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建造
icon
搜索文档
多地村民住上了“装配式农房” 有哪些新体验?
央视网· 2025-09-20 21:10
央视网消息:今年以来,以"好房子"建设为重点,各地在城镇加快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的同时,还在乡村积极探索"装配式农房"试点,让村 里的住房更安全、更舒适。 通过工业化生产、模块化装配和绿色技术集成,短短数月就能建好一座房。"装配式农房",到底什么样? 在河北邢台宁晋县大营上村,村民赵会贞家的二层小楼格外显眼。米白色的墙面搭配棕色的屋檐,像小别墅一样,吸引了不少附近的村民过来 参观。赵会贞介绍,就跟搭积木一样,很快就盖起来了。 四川盐亭县九龙镇桃花村的任晓伟,最近也是逢人就夸自家正在建的房子。 绵阳市盐亭县九龙镇桃花村村民 任晓伟:现在农村都喜欢用这种装配式的房子。 "装配式农房",主体结构采用预制构件和部品搭建,或通过免支免拆模等装配式工艺建造而成。与传统建筑工地的尘土飞扬不同,这种农房的 建造施工现场,更像一场精密的工业装配,预制墙板在吊车的精准操作下拼接成房屋框架,工人只需完成节点灌浆和细节处理。 邢台市宁晋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村镇建设股股长 侯杰:这就是我们的墙体,横向是25公分,竖向是45公分,然后铺设钢筋,浇筑混凝土。 今年以来,借助村民们的口口相传,各地"装配式农房"试点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并进一步 ...
深圳市住建系统“质量月”观摩交流会在南山举行
南方都市报· 2025-09-19 13:41
活动概况 - 2025年深圳市住建系统质量月观摩交流会于9月18日在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项目启动 聚焦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与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主题 [1] - 活动设置党建引领 装配式结构+机电 无人机 精装 产业工人培训学校等11个展区及智能建造展厅 全方位展示项目管理经验和施工工艺 [1] - 观摩交流会为期2天 首日观摩人数近300人 预计总人数达500人 为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及智慧管理提供范例 [1] 智能建造应用 - 项目作为2023年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智能建造第一批试点项目 系统推进智能生产 智能施工 产业互联 智能设备和智慧运维全过程 [1] - 构建覆盖项目全链条的智能建造体系 实现绿色建造与智能建造的深度融合 [1] - 项目独立打造智能建造管理平台 以智慧工地 BIM技术及生产管理系统为基础构建数字化管理环境 [2] - 开展BIM应用与信息集成可视化 结合工务署五个百分百和四队一制管理手段 实现各业务板块数据全流程流通 [2] - 引进运输机器人 测量机器人 ALC安装机器人和抹灰机器人等新型建筑设备 展示智能设备对工程建设的变革性影响 [2] 项目管理特色 - 坚持党建工作与质量工作深度融合 联合五方责任主体和参建单位成立项目党支部 [1] - 围绕组织建设 制度建设 阵地建设和人文建设四个方面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1] - 通过党业融合新发展赋能项目高质量履约 [1]
日照市出台十二项措施,助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9-17 11:04
政策背景与目标 - 日照市发布《关于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夯实行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支撑 保持政策稳定性与延续性[1][3] - 建筑业是日照市重要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 对推动经济发展 促进城乡建设 扩大劳动就业和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作用[3] 项目承接支持措施 - 支持本地龙头骨干企业与央企强企采用联合体方式进入桥梁隧道 港口等大型基础设施领域实现资源互补[4] - 允许招标人对信用良好企业按投标联合体成员中的最高信用分计取 专业分包和主体工程主要劳务分包业务可作为投标业绩[4] -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建筑业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支持民间资本通过出资入股 收购股权等方式参与改制重组[4] - 提高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预留份额 400万元以下工程采购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应当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4] 企业培育壮大措施 - 实施本市建筑业龙头骨干企业培育计划 落实"一对一"帮扶措施并建立"一企一议"服务工作机制[5] - 支持智能建造 绿色建造等领域专业生产型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 培育认定一批建筑业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 - 鼓励政府 协会在国家重点投资地区和境外优质市场组织建筑市场推介会 为境外承包工程企业提供人员出入境绿色通道[5] - 引导打造智能建造产业园 将产业园和工厂用地纳入供应计划 开展示范试点培育智能建造领军企业[5] 核心竞争力提升措施 - 推进智能建造和智慧工地项目建设 鼓励大中型项目采用"BIM+"数字一体化设计 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管理等技术[6] - 拓展建筑业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可参加相应职称评审 支持共建建筑产业工人培育基地[6] - 落实工程质量优质优价 约定获得国家 省 市级工程奖项分别按工程合同价1.5% 1.0% 0.8%计取优质优价费用[6] 降本减负措施 - 对信用良好企业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预留比例由最高3%降低至1.5%并在招标文件中明确[7] - 连续3年未发生工资拖欠且落实制度的企业新增项目可减免存储工资保证金[7] - 推广电子保函和非现金担保方式 鼓励担保机构对信用良好企业降低担保费用简化程序[7] - 规范建设单位执行工程款制度 预付款原则上不低于合同总价10% 禁止以内部流程等理由延迟支付企业款项[7] 政策实施保障 - 加强部门协同 由住建局联合发改 人社等部门各司其职共同推动政策实施[8] - 建立定期评估机制跟踪政策落实情况 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统计分析确保措施落到实处[8] - 利用官方网站 行业会议和媒体报道等多渠道宣传解读政策 举办宣讲会和专题培训活动[9]
