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商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策略深度报告20250829:9月度金股:重视高低切-20250829
东吴证券· 2025-08-29 09:32
核心观点 - 报告提出9月市场将出现高低切换行情,建议从TMT+制造主线向周围扩散,重点关注科技硬件到应用的切换、经济周期相关待涨板块、创新药及金融科技等方向[5] - 市场持续走强源于内部政策改善盈利预期及外部弱美元环境,9月流动性驱动延续但边际效应减弱,市场震荡上行速率可能放缓[5] 金股组合配置 - 组合覆盖10只个股,总市值从183亿元至1,968亿元不等,涉及传媒互联网、电新、电子、建筑建材、食品饮料、机械、能源化工、医药及非银等行业[2] - 估值差异显著,26年PE从10倍至1,244倍,27年PE从10倍至553倍,体现高低切换逻辑[2] 行业与公司分析 科技板块 - 昆仑万维(518亿元市值)深化AI全产业链布局,AI芯片研发稳步推进,天工超级智能体重塑AI办公与内容创作方式,AI视频、音乐等业务快速发展[10][11] - 雷赛智能(146亿元市值)工控业务稳健增长,25Q2伺服市占率达4.3%(同比+0.9pct),机器人电机产品矩阵完善,无框电机转矩密度提升20%[14][15] - 晶晨股份(418亿元市值)AIoT芯片携带自研智能算力单元,25H1出货超900万颗,WiFi芯片25H1销量超800万颗,其中Q2 Wi-Fi6芯片销量超150万颗(超24年全年)[19][20] 经济周期板块 - 海螺水泥(1,267亿元市值)受益反内卷政策推动供给侧优化,行业盈利底部夯实,沿江市场涨价早于去年,下半年旺季弹性可期[24][25] - 泸州老窖(1,968亿元市值)数字化营销体系领先,库存及价盘管控稳健,缩小与高端龙头价差,需求弹性释放可期[30][34] - 杰瑞股份(480亿元市值)24年订单180亿元(同比+30%),电驱压裂设备国内市占率80%-90%,中东天然气订单增长与油价脱钩[35][37] - 新和成(752亿元市值)VA/VE产能全球占比13%/23%,蛋氨酸产能37万吨,液蛋项目成本优势显著,新材料项目协同布局[39][40] 创新药板块 - 新诺威(699亿元市值)SYS6010(EGFR ADC)国内启动3期临床,海外累计入组超百例,潜在BD大单品[44] - 迈威生物-U(183亿元市值)9MW3811(IL11)获海外授权首付2,5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可达5.71亿美元,ADC平台布局Nectin4、B7-H3等靶点[45][47] 金融科技板块 - 指南针(951亿元市值)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型,收购麦高证券及先锋基金形成全牌照布局,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2.83亿元[48][49] 财务预测 - 金股26年营收预测从12.37亿元至925.73亿元,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从-2.26亿元至141.14亿元,体现盈利分化及成长性[55]
百融云-W(06608):1H25利润快速增长,AI商业化加速
华泰证券· 2025-08-29 08:4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15.2港币(前值:13.1港币)[1][5][7]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收入16.1亿元 同比增长22% 归母净利润1.9亿元 同比增长36%[1] - 归母净利润好于预期 主因BaaS金融云收入同比增长45%超预期[1] - 上调25/26/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0/4.3/7.0亿元 幅度分别为+23%/+8%/+15%[5] 业务板块分析 - MaaS业务收入5.0亿元 同比增长19% 核心客户数量167家(1H24:165家) 核心客户平均收入228万元 同比增长14%[1][2] - MaaS业务毛利率84%(1H24:88%) 核心客户留存率提升至98%(1H24:96%)[2] - BaaS金融云收入8.6亿元 同比增长45% 形成完整AI产品矩阵包括CybotStar企业级智能体平台、数智人、VoiceGPT智能语音等[1][3] - BaaS保险云收入2.5亿元 