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

搜索文档
新科技打造建设“利器” “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产业转型新升级
中国经济网· 2025-09-13 02:11
智能建造技术展示 - 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第二代装配式造楼机 集成施工装备及建筑机器人 实现数据驱动作业 共用支点同步顶升 覆盖4.5层高度 承载力达数千吨 抗14级飓风 施工速度达三天一个结构层[2] - 展示多类智能建造装备 包括墙体智能开槽机器人 智能振捣机器人 布料机器人 巡检机器人 实现建筑施工全面智能化升级[1] - 北京建工推出工程建造机器人6S店模式 提供买卖租赁定制培训一站式服务 智能模板加工机器人误差控制0.1毫米内 3D打印设备72小时完成异形构件制作[3] 数字技术应用 - 慧筑云平台展示智慧看板系统 包含经营劳务材料机械设备质量安全监控检测区域 支持数据穿透寻源 实现可交互可追溯的经营分析[3] - 应急抢险指挥方舱通过检测预警系统联动无人机通讯卫星 构建从风险识别到处置闭环的一体化防控体系[1] -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入建筑场景 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 为运营管理提供科学决策支撑 实现节能减排和精细化管理[1] 行业生态发展 - 北京市作为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 着力构建政策产业体系 引导智能建造企业集聚发展 涌现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慧运维等新业态[4] - 北京建工联合高校科研机构打造政研学企用生态链 通过6S店模式推广智能装备 预计有效降低首都重点项目用工成本[3] - 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系列智能建造技术 包括桥梁造桥机住宅造楼机智能造井机磁力缓降安全逃生装置等黑科技[2]
建筑产业迈向绿色智能 国际合作拓宽发展空间
北京商报· 2025-09-12 14:03
展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召开 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由北京市住建委等联合主办 以"科技赋能'好房子' 品质筑牢'好服务'"为主题 [1] - 专题展吸引90家国内外企业参展 其中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占比74% [1] - 展会设置六大展示区域:好标准、好设计、好建造、好材料、好服务及室外'好房子'样板间 全方位呈现建筑领域前沿成果 [1] 好房子建设实践 - 北京市在完善支持措施、推动老房子升级、优化物业服务等六大领域的创新实践入选住建部第一批"好房子"建设经验做法 [2] - 通过构建住宅舒适度量化体系 从室内微环境到空间利用率 用精准数据定义"宜居"产品 [2] - 配备适老化设施、儿童游乐空间及灵活可变多功能房间 满足家庭全生命周期居住需求 [2] - 室外样板间展示可移动模块化旅居产品及新农宅样板间 体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工业化理念 [2] - 北京建工集团提出"好房子"六大核心标准:安全、舒适、绿色、智慧、适老、灵活 [3] 城市更新探索 - 专题展集中展示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完整社区建设、适老化改造、产业园区升级等创新案例 [3] - 上海宝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项目通过更新改造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及垃圾发电 成为世界先进环保工业厂房示范 [3] - 老社区通过加装电梯、优化公共空间、植入智能安防系统和适老化机器人提升品质 [3] 智能建造应用 - 北京市作为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 在专题展集中展示智能建造成果 [4] - 应急抢险指挥方舱通过检测预警系统联动无人机和通讯卫星 构建一体化防控体系 [4] - 墙体智能开槽机器人、智能振捣机器人、布料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等多类智能装备推动施工环节全面智能化 [4] -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 为运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4] 产业链协同 - 专题展围绕"好房子"全生命周期构建产业链协同发展新生态 [5] - 通过六大板块形成从标准制定到落地体验的闭环展示 [5] - 采用图文展板、多媒体互动、模型沙盘、AI智能演示等多种形式呈现全流程 [6] 国际合作交流 - 专题展举办京港澳建筑行业研讨会及中国—中亚、中非、中日、中蒙等多场产业洽谈推介会 [7] - 中外企业分享行业前沿经验 共同挖掘合作机遇 推动中国建造技术走向世界 [7] - 为国际先进技术融入中国市场创造条件 构建双向联动产业发展生态 [7] 行业转型方向 - 建筑业需转向高质量发展 从规模驱动向价值创造升级 建设"好房子"是核心使命 [8] - 建造体系要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设"三造"融合为核心 [8] - 践行绿色化、工业化、智慧化、国际化"四化"协同的新型建造方式 [8] - 以绿色化为目标导向 智能化为技术支撑 工业化为生产手段 工程总承包为实施路径 绿色建材为物质基础 [8]
2025服贸会|建筑产业迈向绿色智能 国际合作拓宽发展空间
北京商报· 2025-09-12 13:31
展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召开 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由北京市住建委和规自委联合主办 首都会展集团承办 [1] - 展会以"科技赋能'好房子' 品质筑牢'好服务'"为主题 吸引90家国内外企业参展 其中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占比74% [1] - 通过六大展示区域全方位呈现建筑领域前沿成果 包括好标准 好设计 好建造 好材料 好服务及室外好房子样板间 [1] 好房子建设 - 北京市在完善支持措施 推动老房子升级 优化物业服务等六大领域的创新实践入选住建部第一批好房子建设经验做法 [4] - 好房子内涵多维度诠释 包括构建住宅舒适度量化体系 从室内微环境到空间利用率用精准数据定义宜居 [4] - 配备适老化设施 儿童游乐空间及灵活可变多功能房间 满足家庭全生命周期居住需求 [4] - 室外样板间展区展示可移动模块化旅居产品到新农宅样板间 体现工业化建造魅力 [4] - 北京建工集团增加适老 灵活两大特点 构建安全 舒适 绿色 智慧 适老 灵活六大核心标准 [5] 城市更新 - 专题展探索存量空间焕新范式 集中展示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 完整社区建设 适老化改造 产业园区升级等领域创新案例 [5] - 上海宝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项目通过更新改造实现生活垃圾妥善处理并开展垃圾发电 成为世界先进环保工业厂房示范项目 [5] - 展区展示适用于城市更新的绿色建材 模块化改造技术及智慧社区运营方案 [5] - 老社区加装电梯 优化公共空间 植入智能安防系统并配备适老化机器人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5] 智能建造 - 北京市作为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 在智能建造领域成果集中展示 [9] - 应急抢险指挥方舱凭借检测预警系统 联动无人机 通讯卫星构建一体化防控体系 实现从风险识别到处置的全流程智慧赋能 [9] - 墙体智能开槽机器人 智能振捣机器人 布料机器人 巡检机器人等多类智能装备推动建筑施工环节全面智能化 [9] - 大数据 云计算 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建筑场景 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 为运营管理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9] 产业链协同 - 专题展围绕好房子全生命周期构建产业链协同发展新生态 按照六大板块划分展区 [10] - 形成从标准制定到落地体验的闭环展示 通过图文展板 多媒体互动 模型沙盘 AI智能演示等多种形式完整呈现好房子从蓝图规划到实际落地的全流程 [10] 国际合作 - 专题展积极拓展建筑行业全球发展新空间 举办多场高规格国际交流活动 [11] - 京港澳建筑行业研讨会聚焦区域协同发展议题 中国—中亚 中非 中日 中蒙等多场产业洽谈推介会围绕建筑服务合作方向展开深入探讨 [11] - 中外企业分享行业前沿发展经验 共同挖掘合作机遇 推动中国建造技术与服务走向世界 [11] 行业转型 - 建筑业应转向高质量发展 通过系统性变革从规模驱动向价值创造升级 建设好房子是建筑业转型的核心使命 [12] - 好房子建造体系要以中国制造 中国创造 中国建设三造融合 绿色化 工业化 智慧化 国际化四化协同为核心 [12] - 践行新型建造方式理念 以绿色化为目标导向 以智能化为技术支撑 以工业化为生产手段 以工程总承包为实施路径 以绿色建材为物质基础 [12]
数智增效 科创赋能 甘肃产业“蝶变”升级
新华财经· 2025-09-12 12:55
