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端侧AI
icon
搜索文档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未来机器人与可穿戴设备的市场规模将媲美手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14:52
公司发展历程 - 高通进入中国三十周年 与国内所有主流手机品牌建立深度合作关系[1] - 过去3年间合作从手机市场扩展至汽车市场[1] - 高通支持中国几乎所有主要汽车品牌 参与210多款车型发布[5] 竞争策略与市场定位 - 面对苹果小米等厂商自研芯片趋势 高通强调通用芯片的经济性优势[1] - 不同厂家使用高通芯片数量取决于当年自研芯片表现[1] - 采取平台化芯片策略 利用手机芯片通用性拓展新领域[6] AI发展战略 - 端侧AI是重点发展方向 通过在骁龙芯片强化AI算力实现[4] - 认为AI落地必须到端侧 因终端离用户最近能保护隐私并提供实时响应[4] - 判断当前AI处于早期阶段 未来所有产品都需要用AI重新打造[5] 新兴业务布局 - 智能网联汽车 机器人和智能眼镜被视为下一个业绩增长引擎[5][6] - 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开发周期仅1年 远快于欧美厂商4-6年周期[5] - 机器人市场规模未来将等同或大于智能手机 AR/VR/AI眼镜可能人手一个[6]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为特定场景开发专用芯片应对需求分化[6] - 机器人芯片方案将与产业伙伴共同探索[6] - AI眼镜面临性能 能耗与成本平衡的挑战[6]
高通高管:这两个领域有望比肩手机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9-24 11:39
孟樸表示,汽车是端侧AI的绝佳应用场景,因为没有办法依赖云端AI,必须在本地解决。 9月24日下午,在2025高通骁龙峰会期间,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在接受第一财经等记者采访时表 示,中国的产业链是全球最有活力且最有竞争性的,端侧AI的普及需要强大的终端制造能力和丰富的 应用场景来驱动,中国恰好同时具备这两点。 他判断,智能座舱、驾驶辅助、舱驾融合,这些都离不开AI,AI将是高通与中国汽车产业合作的下一 个巨大机会。 面对AI时代更加复杂和碎片化的生态,孟樸认为,"当前AI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各种大模型很多,终端 也很多,做适配比价耗时。高通不做评判,不去决定客户用哪个大模型,而是把适配工作做好,让终端 厂家、模型公司、平台公司都能在一个公开透明的市场里各展所长。" 当被问及未来重点布局时,孟樸预测,假以时日,有两个领域的应用规模可能会等同于甚至超过智能手 机。 "一个是机器人,另一个是各种可穿戴的智能眼镜(包括AR、VR和AI眼镜)。" 他解释道,"眼镜可能 会人手一个,而机器人则会进入家庭、工厂等各种环境。它们的需求量都有可能达到手机的量级。 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 他强调,这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共同推动, ...
3C设备:苹果重启创新周期,设备弹性大
2025-09-24 09:35
3C 设备:苹果重启创新周期,设备弹性大 20250923 摘要 国内折叠屏手机供应链已启动早期打样,预计年底定型,明年初量产, 初期产量 1,000 万至 2000 万部,组装环节设备需求增加,博众精工等 企业受益。 苹果计划于 2026 年底发布 AI 眼镜,凭借 Meta 的成功经验和自身生态 系统,销量预期较高,将为国内设备商带来新的增量市场。 苹果将在明年推出与 AI 结合的家居产品,如桌面台灯,并可能在 2027 年推出全玻璃屏手机,利好蓝思科技、伯恩光学及宇环数控等玻璃处理 产业链企业。 为提升用户体验,苹果可穿戴设备可能增加红外摄像头,PC 和 iPad 将 全面转向 OLED 屏幕并推出折叠屏产品,预计持续推动资本开支增长, 带动相关设备商利润提升。 苹果端侧 AI 是未来发展重点,通过整合外接模型(北美 GPT,中国阿里 千问)增强用户体验,硬件更新换代和资本开支增加将推动生态系统升 级。 Q&A 未来两年苹果在硬件和 AI 方面的创新周期将如何影响 3C 设备产业链? 苹果端侧 AI 的发展对其生态系统有何影响? 苹果端侧 AI 的发展对于其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去年(2024 年),苹 ...
