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战略

搜索文档
宝马与经销商互信共赢 共同迈向“新世代”
新浪财经· 2025-09-26 04:17
本届大赛吸引了全国数百家经销商、近万名售后服务员工参与,首次以店为单位,全员参与区域选拔, 赛题均源于真实案例,确保竞赛成果直接赋能一线工作。大赛设置了区域经理辅导、全网直播 PK、"BMW悦学苑"与"问吧"数字化平台知识共享等"磨砺"机制,有效梳理了业务逻辑。通过创新形式 的培训和比赛,宝马已培养与选拔了近4000名具备新能源认证的服务顾问,和近3000名拥有高压电认证 的技术人员,为新能源维修实力做出有力背书。 (西安)时值2025年全国"质量月","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强国建设"的主题正在全国推动各行 各业夯实质量基础、追求卓越的浓厚氛围。宝马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始终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贯穿于全价值链质量管理。作为宝马赋能经销商体系的重要载体,9月25日圆满落幕的2025宝马中国售 后服务大赛总决赛点亮"质量月",宝马售后精英同台竞技,全面展现了宝马在迈向新世代的路上,继续 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以确保每一位客户都能享受到专业的优质服务。 人才引擎全速前进,培养新世代"服务天团" 与此同时,宝马基于区域市场潜力与客户密度分析,实施科学、精细的网络布局规划,深化与合作伙伴 的长期合作 ...
宁夏机场公司:以人才引擎驱动民航高质量发展
中国民航网· 2025-09-16 03:01
文章核心观点 - 宁夏机场公司通过"实训基地+劳模创新工作室"双轮驱动模式及专业技术管理机制创新 显著提升人才生产力 实现安全保障能力增强 航班正常率提升 旅客满意度上升 运营成本优化 并取得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创新奖项 [1][6][7] 人才培育体系 - 建成机电 通导 安检 保洁4个现代化实训基地 集理论教学 模拟操作 应急演练 技能鉴定与创新研发于一体 [2] - 通导实训基地成为全国机场首家具备民航局培训资质的机构 承办首届民航西北地区导航岗位职业技能大赛 累计开展外部培训5期 内部培训500余人次 [3] - 开发TIP考核模式优化安检操机员评估流程 打造西北首家按航站楼比例设计的保洁实景教学基地 模拟真实场景实现沉浸式训练 [2] 创新成果转化 - 组建8个劳模创新工作室 涵盖水暖空调 通信导航 安检 航空器维修等关键领域 其中1个获全国民航工会命名 [4] - 太阳能管井通风装置 供能管网可视化系统等20余项创新成果获省部级奖项3项 申请专利9项 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4] - 创新工作室自主产出项目10项 获国家级奖项3项 省部级2项 为机场运行流程优化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4] - 2024年职工在中国创新方法大赛等赛事中斩获国家级荣誉1项 省部级71项 [7] 机制创新与人才管理 - 出台《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及考核实施细则 成立专职管理机构 系统重构资格认定 编制设定 考核管理 竞聘管理体系 [8] - 与近300名专业技术人员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 考核结果与岗位调整 薪酬待遇挂钩 2025年新取得专业技术资格77人 36名优秀员工通过竞聘上岗 [8] - 开展首届"卓越工程师"评选 为专业技术人员搭建展示才华平台 [8] 协同效应与企业效益 - 实训基地与劳模创新工作室形成"培训—实践—创新—再培训"闭环体系 实训基地输送青年人才至创新工作室 创新成果反哺实训教学 [6] - 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航班正常率稳步提升 旅客满意度持续上升 运营成本有效优化 创新成果创造显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7]
广东技能人才总量已达2201万,将围绕先进制造开展补贴性培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04:12
同时,在人才评价改革方面,该负责人表示,广东目前已在职称评审中大力推行代表作制度,向骨干国 企下放工程系列职称评审权,在龙头民企开展职称自主评审试点。下一步,将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 人才松绑,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完善职称评价标准条件,优化职称评审服务,构建以创新能力、质 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原标题:广东技能人才总量已达2201万,将围绕先进制造开展补贴性培训) 南方财经记者郑玮 广州报道 9月15日,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高素质人才引育专场)在广州举行,十余位 政府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和企业代表与会,共商经济大省的"人才战略"。 会议现场,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表示,目前广东全省技能人才总量已达2201万,其中高 技能人才827万,并建成171条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鼓励技工院校"技研合作""引 企入校"。下一步,广东将继续推广"技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职业等开 展补贴性培训,强化重点产业高技能人才要素保障。 在便利湾区人才流动方面,广东已推动签署新一轮部省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人才高地合作备忘录,打 造"1 ...
