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不正当竞争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餐饮协会倡议:坚决抵制“二选一”“独家合作”等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
新浪科技· 2025-08-06 03:09
行业竞争现状与问题 - 行业存在"内卷式"恶意竞争现象,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挤压企业利润空间,侵蚀行业可持续发展根基[1][2] - 具体问题包括:低于成本价格倾销、强制交易方承担不合理补贴份额、利用算法手段强制参与价格战、"二选一"等垄断行为[2] - 部分企业通过偷工减料、虚假宣传、"超低价"噱头捆绑销售等损害消费者权益[2] 行业倡议的核心措施 价格与竞争规范 - 禁止低于成本价格倾销和强制交易方承担补贴[2] - 禁止利用"流量倾斜""搜索降权"等算法手段强制参与价格战[2] - 抵制"二选一""独家合作"等垄断行为[2] 质量与服务保障 -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杜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2] - 禁止"先涨价后补贴"、虚构原价、虚假宣传等误导消费者行为[2] - 禁止以"免单""0元购"等噱头捆绑销售或隐瞒附加费用[2] 商誉与诚信建设 - 抵制商业诋毁、恶意举报、"黑公关"等损害行业形象行为[3] - 坚持诚信经营,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3] 行业长期发展建议 核心竞争力提升 - 摒弃"价格比拼"短视思维,避免陷入"利润为负—品质下降—消费者流失"恶性循环[4] - 聚焦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品牌建设、服务优化和效率提升[4]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赋能研发、生产、供应链管理和客户服务[4] 差异化竞争策略 - 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和客户需求,探索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新模式[4] - 通过提供独特价值、提升用户体验、增强非价格权益提高用户粘性[4] 企业自律与合规管理 - 定期对照《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等开展合规自查[5] -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公平竞争合规管理体系,加强员工合规培训[6] - 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主动公示价格、费用、补贴等规则[6] 行业生态共建 - 维护产业链共生关系,倡导公平交易、及时履约付款[6] - 合理设定员工工作时长与强度,保障劳动者权益,响应"双碳"目标[6] - 参与行业协会自律公约制定、标准研讨和质量提升活动[6]
新华财经早报:8月6日
新华财经· 2025-08-05 23:36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 - 央行等7部门发布18条举措支持新型工业化 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目标2027年建成成熟金融体系[1][2] - 政策强调分类施策防止"内卷式"竞争 强化产业与金融政策协同[1][2] 学前教育政策调整 - 国办明确2025年秋季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 民办园参照同类型公办标准减免[1][2] 光伏行业规范 - 中国机电商会倡议反对低于成本价出口等不正当竞争 维护光伏外贸高质量发展[1][2] 上市公司监管强化 - 证监会推动修法严惩配合造假第三方 拟通过行政法规明确处罚权并联动移交处置[2] 农业救灾资金分配 - 财政部下达10.15亿元救灾资金 支持北京河北等洪涝灾区农田修复及山东河南等旱区保苗[2] 健康环境建设目标 - 国家疾控局等16部门提出2030年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提升 环境健康素养水平达25%[2] 国际经贸动态 - 美国6月贸易逆差收窄至602亿美元 创2023年9月以来新低[3] - 特朗普计划对印度商品大幅提高关税至25% 并拟对进口药品及半导体加征关税[4] - 欧盟暂停原定8月7日对美关税反制措施 保留重启选项[4] 金融市场数据 - 上证指数涨0.96%至3617.6点 恒生指数涨0.68%至24902.53点[5] - 标普500指数跌0.49%至6299.19点 WTI原油跌1.62%至65.17美元/桶[5] 企业重大事项 - 厦门港务拟61.78亿元收购集装箱码头集团70%股权[6] - 山东海化拟23.2亿元增资中盐碱业获29%股权[6] - 格科微0.61微米50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实现量产[6] - 牧原股份7月商品猪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0.41%[6]