研报掘金丨天风证券:维持广和通“增持”评级,布局AI高景气方向驱动未来成长
格隆汇APP· 2025-09-24 07:17
财务表现 - 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2.18亿元 同比下滑34.66% [1] - Q2实现归母净利润1.0亿元 同比下滑31.25% [1] - 调整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5.4/6.9/8.5亿元 原预测值为5.8/7.3/8.8亿元 [1] - 对应25-27年PE估值分别为45/35/29倍 [1] 战略转型与业务布局 - 公司不止于模组企业 打造AI研究院 全面向AI端侧领域进发 [1] - 端侧AI领域技术布局行业领先 [1] - 在具身智能领域基于高通高算力平台开发Fibot项目 已与全球领先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1] - RTK视觉融合定位方案已与多足机器人领域头部厂商达成合作 [1] - 组建专门机器人团队 主要从事割草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两个业务方向 [1] 资金运用与研发投入 - H股募集资金到位后55%投入端侧和机器人业务 [1] - 未来继续扩充研发团队 [1] 经营状况与前景 - 24年整体经营情况及销售毛利率承压 [1] - 积极布局端侧AI及机器人等新应用领域带来未来广阔发展空间 [1]
硅谷观察|骁龙峰会从纽约到夏威夷到北京,没人比高通更爱中国
新浪科技· 2025-09-24 04:55
今年的骁龙峰会有着特殊意义:因为今年不仅是高通公司成立四十周年,是高通进入中国市场的三十周 年,也是高通骁龙峰会的正式创办十周年纪念。对于高通、中国和骁龙峰会,这是一个三重的里程碑时 刻。 过去四十年时间,随着科技潮流的不断发展,这家总部位于美国圣地亚哥的科技公司已经从一家移动通 信技术提供商全面升级,在移动计算时代成为担纲Android阵营的芯片巨头,在AI时代又引领着端侧AI 的技术潮流。 没人比高通更重视中国。去年高通接近一半的营收来自中国客户,是美国科技巨头中最高的。这也是高 通过去三十年在中国的积累。 过去三十年时间,高通与中国合作伙伴走过了3G、4G和5G技术,见证了中国移动通信行业从"跟跑、 并跑到领跑"的全过程,合作领域也从智能手机到汽车再到物联网。如今,高通不仅是中国手机产业的 最大合作者,也是中国智联车的最大平台。过去三年,中国车企已经先后推出了超过210款搭载骁龙数 字底盘的车型。 骁龙系列处理器是高通最核心的业务,骁龙技术峰会是高通每年最重要的发布活动。过去十年的骁龙峰 会,见证了骁龙家族阵容的不断扩大,从智能手机逐渐横跨平板电脑、笔记本、智能手表、智能眼镜、 网联车等全系列运算设备。 ...
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20250924
山西证券· 2025-09-24 00:50
研究早观点 2025 年 9 月 24 日 星期三 市场走势 资料来源:最闻 国内市场主要指数 | 指数 | | 收盘 | 涨跌幅% | | --- | --- | --- | --- | | 上证指数 | | 3,821.83 | -0.18 | | 深证成指 | | 13,119.82 | -0.29 | | 沪深 | 300 | 4,519.78 | -0.06 | | 中小板指 | | 8,117.35 | -0.18 | | 创业板指 | | 3,114.55 | 0.21 | | 科创 50 | | 1,407.30 | -0.10 | 资料来源:最闻 分析师: 李明阳 执业登记编码:S0760525050002 邮箱:limingyang@sxzq.com 【今日要点】 【山证纺服】行业周报-潮宏基计划赴港上市,雪中飞提出"品牌向上, 创新突破"战略主张 【公司评论】广和通(300638.SZ):广和通 2025 半年度报告点评-AI stack 深 化布局,具身智能和智能座舱是增长主力 【公司评论】大全能源(688303.SH):大全能源点评-财务稳健资金储备充裕, 战略性减产缓解市场供给压力 ...
美格智能(002881):业绩持续快速增长,端侧AI驱动未来成长
天风证券· 2025-09-23 13:14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86亿元,同比增长44.50%,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增长151.38%,扣非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增长157.87% [1] - 业绩增长主要受智能网联车和端侧AI硬件需求拉动,国内营收13.54亿元(+56.50%),海外营收5.32亿元(+20.93%) [2] - 毛利率承压(25H1整体毛利率13.36%,同比下降3.23pct),主因产品结构变化和车载产品规模扩大,但预期下半年盈利能力环比改善 [3] - 端侧AI在多场景实现突破:无人机(AI算力超27 Tops)、AR眼镜(AI算力近14 Tops)、机器人(搭载高通平台高算力模组)、AI智能体(终端侧AI能力最高100 Tops) [4][5] 财务表现 - 25H1单季度Q2营收8.89亿元(+21.65%),环比下降10.8%,主因国内营收波动(Q2国内营收5.99亿元,环比-20.66%) [2] - 调整盈利预测:25-27年归母净利润至2.1/3.0/4.1亿元(原预测2.5/3.5/4.7亿元),对应PE估值61/42/31倍 [6] - 财务数据预测:25年营收45.13亿元(+53.42%),26年62.86亿元(+39.29%),27年81.52亿元(+29.70%) [11] 业务拓展 - 无人机领域:与行业领先客户合作,基于高通SM8475平台开发高算力AI模组 [4] - AR眼镜领域:为VITURE PRO定制开发高算力AI增程解决方案 [4] - 机器人领域:与阿加犀、意迈智能合作推出人形机器人和微小型AI机器人产品 [5] - AI智能体:推出C端产品AIMO,搭载骁龙芯片,支持端侧AI应用及端云结合方案 [5]
广和通(300638):上半年主业稳健,布局AI高景气方向驱动未来成长
