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惯性测量单元(IMU)
icon
搜索文档
安徽芯动联科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增设募集资金专户并签署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的公告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5,521万股,每股发行价格26.74元,募集资金总额147,631.54万元,扣除发行费用12,195.64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135,435.90万元 [1] - 募集资金到账后全部存放于董事会批准开设的专项账户,并与保荐机构、银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 [1] -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于2023年6月27日出具验资报告确认资金到位情况 [1] 募集资金用途调整 - 2025年8月15日公司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新增"惯性测量单元(IMU)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并增设募集资金专户 [1] - 该项目实施主体为安徽芯动联科及其全资子公司北京芯动致远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1] - 相关决议已通过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1] 专户开立情况 - 公司开设两个募集资金专项账户,账号分别为343006014015003026589和343006014015003026665 [3][9] - 截至2025年9月19日,两个专户余额均为0万元 [4][9] - 专户仅用于惯性测量单元(IMU)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等募集资金投向项目的存储和使用 [4][9] 监管协议主要内容 - 公司与交通银行蚌埠分行、保荐机构中信建投证券签署三方监管协议 [2][3][9] - 协议要求银行按月(每月10日前)提供专户对账单并抄送保荐机构 [6][12] - 单次或12个月内累计支取金额超过5000万元且达到募集资金净额20%时,公司需及时通知保荐机构 [6][12] - 保荐机构可随时查询专户资料,并至少每半年度进行一次现场调查 [5][10] - 协议明确违约方需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损失 [7][13]
安徽芯动联科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增设募集资金专户并签署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2 18:58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5,521万股 每股发行价格26.74元 募集资金总额147,631.54万元 扣除发行费用12,195.64万元后 募集资金净额135,435.90万元 [2] - 募集资金到账后已全部存放于董事会批准开设的专项账户 并与保荐机构、银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 [2] 新增募投项目及专户设立 - 2025年8月15日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新增"惯性测量单元(IMU)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并增设对应募集资金专户 [3] - 项目实施主体为芯动联科及其全资子公司北京芯动致远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3][14]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已审议通过该事项 [3] 三方监管协议签署情况 - 公司与保荐机构、交通银行蚌埠分行签署两份三方监管协议 分别对应公司及子公司专户 [4][10] - 协议内容符合上交所《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范本)》要求 [4] 专户具体信息 - 公司专户账号343006014015003026589 子公司专户账号343006014015003026665 [6][10] - 截至2025年9月19日两个专户余额均为0万元 [6][10] - 专户资金仅用于IMU开发及产业化等募投项目 不得挪作他用 [6][10] 资金监管机制 - 保荐机构中信建投可随时查询专户资料 并需每半年进行一次现场调查 [7][11] - 银行需每月10日前提供对账单并抄送保荐机构 [8][13] - 单次或12个月内累计支取超5000万元(达募集资金净额20%)需立即通知保荐机构 [8][13] - 银行连续三次未提供对账单或拒绝配合调查时 公司可单方面终止协议并注销账户 [9][15] 协议生效与终止 - 协议自三方签署盖章之日起生效 至资金全部支出并销户或协商终止时失效 [9][15] - 公司协议一式六份 子公司协议一式八份 分别向上交所及安徽证监局报备 [9][15]
中海达(300177.SZ):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成功获得国内两家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的IMU 产品定点,并实现小批量交付
格隆汇· 2025-09-17 08:58
业务进展 - 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获得国内两家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的IMU产品定点 [1] - 公司已实现IMU产品的小批量交付 [1] 产品技术 - 惯性测量单元(IMU)可提高移动物体的姿态稳定性 [1] - IMU技术可应用于智能驾驶、农机导航、机械控制、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1]
中海达:公司上半年已成功获得国内两家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的IMU产品定点,并实现小批量交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8:50
业务进展 - 公司已获得国内两家人形智能机器人企业的IMU产品定点并实现小批量交付 该业务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执行[1] - 惯性测量单元(IMU)可提升移动物体的姿态稳定性 适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1] 技术应用 - IMU技术可应用于智能驾驶 农机导航 机械控制及机器人等多个领域[1] - 除IMU外 公司存在其他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的产品线 具体需参考公司定期报告披露内容[1]
中海达:目前公司并不制造机器人整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8:49
公司目前主要提供智能驾驶位置感知相关的软硬件产品 包括高精度定位天线 4G/5G+GNSS+V2X组合智能天线 高精度定位与控制单元 惯性测量单元IMU 智能驾驶定位算法IP以及定位差分增强服务等[1] 公司基于相关软硬件产品实现辅助/自动驾驶定位和车辆控制的综合解决方案 并不制造机器人整机[1] 关于公司业务情况 投资者需关注公司定期报告相关章节内容[1]
芯动联科: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8-26 16:23
核心观点 - 公司拟调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投资总额及内部投资结构 将调减资金用于新项目研发建设 并延长四个募投项目实施期限至2028年12月31日 [9][11][13] - 公司计划实施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并配套制定考核管理办法 [27][28][29] - 公司拟变更注册资本、取消监事会、修订《公司章程》并办理工商登记 [24][25][26] - 公司提出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预案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6元(含税) [8] 募集资金调整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募集资金净额为13.54亿元 累计投入4.65亿元 [9][10] - 高性能及工业级MEMS陀螺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实施方式由"场地购置与装修费"调整为"场地租赁费" 内部投资结构调整 技术开发与工程化试制费用调增 [11][13] - 高性能及工业级MEMS加速度计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实施方式调整为场地租赁 调减场地购置与装修费用用于增加技术开发与工程化试制投入 [11][16] - 高精度MEMS压力传感器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投资总额由1.57亿元调减至0.80亿元 调减7,702.31万元 [11][18] - MEMS器件封装测试基地建设项目:投资总额由2.22亿元调减至1.30亿元 