京东外卖:坚决杜绝不正当竞争,坚持反内卷立场!抵制“0元购”等恶性补贴
格隆汇· 2025-08-01 05:24
行业竞争态势 - 外卖行业因补贴行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多家行业协会和商家呼吁停止"0元购"等内卷式补贴促销[1] - 行业存在通过冲单量体现市场地位、制造市场泡沫的不正当竞争现象[1] 公司战略承诺 - 京东外卖承诺规范补贴行为 坚持反内卷立场 坚决杜绝不正当竞争[1] - 公司明确抵制"0元购"等恶性补贴行为[1] - 将搭建简单透明的补贴机制 依法向商家和消费者公示营销活动信息[1] - 允许商家自主经营和参与促销活动[1] 核心竞争力建设 - 通过打造差异化特色菜品提升市场竞争力[1] - 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坚守品质定位[1] - 以技术赋能和供应链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1] - 致力于用产品、价格、服务赢得用户口碑并创造长期价值[1] 行业发展方向 - 推动行业竞争从"比补贴"回归"比品质"和"比服务"的良性发展轨道[1] - 旨在构建多方互利共赢的行业生态[1]
乘龙卡车称理想已构成严重侵权,误导和损害公众知情权,理想汽车抖音已关评
齐鲁晚报· 2025-08-01 03:55
事件概述 - 理想汽车在2025年7月29日新车发布会上播放理想i8与卡车以100公里/小时速度进行正面碰撞测试的视频 视频显示碰撞后卡车四个车轮弹起且驾驶室发生倾倒[1] - 测试中卡车品牌为乘龙卡车 因方向盘未打码被网友识别 引发互联网争议[1] - 理想汽车抖音账号已关闭评论区 仅允许互关朋友评论 此操作与碰撞视频引发的舆论争议相关[8][10] 乘龙卡车声明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声明理想汽车发布碰撞视频行为构成严重侵权 超出正常商业竞争范畴 严重误导和损害公众知情权 对品牌及商业名誉带来巨大负面影响 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及《民法典》等相关法律[1] - 乘龙卡车指出理想汽车未公开测试车辆状况(包括双方车辆是否改装、减配、卡扣固定及过检情况)和场景环境(测试场地状况、车速及驾驶状态) 通过自定义碰撞条件和特定设计非常规测试场景 发布与正常碰撞结果偏差较大的视频 贬低品牌形象并对车主造成安全隐患[1] 乘龙卡车安全技术 - 乘龙卡车安全体系遵循"真实场景防护"原则 采用行业首创龙骨框架驾驶室[3] - 采用四层吸能结构(抗冲击层→缓冲层→高强骨架→柔性防护层) 通过多通道传导专利技术分散碰撞能量[3] - 具备主动安全双重防线:AEBS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主动预防)和驾驶室后移技术(被动防护) 有效降低事故伤亡率[3] 行业倡议 - 东风柳汽作为央国企积极响应国家部委及中汽协反内卷、反不正当竞争号召 反对通过贬损同业和恶意攀比破坏行业生态的行为 致力于推动公平有序市场环境[4] - 倡议行业同仁践行安全为本:严格遵守交通法规 定期车辆维保 强化主动预防意识[4] - 倡导诚信竞争:恪守商业道德 以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驱动行业进步 维护健康可持续产业生态[4] - 呼吁理性传播:不过分炒作扩大 不被流量诱惑 避免被某品牌利用借机放大影响力[4] 后续行动 - 东风柳汽对此事高度关注 成立专项组进行进一步研究 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5]
京东:坚决杜绝不正当竞争 抵制“0元购”等恶性补贴
新浪科技· 2025-08-01 03:53
行业竞争策略 - 京东外卖坚持"反内卷"立场 坚决杜绝不正当竞争 抵制"0元购"等恶性补贴 [1] - 公司承诺不以冲单量体现市场地位 避免制造市场泡沫 [1] - 搭建简单透明的补贴机制 依法公示营销活动信息 [1] - 饿了么 美团 淘宝闪购共同发文呼吁抵制"恶性竞争" [1] 补贴与促销管理 - 规范补贴行为 商家可自主经营和参与促销活动 [2] - 通过差异化特色菜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竞争力 [2] - 推动行业从"比补贴"回归"比品质"和"比服务" [2] 服务质量提升 - 坚守食品安全和诚信经营底线 [2] - 推动反食品浪费工作 全链路提醒"适量点餐" [2] - 在点餐 结算 订单页面加入适量点餐提示 [2] 生态共建措施 - 为商家提供佣金激励 广告激励 流量扶持等多重服务 [3] - 优化骑手保障 提升职业尊严感和获得感 [3] - 共建消费者 商家 骑手 平台多方共赢的生态 [3]