点题人才战略:经济大省如何出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00:15
广东人才战略背景 - 广东省于9月15日举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七场专题会议 聚焦高素质人才引育议题 [1] - 2025年已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 7月中旬提前实现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目标 [1][7] - 专题会议邀请政府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共商人才战略关键问题 [2][8] 经济与产业数据表现 - 2025年1-6月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2% [2] - 同期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4.7% 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增长42.2% 工业机器人增长34.0% 服务机器人增长23.0% 民用无人机增长58.2% [2] - 2024年广东GDP达14万亿元 连续36年全国首位 常住人口12780万人 比上年增74万人 [3] - 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超143万人 异地务工人员稳定就业4386万人 [3] - 法人单位从业人员近五年增长674.8万人 增量与规模全国居首 [3] 人才结构转型进展 - 截至2024年上半年 全省技能人才达2019万人 高技能人才722万人 较去年底分别增加40万人和65万人 [4] - 技工院校年培养输送技能人才超16万人 就业率保持98%以上 [4] - 全省技工院校在校生约66万人 规模全国第一 招生实现9年连增 [4] - 广东正推动从"人口红利"向"工程师红利"转变 以应对全球技术竞争 [4][5] 人才政策与挑战 - 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重大人才工程 开展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及工程硕博士培养试点 [7] - 需解决人才结构与产业需求匹配 人才能力发挥 薪酬竞争力 区域均衡发展等问题 [8] - 新一代科创人才(如85后DeepSeek创始人 90后宇树科技创始人)影响新兴产业发展的案例凸显人才资源重要性 [6]
以人才驱动未来 广东博众发布“领航投顾官”项目
搜狐网· 2025-09-12 06:02
2025年9月10日,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广东博众智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博众)成功 举办"领航投顾官项目发布会",将尊师重教的节日氛围与企业人才战略深度融合,传递出公司深耕人才 发展的坚定信心。 发布会伊始,广东博众大家长邹劲松强调,公司发展25年,所积累的底蕴是转型过程中最宝贵的资本。 他指出,无论行业如何变迁,企业与客户关系的本质始终是核心。只有持续提升专业能力、规范营销行 为、严守合规标准,才能从根源上减少问题、真正赢得客户信任。 面对行业下半场的新挑战,邹总表示,广东博众坚持从根源发力,依托"领航投顾官"人才项目,系统化 培育复合型投顾人才,提升组织效能,打造持续进化的"六边形团队",为企业长远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同时他强调,这条路没有捷径,需要全公司协同努力、共担责任,平衡短期目标与长期愿景。 随后,广东博众市场策划中心经理蔡涛基于市场竞争现状,带来深度竞品分析,为人才战略与业务转型 提供外部参考。 接着广东博众新媒体部经理黄丽详细阐述了领航投顾官项目的实施细则。她指出,该项目聚焦"懂金 融、懂产品、懂交易、懂客户、懂业务、懂表达"六大核心能力,构建覆盖人才全周期发展的系统化培 ...
入职“深度游”激发人才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9-06 21:58
产业发展与集群建设 - 宜都高新区现代化工创新型集群获评省级优秀并持续引领转型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3] - 新能源新材料和医药健康两大产业集群规模均达千亿元级别 东阳光和兴发等龙头企业以科技驱动产业链升级[3] - 冬虫夏草生态繁育产业化基地年产高品质虫草60吨 年产值近百亿元[2] - 三峡千古情景区和三峡长颈鹿乐园等文旅项目蓬勃兴起 推动"文旅兴城"战略实施[3] 企业科技与创新实践 - 东阳光冬虫夏草车间通过精准模拟高原环境实现生态繁育 核心成分与野生虫草无差异[2] - 科技高效赋能农业领域 实现冬虫夏草等传统产品的工业化量产[2] 人才引进与政策支持 - 宜都市现场兑现人才补贴955万元 并通过"科创贷"和"人才贷"提供1.1亿元授信支持[3] - 建立中国化工学会园区人才基地和"两江英才"专家智库等高端平台汇聚智力资源[3] - 提供环境舒适的保障性住房解决人才安居需求[3] - 为120名新引进高校毕业生定制沉浸式体验活动 包括参观产业基地和文旅项目[2][4] 文旅与城市发展 - 清江湾旅游度假区提供山水康养体验 清江河畔发展鲟鱼鱼子酱等特色产业[2] - 通过文旅项目吸引各地游客 构建"文旅兴城"发展图景[3]
雷军官宣:7000名应届生全部报到!小米“应届生计划”引网友热议
搜狐财经· 2025-09-06 04:40