调减9,121.50万元 [11][18] 新投资项目 - 新增惯性测量单元(IMU)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计划总投资1.68亿元 建设期五年 [19][20] - 新项目聚焦高精度车规级芯片IMU、高精度MEMS惯性测量单元、工业级MEMS IMU及民机MEMS航姿参考系统四大类产品 [19] - 项目实施主体为安徽芯动联科及全资子公司北京芯动致远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19] 研发能力与市场前景 - 2024年研发费用达1.09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7.07% [22] - 研发团队占比达员工总数48% 其中硕士/博士占比51% [22] - 公司已形成覆盖MEMS芯片设计、工艺开发到封装测试的全链条自主技术体系 [22] - 高端IMU市场存在国产替代机遇 面向无人驾驶、商业航天、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高精度定位与姿态感知场景 [19][21] 公司治理变更 - 公司注册资本由4.01亿元变更为4.01亿元(因限制性股票归属新增10.926万股) [24] - 拟取消监事会设置 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原监事会职权 [24] - 同步修订《公司章程》及多项治理制度 [25][26] 股权激励计划 - 拟实施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建立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27] - 制定《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 [28] - 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激励计划相关事宜 [29][30] 利润分配 - 2025年半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4亿元 [8]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6元(含税) 合计派发现金6,251.16万元 占净利润比例40.51% [8]
中海达上半年增收减亏 主营业务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
全景网· 2025-08-20 01:1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4.93亿元 同比增长15.3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368.85万元 同比减亏35.76%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944.69万元 同比扩大16.89% [1]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 总体稳步发展 [1] - 高精度测量型接收机产品海外市场价格竞争加剧 收入毛利贡献下降 [1] 智能驾驶业务 - 惯性测量单元产品获得吉利旗下子公司定点 实现量产交付 [1] - 相关车型配套收入同比增长超100% [1] 新兴市场拓展 - 拓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市场 [1] - 惯性测量单元产品已小批量交付国内两家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 [1]
芯动联科: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安徽芯动联科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18 16:33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5,521万股,每股发行价格26.74元,募集资金总额147,631.54万元,扣除发行费用12,195.64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135,435.90万元 [1] - 募集资金到账后全部存放于专项账户,并与保荐机构、商业银行签署三方监管协议 [2]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 - 原计划募投项目包括高性能及工业级MEMS陀螺开发及产业化项目、高性能及工业级MEMS加速度计开发及产业化项目、高精度MEMS压力传感器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额100,000万元 [2] - 后经调整,延长部分募投项目实施期限并变更投资结构,新增"惯性测量单元(IMU)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2][3] 使用自有资金置换募集资金的原因 - 人员薪酬支付受银行结算规定限制,需通过基本账户办理 [4] - 社保、公积金及税费缴纳需通过银行托收,多账户操作困难 [4] - 多个募投项目共用场地,房租物业费支付需统一结算 [4] - 境外采购受外汇支付限制,海关税款需绑定账户统一支付 [5] 置换操作流程 - 定期归集核算自有资金支付的募投项目款项明细 [5] - 从募集资金专户等额转账至自有资金账户完成置换 [5] - 保荐机构对置换情况进行持续监督核查 [5] 对公司的影响 - 该操作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改进支付方式并节约财务费用 [6] - 不影响募投项目正常实施,不涉及资金用途变更或股东利益损害 [6] 内部决策程序 - 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置换议案,认为符合监管规则 [6][7] - 保荐机构核查确认程序合规,对置换事项无异议 [7]
芯动联科: 关于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8 16:30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5,521万股,每股发行价格26.74元,新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未明确披露具体金额但提及验资报告由中汇会计师事务所出具[1] - 募集资金到账后全部存放于董事会批准的专项账户,并与保荐机构、银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2]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资金使用情况 - 原计划募投项目包括高性能及工业级MEMS陀螺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加速度计开发及产业化项目、高精度MEMS压力传感器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额10亿元[2] - 后经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变更部分募投项目,延长实施期限并调整投资结构,新增"惯性测量单元(IMU)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额仍为10亿元[2][4] 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的原因 - 人员薪酬、社保公积金等费用需通过基本账户支付,无法直接使用募集资金专户[5] - 境外采购材料受外汇支付限制,海关进口税款需绑定公司一般账户支付[6] - 多个募投项目共用场地导致房租物业费支付不便,需统一由子公司自有资金先行支付[5] 等额置换操作流程 - 公司定期归集核算自有资金支付的募投项目款项明细,再从募集资金专户中转出等额资金至自有账户[6] - 保荐机构对置换过程进行持续监督,包括核查交易记录及账户流向[6] 对公司的影响 - 该操作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财务费用,且不影响募投项目正常实施[7] - 监事会认为该方式未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符合股东利益[8] 审议程序 - 2025年8月15日董事会和监事会分别审议通过该议案,无需提交股东大会[7][8] - 保荐人核查后认为程序符合《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等法规要求[8][9]
芯动联科:拟用自有资金付募投款,后续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
新浪财经· 2025-08-18 11:09
公司融资与资金管理 - 公司2023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达13.54亿元 [1] - 公司审议通过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议案 [1] - 该资金管理举措旨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节约财务费用 [1] 募投项目规划与调整 - 募投项目涉及高性能MEMS器件开发及封装测试等领域 [1] - 2025年部分募投项目延期及变更 并新增惯性测量单元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1] - 使用自有资金支付主要因薪酬、税费等支付限制及操作不便等实际需求 [1] 公司治理与合规 - 该资金置换议案已履行必要审批程序且获得保荐人无异议意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