东风柳汽发布重要声明!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7-31 16:04
侵权事件声明 - 某汽车品牌未经授权发布并扭曲传播乘龙卡车碰撞测试视频 构成严重侵权 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及《民法典》[1] - 测试场景与实际运营存在严重差异 未公开车辆状况及环境参数 通过自定义条件制造非常规测试结果 误导公众并形成安全隐患[2] 乘龙品牌技术优势 - 首创龙骨框架驾驶室技术 提升结构安全性[3] - 采用四层吸能结构专利技术(抗冲击层→缓冲层→高强骨架→柔性防护层) 通过多通道能量传导分散碰撞冲击[4] - 配备AEBS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主动预防)与驾驶室后移技术(被动防护)双重安全防线 显著降低事故伤亡率[4] 行业倡议 - 呼吁遵守交通法规与定期维保 强调主动预防比测试更能保障安全[6] - 反对贬损同业与恶意攀比 倡导以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驱动行业进步[6] - 提倡理性传播 避免炒作流量与放大不正当竞争影响[6] 后续行动 - 成立专项组研究事件影响 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8] 行业动态 - 解放汽车董事长提出"只卷价值不卷价格"策略 逆势涨价[12] - 8月起非营运中重卡纳入淘汰补贴范围 新规即将实施[12] - 某地计划投入5亿元更新460辆纯电动公交车[12] - 印度塔塔汽车以38亿欧元收购依维柯 组建年销54万辆商用车巨头[12] - 78辆新能源公交车招标结果已公布[12]
东风柳汽:某品牌与乘龙卡车正面碰撞视频的行为,已构成严重侵权
观察者网· 2025-07-31 14:53
东风柳汽声明事件 - 东风柳汽发布声明指控某汽车品牌侵权,包括非法发布侵权视频和使用特定场景测试误导公众 [1][3] - 侵权视频为2025年7月29日发布的乘龙卡车正面碰撞视频,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及《民法典》 [3] - 测试场景被指存在严重问题:未公开车辆状况(改装/减配/卡扣固定/过检情况)和场景环境(场地/车速/驾驶状态) [3] - 公司表示将成立专项组研究此事,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3] 理想汽车碰撞测试争议 - 理想汽车在7月29日i8纯电SUV发布会上播放碰撞测试视频,显示以100km/h正面对撞和侧面碰撞8吨重卡 [4] - 视频中卡车品牌显示为"乘龙卡车",引发争议后被理想汽车在后续视频中对卡车Logo打码处理 [5][6] - 理想汽车回应称测试基于用户真实交通场景模拟,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全权负责,测试卡车为市场随机购买 [6] 行业影响 - 东风柳汽强调作为央国企反对通过贬损同业、恶意攀比等破坏行业生态的行为 [3] - 乘龙卡车官方社交媒体暗示"测试造假"并表示法务部门正在处理,相关回应后续被删除 [6] - 事件反映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测试标准和商业伦理问题引发关注 [3][6]
理想i8和重卡对撞测试引争议 东风柳汽最新声明:使用特定场景测试 与实际场景运营存在严重差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14:06
7月31日晚间,据乘龙卡车微信公众号,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发布声明,回应某品牌对撞乘龙卡车测试。 文中提到,某汽车品牌使用特定场景测试,与实际场景运营存在严重差异。截至公司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某汽车品牌未公 开测试车辆状况(双方车辆是否改装、减配、卡扣是否固定、车辆是否过检等)、场景环境(测试场地状况、车速、驾驶 状态等),通过自定义碰撞条件,特定设计非常规测试场景,发布与公众认知的正常碰撞结果偏差较大的碰撞视频,不仅 贬低公司品牌形象,还容易对广大车主造成误导,形成安全隐患。 WANT IN TANK ANNEW HAT H H H L L L T T 负面影响,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 法》及《民法典》等相关法律。 (二) 某汽车品牌使用特定场景测试,与 实际场景运营存在严重差异 截至目前我司了解到的情况,某汽车品牌 未公开测试车辆状况(双方车辆是否改装、减 配、卡扣是否固定、车辆是否过检等)、场景 环境(测试场地状况、车速、驾驶状态等), 通过自定义碰撞条件,特定设计非常规测试场 景、发布与公众认知的正常碰撞结果偏差较大 的碰撞视频,不仅贬低我司品牌形象,还容易 对广大车主造成误导,形成安全隐患。 ...
