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网联
icon
搜索文档
尾盘,突然暴涨!
证券时报· 2025-09-15 09:5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走势分化 沪指跌0.26%报3860.5点 深证成指涨0.63%报13005.77点 创业板指涨1.52%报3066.18点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3034亿元 较前一日减少2452亿元[1] - 港股恒生指数尾盘探底回升 恒生科技指数涨近1%[1] - 场内近3400股下跌 保险、银行、酿酒、券商等板块疲弱[2] 汽车产业链表现 - 汽车产业链股强势拉升 豪恩汽电涨约12%盘中20%涨停续创新高 万向钱潮、浙江世宝、征和工业、路畅科技等均涨停 隆盛科技涨超8%[3] - 政策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 八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提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加快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建设[4] - 政策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推动法律法规完善 智能化将成为车企重要差异化竞争优势[5][6] 储能概念表现 - 储能概念发力走高 腾亚精工20%涨停 天宏锂电涨约13% 宁德时代涨超9%盘中一度涨逾14%创历史新高 阳光电源盘中大涨超11%创历史新高[7] - 宁德时代全日成交255.9亿元 阳光电源成交213.6亿元 分别位居A股成交额第一、第二位[2]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三年新增装机容量超1亿千瓦 2027年底达1.8亿千瓦以上 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8] - 2024年累计装机7376万千瓦 三年实现2.44倍增长 2030年储能装机或达近300GW[8] - 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达240GWh 同比增长106% 头部电芯企业储能产线满产 部分电芯价格开始上涨[9] - 预计2025-2027年国内储能新增装机达130GWh、160GWh、210GWh[9] 半导体板块表现 - 半导体板块走势活跃 圣邦股份20%涨停 纳芯微涨超10% 上海贝岭涨停 思瑞浦涨近10% 海光信息涨超5%盘中涨近10%创新高[10] - 美国将23家中国实体列入实体清单 其中13家为半导体企业 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11] - 反倾销调查聚焦通用接口和栅极驱动芯片 本土厂商有望迎来更好市场环境 盈利能力有望修复[12] - 美国半导体管制措施效果减弱 有助于中国AI及半导体产业国产替代加速 关注晶圆代工、算力芯片设计、国产设备及零部件、先进封装四大方向[12] 个股异动 - 药捷安康尾盘飙涨超110% 近4个交易日累计暴涨近500%[2][13] - 公司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联合氟维司群治疗乳腺癌Ⅱ期临床试验获国家药监局临床默示许可[13] - 替恩戈替尼在HR+/HER2-乳腺癌患者中展现鼓舞性临床效果 联合用药针对内分泌治疗耐药的乳腺癌细胞具有药理学协同作用[13]
汽车产业链股走高,豪恩汽电续创新高,隆盛科技等大涨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02:56
政策目标与行业增长预期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 2026年行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1] - 政策推动汽车出口保持稳定增长 并促进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1] 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推进 - 政策强调深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加快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建设 鼓励汽车前装V2X和5G等高性能通信模块 加快推进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 [1] - 政策支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推动道路交通安全和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 [1][2] - 政策鼓励汽车 信息通信 交通等行业企业以数据为纽带探索新型商业模式 加快多元化价值链培育 [1] 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转型 - 政策强调加快突破汽车芯片 操作系统 人工智能 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 开发智能交互和智能驾驶等新功能 [2] - 高质高效推进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 自动驾驶 汽车芯片等重点急需标准研制任务 加快标准研制推动智驾参数细则落地 [2] - 自研芯片和固态电池等技术加速发展推动汽车供给从"规模扩张"向"技术提升"转型 [2] 市场竞争逻辑重塑与投资机会 - 政策端对L3车型的松绑叠加后续权责划分和智能网联汽车参数等细则出台有望重塑汽车行业竞争逻辑 从价格战转向价值维度竞争 智能化成为车企重要差异化竞争优势 [2] - 智能网联长期成长逻辑强化 龙头企业迎估值重塑窗口 [3] - 机构建议关注智能网联产业链标的 包括智能化整车企业比亚迪 上汽集团 小鹏汽车 赛力斯 感知端企业禾赛科技 速腾聚创 自研芯片端企业地平线机器人 黑芝麻智能 域控端企业德赛西威 科博达 经纬恒润 执行端企业伯特利 耐世特 保隆科技 智能网联检测端企业中国汽研 固态电池端企业宁德时代 阳光电源 亿纬锂能 国轩高科 [3]
“增动能 启新篇 向全球” 2025泰达汽车论坛在津成功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9-15 02:43
9月11日至14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简称"2025泰达汽车论坛")在天 津市滨海新区成功召开。论坛围绕"增动能 启新篇 向全球"的年度主题,在跨产业融合创新、内容品质 提升、政企对话平台搭建、前沿领域研讨四大方面呈现全新亮点和鲜明特色。 会议现场 活动现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结合当前行业发展形势,提 出面向"十五五"时期汽车产业的发展建议:一是锻造汽车新质生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发 展新动能;二是平稳推动汽车新旧动能转换,夯实智能网联发展基础,构建产业发展新篇章;三是深化 国际化合作水平,促进产业全球化布局进程,塑造产业增效新未来。 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智能化电动车时代,电动汽车的完 全智能化将给汽车产业带来巨大变革。我国正在迎来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发展机遇,下一步,全固态电 池、车网互动等关键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为汽车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动能。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安铁成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郭守刚,商 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 ...
