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碳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吉林:追“风”逐“电”激发转型升级新脉动
新华社· 2025-09-12 09:50
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 吉林省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3000万千瓦 [1] - 近三年新能源外送电量年均增速高达29% [2] - 松辽新能源基地吉林部分"十四五"前四年新增新能源装机超1200万千瓦 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国家规划设定目标33% [2] 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展 - 中广核吉西基地鲁固直流10万千瓦熔盐塔式光热项目利用熔盐技术实现夜间或阴天持续发电 [2] - 上海电气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正式投产 首期年产5万吨绿色甲醇 预计带动消纳绿电约2.2亿千瓦时 实现直接碳减排约6.5万吨 [3] - 省内已落地5个百亿级绿能化工项目 包括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项目和中国天楹辽源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3] 新能源产业链布局 - 上游企业吉林化纤生产的碳纤维占据国内风电领域95%的市场 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 [4] - 中游通榆"风电大路"聚集三一风电、凡瑞重工等十余家企业 大安经济开发区发展全铁液流、钠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产品 [4] - 下游一汽解放推出国内首款重型商用车缸内直喷氢气发动机及6大类17款氢能整车产品 中车长客试跑时速160公里氢能源市域列车 [4]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 - "吉电入京"特高压通道工程被列为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提前储备项目 [2] - 新能源产业逐渐成为引领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4]
洞察气候:浙江能源锻造韧性“与天共生”
中国能源网· 2025-09-12 08:06
一句"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道出了物候之变。而能源与气候间,也存在着某种明显且愈加复杂的互动。 能源与气候的双向塑造 回看今夏,全国一度陷入"蒸笼模式"。 浙江也"不甘示弱",特别是8月,平均最高气温35.8℃、高温日数22天,相比常年偏大2.9℃、偏多13天。 浙北、浙中温度尤高,杭州地区更是从8月3日至31日,连续29天高温日数,打破了8月最多、连续最长高温日数等多项纪录。 夏季全社会负荷也维持高位。除经济增长等因素外,最直接的影响就属高温。入夏以来,截至8月底,浙江省地两级负荷合计59次创新 高,全省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有74天破亿、4次刷新纪录、冲至1.31亿千瓦的历史峰值。 环球同此凉热。全球性热浪也正变得愈加剧烈且频繁。世界最大冰山遭解体。极端高温加剧火灾风险,欧美多地野火肆虐。9月1日, 英、日、韩气象机构表明,过去三个月,三国各自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的"最热夏天"。 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也直接影响了能源的需求与供应。 从需求看,以浙江为例,夏冬"双峰"特点日益凸显,极寒极热带来调温负荷激增,加大供需平衡难度,今夏空调负荷最大为4484万千 瓦,占同时刻全社会负荷的34.7%。 据测算,气温在 ...
贝莱德智库:美联储降息在即 驱动新兴市场股票上涨20%的三大引擎
智通财经· 2025-09-11 01:30
新兴市场表现 - 新兴市场债券回报率近9% 美国国债回报率仅为4.5% [1] - MSCI新兴市场指数上涨20% 远超MSCI世界指数14%的涨幅 [1] - 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贬值约10% 新兴市场货币表现强劲 [1] 驱动因素分析 - 美元走弱降低新兴市场美元计价债务偿还成本 支撑企业盈利增长 [1] - 新兴市场与发达市场经济增长差距收窄 但部分国家呈现结构性改善 [2] - 印度和越南分别在服务业和制造业取得发展 墨西哥和巴西展现货币政策纪律性 [2] - 墨西哥年内降息五次 印尼降息四次 波兰降息三次 [2] - 美联储降息为新兴市场央行提供货币政策宽松空间 [2] - 颠覆性趋势成为投资回报新引擎 对新兴市场影响存在差异 [2] 区域投资机会 - 匈牙利 捷克 南非 巴西 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的本币债券收益率存在锁定机会 [2] - 墨西哥 巴西和越南受益于供应链重组 [3] - 中国台湾和韩国深度参与AI半导体建设 中国推进AI技术发展 [3] - 智利和秘鲁因低碳转型关键材料需求增长而受益 [3] - 印度凭借年轻人口结构和数字化进程 有望发展为尖端数字经济体 [3] 资产配置观点 - 对整体新兴市场股票持中性观点 但挖掘具有亮点的领域 [1][2] - 看好新兴市场本币债券 [1] - 长期战略层面对新兴市场持超配观点 印度发展潜力是原因之一 [3]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吉林:追“风”逐“电”激发转型升级新脉动
