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雪球三分法
icon
搜索文档
择时靠谱吗?一个实验告诉你!
雪球· 2025-09-07 13:30
核心观点 - 长期定投策略在投资中表现稳健 短期择时对最终收益影响有限 坚持定期投资宽基指数如沪深300更能获得稳定回报 [3][5][12] 择时的诱惑与幻想 - 市场情绪高涨时投资者易受短期择时诱惑 幻想通过高抛低吸实现财富自由 [4][5] - 现实中绝大多数投资者不具备精准择时能力 短期择时在长期投资中重要性被高估 [5] 定投实验结果 - 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进行模拟定投实验 统计区间从2005年4月8日至2025年8月15日共20.3年 每月固定投入1000元 [7][8] - 按不同价格定投结果显示:开盘价定投总收益率51.77% 最高价定投43.56% 最低价定投59.23% 收盘价定投50.49% [7][8] - 投入总金额均为244,000元 到期组合金额最低为350,276.6元(最高价定投) 最高为388,510.9元(最低价定投) [8] - 年化复合收益率区间为1.80%-2.32% 最低点定投仅比收盘价定投多获得17.31%超额收益 [8][10] 长期投资价值 - 即使总是在月度最高点买入的投资者 长期仍能获得收盘价定投者86%以上的收益 [10] - 精准择时能力对长期收益提升有限 建议通过宽基指数跟踪经济基本面和估值回归 [11][12] - 巴菲特投资哲学强调"慢慢变富" 定投策略可提供投资方向指引并保持心态稳定 [12]
本轮牛市走到哪个阶段了?
雪球· 2025-09-06 05:04
以下文章来源于懒人养基 ,作者懒人养基 懒人养基 . 雪球21年度十大新锐用户、22年度基金影响力用户,私企业主,经济学硕士,《基金投资全攻略》作者。早期靠创业获取主动收入,从17年开始,逐步将 经营产生的余钱、闲钱,几乎全部逢低买入权益基金,从赚取主动收入慢慢向赚取被动收入过渡。价值投资践行者 ↑点击上面图片 加雪球核心交流群 ↑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9月1日,中证全指年内涨幅21.44%,而截至9月4日年内涨幅也还有16%。这个涨幅相对6%的预期业绩增长,是不是有点泡沫?第二阶段和第三阶 段会不会直接合二为一了?未来又会怎么走呢? 不得而知。同样只能且走且看。 02 作者: 懒人养基 来源:雪球 正常的牛市通常经历三个阶段:估值(情绪)修复阶段,业绩引领(业绩开始改善或预期改善)阶段,情绪泡沫阶段。 第一、二阶段通常都会完整演绎,第三阶段,即情绪泡沫阶段是否会来,取决于预期业绩是否能够得到(持续)验证:是,则可能上演戴维斯双 击、形成情绪泡沫;否,则可能直接改变市场预期,牛市提前结束。 "水牛"行情可能将第二和第三阶段合二为一,完全不理会基 ...
要不要靠炒股拼一把,早点实现财富自由?其实你可以换一种思路变富...
雪球· 2025-09-04 13:01
文章核心观点 - 探讨普通人通过炒股实现财富自由的可行性 并分析多种致富路径的实现可能性 最终提出以目标为导向的投资策略更可持续 [5][48][50] 财富定义标准 - 普华永道将净资产高于100万美金(约700万人民币)定义为高净值人群 [8] - 中国私人银行将可投资资金超1000万人民币归为高净值 超1亿为超高净值 [9] - 胡润研究院定义资产超600万为富裕家庭 超1000万为高净值家庭 [10] 炒股致富可行性 - A股过去20年年化收益约9% 若保持该收益20年后资产为256万元 远低于财富门槛 [13][15][16] - 需保持20%年化收益20年才可能跻身高净值 但此类投资者凤毛麟角且需承担极高风险 [17][18][19] 房地产投资现状 - 当前房地产投资可能成为最不能帮助致富的方式 新房销售和二手房价格均面临压力 [22] - 百城住宅租金回报率约2.2%-2.3% 一线城市仅1.5%-2% 虽高于10年期国债但低于预期 [31] - 通过房地产跻身高净值家庭的比例从2016年15%下降至2024年5% [33] - 居民负债水平较20年前增长40% 抑制未来房价上涨 [29] 企业股权致富路径 - 全球及中国富豪榜显示富豪几乎均为企业主 拥有公司股权是实现财富自由的最现实方式 [35][36] - 中国高净值人群中企业主和金领占比始终超70% 成为主流致富路径 [38] - 创业需承担更大风险 存在幸存者偏差 多数创业者可能经历多次失败 [39] 目标导向投资策略 - 建议采用四步流程:设定目标金额 测算所需收益率 资产配置 筛选投资标的 [50] - 以目标为导向的投资方式比财富最大化更现实可持续 能为投资决策提供清晰框架 [48][49] - 通过绑定具体生活目标 使富裕转化为可实现的小成就 更可能接近财富目标 [52][53]
牛市里,债券要不要搬家?