“增动能 启新篇 向全球” 2025泰达汽车论坛在天津举办
中证网· 2025-09-15 02:35
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连茂君表示,天津市深入践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推动智能科技和汽 车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前沿技术创新,全力服务汽车产业开放合作和优化升级,利用天津港 (600717)、自贸区和保税区的优势,用好滚装直航和中欧班列的通道,助力汽车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安铁成结合当前行业发展形势,提出面向"十五五"时期汽车产业 的发展建议。一是锻造汽车新质生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二是平稳推动汽车 新旧动能转换,夯实智能网联发展基础,构建产业发展新篇章。三是深化国际化合作水平,促进产业全 球化布局进程,塑造产业增效新未来。 据介绍,泰达汽车论坛秉持高端智库论坛定位,助推天津汽车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已连续在天津举 办21年。在以往经验基础上,2025泰达汽车论坛围绕"十五五"时期产业政策取向、前瞻技术趋势、战略 布局选择等内容展开深度研讨,在六大维度实现全新升级,着力打造更高质量、更具实效的高端智库论 坛。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天津汽车产业的"主力军"和我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发展重镇。目前,天津经济 技术开发区已聚集以一汽丰田、一汽-大众、长城汽车(60 ...
安铁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
中国经济网· 2025-09-15 02:35
9月13日,以"增动能启新篇向全球"为年度主题的第二十一届泰达汽车论坛正式开幕。论坛期间,中国 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回顾"十四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取得的成绩,并 面向"十五五"提出发展建议。 在安铁成看来,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一年,是我国汽车产业深化 新旧动能转换、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我国汽车产业延续领跑全球的态势,交出 了亮眼答卷。" "作为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跨领域技术融合的'超级载体',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不仅是产业变革的 核心引擎,更是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战略转型的关键抓手,肩负着支撑实体经济升级、 融入全球产业体系的重要使命。" 二是技术创新加速突破,核心能力显著提升。企业竞争加速从"成本优势"转向"创新引领",为汽车先进 技术应用和质量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混合固液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显著提升;兆瓦级超充技术落地 提速;AI大模型加速上车,上半年具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新车占比提升到62.1%,技术平权驱 动生态重构和产业跃迁。 三是产业生态持续完善,发展优势不断巩固。我国主要汽车产业集群关键 ...
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锂电下游需求旺盛,新能车ETF(515700)开盘涨超2.0%
新浪财经· 2025-09-15 01:44
行业增长目标 - 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 同比增长约3% [1]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 同比增长约20% [1] - 2025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目标同比增长6%左右 [1] - 2026年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将进一步提升 [1] 政策支持措施 - 支持汽车以旧换新和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更新 [1] - 促进动力电池更新和汽车梯次消费 [1] - 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1] - 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1] 智能网联与电动化发展 - 智能网联长期成长逻辑强化 龙头企业迎估值重塑窗口 [2] - 电动车景气度在政策支持和辅助驾驶带动下保持高增长 [2] - 锂电下游全球储能需求持续释放 [2] - 国内储能系统保持较高订单需求 为2026-2027年市场平稳发展奠定基础 [2] 国际市场储能动态 - 美国将储能税收抵免时限从2032年延长至2036年 [2] - 中国供应链年内或提高对美发货量 [2] - 德国大储1-8月累计装机746MWh 同比增长89.09% [2] 新能源汽车指数表现 - 新能车ETF开盘涨超2.0% 紧密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 [2] - 指数成分股近半权重集中在电池领域 持续受益锂电景气回升 [2] - 指数选取50只涉及新能源整车、电机电控、锂电设备等领域的上市公司 [2] 指数权重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4.55% [3] - 权重股包括宁德时代、汇川技术、比亚迪、三花智控、亿纬锂能等龙头企业 [3] - 覆盖电池材料、电芯电池、新能源整车等全产业链环节 [3]
202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召开
新华网· 2025-09-15 01:01
原标题:"增动能 启新篇 向全球"——202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成功召开 9月11日至14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简称"泰达汽车论坛")在 天津市滨海新区召开。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连茂君,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 书记、董事长安铁成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王一鸣,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作主旨报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 洧,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福深主持大会。 本届泰达汽车论坛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 国汽车报社共同主办,围绕"增动能 启新篇 向全球"的年度主题,充分发挥高端智库论坛优势,在跨产 业融合创新、内容品质提升、政企对话平台搭建、前沿领域研讨四大方面呈现全新亮点和鲜明特色。会 期举办多场高端对话、政策解读、技术展示及跨界研讨活动,发布多项重要智库研究成果,为培育汽车 产业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届泰达汽车论坛充分发挥高端智库论坛引领作用,搭建政企交流平台,系统性研判行业发展趋 势, ...
