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商业化

搜索文档
南都电源签约2.8GWh半固态储能项目 固态电池商业化加速
证券日报网· 2025-08-11 12:40
核心订单与技术突破 - 公司成功斩获总容量高达2.8GWh的独立储能项目订单 为全球最大的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 [1] - 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314Ah储能半固态电池 标志储能技术商业化迈出关键一步 [1] - 订单由深圳和汕尾地区三个独立储能项目构成 深圳要求高安全性与循环寿命 汕尾需支撑电网稳定 [1] 技术优势与创新 - 固态电池技术首次在国内吉瓦时级别储能项目中实现商业应用 解决大规模储能对绝对安全与长久可靠的核心诉求 [1] - 314Ah半固态电池通过氧化物固液混合技术和高熔点聚合物隔膜两项关键创新 实现安全与性能重大跃升 破解半固态电池安全与成本难题 [1] 行业影响与认可 - 订单签订标志业内对公司固态技术和工程能力的高度认可 [2] - 大规模应用将带动固态电池产业链成熟与成本下降 为行业技术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加速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 [2]
大众注资1.31亿美元支持试产全固态电池
鑫椤锂电· 2025-08-07 09:33
大众汽车集团固态电池战略 - 公司正全力推进下一代全固态电池研发与商业化,旗下电池子公司PowerCo向美国固态电池初创企业QuantumScape注资1.31亿美元(约合9.39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试点生产线 [1] - 公司与QuantumScape合作始于2012年,2018年追加投资1亿美元成为主要股东,持有17%股份(价值约4.59亿美元),并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固态电池 [1] - 目标在2025年实现固态电池商业化生产 [1] 产能规划与市场影响 - PowerCo正在德国、西班牙和加拿大建设6座大型电池工厂,2030年总规划产能达240GWh [2] - QuantumScape技术成熟后,每年可生产40GWh固态电池,未来有望扩展至80GWh [2] - 40GWh产能可为约10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固态电池,可能改变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 [2]
国金证券:产业链淡季量价趋稳 关注固态商业化落地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09:36
核心观点 - 锂金属为固态电池负极侧长期迭代方向 压延法能率先实现规模化落地 蒸发镀和液相法是制备超薄锂带的潜在发展方向 [1][4] - 2025年锂电板块行情将从全面景气驱动转向新技术突破与新应用领域主导的结构性机遇阶段 [1] - 重点推荐细分赛道龙头及固态新技术公司: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科达利 厦钨新能 [1] 行业重要变化 - 锂电材料价格:7月23日碳酸锂报价5.9万元/吨 较上月下降8% 氢氧化锂报价6.1万元/吨 较上月下降7% [2] - 新能源车销量:6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11万辆 同比增27%环比增2% 1-6月累计批发610万辆 同比增39% [2] 行情表现 - 2025年7月以来锂电板块表现活跃 多数环节跑赢沪深300和上证50指数 [3] - 锂矿板块领涨11% 智能驾驶板块下跌0.4% 磷酸铁锂正极下跌1% 三元正极下跌3% [3] - 过半锂电相关板块3年历史估值分位处于高位 市场关注度走高 [3] 固态电池技术 - 锂金属负极较石墨/硅碳可实现更高能量密度 是电池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的关键 [4] - 全球首款锂金属负极全固态电池今年初上路测试 预计2030年锂金属市场近百亿元 [4] - 压延法能率先规模化落地 蒸发镀和液相法是制备超薄锂带的潜在发展方向 [4] 区域市场表现 - 6月中国新能源车销量111万辆 同比增27% 渗透率50% [5] - 欧洲十国销量30万辆 同比增22% 渗透率29% 德国同环比增长显著 英国连续第二个月增长 [5] - 美国销量12万辆 同比降5% 渗透率9% 主要受政策不明朗和中美汽车贸易波动影响 [5] 储能市场 - 6月国内储能装机6.9GWh 同比降41%环比降70% 主要受531抢装潮回落影响 [5] - 1-6月国内累计装机49.0GWh 同比增162% [5] - 6月美国储能并网3.7GWh 同比降10%环比降9.4% 1-6月累计16.8GWh 同比增32% [5] 锂电产业链 - 7月锂电排产环比变动-2%至3% 同比增7%至49% [6] - 1-7月碳酸锂/电池/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预排产累计同比达21%至66% [6] - 7月电池和电解液排产同比超30% 正极和隔膜排产环比小幅调整 [6] 价格走势 - 7月锂电材料价格整体企稳 锂盐和隔膜价格持续下行 [6] - 锂盐市场震荡下行 隔膜因供给过剩价格小幅下降 正极材料价格受需求影响小幅回升 [6] 技术发展路径 - 2027年批量装车测试带来板块确定性机会 硫化物和硅碳负极为长期确定方向 [7] - 负极侧干法量产今年有望落地 氧化物和聚合物路线具备商业化前景 [7]