同比下降19% 尽管首年保费和续期保费分别增长5%和15%至20亿和11亿元[1][4] - 保险云新单/续期保单服务费率降至10%/4%(1H24:13%/6%)[4] 技术发展与商业化 - 大语言模型BR-LLM正式通过大模型备案 AI技术在金融和教育领域实现落地应用[3] - 公司在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拥有近100个分支机构 通过线下代理人团队促成保单[4] - 基于行业洞察和客户积累 通过AI持续商业化落地和泛行业扩张实现收入增长[1] 估值基础 - 基于DCF估值法 权益成本8% 隐含2025E PE 17x[5][12] - 当前股价11.24港币(截至8月28日) 市值52.46亿港币[8] - 2025E预测EPS 0.66元 PE 16.02x PB 1.02x ROE 6.42%[11][18] 增长驱动因素 - 信贷需求修复和生成式AI能力加强推动BaaS金融云资产交易规模增长[3] - 人口老龄化趋势和AI赋能预计支撑保险云业务韧性[4] - 持续研发投入和应用转化有望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贡献[1][3]
太美医疗科技中期业绩公布:AI战略推动亏损大幅度收窄,赢利预期加速,海外收入持续增长
搜狐网· 2025-08-29 01:2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收入2.44亿元同比下降10.5% 主要受内部业务结构调整及行业环境影响 [1] - 亏损额同比减少83.3%至2931万元 经调整亏损净额2870万元 [1] - 整体毛利率保持在41%水平 [1] 业务结构变化 - SaaS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33.8% 成为AIaaS落地核心载体 [1] - 数字化服务收入有所下降 [1]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26.6% 行政费用同比减少73.4% [1] 现金流与资金状况 - 现金及等价物、短期存款和国债投资合计11.49亿元 [1] - 流动比率高达5.66 现金流保持稳健 [1] AI商业化进展 - "数字员工"体系(iDM/iCTA/iPV等智能体)嵌入核心平台 [2] - 采用"任务量+效果"双维度计费模式 推动客户向"价值分成"转变 [2] - 研发投入占比超过15% [2] 全球化布局 - 中、美、新三大合规交付中心已投入运作 [2] - 海外收入保持增长 成为未来重要增量市场 [2] - 中国创新药企加速出海及国际客户需求提升推动海外拓展 [2] 战略方向 - 通过业务结构优化与AIaaS战略落地改善盈利质量 [2] - 持续投入AI平台升级与全球化布局 [1] - 优化客户组合提升盈利质量 [1]
迈富时(02556):2025年半年报点评:营收快速增长,AI应用商业化进展迅速
西部证券· 2025-08-28 07:3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9.28亿元(yoy+25.5%)[1][6] - 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扭亏[1][6] - 经调整净利润0.85亿元(yoy+77.7%),超2024年全年水平[1][6] - 销售费率17%(yoy-5.0pct)、管理费率10.2%(yoy-8.6pct)、研发费率9.1%(yoy-5.1pct)[1] - 人员总人效同比提升25.6%[1] 分业务表现 - AI+SaaS业务收入5.0亿元(yoy+26.0%),毛利率80.4%[1] - 精准营销业务收入4.2亿元(yoy+25.0%)[1] 客户与商业化进展 - KA客户收入占比提升至50.3%,新增沃尔玛、欧莱雅等标志性客户[2] - AI Agent赋能服务企业达5518家,实现AI收入1.1亿元[2] - 截至2025年6月末AI相关业务ARR达1.9亿元,AI Agent相关ARR达0.87亿元[2] - AI+SaaS客户总数达2.17万家,KA大客户数量增至814家[2] - SMB老客客单价同比提升21.7%,KA老客客单价同比提升20.7%[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3亿元、31亿元、41亿元[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8亿元、2.04亿元、2.88亿元[3]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为49.4%、33.4%、30.9%[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07.7%、201.3%、40.7%[4]