雪球· 2025-09-02 13:01
股债平衡策略核心原理 - 股债平衡策略由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中首次提出 利用股票和债券低相关性构建投资组合 通过分散化投资对冲资产波动风险 减小整体波动率同时获得市场平均收益 提升收益风险比 [8] - 美国养老金和社会救济金采用此策略穿越近半个世纪 证明其长期稳健性 风险管理需具备合适股债配比 契合时间周期和安全流动性 [9] 股债配比历史回测数据 - 2005-2022年万得全A指数与中债综合财富总值指数回测显示:0:100配比(0%股+100%债)年化收益率4.3% 最低年收益-0.80% 最高年收益11.87% [14] - 50:50配比(50%股+50%债)年化收益率8.27% 最低年收益-25.53% 最高年收益82.71% [14] - 100:0配比(100%股+0%债)年化收益率10.70% 但最低年收益达-62.92% 最高年收益166.21% [15] - 具体配比波动特征:股3债7年化6.97%最大回撤约-10% 股4债6年化7.66%最大回撤约-20% 股5债5年化8.27%最大回撤约-25% 股6债4年化8.84%最大回撤约-33% 股7债3年化9.35%最大回撤约-40% [15] 股债配置方法论 - 固定法采用格雷厄姆50%:50%基础配比 当股票仓位超过50%时卖出股票买入债券 反之则买入股票 再平衡频率建议年度或半年度 或按绝对值比例触发(如股债60%:40%时调回50%:50%)[19][20] - 动态法将股票仓位设置在30%-70%区间 根据市场估值动态再平衡 全市场温度低于20°C时股票仓位70% 高于80°C时降至30% 中间按温度百分位调整 [21][22] - 年龄法采用约翰博格公式:权益资产比例=(100-年龄)×100% 例如30岁时权益比例最高70% 债性资产比例等于年龄 常态权益比例60% 市场极限估值(温度<10°C)时可动用预备兵调整至70%权益 [27] 当前市场环境与策略应用 - 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 全市场估值温度逼近60°C 进入正常偏高区间 部分中小盘科技板块估值逼近高估 市场波动加大 [5] - 投资需遵循低估敢进 高估能退原则 通过规则策略约束人性 利用长期验证的经典方法穿越牛熊 [5][6][29]
招商量化精选市值上浮了吗
雪球· 2025-09-02 08:40
招商量化精选持仓变化 - 沪深300成分股持仓从2024年6月30日的2.48%大幅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10.85% [5][6] - 中证2000以下的小市值股票("其他"类别)持仓从2024年6月30日的16.24%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37% [5][6] - 中证500成分股持仓从13.73%增至19.18%,中证1000从28.35%微增至29.49%,中证2000从39.20%降至30.12% [6] 其他量化基金持仓分析 - 博道远航基金沪深300持仓从2024年12月31日的59.59%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4.59%,中证2000持仓从17.09%增至25.82% [12][13][14] - 国泰君安量化选股基金沪深300持仓从2024年12月31日的46.33%大幅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8.02%,中证2000持仓从16.76%激增至42.98% [14][15] - 华夏智胜先锋基金中证1000持仓从2024年12月31日的28.39%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9.14%,"其他"类别小微盘持仓从14.89%增至21.77% [17][19] - 华夏智胜新锐基金中证2000持仓从2024年12月31日的30.09%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0.38%,"其他"类别持仓从20.32%增至29.87% [19][21] - 诺安多策略基金持续专注小微盘,中证2000持仓稳定在约13%,"其他"类别持仓始终保持在86%以上 [23] 策略与业绩表现 - 招商量化精选采用PB-ROE策略,并非刻意追求小市值,但选股结果多为小市值股票 [7] - 国泰君安量化选股因风格偏移至小盘股,2025年1-8月实现31.30%收益 [14] - 招商量化精选近期净值走势较国证2000指数更为坚挺 [10]
2025年中报季“后日谈”
雪球· 2025-09-01 07:48