新华网· 2025-09-10 17:37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 - 吉林省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3000万千瓦 [1] - 松辽新能源基地吉林部分在"十四五"前四年新增新能源装机超1200万千瓦 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国家规划目标33% [3] 新能源外送与基础设施建设 - 近三年新能源外送电量年均增速达29% [3] - 吉电入京特高压通道被列为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提前储备项目 [3] 光热发电项目进展 - 中广核吉西基地鲁固直流10万千瓦熔盐塔式光热项目利用熔盐储热实现夜间及阴天持续发电 [3] - 该项目有效平抑发电波动并提升绿电并网稳定性 [3] 绿能化工产业发展 - 上海电气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年产5万吨绿色甲醇 可消纳绿电2.2亿千瓦时并实现碳减排6.5万吨 [6] - 吉林省已落地5个百亿级绿能化工项目 包括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和中国天楹辽源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6] 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 吉林化纤碳纤维产品占据国内风电领域95%市场份额 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 [9] - 通榆县聚集三一风电、凡瑞重工等十余家装备制造企业形成风电全产业链集群 [9] - 大安经济开发区发展全铁液流、钠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产品 [9] 氢能应用领域突破 - 一汽解放推出国内首款重型商用车缸内直喷氢气发动机及6大类17款氢能整车产品 [9] - 中车长客成功试跑时速160公里氢能源市域列车 [9]
金风科技(002202):海外市场表现亮眼,在手订单大幅增长
财信证券· 2025-09-05 07:3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增长强劲 营收285.37亿元同比增长41.26% 归母净利润14.88亿元同比增长7.26% [5] - 海外市场表现亮眼 国外营业收入83.79亿元同比增长75.34% 毛利率18.74%同比提升1.72个百分点 [5] - 在手订单大幅增长 外部订单总量达51811.47MW同比增长45.58% 其中海外订单7359.82MW同比增长42.27%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71/37.04/43.47亿元 对应EPS为0.77/0.88/1.03元 [6]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15.35%同比下降2.90个百分点 净利率5.83%同比下降1.28个百分点 [5] - 费用结构持续优化 上半年费用率9.84%同比下降3.58个百分点 [5] - Q2业绩环比改善 营收190.65亿元环比增长101.28% 归母净利润9.19亿元环比增长61.78% [5] 业务板块分析 - 风机制造业务收入218.52亿元同比增长71.15% 毛利率7.97%同比提升4.22个百分点 [5] - 风电场开发业务收入31.72亿元同比下降27.93% 毛利率57.47%同比提升1.02个百分点 [5] - 风电服务业务收入28.96亿元同比增长21.99% 毛利率22.48%同比下降2.29个百分点 [5] 订单情况 - 外部待执行订单总量41395.88MW 其中6MW及以上机组占比82.36%达34082.63MW [5] - 外部中标未签订单10415.59MW 6MW及以上机组占比88.91%达9259.99MW [6] - 另有内部订单3023.37MW [6] 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52周区间7.92-11.95元 当前价格11.11元 [1] - 总市值445.91亿元 流通市值372.78亿元 [1] - 近12个月涨幅34.99% 略低于风电设备指数53.88%的涨幅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760亿元 同比增长34.04% [5]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820亿元 同比增长7.89% [5]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890亿元 同比增长8.54% [5] -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4.75/13.03/11.10倍 [6]