找钢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收7.97亿元 国际业务收入增幅达38.9%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5: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9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2% [1] - 钢铁交易额638亿元人民币 交易吨量超1910万吨 [2] - 中小企业交易服务单吨佣金同比增幅27.5% [2] 钢铁交易业务 - 平台累计注册供应商超1.6万家 注册客户超18.9万家 覆盖SKU超65万种 [1] - 2025年第二季度钢铁交易量环比第一季度提升54.8% 较去年第四季度增长15.2% [2] - 8月底开展型管大卖场业务 整合超400家头部钢厂与贸易商资源 [8] 国际业务突破 - 国际业务收入3.4亿元 同比增长38.9% 交易吨量同比增58.0% [3] - 中东及东南亚业务毛利同比增幅90.5% 单吨毛利增长20.6% [3] - 东南亚公司交易量约4.5万吨 环比2024下半年增幅441% [3] - 迪拜加工厂年底投产后年产量达40万吨 目标成为一带一路最大钢铁供应商 [3] 非钢业务拓展 - 非钢铁业务交易额2.1亿元 同比增长23.0% [4] - 电工电气业务交易额1.9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08.9% [4] - 非钢业务累计合作供应商576家 服务客户2128家 覆盖SKU超3935种 [4] - 与托克集团合作有色金属平台试运行交易额超2500万元 [5] AI商业化进展 - AI产品销售新签合同32.3万元 产业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 [5] - 形成数据资产230万元 其中AI交易助手占120万元 [5] - 营业费率同比下降0.3% AI提升运营效率 [5] - 探索稳定币与RWA在海外大宗交易的应用 [3] 金融与供应链服务 - 与重庆富民银行合作推出"到乐融"产品 累计获批额度约40亿元 在贷余额超2亿元 [8] - 与国企参股设立供应链公司 优化采购体验 [8] - 物流智能轨迹跟踪APP与自动化交易系统投入应用 [5]
2025 AI创业真相
搜狐财经· 2025-08-27 14:49
中国AI软件市场付费习惯 - C端付费率仅3%-13%,较北美市场低3-4倍 [4] - 头部AI企业年经常性收入(ARR)为1-10亿美元,较北美企业低5-100倍 [4] - C端用户年均付费30美元,仅为北美市场的五分之一 [4] - B端企业采购以项目制为主(单笔<100万元),预算较北美订阅制(年>1000万元)低10倍 [4] - 国内某Agent产品上线1个月数万用户中付费用户不足10人,而同类型海外产品3个月实现百万美元收入 [5] 中美市场差异根源 - 北美用户PC端与移动端使用率均衡(约50%),偏好功能复杂的独立软件并形成付费习惯 [7] - 中国用户移动端使用率超60%,依赖超级App的免费闭环服务,独立软件付费意愿被压缩 [7] - 企业数字化基础薄弱,软件提升效率的执行成本高于预期收益,导致采购意愿低 [7] - 国内低人力成本使免费模式更具吸引力,用户倾向接受广告或功能限制替代付费 [7] AI创投生态现状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诞生AI公司近5000家,其中中国1380家,日均新增7家 [9] - 全球AI风投总额1400亿美元(占风投比例53-58%),中国AI领域融资820亿美元 [9] - AI创业隐藏门槛高,低成本算力、高质量数据及配套生态资源稀缺 [11] - 前10%头部团队获得市场90%资金,核心创始人圈层不足200人 [11] 科技巨头投入与生态建设 - 2024年美国四大科技公司AI资本开支1.7万亿元,中国七家头部互联网公司仅6300亿元 [13] - 国产大模型在复杂推理、长文本生成及结构化输出稳定性上落后于Claude Opus等国际模型 [13] - 国内大厂倾向内部孵化而非开放生态,形成"大厂主导、小厂陪跑"的僵化模式 [13] - 全球47%顶尖AI研究者本科毕业于中国院校,但仅少数留在中国工作 [14] AI硬件领域优势 - 中国AI硬件企业存量约1180家,2025年上半年新注册312家(同比增长73%) [15] - 同期AI硬件领域融资176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2.1倍,单月最高达42起 [15] - 大湾区为核心聚集地,拥有大疆、小米等企业积累的供应链与人才优势 [16] - 边缘计算与模型轻量化推动硬件智能化,中国在机器人、AR/VR等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 [16]