核心投资框架 - 采用"宏观-中观-微观"三层综合投资体系 宏观层面关注增长、通胀和货币财政政策 中观层面筛选景气行业和垄断格局 微观层面聚焦财务健康指标[2][4][5][7][8][11] 宏观周期分析 - 宏观指标拆解为三大要素:增长看PMI、通胀看PPI和CPI、货币财政政策看M1[3] - 2023年7-8月出现宏观底部信号 PMI跌至45-46区间 PPI下行至-5.7%[3] - 现代金融财税体系下宏观指标均值回归具有必然性 择时层面抄底-5%的PPI比抄底0.5PB个股更可靠[4] - 主张以股票等权益资产为主导实现财富复利增长 目标年化26% 三年翻倍 十年加零 固收资产仅在牛市泡沫后期或经济过热时配置[4] 中观行业选择 - 选择景气上升阶段且垄断竞争以上的行业 优先寡头垄断格局[5] - 要求行业产能利用率高于85% 最好达到95%接近满产 避开全国规上工业企业73%平均产能利用率以下的过剩行业[6] - 库存周期把握"被动去库"末期向"主动补库"初期转换的拐点 避开"被动补库"向"主动去库"转换阶段[6] - 行业集中度要求CR5至少50%以上 优选两三家寡头瓜分的细分行业[7] - 垄断优势包括市场垄断和行政垄断 但需避开价格受严格管制的行政垄断行业[7] 微观财务筛选 - 资产负债表关注债务权益比 要求D/E Ratio低于70% 超过100%坚决回避 最优D/E Ratio约35%[8] - 利润表要求净利润与经营现金流净额匹配 1PB以上个股额外要求自由现金流指标[9] - 估值标准采用10倍市盈率或市值/自由现金流倍数 价值股超过15倍或成长股超过20倍不予考虑[9] - 股息分配率要求长期保持30%以上 兼顾资本支出和营运资本需求[10] - 通过股息复投和存留收益再投资实现双重复利增长[10]
现在的A股真的不一样了
雪球· 2025-09-01 07:48
A股投资生态变化 - A股市场长期存在重融资轻回报的特征 上市公司将上市融资视为首要任务 投资者回报被放在次要位置 [5] - 近年来A股投资生态发生重要变化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积极性显著提升 越来越多公司采取中期分红和年末分红两次分红策略 [5] - 上市公司股票回购意愿明显增强 特别是注销式回购案例增多 对市值管理和投资者回报重视程度提高 [5] 现金分红数据表现 - 截至8月31日有818家上市公司公布一季度和半年度现金分红方案 较去年同期增加141家 [5] -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达到6497亿元 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 [5] - 2025年有超过800家A股公司实施中期分红 一年两次分红可能成为常态化操作 [7] 股票回购情况分析 - 全市场公布1321单2025年回购预案 预计回购金额超过1642亿元 [6] - 回购以集中竞价和自有资金回购为主 体现上市公司呵护股价意愿显著提升 [6] - 注销式回购是最能体现投资回报意愿的方式 可为投资者避开股息红利税成本 [8] 与成熟市场对比 - 海外成熟市场上市公司在业绩增速放缓时会加大现金分红和股票回购力度来稳定估值 [7] - 美股科技七巨头中多家企业年回购金额达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 维系较高估值水平 [7] - 美股多家知名上市公司采取一年四次分红形式 即每季度分红一次 且分红金额逐年增长 [8] 市场表现与生态改善 - A股市场突破2021年3731点高点并站上3800点 [9] - 突破背后反映上市公司基本面回暖 股市价值中枢上移 以及投资生态改善 [9] - 重融资轻回报情况发生实质性改变 投资生态发生本质变化 支撑市场运行台阶上移 [9]
方法不对,一轮大牛市也可能白白被浪费
雪球· 2025-08-31 13:00
牛市投资心理与策略 - 投资者在牛市上涨过程中容易因错失恐惧而坚守持仓 导致利润回吐甚至亏损[8][9] - 市场热度升温时 投资者普遍存在"抓住一切难得机会"的共识 害怕卖出后错过更大涨幅[4][9] 锚定效应陷阱 - 投资者倾向于将历史高点作为合理价位锚点 形成认知牢笼[10][11] - 依赖历史高点作为决策依据会错失止盈机会 不到过去高点不卖成为常见误区[11] 止盈策略重要性 - 牛市最稀缺的是"离开牌桌"的勇气 投资者常因贪恋赚钱效应错失离场时机[12][13] - 动态止盈策略通过规则代替主观判断 如股债配置再平衡机制[14][15] - 半仓策略示例:当股债比例由50:50变为55:45时进行再平衡 连续上涨时可按权益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卖出获利部分[15] - 策略核心是提前定规则且执行不犹豫 不贪图最后一个铜板[16] 资产配置方法论 - 通过资产分散、市场分散、时机分散实现收益多元化和风险分散化[17] - 采用长期投资加资产配置理念 配合定期再平衡服务锁定收益[17]
如何克服恐高症、增厚长期投资收益?