理想i8和重卡对撞测试引争议,东风柳汽最新声明:使用特定场景测试,与实际场景运营存在严重差异,误导公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13:57
事件背景 - 理想汽车在7月29日发布首款纯电SUV理想i8时,播放了该车型与乘龙卡车的对撞测试视频,视频显示卡车驾驶室与货箱分离并倒在理想i8前车窗上[7] - 测试视频中卡车品牌标识被打码,但发布会视频显示为乘龙卡车[7] - 该测试引发网友对乘龙卡车质量的质疑,公司官方抖音回应称"法务部门正在处理中"并质疑测试真实性[9] 乘龙卡车回应 - 公司声明指出测试存在严重问题:未公开测试车辆状况(改装、减配等)、场景环境(车速、驾驶状态等),属于自定义碰撞条件的非常规测试[1] - 认为该测试通过特定设计场景发布偏差结果,贬低品牌形象并误导车主[1][3] - 强调乘龙卡车安全体系遵循"真实场景防护"原则,采用行业首创龙骨框架驾驶室和四层吸能结构[4] - 配备AEBS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和驾驶室后移技术双重安全防线[4] 行业影响 - 公司作为央国企响应反不正当竞争号召,反对贬损同业、恶意攀比等破坏行业生态行为[5] - 倡议行业同仁共同践行安全为本理念,遵守交通法规并强化主动预防意识[5] - 理想汽车产品负责人公开回应称"相信权威机构专业",并提出复测邀请[9] 测试争议 - 理想汽车回应记者称测试具有真实性与科学性[9] - 测试方中国汽研证券部表示测试符合所有规定标准,未刻意调节参数,测试卡车为全新车但来源需确认[9]
理想i8和重卡对撞测试引争议,东风柳汽最新声明:使用特定场景测试,与实际场景运营存在严重差异;碰撞视频严重侵权,误导公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13:54
事件背景 - 理想汽车于7月29日发布首款纯电SUV理想i8 并在发布会上播放与乘龙卡车的正面对撞测试视频 测试中卡车车轮弹起且驾驶室与货箱分离[9] - 理想汽车官方抖音账号发布测试视频时对卡车品牌标识打码处理[9] - 测试引发争议 网友在乘龙卡车官方抖音评论区质疑产品质量 公司回应称法务部门正在处理并质疑测试真实性[11] 公司声明核心观点 - 某汽车品牌(理想汽车)通过自定义碰撞条件设计非常规测试场景 测试与实际运营场景存在严重差异[1][3] - 测试方未公开车辆状况(改装/减配/卡扣固定/过检)及场景环境(场地/车速/驾驶状态)导致结果与公众认知偏差较大[1][3] - 测试视频贬低公司品牌形象并对车主造成误导形成安全隐患[1][3] 技术说明 - 公司拥有71年央国企背景 乘龙卡车安全体系遵循真实场景防护原则[4] - 行业首创龙骨框架驾驶室与四层吸能结构(抗冲击层/缓冲层/高强骨架/柔性防护层) 通过多通道传导专利分散碰撞能量[4] - 主动安全采用AEBS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主动预防)与驾驶室后移技术(被动防护)以降低事故伤亡率[4][5] 行业倡议 - 公司反对通过贬损同业和恶意攀比破坏行业生态的行为 呼吁行业反内卷及反不正当竞争[6] - 倡议行业注重安全为本(遵守交规/定期维保/强化主动预防)与诚信竞争(技术创新/品质提升)[6] - 强调理性传播 避免炒作和流量诱惑 防止被某品牌利用放大影响力[6] 测试相关方回应 - 理想汽车产品负责人公开回应邀请复测并支持直播[11] - 测试方中国汽研证券部表示测试符合规定标准 未因客户需求调节参数 测试卡车为全新车但具体来源需与业务部门确认[11] 后续行动 - 公司高度关注事件并持续跟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