找钢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2.2% 国际业务爆发式增长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7 13:34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 [2] - 钢铁交易额达638亿元人民币,交易吨量超1910万吨 [2] - 第二季度平台钢铁交易量环比第一季度提升54.8%,同比去年第四季度增长15.2% [2] - 中小企业交易服务单吨服务佣金上半年同比增长27.5% [2] 国内业务发展 - 平台累计注册供应商超1.6万家,注册客户超18.9万家,覆盖SKU超65万种 [2] - 7月携手重庆富民银行推出"到乐融"产品,已服务客户23家,累计获批额度约40亿元,实际在贷余额超2亿元 [9] - 8月底开展型管大卖场业务,整合超400家头部钢厂和贸易商资源 [9] 国际业务突破 - 国际业务营业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38.9%,交易吨量同比增幅58.0% [4] - 毛利同比增长90.5%,单吨毛利同比增长20.6% [4] - 东南亚公司交易量约4.5万吨,环比2024下半年增幅达441% [4] - 参与中泰高铁、马来西亚物流中心等重大基建项目 [4] - 阿联酋加工厂将于年底落地迪拜工业城,年产量达40万吨 [5] 非钢业务拓展 - 非钢铁行业交易额达2.1亿元,同比增长23.0% [7] - 电工电气业务交易额1.9亿元,同比增长108.9% [7] - 累计合作供应商576家,服务客户2128家,覆盖SKU超3935种 [7] - 7月与托克集团合作宗金汇平台,试运行交易额超2500万元 [7] AI战略推进 - AI产品销售合同新签32.3万元 [7] - 数据资产入表总额230万元,其中AI交易助手形成数据资产120万元 [7] - 营业费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3% [7] - 5月产业AI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 [7] 创新业务探索 - 国际业务积极探索稳定币和RWA在海外大宗商品交易中的应用 [5] - 8月与国企参股设立供应链公司优化采购体验 [9]
快手-W(01024):25Q2业绩超预期,可灵AI商业化加速,AI赋能提效快手生态
信达证券· 2025-08-27 09:51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25Q2业绩超预期,营收350.46亿元同比+13.1%,调整后净利润56.18亿元同比+20.1%,毛利率55.7%和经调整净利率16%均创历史峰值 [1] - 可灵AI商业化加速,25Q2营收2.5亿元环比提升66.7%,累计生成超2亿视频和4亿图片,服务企业客户超2万家 [3] - OneRec推荐大模型提升广告和电商效率,线上营销营收197.65亿元同比+12.8%,电商GMV 3588.79亿元同比+17.6% [3] - 用户规模创新高,平均DAU达4.09亿同比+3.4%,日均使用时长126.8分钟,总时长同比+7.5% [3] - 首次发放特别股息每股0.46港元合计20亿港元 [4] 财务表现 - 25Q2海外营收13亿元同比+20.5% [1] - 直播业务营收100.44亿元同比+8%,其他服务(含电商)营收52.34亿元同比+25.9% [3] - 电商月均买家数1.34亿,泛货架GMV占比超32%,短视频电商GMV同比+30% [3] - 预测2025-2027年营收1439.41/1583.45/1725.37亿元,同比+13%/10%/9% [6] - 预测2025-2027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203.38/259.59/296.55亿元,同比+15%/27.6%/14% [6] 业务进展 - 可灵AI迭代30余次,推出多图参考、灵动画布等功能,探索广告营销、影视短剧等垂类场景 [3] - OneRec模型提升用户时长和留存率,广告场景提升点击率和转化率,电商场景提升人货匹配效率 [3] - UAX消耗占外循环总消耗比例提升至65% [3] - 商城场域日均动销商家同比+30% [3]