数实融合进展 - 数字化设计工具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产品研发周期缩短40%以上[2] - 创建3个省级智能工厂 9个省级数字化车间 6个数字化生产线 智能制造成熟度达四级[2] - 推动供应链+数字+金融集成服务 提供多式联运 跨境物流 冷链仓储 供应链金融等全链条服务[2] 企业转型与创新应用 - 数字化推动从传统建造商向建筑服务商转型 开发梦筑建筑可视化平台和嘉峪关机场运维平台[3] - 建成甘肃省首条5G+智慧公路 西北首条开放式自动驾驶专线 省内首个近零碳服务区[3] - 设立6个技术实验室 获得20项发明专利授权和223项软著权[5] 科技创新投入与成果 - 近三年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3%以上 建成5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和1个中试研发中心[5] - 累计获得19项省部级科研成果 钻井法施工和煤层气抽采技术填补领域空白[6] - 近五年投入研发经费7.95亿元 三化改造资金6.47亿元 建成7个数字化车间和3个国家级绿色工厂[6] 重大项目与产业布局 - 全球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供应商金汇能在张掖建设25万吨一体化基地 预计2026年投产[4] - 建成西北规模最大的核心开源镜像站 实现超高精确度许可证兼容性检测[5] - 人工智能交通灯产品使道路平均通行能力提高30%以上 机器人应用于智能巡检和光伏板清洁[5][6]
智能建造“新工友”,测量放线机器人现身服贸会
新京报· 2025-09-12 08:52
产品技术特点 - 公司自主研发测量放线机器人 专为施工现场定制智能化放样设备 具备户外复杂环境下高精度自动化放线作业能力[1] - 机器人搭载北斗厘米级RTK高精度定位系统 结合激光雷达环境感知与自主导航技术 实现自动行走与精确定位[1] - 放线平均精度控制在1.5厘米内 具备智能避障与动态调整功能 可自动绕开车辆材料人员确保作业安全[1] 作业效能提升 - 机器人作业效率相当于人工数倍 显著减少人力投入并降低误差率 推动施工现场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2] - 扩展现场数据采集功能 可精准估算土方体量 为施工前期工程量控制与后期复核提供数据支持[2] - 放样结果通过灰线标记直观呈现 提高施工便捷性和准确性 在复杂工况下保持稳定运行[1][2] 产品线扩展 - 除测量放线机器人外 公司还自主研发土壤密度智能化检测机器人等智能装备[2] - 同步开发城市更新小程序 古建修缮数字资产平台等智能产品 完善智能装备与产品领域布局[2]
服贸会|以营造“好房子”为使命 建筑业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阶段
中国经营报· 2025-09-12 08:30
9月11日下午,2025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核心论坛——"绿色智建赋能好 房子高品质发展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办。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此次论坛上,围绕国家"双碳"战略部署与"好房子"建设要求,多位业内人 士指出,好房子建设是建筑业的重大战略机遇,需树立未来观、全球观、全局观,把握内需、全球化与 数字化机遇,推动行业全面高质量发展。 建筑业破局立新 在论坛上,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总工程师工作委员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毛志兵表示,新 中国成立76年来,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支柱产业地位稳固。当前,随着人口结构 调整和城镇化进程推进,居民住房需求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行业发展逻辑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 优化。 他指出,这一转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市场重心转变,从新建项目转向城市更新。2023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十四 五"期间存量建筑改造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0万亿元。 二是发展动能转变,从规模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工业化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将逐 步取代传统高耗能、低效率的模式。 毛志兵认为,建设好房子需要坚持系统思维, ...
