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智能化

搜索文档
君正集团: 君正集团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09 08:45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52.11亿元,同比增长31.83% [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04亿元,同比增长2.96% [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51亿元,同比增长146.77% [7] - 资产总额428.23亿元,较年初增长6.59% [7] 业务发展 - 绿色低碳环保可降解塑料循环产业链项目已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 [7] - 450MW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7] - 投资建造部分液体化工品船舶以优化船队结构 [7] - 化工物流业务市场份额亚洲第一、全球第三 [18] 核心竞争力 - 拥有"煤-电-氯碱化工"和"煤-电-特色冶金"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 [14] - 行业内首创"煤焦化工"和"乙炔化工"的深度绿色耦合设计 [14] - 生产装置采用"集约化"、"紧凑化"、"联通化"布局,物料流转设计科学 [15] - 拥有2个自治区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和1个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 [20] 技术创新 - 乙炔原料装置采用先进的81000KVA电石炉及生产工艺 [17] - BDO装置引进KTS技术,单套产能30万吨/年为全球单线产能最大 [17] - 行业内首创在电石成品后处理车间采用全球首套电石转运自动化控制系统 [16] - 能源化工板块积极推进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 [21] 2025年重点工作 - 持续提升公司规范运作和治理水平 [23] - 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 [23] - 充分发挥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作用 [23] - 预计2025年度担保总额度不超过167亿元 [41] 财务数据变动 - 固定资产增加84.49亿元,主要因新项目转固 [33] - 在建工程减少55.05亿元,主要因新项目转固 [33] - 长期借款增加36.39亿元,主要因新增项目借款 [33] - 应收票据增加1.10亿元,主要因销售商品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 [33]
消费升级何以引领产业升级
经济日报· 2025-05-06 21:59
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的联动关系 - 消费升级通过需求变化直接推动产业升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1] - 消费是再生产最终环节,其提质扩容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起点[1] - 消费市场需求信号传导至生产端,促使企业调整供给结构并加强技术创新[3] 消费升级的四大特征 - **结构变化**:服务性消费占比达46.1%,发展型消费需求增长显著[2] - **品质提升**:洗衣机需求从"洗"转向"洗护",干衣机等高端产品接受度提高[2] - **模式创新**:线上线下融合催生"业态混搭"场景(如餐饮联名潮牌、咖啡混搭白酒)[2] - **观念转变**:智能/节能/健康产品需求增长,消费从功能单一转向多元化[2] 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的三大方向 - **智能化**:智能手机/穿戴设备需求带动高技术制造业,文旅/教育行业应用AI提升服务[4] - **绿色化**:绿色消费促进有机食品/高能效家电供给,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4] - **融合化**:跨界需求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深度融合[4] 实施路径与支撑条件 - **消费端**:需提升居民收入并强化社会保障以巩固消费能力[5] - **供给端**:企业需创新生产模式、应用新技术并提升品牌竞争力[5] - **环境保障**:完善城乡消费设施、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以促进供需匹配[5]
晶澳科技(00245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4月30日)