迈富时(02556.HK):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订单增长及AI商业化表现强劲
格隆汇· 2025-08-27 05:36
财务业绩 - 25H1营业收入9.3亿元 同比增长25.5% [1] - 归母净利润3738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1] - 经调整净利润8472万元 同比增长77.7% 经调整净利率提升至9.1% [1] AI+SaaS业务表现 - AI+SaaS业务收入5.0亿元 同比增长26.0% [1] - 订单量同比增长69.1% 为25H2收入增长奠定基础 [1] - 毛利率80.4% 同比下滑7.9个百分点 智能一体机业务毛利率57.3% [1] - 剔除智能一体机后毛利率82.4% 同比下滑5.9个百分点 主要因KA业务占比提升 [1] - 经常性收入占比84.5% 客户总数21655家 [1] - KA大客户数量增至814家 [1] - SMB老客客单价同比提升21.7% KA老客客单价同比提升20.7% [1] AI及AI Agent商业化进展 - AI收入1.1亿元 RPO1.0亿元 ARR达1.9亿元 [1] - Agent收入4530万元 RPO5490万元 ARR8680万元 [1] - 推出AI外贸数字员工Eva、AI销售陪练系统等产品 [1] - SMB端聚焦AI Agent功能渗透 KA端加速垂类行业Agent模板迭代 [1] 产品与技术发展 - 持续升级Tforce营销领域大模型及AI Agentforce智能体中台 [1] - AI Agent产品助力企业提升获客效率及销售水平 [1]
大模型厂商变现难,科大讯飞却把AI学习机卖爆
钛媒体APP· 2025-08-27 02:21
核心观点 - AI硬件市场呈现割裂状态 新产品涌现但规模化销售产品较少 科大讯飞AI学习机实现收入大幅增长 验证专业大模型与刚需场景结合的商业潜力[2] - 公司通过"专业大模型技术+刚需场景产品力+全渠道营销能力"三位一体战略 走出一条商业化成功路径[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AI学习机收入同比增长104% 毛利同比增长116%[2] - 在高端学习机领域保持销售额销量双第一[2] 技术优势 - 发布业界首个基于全国产算力平台训练的深度推理大模型讯飞星火X1 用更少算力实现一流效果[3] - 70B参数版本对标DeepSeek R1和OpenAI o1 国内率先支持"快思考"和"慢思考"双模式[4] - 最新版本以小一个数量级参数对标OpenAI o3 幻觉治理准确率大幅领先业界主流模型[4] - 打造"1+N"大模型体系 教育为重点行业 形成核心技术护城河[4] - 与中国教科院合作打造数学智能教师系统等产品[5] - 高考测试中以更小参数量取得国产大模型最好成绩[5] 产品功能 - 构建从答题批改到因材施教辅学的完整AI核心链条[5] - AI 1对1精准学新增互动式问诊规划功能 可自动分析知识掌握情况[7] - AI 1对1答疑辅导新增支持小学数学 初中语文和数学[7] - AI 1对1互动课覆盖幼小初学段 包含各场景体系化课程[7] - 平均减少学生近一半无效练习时间[7] - 首发AI心灵伙伴与减压绿洲功能 关注心理健康[7] 营销策略 - 构建高端品牌+全域覆盖营销体系[8] - 线上渠道提供购买便捷性 线下近2000家门店提供体验场景[11] - 新增广告中一大半为品牌广告 包括赞助《最强大脑》等头部IP节目[8] - 邀请孙俪担任品牌代言人提升可信度[10] - 采用中心城市与下沉市场并举的渠道策略[11] 行业地位 - 入选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镇馆之宝"唯一教育方向AI产品[2] - 独家与教育部考试院成立联合实验室 深度参与高考主观题评分[5] 市场前景 - 学习机在中国家庭渗透率仅5%-6% 远低于手机电脑[15] - 中国中小学在校生人数接近2亿 教育投入为家庭刚需[15] - AI学习机正升级为集知识传递能力培养情感陪伴于一体的综合教育终端[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