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
icon
搜索文档
安永:上半年香港IPO筹资额全球占比大幅升至24%,预计热度持续推升
第一财经· 2025-06-12 13:22
全球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IPO活动整体低迷,共有500家企业上市,筹资额575亿美元,IPO数量同比下降11%,筹资额同比上升9% [1] - 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IPO筹资额在全球占比上升至33%,其中香港占比24%,较去年同期的3%有显著提升 [1] - 港交所以140亿美元募资规模成为全球IPO筹资额最高的交易所 [1] A股IPO市场表现 - A股上半年共50家企业首发上市,合计筹资371亿人民币,数量和筹资额均同比上升14% [4] - 工业、科技和材料领域IPO数量和筹资额位居前三,超三成企业属于汽车行业上下游 [4] - 北交所首次进入A股筹资额十大IPO榜单(开发科技,920029.BJ),显示其对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吸引力增强 [4] - 长三角和珠三角企业是A股上市主力,江苏、浙江、广东、安徽四省IPO数量占比达90%,筹资额前五省份占比78% [5] 港股IPO市场复苏 - 香港市场上半年约40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1087亿港元,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同比上涨33%和711% [6] - 上半年筹资额超过去年全年,平均筹资额同比上涨超5倍,为近十年第二高 [6] - 生物科技与健康、零售和消费行业IPO数量并列第一,工业(含先进制造业)筹资额居首 [6] - 5月推出"科企专线",便利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聚焦技术密集、研发周期长的高潜力科技公司 [7] 美股中概股表现 - 上半年36家中国企业在美股首发上市,共筹资8.41亿美元,数量同比上涨44%,筹资额下降62% [7] - 筹资额下滑主要由于缺少大型IPO [7] 未来市场展望 - A股IPO将呈现与市场承受能力相匹配的节奏化发行"新常态",下半年或进一步聚焦科创领域 [8] - 北交所成为当前IPO申报和辅导备案主力,未来有望向人工智能、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拓展 [8] - 港股IPO热度将持续,受A+H上市、"科企专线"、中概股回归等因素推动,预计更多大型企业及产业链领军企业将登陆 [8] - 新消费和硬科技企业IPO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8]
陈家齐,执掌港投620亿
投资界· 2025-05-27 07:43
香港科创风暴核心观点 - 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HKIC)成立不到一年已投资超100个项目,基金总规模达620亿港元,重点布局硬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绿色科技及AI相关行业 [1][4][5] - 港投公司采用市场化美元基金运作模式,直接投资与共同投资并举,每1元投资可撬动超过4元其他长期资金,已推动5-10家公司进入IPO流程 [5][8][9] - 香港过去5年投入逾1500亿港元发展科创,创投公司数量从2015年1500家增至5000家,私募基金投资额从5亿港元增至50亿港元 [12][13] 港投公司战略布局 - 管理620亿港元资金池,包括220亿港元"香港增长组合"、50亿港元"大湾区投资基金"、50亿港元"策略性创科基金"及300亿港元"共同投资基金" [4] - 与蓝驰创投等机构合作成立"共同投资伙伴计划",重点支持全球视野的华人科技创业者,首个合作基金已启动并将年内落地项目 [5] - 投资组合中人工智能及具身智能是主要增长点,典型案例包括思谋科技、百图生科、银河通用等AI独角兽 [4][5][13] 市场化运作机制 - 采用三轮尽调体系:内部尽调+第三方尽调+传统商法财尽调,曾通过委托被投企业客户担任尽调机构大幅缩短认知周期 [9] - 不设强制退出要求,资金期限长于市场平均水平,更符合科技创业长周期特性 [9] - 团队保持高强度工作节奏,节假日持续推进项目,体现香港发展新兴产业的紧迫性 [10] 香港科创生态转型 - 从依赖金融地产转向科创驱动,2015年前科创氛围薄弱,现形成"无创科、无未来"共识,目标建设国际创科中心 [12] - 香港高校技术优势突出,成为连接全球资本与内地企业的桥梁,地缘政治背景下科技企业首选上市地价值凸显 [13] - 生物医药等领域创业者反馈,2018年至今产学研合作机制显著改善,创投生态圈思维发生根本转变 [13] 中国科技全球化机遇 - 香港科创蜕变被视为中国创新范式关键切片,反映硬核科技国产化趋势,目标争夺全球产业话语权 [14] - 数据显示全球50%AI研究人员来自中国,OpenAI等机构聚集大量中国顶尖人才,国际舆论关注"中国世纪"到来 [14] - 企业借助港投公司资源加速全球化布局,如PPIO在香港设立国际化出海总部并扩大业务 [8][13]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521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5-20 14:08
基金市场与ESG产品周报 - 金融地产主题基金热度延续,净值上涨1.45% [3] - 国防军工基金净值呈现小幅回调 [3] - 国内新基市场热度回升,新成立基金24只,新发行基金34只 [3] - 不同投资范围ETF资金均呈现净流出,大盘宽基ETF合计流入-128.90亿元 [3] - 红利主题基金资金净流出显著,商品ETF资金流向转为流出 [3] - 科创、TMT主题ETF资金流入占优 [3]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 - 中美暂停实施加征关税,需求预期向好驱动油价反弹 [4] - 布伦特原油报收65.33美元/桶,较上周上涨2.3% [4] - WTI原油报收61.93美元/桶,较上周上涨1.4% [4] - 持续看好"三桶油"及下属油服企业 [4]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 - 政策密集出台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5] - 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达1.5万亿元 [5] - 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3.5万亿元 [5] - 持续看好MXD6产业链 [5] 建筑建材行业周报 - 2024年12月后公募REITs新基上市首日多涨停 [6] - 上市涨幅空间主要由评估基准日与上市日期所对应的无风险收益率差值产生 [6] - 建议参考一二级可供分配收益率差值研判新基上市涨幅空间 [6] - 需将新基资产质量与同业态产品进行对标分析 [6][7] 社消零售数据 - 2025年4月社消零售总额3.72万亿元,同比增长5.1% [8] - 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1.38万亿元,同比增长6.6% [8] - 1-4月社消零售总额16.18万亿元,同比增长4.7% [8] - 金银珠宝类4月同比增长25.3% [8] - 国补品类延续高增,体育娱乐、家电等品类增速维持双位数 [8] 新城控股动态跟踪 - 2025年4月租金收入10.6亿元,1-4月累计42.8亿元 [9] - 出租物业总数174个,总建筑面积1604.4万平方米 [9] - 4月合同销售金额17.6亿元,同比下降52.5% [9] - 1-4月合同销售金额68.6亿元,同比下降56.2% [9]
争取科创项目和人才,浙江这些城市有多拼?