八部门发文划定2025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目标
证券日报· 2025-09-14 16:13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 《方案》),从国家层面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擘画蓝图。 《方案》以稳增长为核心目标,聚焦汽车全产业链发展,通过强化政策协同、优化市场环境、激发消费 潜力等举措,推动汽车行业实现量质齐升。《方案》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 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汽车出口保持稳定增长;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2026年,行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 进一步提升。 今年前8个月,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市场需 求持续释放。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今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 车累计产销962.5万辆和962万辆,同比增长37.3%和36.7%,不仅成为汽车市场增长的新引擎,更彰显出 我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与《方案》提出的年度销量目标相比,今年前8个月已完成全 年目标销量的65.10%,其中新能源汽车已完成目标销量的62.06% ...
综述|中德汽车产业携手开拓转型新机遇
新华社· 2025-09-14 08:11
展会概况 - 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于9月9日至14日在慕尼黑举行 参展德国企业超过300家 中国企业超过110家 成为展会两大主力[1] -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作为车展重要板块 吸引宝马 大众 梅赛德斯-奔驰等德国车企高管与中国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产业转型与合作机遇[1] 产业合作态势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指出德中汽车产业在智能网联 自动驾驶和电动出行等关键技术领域保持密切合作 已形成卓越高效的生态体系[1] - 合作从整车环节延伸至产业链上下游 两国科技企业 电池企业和制造企业在展会携手亮相 显示合作成果在更广领域拓展[2] 德国车企战略布局 - 宝马集团董事长表示与中国企业在动力电池 智能驾驶 "软件定义汽车"等领域合作 帮助推出更具创新力的"新世代"电动车型[2] - 大众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强调德中跨行业合作是实现汽车行业向更智能 更安全出行转型的最强大引擎之一[2] -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宣布加大在华投入 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投资超过140亿元人民币用于新技术研发[2] 零部件与技术合作 - 德国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集团与中国科技企业合作研发"软件定义汽车"技术 率先在中国落地后推广至其他市场[3] - 奇昊汽车在中国设有两处工厂生产车身结构件 与中国客户联系日益紧密 中国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全球业务交流[3] 智能驾驶领域合作 - 卓驭科技与德国大众汽车合作7年 联合研发的多款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型已推向市场 国内外业务持续增长[3] - 大众汽车与卓驭科技建立新型双向研发伙伴关系 打破传统单向供需模式 经过多年实验室检验和道路测试逐步成熟[4] 中国企业全球化进展 - 小鹏汽车展示智能电动车 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产品矩阵 与大众集团开展四次深度合作 联合研发电子电气架构将用于中国市场多种车型[5] - 小鹏汽车正积极推进在欧洲的本地化布局 强调欧洲与中国车企应加强沟通交流 在竞争中合作共赢[5] - 广汽集团董事长认为中德企业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特别是在制造环节和绿色发展理念方面可互相学习[5]
综述丨中德汽车产业携手开拓转型新机遇
新华网· 2025-09-14 08:09
展会概况 - 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在慕尼黑举行 德国企业300余家和中国企业110多家参展 成为展会两大主力[1] - 展会重要板块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吸引宝马 大众 梅赛德斯-奔驰等德国车企高管与中国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产业转型合作机遇[1] 中德汽车产业合作现状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指出德中汽车产业在智能网联 自动驾驶和电动出行等关键技术领域保持密切合作并不断取得进展[1] - 两国汽车产业合作已形成卓越高效的生态体系 为消费者带来兼具创新活力 成本效益和绿色低碳的产品与解决方案[1] - 合作从整车环节延伸至产业链上下游 两国科技企业 电池企业和制造企业携手亮相[2] 德国车企合作案例 - 宝马集团与中国企业在动力电池 智能驾驶 "软件定义汽车"等领域合作 帮助推出更具创新力的"新世代"电动车型[2] - 大众集团强调德中跨行业合作是实现汽车行业转型目标的最强大引擎之一[2] -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加大在华投入 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投资超过140亿元人民币用于新技术研发[2] 零部件供应商合作 - 德国零部件生产商奇昊汽车在中国设两处工厂生产车身结构件供应中国品牌 全球业务交流日益紧密[3] - 采埃孚集团与中国科技企业合作研发"软件定义汽车"技术 先在中国落地再推广至其他市场[3] 智能驾驶技术合作 - 卓驭科技与德国大众汽车合作7年 联合研发的多款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型已推向市场 国内外业务持续增长[3] - 大众汽车与卓驭科技建立新型合作伙伴关系 打破传统单向供需模式 共同研发[4] 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 - 小鹏汽车展示智能电动车 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等"科技全家桶" 与大众集团开展四次深度合作[5] - 小鹏汽车积极推进在欧洲的本地化布局 将联合研发的电子电气架构用于中国市场的各类车型[5] - 广汽集团认为中德企业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包括制造环节和绿色发展理念[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