2025-04-30 13:10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 701.21 亿元,净利润 -46.56 亿元,总资产 1,129.58 亿元,净资产 278.96 亿元;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106.72 亿元,净利润 -16.38 亿元,总资产 1,134.94 亿元,净资产 262.10 亿元,主要因市场竞争、贸易环境及资产减值影响 [2]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入 7.87 亿元 [3] - 2024 年度电池组件出货量 79.447GW(含自用 1.544GW),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 49%,N 型组件出货占比 70%;2025 年第一季度电池组件出货量 15.65GW(含自用 33MW),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 45%,N 型组件出货占比 95.8% [3] 技术创新与产品竞争力 - 2024 年度研发投入 37.11 亿元,占营业收入 5.29%,截至报告期末有有效专利 1,899 项,其中发明专利 1,031 项 [3] - 2025 年初展出新品 DeepBlue 5.0 超高性能组件,基于 Bycium + 5.0 电池技术平台,功率高达 670W,效率达 24.8% [4] 产能与成本 - 截至 2024 年末组件产能达 100GW,硅片与电池产能分别达组件产能的 80%以上和 70%以上,电池产能完成由 p 型向 n 型切换,n 型倍秀(Bycium +)电池量产转换效率最高达 27% [4] - 2025 年公司资本性支出比去年大幅缩小,研发类支出优先 [14] - 光伏行业转换效率提升是降本手段,公司在各环节提升转化效率,在材料和新工艺优化上降本 [15] 战略布局 - 加速推进阿曼年产 6GW 高效太阳能电池和 3GW 高功率太阳能组件项目建设 [4][12] - 计划使用不低于 4 亿元且不超过 8 亿元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截至 2024 年 10 月 29 日,累计回购 26,945,700 股,成交总金额 489,990,021.55 元 [5][6] - 探索数字化和智能化赋能业务,完成多管理系统新建和优化,设立智能制造研究院,多个单位获国家级相关荣誉 [7] - 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引,推行绿色制造体系,6 个基地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获多项评级,连续三年披露可持续发展暨 ESG 报告 [7] - 计划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 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已于 2025 年 4 月 28 日提交上市申请 [8][9] 问答环节 - 2025 年全球装机展望在 550GW - 600GW 之间,国内需求占比约 50%,欧洲户用市场恢复理性,美国市场因关税难判断,公司积极寻求新兴市场,整体需求较平稳 [10] - 公司从现金储备、回款管控、供应链支付工具、接单策略、压缩资本性支出、储备授信资源等方面保障现金流 [13] - 公司电池技术重点在 topcon 提效,BC 工艺路线明朗后考虑投入部分产能,异质结国内暂无上量迫切性,钙钛矿 3 - 5 年内无大规模量产机会 [16] - 公司对账期控制严格,发货前全额付款,发货后付款需提供信用支持,对不同客户有不同账期和支付方式要求 [17]
东方嘉盛(002889) - 002889东方嘉盛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13:12
业绩相关 - 2024年业绩增长得益于跨境电商国际物流业务开拓、降本增效,进入头部跨境电商平台供应链体系,澳大利亚红酒品牌重回内地市场及内贸零售头部品牌合作进展显著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保持8.64%的正增长,净利润下降受投资收益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重估等非经常性损益因素影响 [4] 项目进展 - 重庆、昆明自建仓储项目已竣工,深圳等地自建仓储项目正有序进行 [2] - “粤新快线”铁空联运跨境班列于4月18日开通,预计全年开行约250班次,依托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31条定期亚欧航线网络打造跨境物流走廊 [3] 业务规划 - 推进自有仓库建设,提高自有仓库占比,完善全球仓储网络布局,推动与战略型产业合作 [2] - 整合中欧班列、TIR跨境陆运及国际航空货运资源,构建多通道切换的柔性供应链解决方案,打造智能物流网络 [3] - 深化与平台合作,探索贸易端合作机会,深耕海外重点新兴市场,加强产业上下游协同整合,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降本增效 [3] - 以“一带一路”、欧洲、中亚等为支点推进海外枢纽节点与供应链服务网络建设,未来覆盖中东、东南亚、日韩及拉美等地区 [7] 核心竞争力 - 数字化供应链成熟应用、全球性供应链网络布局优势、卓越的4PL服务能力及海关最高级别资质、协同共生的开放式供应链解决方案平台、经验丰富且富有远见的管理团队及高效的内部管理体系、稳定的优质客户基础和多元化头部客户拓展能力 [5] 特定业务情况 - 为华南片区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提供光刻机保税寄售维修服务,扩大客户基础,打造半导体设备厂商保税寄售维修供应链行业标准,探索产业链上下游业务延伸机会 [6] 激励与风险应对 - 未来适时评估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计划可行性,完善激励体系,探索激励工具创新 [8] - 布局新兴市场,加速全球供应链服务网络布局,引入AI模型和数字化系统管控风险,优化供应链管理体系降本增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