服贸会|“好房子”与智能建造双轮驱动 服贸会见证建筑行业变革
中国经营报· 2025-09-12 08:13
行业转型与创新实践 - 建筑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和数智驱动转型 集中呈现"好房子"建设与"智能建造"领域的创新实践 [1] 好房子建设标准与技术应用 - "好房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成为行业重要发展方向 多家央企展示系统性建设方案 [2] - 中建六局发布《健康幸福家"好房子"建设技术标准》 推出C-LIFE系统解决方案 包含五大核心模块 已在天津及西安项目落地 [2] - 中建八局聚焦"六不漏、不臭、不吵、不霉、不裂、不堵"承诺 通过聚氨酯防水带等多项技术提升房屋物理性能 [2] 居住服务与社区功能升级 - 中建八局项目系统提升物业水平 支持养老托育家政服务 采用管线分离设计和架空地面 配备新风系统 [3] - 北京建工提出六大核心标准 增加适老与灵活特点 嘉境里项目引进法国鹰演健康检测设备 提供亚健康筛查及就医服务 [3] - 中建二局打造全国首个全域低碳社区"上海嘉定理想之地" 为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完整的综合型低碳社区 [3] 低碳技术创新与成效 - 嘉定项目实现40%屋顶光伏铺设 近零碳区域达50% 年发电257万度 减碳1080吨 [4] - 使用全国首创保温模板一体化施工工艺 住宅能耗降低24千瓦时/平方米·年 [4] - 商业市集采用"光储直柔"技术 装配率达82% 系统整合20余项绿色技术 减少31%碳排放 [4] 智能建造装备与效率提升 - 北京建工设立首个"工程建造机器人6S店" 提供买卖租赁定制培训一站式服务 [5] - 智能模板加工机器人误差控制0.1毫米内 3D打印设备72小时完成异形构件制作 [5] - 中建八局"天蝉"机器人系统覆盖全部施工工序 节省人力60%以上 [6] - 中建三局"空中造楼机"集成智能塔机等设备 承载力达数千吨 可抵抗14级飓风 [6] 机器人应用与行业解决方案 - 新中大科技展示四足机器人"绝影X30Pro"等产品 具备激光雷达与AI感知技术 [6] - 机器人实现在-20℃至55℃超宽温域作业 提供电站巡检和应急救援解决方案 [7] - 云深处机器狗与智能建造平台深度融合 解决施工现场环境复杂与人工巡检效率低痛点 [7] 绿色材料与资源循环技术 - 中建八局推出"方境石墨烯绝热不燃板" 为国内首款A级阻燃均质保温材料 累计使用6万平方米 [8] - 中建二局研发"建筑固废资源化处理生产线" 实现建筑垃圾100%循环利用 年处理能力60万吨 [7] - "绿碳方舟"碳管理平台实现全自动化碳源采集 已开发杭州亚运三馆建筑碳信用产品 [8] 产业协同与海外拓展 - 中建六局与中建丝路协同联动 在西安安置房等项目展现全产业链优势 [9] - 海外业务覆盖17个"一带一路"国家 承建文莱淡布隆跨海大桥等标志性工程 采用中国标准与技术 [9]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展示航站楼等国际项目 通过"全球对话"活动推动中外经验互鉴 [10] 行业整体发展趋势 - 企业通过科技研发与产业协同提升工程效率质量 响应国家"双碳"战略 [10] - 智能装备绿色材料数字平台等技术持续落地 推动行业向高效绿色人性化方向发展 [10]
2025服贸会 丨 智能建造按下“好房子”加速度:36天焕新老旧小区,41天再造美丽乡村
北京商报· 2025-09-12 08:00
技术解决方案 - 公司构建新建好房子、乡居好房子、旧改好房子三大系统性解决方案 [1] - CCM预制混凝土技术实现村宅41天快速重建 [1][5] - 菜单式改造清单与机器人联合作业推动老旧小区36天高效焕新 [1][9] - 隔音、防撞、全屋智能等细节全面提升居住品质 [1][3] - 弧形防撞转角设计减少儿童磕碰风险 防滑地砖降低老人与儿童摔倒风险 [3] - 美妆专用灯光、零冷水供水系统、高效收纳空间优化居住体验 [3] 新建住宅技术 - 预制混凝土结构箱式房屋技术实现建筑设计、构件生产、装配施工一体化 [5] - 技术应用使96户农宅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实现41天从无到有 60天全部交付 [5] - 每家每户房屋可变成民宿 为住宅使用场景提供更多可能性 [5][6] - 96户农宅每户都有独立民宿接待用房 其中51户可经营农家乐 [6] - 运用数字孪生技术虚拟运营场景 实现村景融合资源共享的灾后重建新模式 [6] 老旧小区改造 - 喷涂机器人通过预设程序均匀喷涂墙体 相比人工更节省材料 [8] - 三维扫描技术、喷涂机器人、运输机器人等智慧建造设备已应用于实际项目 [8] - 制定基础类清单18大项53小项 提升类清单7大项16小项 亮点类清单8大项22小项 [9] - 业主可勾选改造项形成一户一策方案 使改造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 [9] - 建立菜单式改造清单 编写《老旧小区改造施工技术标准》提供可复制模式 [9] 智能化系统 - 全屋智慧系统以主动智能无缝交互为核心 支持多场景设备联动 [3] - 环境监测设备动态反馈温湿度、PM2.5数据 智慧照明根据自然光照自动调节亮度 [3] - 高等级隔声窗、加厚隔音墙体、浮筑楼板等组合技术有效阻隔室外交通噪音与楼内邻里干扰 [3] 创新设备应用 - 智慧爬升机器人群由站人抬升机+适老自动抬升机组成 [11] - 站人抬升机采用挂钩式设计不占用楼道与消防通道 可应对35度陡坡 [11] - 适老自动抬升机沿侧墙铺设7.5厘米隐形轨道 承重上限125公斤 [11] - 轨道90%组件可拆装 闲置时下沉5厘米不影响通行 单套成本万元级远低于传统电梯 [11]
基建→智建,中国方案!智慧赋能“好房子” 数字时代中国建造释放无限可能
央视网· 2025-09-12 06:00
建筑新材料与技术创新 - 门窗采用新材料实现隔音性能提升 关上门后声级从近50分贝明显下降[5] - 新型门窗兼具更好保温效果和更长使用寿命[5] - 智能模板加工机器人可将加工误差控制在0.1毫米内[7] 模块化建造与海外拓展 - 直布罗陀老年公寓项目采用模块化搭建技术 模块化部分占总建筑面积70%[10] - 模块化施工使1.2万平方米建筑仅用14天完成安装[10] - 模块式装配技术有效缩短工期并减少建筑垃圾产生[10] 行业组织与标准建设 - 北京市智能建造发展联盟成立 包含100多个成员单位[13] - 发布《北京市建筑行业绿色低碳信用评价标准》并启动绿色低碳建材供应商管理平台[15] - 举办多场技术发布会与签约仪式推动智能建造成果落地[15] 行业交流与发展方向 - 举办首届北京智能建造发展论坛 主题为"智聚融合 建创未来"[13] - 与会代表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建筑产业发展进行交流分享[13] - 中国建筑企业通过智能建造技术为多国发展提供解决方案[8][10]
决胜三季度!常州奔牛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进度完成率突破80%
扬子晚报网· 2025-09-12 03:13
项目自开工以来,先后荣获2024年度江苏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三星工地"、2024年度"常州市建 筑工程标准化工地"等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航站楼西侧扩建是钢结构施工的重中之重,钢结构总量高达5000余吨,工程被科学划分 为4个主要施工分区。该区域结构形式极为复杂,汇集了劲性柱、大跨度弧形钢梁、斜柱等多种异形构 件。 其中,最大钢梁跨度达36米,最重单件钢构件重达28吨,相当于17辆小汽车,需采用500吨汽车吊进行 吊装作业,面对如此庞大的体量和复杂的结构,项目团队制定了周密的专项施工方案,对大型构件采 用"工厂精密加工、现场高精度焊接组装、整体吊装就位"的先进工艺,"庖丁解牛"般实现了复杂斜柱构 件精准安装,完美攻克了这一技术与管理双重挑战。 "启动吊装!"9月10日,伴随着响亮的指令,由中建三局承建的常州奔牛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第818块 幕墙单元体板块缓缓升空并成功就位。该项目幕墙、屋面、钢结构、安装、装饰穿插施工,整体进度完 成率80%以上。 "作为中建集团顶梁柱、主力军和机场建设领航者,中建三局依托全产业链优势和科技实力,在国内外 已高质量建成百余座航空枢纽,形成了机场领域智能建造的三局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