聚焦精益建造 中建六局携工程建造“黑科技”亮相2025年服贸会
中国经济网· 2025-09-13 02:15
中建六局方面表示,未来将继续以数智化转型为引领,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在建筑服务领域持续深耕, 以更坚定的信心和务实的行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中建六局参展的重要亮点。在服贸会现场,围绕精益建造、绿色 建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大领域,展示了一系列具有行业突破性的技术成果,彰显企业科技创新的硬核 实力。 在精益建造领域,应用全球首创"水平二次转体"建造技术的龙岩大桥成为展会焦点。该项目是世界首次 采用水平二次转体施工技术的非对称独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创9项世界纪录,获得中国钢结构金 奖,应用的复杂岩溶区超大吨位二次转体斜拉桥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从符合人体工学的空间设计,到绿色环保的新型建材应用,再到全周期的居住服务保障……在2025年中 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上,中建六局携众多工程建造"黑科技"亮相,重点展现企 业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前沿成果与综合创新实力。 如今,住房品质提升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建六局基于中国建筑"好房子"营造体系,发布"好房 子"企业建造标准,创新推出「C-LIFE」好房子系统解决方案,打造"匠造、舒适、创 ...
服贸会|以营造“好房子”为使命 建筑业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阶段
中国经营报· 2025-09-12 08:30
9月11日下午,2025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核心论坛——"绿色智建赋能好 房子高品质发展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办。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此次论坛上,围绕国家"双碳"战略部署与"好房子"建设要求,多位业内人 士指出,好房子建设是建筑业的重大战略机遇,需树立未来观、全球观、全局观,把握内需、全球化与 数字化机遇,推动行业全面高质量发展。 建筑业破局立新 在论坛上,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总工程师工作委员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毛志兵表示,新 中国成立76年来,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支柱产业地位稳固。当前,随着人口结构 调整和城镇化进程推进,居民住房需求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行业发展逻辑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 优化。 他指出,这一转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市场重心转变,从新建项目转向城市更新。2023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十四 五"期间存量建筑改造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0万亿元。 二是发展动能转变,从规模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工业化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将逐 步取代传统高耗能、低效率的模式。 毛志兵认为,建设好房子需要坚持系统思维, ...
陕西建筑业加速“智”变
陕西日报· 2025-09-12 00:37
建筑行业智能化转型进展 - 机器人施工效率提升2倍至3倍 人工成本节约60%以上[1] - AI安全隐患识别系统使隐患识别效率提高50% 事故率降低20%[4] - 空腔墙技术应用节约总成本119.13万元 免去钢筋绑扎环节[2] 装配式建筑技术突破 - 竖向构件核心技术实现工厂化预制 避免天气因素影响作业效率[2] - 装配式混凝土生产基地年产能40余万立方米 钢结构生产基地年产能10万吨[3] - 竖向缓粘结预应力等14项国家专利申报 取得国家级BIM成果4项[5] 数字化技术应用成果 - BIM+GIS技术搭建云平台实现施工状态可视化预演 规避设计问题[4] - 智慧工地应用造楼机/无人塔吊等设备 提升施工效率与检测精度[4] - 17项智能建造技术列入省级重大专项 给予科研资金奖补[5] 典型项目实践成效 - 西安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后接待观众41万人次 创历史同期新高[4] - 西咸新区十里雅望小区项目采用空腔墙技术 3栋住宅楼主体封顶[2] - 榆林棚改项目综合运用AI识别与机器人技术 实现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4]
