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先进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恒而达携手西北工业大学推进专用螺纹磨床国产化专机化验证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09:46
技术合作项目 - 恒望科技与西北工业大学签署技术开发合同 合作开展行星滚柱丝杠专用螺纹磨床设备性能验证技术项目 [1] - 行星滚柱丝杠是人形机器人关节核心部件 研究团队将建立内外螺纹磨削仿真模型并研究设计参数与加工参数的相互关系 [1] - 通过关键零件试制与测试验证机床磨削性能 效率及精度一致性等技术指标 [1] 战略布局与产业整合 - 公司瞄准工业母机和人形机器人领域 持续布局高端制造业场景应用和国产替代机遇 [2] - 2025年5月全资收购德国SMS Maschinenbau GmbH 设立欧洲研发设计中心聚焦行星滚柱丝杠/滚珠丝杠核心技术 [2] - 推进SMS螺纹磨床国产化及专机化战略 实现欧洲技术中国制造全球市场的布局 [2] 产学研协同创新 - 西北工业大学承担10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其大推力行星滚柱丝杠副传动技术已在多型装备实现应用转化 [2] - 合作聚焦国家先进制造业战略需求 是制造企业与高校前沿科技的系统性对接 [3] - 整合校企及德国SMS资源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联合技术攻关等深度合作 [3]
恒润高强度特钢板材项目在扬州市广陵区投产,为列省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
扬子晚报网· 2025-09-02 06:57
项目投资与产能 - 恒润高强度特钢板材项目总投资55亿元 其中设备投资30亿元 占地712亩[3] - 项目规划建设酸平 酸轧联合机组生产线及涂镀生产线 具备年产200万吨冷轧高强度特钢板材的生产能力[3] - 全面投产后预计年新增开票销售超40亿元[3]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绩 - 公司自2012年投资广陵以来 2018年工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当年纳税超10亿元[3] - 2021年工业产值突破200亿元 累计纳税超35亿元[3] - 先后获评全国制造民营企业500强 江苏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等称号[3] 技术优势与产品应用 - 项目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 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性和生产效率提升[3] - 产品涵盖多种高端特钢板材 广泛应用于汽车 制造 家电 建材等行业[3] - 满足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板材需求 并实现部分产品出口[3] 战略定位与政府支持 - 项目是广陵区列省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 为企业补链强链的关键举措[3] - 标志着广陵区临港制造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为扬州市613产业体系建设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3] - 政府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在要素保障和攻坚克难上支持公司加快成长为世界领先 全国一流的行业龙头[4]
不追风却领跑赛道:这家深圳企业的名称里藏着怎样的发展密码
南方都市报· 2025-08-28 07:53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2009年从国际贸易转型制造业 在南山设立研发中心 宝安设立制造工厂 三年完成超级电容全链条技术突破[3] - 2016年因新能源政策转向纯电路线 混合动力业务收入几近归零 公司逆势投入研发 开发功率型超级电容单体及模组系统[3][4] - 2019年借Maxwell被特斯拉收购机遇 切入风电变桨备用电源领域 2020年实现进口替代 2021年起细分市场出货量全球第一[6] 技术产品布局 - 掌握从单体、模组到系统集成的全链条核心技术 核心产品包括超级电容单体、混合电容单体及储能模组系统柜[3][4] - 在风电变桨领域通过差异化创新产品为客户大幅降低综合成本 获金风科技最高等级"5A级质量信用供应商"认证[6] 战略区位优势 - 公司将总部及研发运营中心迁至宝安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核心 依托区位产业生态优势 与大族激光等龙头企业形成协同效应[8] - 宝安区提供"30分钟解决问题"的高效政务服务 通过"走进客户"活动每年组织4-5次产业链对接 促成与比亚迪/广汽等龙头合作[8] 创新资源整合 - 深港智能制造共性技术平台主动链接香港理工大学顶尖院士资源 推动设立院士工作站 为公司打开国际化发展思路[9][10]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未来战略重点转向电力系统领域 认为赛道尚处早期发展阶段容量巨大[11]
章源钨业(002378) - 002378章源钨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7
2025-08-27 08:10
公司业务与产品结构 - 公司构建了从上游勘探采选、中游冶炼制粉到下游精深加工的完整钨产业链一体化生产体系 [2] - 上游产品为钨精矿(用于APT生产),副产品包括锡精矿和铜精矿(直接外销) [2] - 中游可生产超细/细/中/粗/超粗颗粒及超纯粉末产品 [2] - 下游硬质合金产品涵盖球齿、刀具、异型件、热喷涂粉等,并通过赣州澳克泰(机加工刀具)和章源喷涂(表面服务)覆盖多行业应用 [2]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3.99亿元,同比增长32.27% [3] - 营业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2.19%),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2.54%) [3] - 剔除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影响后:营业利润1.28亿元(同比增15.94%),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16.87%) [4] 矿山生产与资源开发 - 钨精矿产量1,849.93吨(WO₃ 65%),同比增长3.24% [5] - 锡精矿产量426.12吨(金属量100%),同比增长2.71% [5] - 铜精矿产量180.61吨(金属量100%),同比增长2.02% [5] - 淘锡坑扩界、新安子矿区储量报告已报送评审,黄竹垅等矿区勘查按计划推进 [6] - 大余石雷钨矿改扩建及新安子矿井充填系统建设有序进行 [6] 产品销量变化(本部) - 钨粉销量2,657.83吨,同比大幅增长43.68% [7] - 碳化钨粉销量2,975.12吨,同比增长19.25% [7] - 硬质合金销量573.92吨,同比下降7.17% [7] - 热喷涂粉销量222.59吨,同比下降1.93% [7] 子公司赣州澳克泰业绩 - 营业收入3.54亿元,同比增长15.36% [8][9] - 硬质合金刀具销售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2.26% [9] - 棒材销售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28.30% [9] - 净利润138.79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9]
