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基础设施监管

搜索文档
即将实施!金融基础设施迎来新规:落实“谁审批、谁监管、谁负责”
中国经营报· 2025-09-28 06:56
《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 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办法》规定了金融基础设施管理部门对金融基础设施的监督 管理要求,包括备案、报告、批准及退出事项。 中经记者 郝亚娟 夏欣 上海、北京报道 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方面指出,《办法》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金融基础设施监管体系的进一步完 善。《办法》明确了金融基础设施的定义、范围和监管职责分工,强化了准入管理、运营要求和风险管 理,增加了对境外金融基础设施跨境交付的规范,通过监管集权化、安全优先化、国际对标化,重构了 中国金融基础设施的治理范式,为金融基础设施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监管架构重构 《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会联合发布,是我国首部全面覆盖金融基础设施监管的综合性部门规 章。 运营合规调整 在运营方面,《办法》要求运营机构建立健全清晰透明的治理结构和有效的问责机制,设立风险管理委 员会;相关服务涉及外包的,应当明确服务外包不得转移责任,不得妨碍管理部门履行相关监管职能; 运营机构应当承担参与者管理主体责任,切实采取措施强化参与者的监督和管理。运营机构与金融基础 设施参与者 ...
10月起,一批新规将施行,涉及民航铁路客运发票、金融服务等
搜狐财经· 2025-09-28 01:25
2025年10月起 一批新规正式施行 涵盖反不正当竞争、 民航铁路客运发票等方面 哪些与你我有关? 一起了解↓↓↓ 回应众多社会关切 新版反不正当竞争法将施行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于10月15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包括总则、不正当竞争行为、对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调查、法律责任、附则五章,对整治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内卷 式"竞争行为、"傍名牌"现象等均作出了规定。 相关阅读 10月起 民航、铁路将全面使用电子发票 10月1日起,中国民航境内航线旅客运输服务将全面停止提供纸质行程单,全面推广使用数字化电子发票——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 旅客无需再前往机场柜台打印或邮寄,只需在航程结束次日登录航空公司官网或购票平台,选择电子行程单,填写发票信息后,一键提交即可。 开具成功后,还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随时查询、下载、报销。 民航电子发票长这样↓ 10月1日起,全国铁路客运领域将全面使用电子发票,对乘车的旅客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 旅客本人在行程结束或者退票、改签业务办理之日起的180日内,可通过铁路12306或车站售票窗口、自动售票机申请开具电子发票。 为保障老年人、脱网人士等不便 ...
为金融市场安全稳健高效运行提供基础保障 我国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将更完善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1 23:54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联合发布《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 将于2025年10月1日正式施行 旨在统一监管标准并强化风险管理 [1][2][4] - 办法明确金融基础设施定义与范围 禁止非法设立运营及使用相关名称 涵盖登记存管 清算结算 交易设施 支付系统等六大类 [2] - 通过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 保持6个月运营成本的优质流动性资产等要求 提升风险防控水平 [4] - 引入系统重要性认定标准与宏观审慎管理 实现从"事后救火"到"事前预警"的监管模式转变 [4][5] - 与国际准则《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PFMI)》接轨 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 [6][7] - 明确央行负责支付系统 基础征信及银行间市场设施准入 证监会负责证券期货类设施准入 [7] 监管框架 - 构建"谁审批 谁监管 谁负责"的分工机制 形成"入口-运行-退出"完整监管闭环 [4] - 完善检查 处罚 恢复处置与退出监管规定 监管部门可责令整改 暂停业务或吊销许可 [4] - 要求定期监测评估参与者及客户可能带来的风险 压缩跨市场套利空间 [4] 行业影响 - 解决长期存在的法治建设滞后与缺乏统筹监管问题 改变监管规则不统一局面 [3] - 为金融基础设施运营提供全面制度框架 助力金融市场安全稳健高效运行 [2][7] - 提升我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7][8]
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
经济日报· 2025-08-11 02:36
金融基础设施监管政策出台 -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印发《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自10月1日起施行,旨在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建立健全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1] - 金融基础设施包括金融资产登记存管系统、清算结算系统、交易设施、交易报告库、重要支付系统、基础征信系统 [1] - 我国已形成功能齐全、运行稳健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为货币、证券、基金、外汇等金融市场交易活动提供支持 [1] 政策核心内容 - 《办法》共6章37条,聚焦金融基础设施业务监管,健全运营、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制度规则 [1] - 明确系统重要性金融基础设施认定标准和宏观审慎管理要求 [1][2] - 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检查、处罚、恢复处置、退出等监管规定,实现监管标准统一 [1] - 首次将6类金融基础设施纳入统一监管框架,明确监管分工与责任 [2] 政策影响 - 短期将推动清算结算、登记托管等核心环节规范升级,提升市场透明度和效率 [2] - 长期有助于构建"布局合理、治理有效"的基础设施体系,为跨境金融合作、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技术保障 [2] - 增强我国在全球金融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2] - 金融基础设施运营机构需持牌经营,禁止非法设立运营或使用相关名称 [3] 监管机制 - 维持由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负责监管的现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宏观审慎管理 [2] - 明确从机构准入、日常运营到监督管理等全流程规范细则 [3] - 新设机构资质审查环节确保运行合规稳健 [3] - 把金融基础设施监管纳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3] 政策背景 - 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复杂性、开放性显著增强,亟需构建统一高效的监管框架 [1] - 填补金融基础设施监管制度空白,防范系统性风险 [1] - 回应数字经济时代金融基础设施升级需求,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提供制度根基 [3]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近日出台政策 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
经济日报· 2025-08-11 00:51
监管框架与制度建立 -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印发《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 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1] - 填补金融基础设施监管制度空白 明确监管主体、标准及流程 强化统筹监管[1] - 首次将6类金融基础设施纳入统一监管框架 明确监管分工与责任[2] 监管范围与对象 - 金融基础设施涵盖金融资产登记存管系统、清算结算系统、交易设施、交易报告库、重要支付系统、基础征信系统[1] -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非法设立运营金融基础设施 不得非法使用"交易所""清算""结算"等近似名称[3] - 金融基础设施运营机构需持牌经营 防范盗用、冒用名义的违法违规行为[3] 监管内容与要求 - 《办法》共6章37条 聚焦业务监管 健全运营、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制度规则[1] - 明确系统重要性金融基础设施认定标准和宏观审慎管理要求[1][2] - 完善检查、处罚、恢复处置、退出等监管规定 实现监管标准统一[1] 监管体制与分工 - 维持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现行监管体制 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宏观审慎管理[2] - 强化对系统重要性金融基础设施的集中统一监管[2] - 多部门协同优化规则体系 涵盖机构准入、日常运营到监督管理全流程[3] 市场影响与长期意义 - 短期推动清算结算、登记托管等核心环节规范升级 提升市场透明度和效率[2] - 长期通过"布局合理、治理有效"的体系为跨境合作和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技术保障[2] - 增强我国在全球金融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安全基因[2][3] 体系建设目标 - 推动形成功能齐全、运行稳健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覆盖货币、证券、基金、外汇等市场[1] - 建设布局合理、治理有效、先进可靠、富有弹性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3] - 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2][3]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近日出台政策——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
搜狐财经· 2025-08-10 23:28
金融基础设施监管新规出台 -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印发《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旨在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建立健全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1] - 金融基础设施包括金融资产登记存管系统、清算结算系统、交易设施、交易报告库、重要支付系统、基础征信系统等6类 [1] - 我国已形成功能齐全、运行稳健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为货币、证券、基金、外汇等金融市场交易活动提供支持 [1] 监管框架与制度完善 - 《办法》共6章37条,聚焦金融基础设施业务监管,健全运营、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制度规则 [1] - 首次将6类金融基础设施纳入统一监管框架,明确监管分工与责任,填补了金融基础设施监管的制度空白 [1][2] - 明确系统重要性金融基础设施认定标准和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宏观审慎管理 [2] 政策影响与实施 - 短期将推动清算结算、登记托管等核心环节规范升级,提升市场透明度和效率 [2] - 长期看,通过"布局合理、治理有效"的基础设施体系,为跨境金融合作、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技术保障 [2] - 金融基础设施运营机构需持牌经营,严禁非法设立运营或使用相关服务名称 [3] 监管协同与未来发展 - 明确了从机构准入、日常运营到监督管理等全流程规范细则,强化监管协同 [3] - 回应数字经济时代金融基础设施升级需求,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提供制度根基 [3] - 中国人民银行将持续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统筹监管,推动形成先进可靠、富有弹性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3]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近日出台政策—— 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
经济日报· 2025-08-10 21:59