产业链淡季量价趋稳,关注固态商业化落地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04 06:50
锂电板块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锂电板块表现活跃 多数环节跑赢沪深300和上证50指数 [1][2] - 锂矿板块领涨 涨幅达11% [1][2] - 智能驾驶 磷酸铁锂正极 三元正极板块下跌 跌幅分别为-0.4% -1% -3% [1][2] - 锂电相关板块月度成交额持续增长 主要因固态电池等板块资金交易活跃 [1][2] - 过半锂电相关板块3年历史估值分位处于高位 市场关注度走高 [2] 锂电材料价格与供需 - 7月23日碳酸锂报价5.9万元/吨 较上月下降8% [2] - 氢氧化锂报价6.1万元/吨 较上月下降7% [2] - 锂电材料价格整体企稳 锂盐和隔膜持续下行 [5] - 锂盐市场震荡下行 隔膜因供给过剩价格小幅下降 [5] - 正极材料价格受需求影响小幅回升 [5] 新能源汽车销量 - 6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11万辆 同比增长27% 环比增长2% [2][4] - 1-6月累计批发销量610万辆 同比增长39% [2][4] - 中国/欧洲十国/美国6月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为111/30/12万辆 同比增长27%/22%/-5% [4] - 中国和欧洲销量超预期 美国销量疲软主因政策不明朗和中美贸易波动 [4] 储能市场动态 - 6月国内储能装机6.9GWh 同比下降41% 环比下降70% [5] - 1-6月国内储能累计装机49.0GWh 同比增长162% [5] - 6月美国储能并网3.7GWh 同比下降10% 环比下降9.4% [5] - 1-6月美国储能累计并网16.8GWh 同比增长32% [5] - 6月中国储能及其他电池销量37.4GWh 同比增长62.5% 环比增长3.4% [5] - 1-6月中国储能电池累计销量173.5GWh 同比增长108.5% [5] 锂电排产情况 - 7月锂电排产环比变动-2%至3% 同比增长7%至49% [5] - 1-7月碳酸锂/电池/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预排产累计同比增长21%至66% [5] - 单7月电池和电解液排产同比增长超30% [5] - 正极和隔膜排产环比小幅调整 主因行业季节性淡季和价格下行 [5] 新技术发展 - 锂金属负极可实现更高能量密度 是固态电池负极侧长期迭代方向 [3] - 锂金属是电池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的关键 2030年市场预计近百亿元 [3] - 压延法能率先规模化落地 蒸发镀和液相法是制备超薄锂带的潜在方向 [3] - 固态电池2027年批量装车测试带来板块确定性机会 [6] - 硫化物和硅碳负极为长期确定方向 氧化物和聚合物路线具备商业化前景 [6] 行业投资方向 - 锂电板块行情转向新技术突破与新应用领域主导的结构性机遇 [7] - 重点推荐细分赛道龙头及固态新技术公司 包括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科达利及厦钨新能 [7]
东吴证券:锂电头部厂商公布固态电池时间线指引 设备商有望率先受益
智通财经· 2025-07-31 12:04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宁德时代在7月30日中报业绩交流会上表示固态电池科学问题已解决 目前聚焦工程化与量产化 产品化推进顺利 商业化需考虑成本 预计2027年小规模量产 供应链成熟需3-5年 2030年实现商业化 [1][2] 前道设备技术突破与受益企业 - 全固态电池前道设备采用PTFE纤维化法作为干法成膜主流方案 通过混料 纤维化设备和辊压机实现电极膜制备 设备用量提升且对压力 精度 均匀性要求更高 [3] - 前道设备整线价值量占比28% 国内先导智能(整线) 宏工科技(混料&纤维化) 纳科诺尔(辊压)技术领先 有望受益于量价齐升 [1][3] 中道等静压设备技术难点与布局 - 等静压工艺解决固态电池固-固界面问题 需施加500-600MPa超高压 部分结合加热 设备安全性要求严苛 技术难度极高 [4] - 等静压设备价值量占比13% 国内中航机载子公司川西机器为龙头 先导智能&纳科诺尔加速布局 [4] 叠片设备技术要求与市场格局 - 全固态电池需采用单片叠片工艺 因电极和电解质脆性无法使用传统Z字叠片 需多对机械手同步作业 精度和稳定性要求大幅提升 [5] - 叠片设备价值量占比25% 先导智能技术领先且头部客户市占率最高 利元亨已向头部整车厂固态电池玩家交付设备 [5] 受益设备商推荐 - 重点推荐固态电池设备整线供应商先导智能 激光焊接设备商联赢激光 化成分容设备商杭可科技 [1][6] - 建议关注前道设备龙头宏工科技 干/湿法电极设备商赢合科技 干法电极&模组PACK先惠技术 整线供应商利元亨 干法电极设备商曼恩斯特 干法辊压机纳科诺尔 干法电极设备商华亚智能 激光设备商德龙激光 [1][6]
宁德时代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3.02% 核心业务保持稳健发展