全球宾客共赴“服贸之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0 22:21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 覆盖全球多地区合作 [13] - 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 包括近500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 体现展会高端化与国际化 [13] - 首钢园工业风与科技感结合的会展小镇全新亮相 现场设置完善的指引标识及公共服务设施 [13][15] 科技与智能服务突破 - 具身智能机器人实现运动控制 AI交互及环境感知等技术突破 人形机器人已应用于银行网点承担大堂经理工作 [9][14] - 智能配送机器人"美团小黄蜂"演示配送及语音交互功能 展现物流领域自动化进展 [7] - 音乐机器人奏响乐章吸引观众 电信计算机专题展出现机器人马拉松选手互动场景 [7] 行业应用与创新展示 - 健康卫生服务专题聚焦人工智能与医疗融合 全球首发多项尖端医疗技术 [11] - 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企业集中展示绿色建造与智能建造最新案例 [14] - 金融服务专题推出"畅游通"和"幂方卡"产品 为入境游客提供支付通信交通一体化解决方案 [14] 文旅与消费体验升级 - 文旅服务专题展设北京动物园大熊猫玩偶展区 首旅集团还原国宴餐桌场景展示重大活动接待能力 [13][14] - 中国国际糖果季活动以多巴胺配色展区吸引观众 泡泡玛特甜品屋打造童话式消费场景 [15] - 观众可通过手机获取电瓶车运行信息 停车场导航及人流提醒等数字化服务 实现"科技办会"体验升级 [15]
中国建筑:公司的研发投入主要用于开展工程应用技术研究和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重点的研发等
证券日报网· 2025-09-04 07:13
研发投入方向 - 研发投入主要用于工程应用技术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1] - 工程应用技术研究支撑公司承建高、大、新、尖特点为主的工程业务 解决地质、气候、技术条件差异造成的工程难题 [1] 技术能力建设 - 发布"好房子"营造体系 提升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工业化建造能力水平 [1] - 在BIM技术和建筑机器人等领域持续取得成果 驱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1] 科技成果产业化 - 精选"新建好房子"等11项产品作为首批产业化推广项目 [1] - 建立扶持应用协同工作机制 推动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1] - 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为公司培育新动能 [1]
杭萧钢构2025半年报:稳健发展显韧性 政策引领助推装配式钢结构市场扩容
证券日报· 2025-09-03 12:4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7.60亿元,归母净利润1.28亿元 [2] - 新签合同订单52.42亿元,已中标未签订合同订单约7.05亿元 [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7.96%至0.44亿元,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6.73%至1.60亿元 [2] - 6月末所有者权益54.16亿元,未分配利润17.87亿元 [2] 业务发展 - 装配式钢结构业务覆盖住宅、新能源厂房及公共建筑场景,采用标准化供给与一体化交付模式 [3] - 获上海市金属结构优质工程奖5项及山东省钢结构金质工程奖1项 [3] - 研发投入1.94亿元,聚焦高强钢材应用、装配式体系标准化及工业化建造工艺创新 [4] - 通过数字化工厂与自动化产线提升加工精度及协同效率,完善MES/ERP系统 [4] 产能布局与国际化 - 全国设立18个制造基地,突破300-500公里运输半径限制,形成价格竞争优势 [6] - 承接16个海外项目,涵盖"一带一路"沿线工程总承包与部件供应 [7] - 国际化项目包括孟加拉桥梁、印尼柴油厂、沙特燃机项目等 [7] 行业与政策环境 - 钢结构建筑因可循环利用、低能耗特性成为绿色转型核心抓手 [4][8] - "十四五"规划要求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比超30%,多地配套土地及金融支持政策 [8] - 钢结构住宅被列为安全绿色智慧优选方案,纳入碳达峰行动方案等国家级文件 [8] - 唐山等地提供资金成本与土地资源支持"钢结构好房子"建设 [8] 竞争优势 - 具备设计-制造-施工-运维一体化能力闭环与成熟标准化体系 [3][9] - EPC模式与工业化建造协同降低综合成本与交付不确定性 [4] - 政策红利下在保障房、新能源厂房领域获份额提升及税收金融利好 [9]
上海浦东:豪威集团研发与离岸贸易中心项目主体结构封顶
环球网· 2025-08-30 16:50
项目进展 - 豪威集团研发与离岸贸易中心项目于8月27日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标志着工程建设全面转入安装阶段 [1] - 项目在545天工期内完成混凝土浇筑 克服复杂地质围护施工 深基坑开挖 渣土外运 有限空间施工等困难 [1] - 项目团队创新采用现场空间实测定位技术 对每一处埋件进行逐一放样 精准加工和定制化安装 保障施工精度与整体稳定性 [1] 建筑技术 - 项目主塔楼采用混凝土核心筒加钢结构外框架结构体系 核心筒为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1] - A4活动中心创新采用混-钢-木混合结构 通过Tekla Rhino等软件精细深化总装 实现大跨度空间需求 [2] - 混合结构充分发挥钢材木材性能优势 显著提升建筑美观性可持续性 实现超低能耗目标 [2] 项目规模与定位 - 研发与离岸贸易中心占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 [4] - 项目聚焦集成电路产业 为行业领军企业提供高端研发空间 推进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4] - 离岸贸易平台建设将扩展国际业务 助力临港新片区集成电路产业链生态体系建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