“8·27”新政迎来两周年,IPO募资规模大幅缩减 二级市场走高 投融资更趋平衡
深圳商报· 2025-08-27 05:52
IPO政策变化与市场影响 - 证监会2023年8月27日宣布阶段性收紧IPO 促进投融资两端动态平衡[1] - 新政后两年IPO家数236家 募资总额1827.71亿元 较新政前一年412家4660.36亿元大幅下降[1] - IPO家数仅相当于新政前一年的60% 两年募资额不到新政前一半 年均募资超900亿元同比下降80%[1] 板块分布与政策导向 - 北交所58家 创业板81家 科创板32家 沪深主板65家[1] - "双创"板和北交所共171家公司完成IPO 占比超过70% 体现对科创及专精特新企业支持[1] - 2023年6月发布"科创板八条"强化硬科技定位 2024年6月推出"1+6"政策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2] 募资规模特征 - 仅华电新能募资181.7亿元超过50亿元 其余均低于50亿元[2] - 募资低于10亿元公司达190家 占比80%[2] 二级市场表现 - 新政两年沪指累计涨幅超800点 涨幅接近30% 创10年新高[2] - 政策优化缓解二级市场资金压力 形成一二级市场正向循环[3] 行业分布特点 - 2024年上半年IPO公司超80%来自电子 电力设备 机械设备 医药生物 计算机等新兴产业[2] - 硬科技与先进制造业将成为IPO主力军 新能源 节能环保 新材料领域获更多上市机会[3] 政策效果评估 - 形成"优中选优"筛选机制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与入口关把控[3] - 资本市场加速向科创型企业集聚 体现对产业升级全面支持[2][3]
苏州1至7月经济运行稳中提质
苏州日报· 2025-08-26 23:05
工业经济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7267.7亿元 同比增长4.5% [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 [1] - 前六大主导行业产值17699.1亿元 同比增长5.0% 占工业总产值比重64.9% [1] - 电子信息业产值增长7.1%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值增长5.3% [1]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417.3亿元 同比增长6.9% 占工业总产值比重56.5% [1]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670.9亿元 同比下降2.5% [1]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 [1] - 工业投资1338.9亿元 同比增长12.5% [1] - 电子信息业投资增长17.4% 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1.1%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投资增长33.3% [1] - 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8% 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速达34.4% [1] 对外贸易 - 进出口总额15258.0亿元 同比增长5.3% [2] - 出口总额9589.9亿元 增长7.0% 进口总额5668.1亿元 增长2.5% [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4187.1亿元 增长21.9% 占出口总额比重43.7% [2] - 机电产品出口7455亿元 增长6.2% 拉动出口增长4.9个百分点 [2] 资本市场 - 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0家 其中境内A股上市5家 [2] - 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275家 境内A股上市公司223家 [2]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55.3亿元 同比增长3.4% [2] -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0.8% [2] - 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呈现"六降二升"格局 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7% 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6.3% [2]
前七月经济总体平稳,工业拉动功不可没
大众日报· 2025-08-22 01:05
工业技改投资增长 - 前七个月工业技改投资增长6.0% 较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1] - 企业通过技改实现产能提升 鲁康陶瓷改造窑炉及设备后年产陶瓷耐热烧锅400万件 市场占有率提升20% [1] - 连续7年推进万项技改 带动企业从被动执行向主动变革转变 [1] 传统行业支撑与新兴产业布局 - 化工、钢铁、轻工纺织等传统行业为工业重要支柱 通过运行监测调度确保稳定运行 [2] - 激光设备、新能源电池、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纳入重点产业链并加大政策扶持 [2] - 扩大工业品以旧换新品种规模 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等新业态 [2] - 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增加值增长 增长面达85.4% [2] 高端制造业发展与数字化转型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5% 高于规上工业增速2.7个百分点 [3] - 通过芳纶纤维、环保装备等融链固链活动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 [3] -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推动头部企业与数字服务商能力共用 加速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 [3] - 深化"揭榜挂帅"行动 建设中试平台解决成果转化堵点 [3] 新动能领域高速增长 - 新能源车整车制造、航空航天设备制造、计算机制造业用电量分别增长40.6%、32.2%、32.1% [4] - 低空经济领域完善无人机产业链图谱 在医疗速递、城市管理形成典型场景 [4] -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结合"车路协同" 在智慧物流、港口等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 [4] 工业整体运行表现 - 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 较6月提高1.5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 [4] - 1至7月累计工业增加值增长7.8% 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 [4]