环球网· 2025-07-31 03:50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78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27% [1] - 净利润30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3.02% [1] - 经营现金流达586.8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1.26% [1] 盈利能力分析 - 报告期内实现毛利448亿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14.45% [1] - 综合毛利率达25.02% 较2024年同期的23.45%提升1.57个百分点 [1] 业务板块表现 - 动力电池业务实现收入1315.7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6.80% [1] - 储能电池业务收入284亿元人民币 同比微降1.5% [1] - 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收入78.87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44.97% [1] 行业技术发展 - 固态电池资本关注度高于产业发展热度 商业化尚需时日 [2] - 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实现小规模量产 [2] - 相关供应链成熟周期约为3至5年 2030年前后有望实现规模化应用 [2]
宁德时代业绩会:市场需求旺盛 ,有能力应对原料价格波动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03:0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789亿元 同比增长7.27% [1] - 归母净利润305亿元 同比增长33.33% [1] - 综合毛利率25.0% 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 [1] - 经营性现金流达587亿元 期末货币资金超过3500亿元 [1] - 第二季度综合毛利率为25.6% 同环比均有所增长 [2] 产能与市场地位 - 上半年总体产能利用率保持在约90%较高水平 [1][2] - 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38.1% 较去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 [2] - 储能电池产量位列全球第一 [2] - 市场需求依然比较旺盛 公司根据需求情况扩建产能 [2] 原材料管理 - 碳酸锂期货价格从6.2万元/吨飙升至近8万元/吨 目前回落至7万元/吨左右 [3] - 公司有锂矿资源战略储备 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 [3] - 宜春锂矿项目生产经营正常 延续申请待批复 [3] 产品与技术进展 - 乘用车领域发布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骁遥双核电池、钠新电池 [3] - 储能领域量产交付587Ah大容量储能专用电芯 [3] - 乘用车换电站已建成400多座 全年计划1000座 [3] - 重卡换电站建成约100座 全年预计建设300座左右 [3] - 固态电池科学问题基本解决 工程问题尚存 商业化仍有距离 [3] 资本市场表现 - 业绩披露后A股小幅高开1.3% 港股低开1.3% [1] - 宁德时代港股较A股溢价幅度超36% [1]
炸裂!宁王净利同比增超3成!电池ETF(561910)迎3日加速净流入
搜狐财经· 2025-07-31 01:21
固态电池行业动态 - 电池ETF(561910)连续3日净流入 年内份额扩容近40% [1] - 宁德时代表态全固态电池科学问题已解决 工程化推进中 目标27年小规模量产 30年商业化 [1] 宁德时代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88.86亿元 同比增长7.27% [1] - 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 同比增长33.33% [1] - Q2毛利率和净利率持续修复 驱动因素包括碳酸锂价格下行、海外资源长单锁价、产品结构优化 [1] - 上半年产能利用率达90% 库存商品显示下半年环比趋势向好 [1]
财经早报:10倍妖股上纬新材停牌核查 年内A股定增募资额同比大增超600%
新浪证券· 2025-07-31 00:15
宏观经济政策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下半年经济工作重点为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强调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并增强灵活性预见性,提出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释放政策效应 [2] - 美联储连续第五次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至4.50%不变,市场对9月降息预期概率为65%,会议投票中出现最多反对票 [3] -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巴西加征40%关税使总关税达50%,但排除木浆、石油产品、化肥、能源及贵金属等品类 [7] - 美国暂停对低价值货物免税待遇,8月29日起对价值800美元以下进口货物征收适用关税 [9] - 特朗普对进口半成品铜产品征收50%关税但排除精炼铜,导致美国铜期货价格暴跌18% [10] 金融市场动态 - 沪市融资余额突破1万亿元创十年新高,A股总市值达105.87万亿元,市场风格由估值扩张驱动且增量资金入市预期强烈 [4] - A股定增募资额同比大增667.15%,76家上市公司实际募资6633.02亿元,券商通过承销和认购参与业务 [8] - 多晶硅期货10个合约涨停,主力合约大涨8.87%至54705元/吨,广期所调整开仓限额至500手以抑制投机 [12][13] - 美国白宫发布166页加密货币政策报告,未披露政府持有比特币细节,重点强调加强数字金融技术领导地位 [14] 个股与公司事件 - 上纬新材因16天内股价暴涨10倍且7次触及异常波动停牌核查 [5][6] - 宁德时代上半年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营收1788.86亿元,储能电池产量全球第一并计划2027年量产固态电池 [15] - 万科获深铁集团8.69亿元借款,利率为LPR减66基点(当前2.34%),用于偿还债券本息 [16] - 徐翔母亲郑素贞持有文峰股份6.7%股权将被司法拍卖 [17] - 长江电力拟出资266亿元建设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建成后形成四线船闸格局 [26] 行业与板块表现 - 创新药主题基金年内九只翻倍,影视股走强但基金低配,PCB产业链景气度高,氢能产业链加速出海,游戏公司业绩预喜 [18] - 李嘉诚家族以最低40万元套现大湾区400套房源,惠州项目单价降至8632元/平方米,反映港人北上置业需求增长 [11] - 三胎、影视院线板块走高,电池、数字货币板块调整,A股成交额18442.79亿元,港股科技指数跌2.72% [19][20] 资金与市场策略 - 6月混合型公募基金新发份额达292亿份创年内新高,保险资金长周期考核政策强化权益配置稳定性 [23] - 宽基ETF持续获净申购,产业资本减持规模环比下降40%,市场换手率升至3%以上 [24] 公司经营与融资 - 长江电力上半年净利润129.84亿元同比增长14.22%,因发电量增加 [35] - 金河生物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51.52%,因生猪养殖行业需求改善 [36] - 永辉超市拟定增募资39.92亿元用于门店改造、物流升级及补充流动资金 [42] - 石化油服中标35.97亿元天然气管道项目,占2024年营收4.44% [38] 股权与控制权变动 - 三超新材因控制权变更事项停牌 [28] - 数字认证控股股东拟变更为北京数据集团,实际控制人保持不变 [31] - 东杰智能控股股东股权结构变动可能导致实控人变更 [33] - 金橙子筹划收购萨米特55%股权并配套募资 [34] 股东交易承诺 - 江波龙实控人及董事承诺12个月内不主动减持股份 [40] - 哈投股份股东大正集团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 [39] - 万盛股份股东高远夏拟减持不超过0.08%股份 [41]
还要等固态电池上车吗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30 23:06
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发展 - 锂离子和锂铁磷酸盐电池在能量密度和性能方面仍有较大改进空间,特斯拉车辆工程副总裁预计未来将在微化学和形式因素方面持续优化 [2] - 电池制造商通过调整原材料比例、电池设计和形状,可在充电功率、能量密度和成本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2] - 锂离子电池技术每年稳步改进,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预计每年提升约3%,特斯拉Model S续航里程从2012年的265英里提升至当前约415英里 [16]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理论上比传统锂离子电池高2至3倍,单次充电续航可超500英里,且安全性更高 [7] - 大众集团向Quantumscape投资2.6亿美元,目标2025年商业化生产固态电池,其当前能量密度为305瓦时/千克,略高于锂离子电池的200-300瓦时/千克 [5][9] - 丰田计划2025年展示固态电池原型车,三星SDI和LG化学也在积极研发该技术 [10][11] 固态电池商业化挑战 - 固态电池生产成本高于传统电池,主要因固态电解质制造复杂且高导电性材料难寻 [12] -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指出硫化物基电解质的突破可能降低成本并提升性能 [12] 液态电池持续创新 - 通用和福特开发锂锰(LMR)电池作为低成本磷酸铁锂(LFP)替代品,Lucid Gravity车型使用松下2170电池实现充电10.9分钟增加200英里续航 [15] - 比亚迪宣布支持1000千瓦充电功率,特斯拉定期更新电池设计并从宁德时代、LG等供应商获取改进版电池 [16] - 特斯拉同时关注固态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未来技术,多家车企计划本十年末实现固态电池商业化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