第一财经· 2025-05-12 10:07
公司动态 - 炉神机器人公司自主研发咖啡机器人销往欧美成熟市场并在海外建立组装基地和售后团队 中东新兴市场销量快速增长 近年销量每年翻倍增长[1] - 炉神机器人公司针对国内奶茶市场需求推出奶茶机器人产品 与咖啡机器人形成差异化竞争[1] - 浙江牧星机器人公司今年一季度签下过亿订单 创历史最好业绩 南美为主要市场[2] - 浙江牧星机器人公司将生产基地搬到湖州后第二年迎来史上最大单笔订单[1] - 恩赫科技信息有限公司获去年嘉兴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一等奖 新落地嘉兴 被区位优势和低空经济规划吸引[11] - 乾火科技服务公司作为官方合作伙伴参与2025嘉兴创新创业大赛 每年服务对接千余个科创项目[15] 政府支持政策 - 湖州政府提供人才补贴 厂房租赁优惠 跨境贸易便利化等一对一政策包 帮助企业在18个月内完成研发到规模化生产跨越[2] - 湖州当地平台公司对浙江牧星机器人投资1亿元 明年计划再投资1亿元[2] - 湖州每月举办政企恳谈会 展示政府亲商和服务诚意 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 - 湖州迭代实施南太湖精英计划 给予入选项目财政直补+基金投资+贷款补贴等综合资助最高1000万元支持[5] - 湖州已累计遴选887个创业项目 其中八大新兴产业链领域项目占比超95%[5] - 嘉兴2025创新创业大赛设置企业组和项目组两个通道 专业赛聚焦7大行业包括信息技术 高端装备 生物医药等[9][10] - 嘉兴大赛优胜者可纳入县市区人才计划 优先纳入科创企业培育库 获得银行贷款授信 加入天使科创营获得融资支持等服务[10] - 嘉兴决赛获奖者可纳入星耀南湖领军人才计划 享受最高500万元政策支持[10] - 嘉兴计划到2027年建成各类低空航空器起降场点150个以上[11][14] 区域经济发展 - 湖州今年一季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12个同比增加55个 3亿元以上项目144个同比增加30个 10亿元以上项目34个同比增加5个[4] - 湖州一季度GDP达1023.1亿元同比增长6.6%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固投比重38.9%排名浙江第一高于省均16.5个百分点[4] - 湖州拥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7家 上市公司63家 去年44家税收超亿元制造业企业中有19家是外来投资者[5] - 湖州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4%列浙江省第3位 被评为长三角唯一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可持续发展指数连续2年全国排名第1[6] - 嘉兴2010-2020年常住人口增量达89.92万人增幅19.98% 年平均增长率1.84%明显高出全国0.53%平均水平[12] - 嘉兴2021年人口增长量力压苏州佛山等城市拿下全国第一 成为当年全国唯一人口增量超10万人的普通地级市[12] - 嘉兴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4%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9.3%高于省均1.8个百分点 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长8.1%高于省均0.5个百分点[12] 科研平台建设 - 湖州引进联合国全球地信中心 工业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莫干山地信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科研平台[6] - 湖州西塞科学谷引进孙优贤院士 钱锋院士等团队25个 去年新引进浙大湖州研究院无人系统技术实验室等创新项目6个[6] - 工业控制技术研究院聚焦高端控制装备 核心工控软件和网络信息安全三大方向 下设6个专业研究所 服务新能源产业升级与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7] - 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为湖州企业和产业解决未来需求 师资深入企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16] - 湖州集聚暨芯集成电路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 累计引入半导体科研团队18个 建成42个共享实验平台 为16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带来经济效益2.1亿元[16] 创新创业生态 - 湖州推出创业第一见面人机制 构建7个1工作体系 举办135期创业会客厅活动 累计解决800余个创业难题 吸引超3000人参与 设立111个青创服务工作[8] -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每年4000名毕业生中约4%自主创业 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8] - 湖州采用师傅带徒弟模式 帮助学生与高层次人才合作创业 对接南太湖精英计划项目[8] - 嘉兴加大力度实施新制造555行动 加速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12] - 嘉兴汇聚合盛硅业 华友钴业 福莱特玻璃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打造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重大特色平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