人才招聘规模 - 公司完成7000名应届毕业生入职报到 [1][3] - 新员工来自全国各地 [1] 人才培养计划 - 公司实施"应届生计划"设定十年培养周期 [3] - 计划目标为将优秀人才培养成技术专家或企业高级管理者 [3] - 通过系统化培养机制为自身发展储备核心力量 [3] 社会关注度 - "小米7000应届生入职"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热议 [3] - 网友关注企业人才战略并分享对职场新人的期待 [3] 招聘战略延续性 - 创始人宣布2026届全球校园招聘即将启动 [3] - 公开表示欢迎年轻学子加入共同创造未来 [3] - 大规模招聘被视为人才战略重要里程碑 [3] 人才生态建设 - 双向选择的人才模式正在重塑科技企业人才生态 [3] - 为年轻人才提供广阔成长空间 [3] - 长期人才战略凸显对青年人才的高度重视 [3]
截至7月底,济南今年已开展市级以上重点体育赛事444场
齐鲁晚报网· 2025-09-02 11:19
体育赛事活动成效 - 截至7月31日济南市开展市级以上重点体育赛事444场 参与人次达87.1万 [3] - 赛事活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71亿元 其中拉动消费3.32亿元 [3] - 间接经济效益包括产出效应10.16亿元 所得效应4.24亿元 税收效应3042.29万元 [3] - 赛事活动对第三产业拉动效应达7.08亿元 [3] 重点赛事经济贡献 - 电竞赛事直接经济效益1.1亿元 带动吃住行游购娱消费超5200万元 GDP贡献1.6亿元 [3] - 街舞大赛吸引超3000人参赛 省外选手占比40% 有效拉动端午假期消费 [3] - 中国女篮热身赛吸引近8000名观众 外地球迷占比72% 五档门票两天售罄 [3] 全民健身与区县赛事 - 全民健身运动会持续营造氛围 包括新年登高、冰雪嘉年华、大学生欢乐跑等活动 [3] - 历城"村超"首次代表山东出战全国赛 联动贵州"村超" [3] - 区县赛事包括济阳马拉松、槐荫生态黄河半程马拉松、平阴女子半程马拉松等 [3]
韧性穿越——我爱我家上半年业绩增长的周期密码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2:45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840万元 同比增长30.8%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4991.71万元 同比增长213.89% [1] - 在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实现逆势增长 [1] 核心城市战略 - 聚焦北京 上海 杭州等核心城市精耕细作 [2] - 在10个城市二手房房源总量达85.9万套 [2] - 北京 杭州 上海三城经纪人数量超过2万人 [2] - 上海地区市占率连续三年提升 北京和杭州保持头部位置 [2] - 核心城市二手房成交数据同比优于70城整体水平 [2] 运营体系优势 - 形成密集社区服务网点和海量楼盘字典 [2] - 具备对本地市场的深刻理解与快速响应能力 [2] - 精细化运营体系推动业绩修复 [2] - 聚焦核心城市策略展现较强抗风险能力 [3] 管理团队建设 - 管理团队平均任职时间超过10年 [4] - 核心城市公司负责人任职时间多在15年以上 [4] - 管理层大部分从一线经纪人选拔而出 [4] - 长期服务形成对企业文化的高度认同 [4] 人才培养体系 - 建立稳固的人才梯队和明确的选拔考核标准 [6] - 形成多层次培养体系和资深讲师团队 [6] - 针对基层管理团队实施"星火计划" [6] - 2024年北京公司培训1342人 产生315名储备商圈经理 [6] - 通过领导力学院培养中高层骨干 [6]
东北制药:以人才为“磁芯” 打造创新发展“强磁场”
中国证券报· 2025-08-27 20:25
人才引进与培养 - 公司于8月1日启动百名应届硕博毕业生入职培训 这些人才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 [1] - 2024年3月起招聘团队赴28所高校开展35场招聘 从1600余份简历中精选首批百名硕博人才 [2] - 公司提供青年公寓并配备齐全生活用品 实现新入职硕博人才拎包入住 [2] - 建立管理与技术双晋升路径及全方位激励机制 对重大突破团队和个人给予丰厚奖励 [2] - 2023年入职博士仅用两年时间从项目参与者晋升为重大研发项目主持人 [3] - 提供医疗费用资助、手机福利、孝敬父母金、方大养老金等特色福利 实现"一人入职、全家受益" [3] 研发体系构建 - 通过混改加入辽宁方大集团后建立更灵活体制机制 大力营造"鼓励成功、宽容失败、反对守成"的创新研发氛围 [1] - 积极布局上海生物研发基地并收购北京鼎成肽源 构建覆盖化学药、生物药、中药的全产业链研发体系 [3][6] - 聚焦药品研发创新、化学药转型升级、细胞治疗技术突破及中药现代化研究等前沿领域 [2] - 北京鼎成肽源已形成TCR-T和CAR-T细胞治疗产品完整技术平台 针对胰腺癌等癌症开发10余款细胞治疗产品 [6] - 在抗肿瘤、抗感染、代谢疾病、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领域通过自主研发、联合开发、项目引进等方式加速研发 [7] 战略转型方向 - 从以原料药和化学仿制药为主向生物创新药战略转型 力求在生物药领域实现新突破 [6] - 通过收购北京鼎成肽源快速获得技术、产品线和市场准入 跻身细胞治疗领域第一梯队 [6] - 瞄准相关前沿技术领域加大研发力度 战略布局生物药新赛道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6] - 部分新招聘硕博人才被派至北京鼎成肽源从事研发工作 快速建立生物创新药业务竞争优势 [7] - 不断夯实仿制药领域领先优势 同时培育生物创新药业务新增长点 [3] 企业文化与激励机制 - 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人才服务全过程 形成"企业重视人才、人才回报企业"的良性循环 [4] - 以情感为纽带的留才机制增强人才归属感 实现"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管理目标 [4] - 对优质科研项目给予充足资金支持 打破学历资历限制激发创新活力 [2] - 公司传统化学药业务优势显著 生物药业务前景广阔为人才提供施展平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