雪球· 2025-08-31 05:04
投资收益来源分析 - 投资收益由资金、年化收益率和投资年数三个因素决定,其中投资年数对累计收益的影响最大,通过指数效应放大收益 [8][9][10] - 在相同本金条件下,长期持有策略(10年10%年化)的收益159万高于择时策略(5年20%年化)的收益149万,证明时间复利效应的重要性 [13] - 年化收益率与投资年数的乘积相等时,投资年数更长的策略收益更高,例如40年5%年化收益超过20年10%年化收益 [13][14] 长期投资策略框架 - 需建立创业者心态而非打工者心态,避免短期盈亏与工资收入对比,接受可能先亏损3-5年再盈利的周期特性 [16][17][21][22] - 盈利体系需经完整牛熊周期验证,强调"做时间的朋友"策略如红利分红积累、高ROE净资产积累、量化回测验证及估值配置 [23][24][25] - 明确买卖规则至关重要,量化策略(微盘、红利、转债)需严格规则,主观投资需避免被市场情绪牵引的随意操作 [27][28][29][31] 资产配置与择时原则 - 均衡配置覆盖不同市场环境:红利策略适用于熊市/震荡市,微盘策略需资金宽松环境,指数ETF在牛市抱团期有效,周期资产需PPI反转支撑 [33][34] - 多策略配置确保全年收益连续性,类比"四季蔬菜"理论,虽单策略收益率不高,但长期累计收益更优 [35][36][37] - 非必要不择时,仅在三类情况下操作:市场估值极高(如中证全指PE/PB)、资产切换至更优品种、标的基本面恶化 [38][40][41][42]
交易中的人性
雪球· 2025-08-31 05:04
文章核心观点 - 交易失败的核心原因在于人性弱点而非市场复杂性 盈利后的自负和贪婪是导致财富回撤的关键因素 [3][8][11] - 长期财富积累需要克服人性弱点并坚守交易纪律 市场考验的是守富能力而非短期盈利能力 [7][14] 利弗莫尔的财富过山车 - 1907年通过做空美股获利300万美元 但两年内因心态膨胀亏损大部分资金 [5] - 自负被证明是交易最大陷阱 市场对过度自信的交易者施加惩罚 [5] 盈利后的人性弱点分析 - 首笔盈利易产生天才错觉 导致高估能力并激进加仓 [7] - 快钱幻觉引发特权感 使交易纪律松散并错误复制成功路径 [7] - 盈利后常见行为偏差包括:急于加仓忽略风险累积 过早消费轻视复利 误将运气归为实力 [10] 交易守富的核心原则 - 将盈利视为市场暂借资金 保持敬畏避免被利润冲昏头脑 [13] - 每笔盈利交易需预设明确退出策略 包括止盈和止损点位 [13] - 至少将50%盈利转入低风险安全资产 防止市场收回财富 [13] 交易本质与长期生存策略 - 交易是长期马拉松而非短期赌局 核心在于数十年间持续克制人性弱点 [14] - 财富留存取决于自我管理能力 需以纪律为舟认知为帆实现稳健增值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