碳市场领域首份中央文件出台,高排放行业进入倒计时
搜狐财经· 2025-09-04 09:02
政策框架与时间表 - 到2027年对碳排放总量相对稳定的行业实施总量控制 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1] - 全国碳市场从以强度约束为主的管控模式转向以总量硬约束为核心的阶段[1] - 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 明确市场中长期碳排放配额控制目标 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4] 市场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7月底全国强制碳市场累计成交量达6.81亿吨 成交额467.84亿元 碳价一度突破100元/吨并稳定在72元/吨左右[1][3] - 2024年纳入强制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2096家 配额清缴完成率接近100%[3] - 自愿碳市场截至2025年7月底累计成交246.03万吨 成交额2.08亿元[4] 行业覆盖与影响 - 钢铁、水泥、电解铝三大行业年排放合计约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占全国20%以上[6] - 钢铁行业到2025年底电炉钢占比力争提升至15% 废钢利用量达到3亿吨[7] - 电解铝行业电力排放因子是影响吨铝排放强度的重要参数 云铝股份生产用电结构中清洁能源/绿电占比约80%[10] 交易机制创新 - 配额分配从此前的免费为主逐步过渡为免费与有偿相结合 有序提高有偿比例[4] - 2025年6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引入单向竞价机制 允许重点排放单位以公开透明的方式买入或卖出年度配额[12] - 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规范开展碳质押融资 依法合规引入符合要求的金融机构及其他非履约主体参与交易[5] 企业应对策略 - 企业需将碳排放的计量、采集、留痕与存证等工作融入日常生产和能源管理系统[13] - 推行关键参数月度存证制度 依托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的全过程监管能力[13] - 通过工艺优化-能源结构调整-碳交易管理的一体化方式降低碳排放的边际成本[14] 水泥行业专项措施 - 水泥行业排放具有过程排放占比高的特征 需组合降低熟料系数、替代燃料、余热发电与CCUS示范等措施推进减排[9] - 核算与报告分为熟料生产设施层级和企业层级 明确核算边界、排放源、排放量计算等要求[9] - 能效与工艺绩效更优的熟料线履约压力相对较小 高熟料、低效能产线的约束逐渐增强[9]
碳酸锂数据日报-20250903
国贸期货· 2025-09-03 07: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能源“反内卷”背景下,磷酸铁锂产能出清受关注,8月22日行业协会负责人及产业链企业代表商讨产能过剩解决方案 [3] - 江西云母矿因安全许可证续期扰动进一步减产,下游电池大厂9月排产增加对价格有一定支撑,但下游退货削弱需求增加传导,基本面对期价支撑有限,预计震荡偏弱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碳酸锂价格情况 - SMM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77500元,跌850元;SMM工业级碳酸锂平均价75200元,跌850元 [1] - 碳酸锂2509收盘价73280元,跌3.98%;碳酸锂2510收盘价72660元,跌4.37%;碳酸锂2511收盘价72620元,跌4.3%;碳酸锂2512收盘价72640元,跌3.97%;碳酸锂2601收盘价72620元,跌3.79% [1] 锂矿价格情况 - 锂辉石精矿(CIF中国)平均价887美元,跌11美元 [1] - 锂云母(Li20:1.5%-2.0%)平均价1205元,跌25元;锂云母(Li20:2.0%-2.5%)平均价1920元,跌30元;磷锂铝石(Li20:6%-7%)平均价6365元;磷锂铝石(Li20:7%-8%)平均价7390元,跌85元 [2] 正极材料价格情况 - 磷酸铁锂(动力型)平均价34600元,跌205元;三元材料811(多晶/动力型)平均价145900元;三元材料523(单晶/动力型)平均价118900元;三元材料613(单晶/动力型)平均价123925元 [2] 价差情况 - 电碳 - 工碳价差2300元;电碳 - 主力合约价差4880元,变化值2090元;近月 - 连一价差40元,变化值60元;近月 - 连二价差20元,变化值 - 100元 [2] 库存情况 - 总库存(周,吨)141136吨,降407吨;冶炼厂(周,吨)43336吨,降3510吨;下游(周,吨)52800吨,增1293吨;其他(周,吨)45000吨,增1810吨;注册仓单(日,吨)32007吨,增810吨 [2] 利润估算情况 - 外购锂辉石精矿现金成本76333元,利润50元;外购锂云母精矿现金成本80138元,利润 - 5811元 [3]