天风证券· 2025-09-23 07:14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6] 核心观点 - 公司主业稳健,剔除锐凌无线出表影响后25H1营收同比增长23.4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4% [2] - 公司积极布局AI端侧及机器人等高景气方向,包括AI玩具大模型解决方案、具身智能机器人及AI语音智能体FiboVista [4] - 因毛利率承压调整盈利预测,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5.4/6.9/8.5亿元,对应PE估值45/35/29倍 [5] 财务表现 - 25H1营业收入37.07亿元同比下滑9.02%,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下滑34.66% [1] - 单Q2毛利率15.83%同比下降5.82个百分点,因智能模组存储成本上升影响 [3] - 剔除锐凌无线影响后,25H1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 [2] 业务布局 - AI玩具领域推出融合大模型的Cat.1模组解决方案 [4] - 机器人与全球头部厂商达成合作,涵盖具身智能机器人和多足机器人RTK视觉定位方案 [4] - 发布AI语音智能体FiboVista并应用于车联网场景 [4] - H股募集资金55%将投入端侧AI及机器人业务研发 [4] 盈利预测 - 调整后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5.4/6.9/8.5亿元(原预测5.8/7.3/8.8亿元) [5] - 对应25-27年营业收入预期83.28/100.43/120.83亿元 [5] - 25年预期每股收益0.71元 [5]
广和通(300638):AISTACK深化布局 具身智能和智能座舱是增长主力
新浪财经· 2025-09-23 06:35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营收37.07亿元同比减少9.02% 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减少34.66% [1] - 剔除锐凌无线车载业务影响后 营收同比增长23.49%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4% [1] - 研发投入2.54亿元 累计获得发明专利356项 [3] 行业发展 - 2025年全球物联网终端数达215亿同比增长14.4% 2030年预计达411亿 [2] - 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数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15% [2] - 中国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26.56亿占移动终端连接数59.7% 同比增长13.89% [2] - 2024年全球5G连接数突破20亿占比25% 预计2028年超越4G成为主流 [2] - 美国5G FWA连接量达1160万渗透率9% [2] 技术突破 - 智能模组成为边缘计算新载体 应用于车联网和消费电子等领域 [2] - AI嵌入式蜂窝模组预计2030年占物联网模组出货量25% 年复合增长率35% [2] - 公司推出覆盖1T~50T的全矩阵AI模组及解决方案"星云"系列 [3] - 发布R17车规级5G通信模组AN970系列及高算力5G AI智能网联座舱模组 [3] - 推出Fibocom AI Stack端侧AI解决方案和AI玩具大模型解决方案 [3] 战略布局 - 公司2023年成立AIC产品线聚焦机器人行业AI算法+硬件解决方案 [4] - 2024年实现智能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批量发货 2025年导入国内外头部客户 [4] - 开发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力盒子RV-Bot 已送样国内知名具身智能公司 [4] - 基于高通平台开发的Fibot项目与全球领先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建立战略合作 [4] - RTK视觉融合定位方案与多足机器人头部厂商合作 解决动态环境定位盲区 [4] 产品创新 - 发布QuickTaste AI智能解决方案和新一代AI语音智能体FiboVista [3] - AI语音智能体率先应用于车联网场景 [3] - 智能割草机器人集成AI算法/机器视觉/自动驾驶/高精度差分定位技术 [4] - 检测中心通过CNAS审核 巩固无线射频测试和可靠性验证领域标杆地位 [3]
广和通(300638):AIstack深化布局,具身智能和智能座舱是增长主力
山西证券· 2025-09-23 04: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B"评级 [1][9] 核心观点 - 全球物联网产业持续复苏 端侧AI和智能模组成为新增长方向 2025年全球物联网终端数预计达215亿(同比+14.4%) 2030年将达411亿 2024-2030年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复合增长率15% [5] - 公司AI stack深化布局 具身智能和智能座舱是增长主力 剔除锐凌无线车载业务影响后 2025H1收入同比+23.49% 归母净利润同比+6.54% [4] - 公司在具身智能领域取得先发优势 智能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已批量发货 并与国内外头部客户达成合作 [7][8] - 公司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2025年PE 43.2倍 2026年34.2倍 2027年27.3倍 [9]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37.07亿元(同比-9.02%) 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34.66%)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5.53/6.97/8.73亿元 同比增长-17.3%/26.1%/25.3% [9] - 预计2025-2027年EPS 0.72/0.91/1.14元 [9] - 2025年6月30日每股净资产4.68元 每股资本公积0.92元 每股未分配利润2.36元 [3] 产品与技术布局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2025H1研发费用2.54亿元 累计获得发明专利356项 [6] - 推出覆盖1T~50T的全矩阵AI模组及解决方案"星云"系列 [6] - 发布新一代R17车规级5G通信模组AN970系列及高算力5G AI智能网联座舱模组AN762S/AN782S系列 [6] - 推出Fibocom AI Stack端侧AI解决方案 AI玩具大模型解决方案 QuickTaste AI智能解决方案 [6] 市场前景 - 2024年我国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26.56亿 占移动终端连接数比重59.7%(同比+13.89%) [5] - 2024年全球5G连接数突破20亿(连接占比25%) 预计2028年超越4G成为主流技术 [5] - 到2030年 AI嵌入式蜂窝模组预计占物联网模组出货量25% 年复合增长率3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