-0.68|-1.62|0.47|0.64|0.86| |每股净资产(最新摊薄)|4.15|6.98|7.67|8.56|9.73| |P/E|114.49|53.03|38.46|29.44|22.33| |P/B|7.27|4.32|3.93|3.52|3.10| |EV/EBITDA|21.53|23.86|16.19|13.61|11.07|[13] 相关报告汇总 |报告类型|标题|日期| |----|----|----| |行业普通报告|电子行业:关税壁垒倒逼产业升级,国产化替代有望加速—中美关税政策点评|2025 - 04 - 08| |行业深度报告|偏光片行业:解码偏光片国产替代加速与中大尺寸增量机遇—泛半导体材料研究系列之二|2025 - 03 - 26| |行业深度报告|爆款突围与生态扩张:小米手机、可穿戴及汽车业务的协同效应与产业重构启示|2025 - 03 - 14| |行业深度报告|人形机器人专题系列(一):传感器的技术路径、竞争格局与产业重构|2025 - 03 - 06| |行业深度报告|国产算力AI芯片专题:一文读懂华为昇腾310芯片—科技龙头巡礼专题(三)|2025 - 02 - 21| |行业普通报告|电子行业:DeepSeek开源模型性价比突出,R1模型性能对标OpenAI o1正式版—行业动态跟踪点评|2025 - 02 - 06| |行业深度报告|行业深度:复盘历史上的英飞凌,如何走出行业低谷期?—海外硬科技龙头复盘研究系列(十二)|2025 - 02 - 06| |行业深度报告|【东兴电子】先进封装行业:CoWoS五问五答—新技术前瞻专题系列(七)|2025 - 01 - 08| |公司普通报告|捷捷微电(300623.SZ):业绩持续增长,布局汽车核心器件—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报业绩点评|2024 - 10 - 29| |公司普通报告|捷捷微电(300623.SZ):归母净利润增长122.76%,IDM模式再进一步—公司2024年半年报业绩点评|2024 - 08 - 19| |公司普通报告|捷捷微电(300623.SZ):一季度业绩超预期,积极布局特色产品线—公司2024年一季报业绩点评|2024 - 04 - 26| |公司普通报告|捷捷微电(300623.SZ):业绩环比明显改善,打造IDM全产业链布局—公司2023年年报业绩点评|2024 - 03 - 14|[14]
捷捷微电(300623):2024年报业绩点评:产销两旺,高端制造打造新增长点
东兴证券· 2025-05-09 03: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捷捷微电产销两旺,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业绩增长强劲 [3][4] - 6英寸项目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已实现50000片/月产出 [5] - 控股子公司聚焦高端隔离器芯片,国产替代助力开拓高端制造新增长点,2025年预计可形成500万左右销售 [6]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EPS分别为0.78元、1.02元和1.35元 [6] 公司简介 - 江苏捷捷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营功率半导体芯片和器件的研产销,主要产品有TVS、放电管等多种器件和芯片,报告期内取得发明专利39项,实用新型专利32项 [7] 交易数据 - 52周股价区间46.85 - 15.47元,总市值252.62亿元,流通市值216.16亿元,总股本/流通A股83,208/83,208万股,流通B股/H股-/-万股,52周日均换手率7.33 [7]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06.36|2,844.69|3,877.66|5,006.50|6,452.71| |增长率(%)|15.51%|35.05%|36.31%|29.11%|28.8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19.13|473.04|652.24|852.15|1,123.36| |增长率(%)|-39.04%|115.87%|37.88%|30.65%|31.83%| |净资产收益率(%)|5.83%|8.14%|10.23%|11.97%|13.87%| |每股收益(元)|0.26|0.57|0.78|1.02|1.35| |PE|114.49|53.03|38.46|29.44|22.33| |P/B|7.27|4.32|3.93|3.52|3.10| [12] 相关报告汇总 |报告类型|标题|日期| |----|----|----| |行业普通报告|电子行业:关税壁垒倒逼产业升级,国产化替代有望加速—中美关税政策点评|2025 - 04 - 08| |行业深度报告|偏光片行业:解码偏光片国产替代加速与中大尺寸增量机遇—泛半导体材料研究系列之二|2025 - 03 - 26| |行业深度报告|爆款突围与生态扩张:小米手机、可穿戴及汽车业务的协同效应与产业重构启示|2025 - 03 - 14| |行业深度报告|人形机器人专题系列(一):传感器的技术路径、竞争格局与产业重构|2025 - 03 - 06| |行业深度报告|国产算力AI芯片专题:一文读懂华为昇腾310芯片—科技龙头巡礼专题(三)|2025 - 02 - 21| |行业普通报告|电子行业:DeepSeek开源模型性价比突出,R1模型性能对标OpenAI o1正式版—行业动态跟踪点评|2025 - 02 - 06| |行业深度报告|行业深度:复盘历史上的英飞凌,如何走出行业低谷期?—海外硬科技龙头复盘研究系列(十二)|2025 - 02 - 06| |行业深度报告|【东兴电子】先进封装行业:CoWoS五问五答—新技术前瞻专题系列(七)|2025 - 01 - 08| |公司普通报告|捷捷微电(300623.SZ):业绩持续增长,布局汽车核心器件—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报业绩点评|2024 - 10 - 29| |公司普通报告|捷捷微电(300623.SZ):归母净利润增长122.76%,IDM模式再进一步—公司2024年半年报业绩点评|2024 - 08 - 19| |公司普通报告|捷捷微电(300623.SZ):一季度业绩超预期,积极布局特色产品线—公司2024年一季报业绩点评|2024 - 04 - 26| |公司普通报告|捷捷微电(300623.SZ):业绩环比明显改善,打造IDM全产业链布局—公司2023年年报业绩点评|2024 - 03 - 14| [14]
广发证券:通用电子测量仪器替代空间广阔 预计未来企业端业绩增长将加速
智通财经网· 2025-05-08 03:23
行业概况 - 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包括数字示波器、射频类仪器、波形发生器等产品 [1] -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超400亿元,中国市场规模预计达160亿元 [1] - 行业目前由是德科技、泰克、力科、罗德与施瓦茨等海外企业寡头垄断 [1] - 国产化率从2018年的3%提升至2024年的7%,替代空间广阔 [1] 国产化进展 - 本土企业如普源精电、鼎阳科技、优利德通过自研芯片和高端产品迭代加速国产替代 [1] - 普源精电搭载自研平台产品收入占比已超50% [2] - 鼎阳科技高端示波器收入占比约30%,高端产品放量对业绩弹性较大 [2] - 国产13GHz示波器、50GHz频谱分析仪等高端产品已能满足新能源、半导体等高端制造需求 [3] 行业驱动因素 - 中美技术博弈加剧推动高端产品国产替代需求井喷 [2] - 新质生产力产业升级释放高端仪器需求 [2] - 外资品牌供应链含美率高导致价格上涨,国产自研芯片有效对冲依赖风险 [2] - 行业经历3年下行后,2025年3月示波器进口金额同比增速已恢复至5% [3] 企业表现 - 2024年三季度起行业企业季度收入出现拐点 [1] - 2024年底行业合同负债创历史新高,预示未来业绩增长加速 [1] - 国产高端产品验证从科研院所向工业领域扩散,替代速度有望加快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