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首票,“先供后报”模式保税LNG加注完成
搜狐财经· 2025-08-31 16:42
行业政策创新 - 宁波海关推出"先供后报"创新监管模式 允许LNG加注企业在完成国际航行船舶供船后再申报通关 相比传统先报关后供货模式显著提升作业时效性 [3] - 该模式适用于燃料油 LNG 润滑油等国际航行船舶供应货物 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供应量和供应时间 响应更加迅速 [3] 港口运营突破 - 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成功完成首票"先供后报"模式保税LNG加注作业 为"MSC NERANO"轮加注约9000立方米LNG 作业历时约12小时 [1] - 五年来宁波片区加速建设国际LNG加注中心 持续拓展穿山 梅山等多港区保税LNG加注网络 实现全天候多场景清洁能源供给 [5] 市场需求增长 - LNG作为清洁高效的船用燃料可显著降低船舶排放 在国际海事组织碳排放新规持续收紧背景下已成为国际航运业低碳转型首选 [5] - 今年以来宁波港LNG船舶加注量已突破7万吨 实现爆发式增长 [5] 海关支持措施 - 宁波海关实施包括"一次返装 港内连续加注" 并联申报等系列措施 有效提升LNG加注时效性 [7] - "先供后报"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宁波片区港航服务竞争力 [7]
海天味业2025中报亮眼:营收净利双增,净利强势实现双位数增长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9 07:4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2.3亿元,同比增长7.5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1亿元,同比增长13.35% [1] - 成功登陆港股后首次披露经营业绩 [1] 市场地位与产品布局 - 连续28年保持中国最大调味品企业地位(按2024年销量计) [1] - 酱油、蚝油销量多年中国市场第一,调味酱、醋、料酒位居前列 [1] - 海天酱油和蚝油销售额双双位列全球首位 [1] - 消费者触及数达7.54亿,较上年增长2160万 [6] - 连续11年荣登"中国消费者十大首选品牌"榜单 [6] - 酱油、蚝油、酱类连续多年C-BPI行业榜首,食醋连续2年细分市场第一 [6] 产品战略与创新 - 坚持"全场景烹饪解决方案"战略,覆盖厨房至餐桌多场景需求 [1] - 开发凉拌汁、辣鲜露、鸡精和鸡汁等特色调味品 [1] - 食醋领域推行"传统醋+特色醋"双线策略,包括白米醋、黑米醋、苹果醋等品类 [3] - 料酒领域形成基础系列、有机系列、老字号系列多系列布局 [6] - 在有机醋细分赛道积极布局 [3] 供应链与研发体系 - 2024年研发投入超8亿元创历史新高,累计获授专利超1000项 [7] - 高明工厂入选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名单 [7] - 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供应链转型,提升柔性生产能力 [7] - 作为链主企业发起行业首个全产业链减碳联盟"碳路者绿链联盟" [7] 品牌建设与营销创新 - 实现从传统品牌向现代品牌转型升级 [8] - 2023年酱油冰淇淋快闪活动成为现象级营销案例 [8] - 2024年开展"科普大求真"项目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8] - 推出"小粉盖"公益行动关爱特殊人群,捐赠铁强化酱油等特调产品 [8] - 2025年上半年冠名美食竞技综艺《一饭封神》,实现近50亿次品牌曝光 [10] - 通过"阳光工厂"参观、"海天请宁叹佛山"等活动强化品牌形象 [10]
香港投资署与香港绿色金融协会推“香港绿色周” 助力绿色项目引资向低碳转型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07:35
香港投资署金融服务及科技、可持续发展环球总裁梁瀚璟表示,香港将在"香港绿色周"活动举行期间进 一步巩固其作为绿色及可持续资本发展平台的地位。凭借符合国际标准的金融体系、世界级基础设施, 以及与全球对接的分类标准,香港为跨地区和跨产业具变革性的绿色项目成功引资。 智通财经APP获悉,8月29日,香港投资推广署(投资署)与香港绿色金融协会宣布携手宣传绿色及可持续 金融机遇,迎接将于9月8日至12日举行的"香港绿色周"。活动聚焦香港在绿色科技、绿色金融科技及气 候创新领域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香港在推动亚洲低碳转型中的关键角色。 香港绿色金融协会常务副会长黄超妮补充,要推动可持续金融发展,需要稳健的全球联系网络和跨区合 作,如扩展自然相关财务揭露工作小组等领先框架的合作是至关重要。香港绿色金融协会作为自然相关 财务揭露工作小组在香港的联合召集人,致力提升实力并促进关键讨论,将自然相关风险纳入财务决 策。 香港绿色金融协会将与全球会员及合作伙伴携手合作,不断提升生态圈评估和管理自然相关风险 和机会的能力,将全球与区内及本地可持续发展标准相结合。 "香港绿色周"将展示香港在可持续方面的重点发展及成果,包括其政策蓝图、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