金融基础设施监管新规 -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 将于10月1日施行 涵盖金融资产登记存管 清算结算 交易设施等6类基础设施 [1] - 新规填补制度空白 明确监管主体 标准及流程 强化统筹监管 防范系统性风险 包含6章37条 覆盖运营 风险管理 公司治理等制度规则 [1][2] - 首次提出"系统重要性金融基础设施"概念 明确认定标准和宏观审慎管理要求 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集中统一监管 [2][3] 监管框架升级 - 改变原有分散监管模式 将6类基础设施纳入统一框架 明确部门分工与责任 从风险管理 公司治理等多维度强化监管 [2] - 要求运营机构持牌经营 严禁非法设立或使用"交易所""清算"等名称 新设机构需通过严格资质审查 [3] - 建立全流程监管规范 包括机构准入 日常运营 监督管理等环节 纳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3] 市场影响分析 - 短期推动清算结算 登记托管等核心环节规范升级 提升市场透明度和运行效率 [2] - 长期通过优化基础设施体系布局 为跨境金融合作和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技术支撑 增强国际规则制定话语权 [2] - 政策助力构建安全 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 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3]
《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发布,10月起施行
搜狐财经· 2025-08-02 07:18
金融基础设施监管新规 政策发布背景 - 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第7号令),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1] - 政策旨在落实《统筹监管金融基础设施工作方案》,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建立安全高效体系 [1] 政策核心内容 - 《办法》共六章三十七条,涵盖总则、设立、运营要求、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及附则 [2] - 聚焦业务监管,健全运营、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制度规则 [2] - 明确系统重要性金融基础设施认定标准与宏观审慎管理要求 [2] - 完善检查、处罚、恢复处置及退出等监管规定,实现监管标准统一 [2] 政策目标与后续行动 - 推动形成布局合理、治理有效、先进可靠、富有弹性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2] - 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将持续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统筹监管,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2]
陆家嘴财经早餐2025年8月2日星期六
Wind万得· 2025-08-01 23:01
政策与监管 - 财政部、税务总局恢复对新发行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征收增值税,8月8日前已发行债券利息继续免税[1] - 央行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强调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强化利率政策执行,支持"两重""两新"领域融资[2] - 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2025年10月施行,聚焦业务监管与风险管理[2] - 香港联交所优化IPO定价规则,建簿配售最低分配比例从50%降至40%[5] 宏观经济 - 美国7月非农就业仅增7.3万人,创9个月新低,前两月数据下修25.8万,失业率升至4.2%[1][15] - 中国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20.6%),花费3.15万亿元(+15.2%)[10] - 日本政府养老金投资基金第一财季投资收益10.2万亿日元(678亿美元),回报率4.09%[16] 行业动态 - 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目标:2027年50%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达二级以上,建成2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0] - 光伏硅料行业41家企业被列入节能监察清单,包括通威、协鑫等头部企业[10] - 新能源车企7月交付量分化:零跑首破5万辆,小鹏3.67万辆创新高,比亚迪34.43万辆同比微增[9] 资本市场 - A股三大指数周跌0.37%-1.58%,成交1.62万亿元,创新药、中药题材强势[4][23] - 港股恒指连跌4日累计跌1.07%,南向资金连续4日净买入超百亿港元[5] - 美国三大股指周跌2.17%-2.92%,纳指单日跌2.24%[15] 公司公告 - 英伟达与英诺赛科合作开发800V数据中心电源方案,后者股价单日涨31%[6] - 比亚迪7月销量34.43万辆环比降8.8%,理想、蔚来交付量环比下滑[9] - 海康威视上半年净利润56.57亿元(+11.71%),九号公司净利润12.42亿元(+108%)[8] 科技与创新 - OpenAI完成83亿美元融资,估值达3000亿美元,黑石集团参与投资[12] - 华为金融网络标准发布,工商银行、中国银联等参与制定[11] - 智元机器人获LG电子战略投资,布局具身智能领域[18] 商品与期货 - COMEX黄金涨2.01%至3416美元/盎司,原油库存大增致美油跌2.89%[19] - 国内商品期市黑色系普跌,焦炭、焦煤分别跌2.75%和2.42%[19] - LME基本金属多数上涨,锡、镍分别涨1.54%和0.56%[20]
《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10月1日起施行
搜狐财经· 2025-08-01 14:38
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 - 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 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1] - 办法聚焦金融基础设施业务监管 健全运营 风险管理 公司治理等制度规则 [1] - 明确系统重要性金融基础设施认定标准和宏观审慎管理要求 [1] - 完善检查 处罚 恢复处置 退出等监管规定 实现监管标准统一 [1] - 为金融市场安全稳健高效运行提供基础保障 [1] 办法主要内容 - 办法共六章三十七条 包括总则 设立 运营要求 监督管理 法律责任 附则 [2] - 中国人民银行将协同证监会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统筹监管 [2] - 推动形成布局合理 治理有效 先进可靠 富有弹性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2] - 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