国开行前7个月发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3850亿元
央视新闻· 2025-08-20 08:50
记者今天(20日)从国家开发银行了解到,今年1—7月,国开行发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 3850亿元,同比增长51.3%。 据介绍,今年以来,国开行加大企业走访对接力度,"一企一策"定制金融服务方案,着力为集成电路、 国产大飞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重点项目提供中长期融资支持。同时,国开行在风 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属地分行的差异化授权,着力打造特色产业 集群金融服务场景。 在上海,针对制造业企业研发攻关资金需求大的情况,国开行上海分行加大研发贷款投放,已实现对高 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15家企业支持。 在辽宁,国开行辽宁分行围绕全省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加大资源倾斜,综合运用 多种金融产品,为沈阳新松机器人、鞍钢集团、辽宁锦城石化等企业发展提供中长期融资支持,积极助 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向高新攀升、石化和精细化工行业向下游延伸、冶金新材料产业向精深拓展。 国开行产业与科创业务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开行将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 《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要求,积极为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技术和产品攻关提供中长期 ...
前7个月国开行发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同比增长51.3%
新华社· 2025-08-19 03:27
贷款发放情况 - 国家开发银行1至7月发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3850亿元 同比增长51.3% [1] 业务支持措施 - 聚焦制造业转型升级 通过专项金融服务行动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 覆盖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能建设等环节 [1] - 运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 对接部委清单实施"一企一策"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 [1] - 对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属地分行实施差异化授权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金融服务场景 [1] 重点支持领域 - 中长期融资重点支持集成电路/国产大飞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和项目 [1] 政策导向 - 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要求 持续强化对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技术攻关的融资支持 [1] - 未来将加强对特色产业集群和重点企业的金融服务 助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
今年上半年,南京全社会用电量372.38亿千瓦时,连创新高
南京日报· 2025-08-18 02:44
电力与经济关联性 - 南京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达372.38亿千瓦时,7月7日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至1643万千瓦 [1] - 上半年全市GDP达9179.18亿元,同比增长5.3%,电力数据与经济增速呈现同频共振 [1] 消费市场复苏 - 1-7月批发零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55%,夫子庙商圈餐饮零售商户总用电量同比增13% [2] - 网红街区丰富路用电量同比上升19%,供电线路改造后设备平均年龄从18.4年降至3.1年 [2] - 住宿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87%,与客流量、订单量等指标形成正向呼应 [3] 数字经济与绿色转型 - 南京腾讯数码1-7月用电量同比激增520.26%,算力中心平均负荷达7万千瓦(相当于6个制造业企业) [4] - 小米南京园区7月用电量同比增87%,已办理电力增容 [5] -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45%,零售额增68.9%,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上升51.64% [5] 先进制造业发展 - 上半年第二产业增加值2851.73亿元,同比增4.1%,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长显著 [6] - 芯德科技封测基地项目获500千伏安临时用电支持,比开工早12天实现"电等建设" [6] - 易咖智车项目从申请到送电仅用5个月,电力服务助推年产2万台无人车目标 [7] 电力服务优化 - 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完成43项省市重大项目接电,建成16个"开门接电"示范区 [7] - 阿里巴巴江苏总部园区获高效用电对接,B、C地块已建成,A地块明年完工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