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利用率

搜索文档
美国:通胀回升,就业市场走弱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15 10:02
美国经济与通胀 - 8月美国CPI同比上升至2.9%,较7月2.7%增加0.2个百分点[6] - 8月核心CPI同比保持3.1%不变[6] - 8月PPI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至2.6%,核心PPI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至2.8%[6] 就业市场数据 - 8月非农失业率回升0.1个百分点至4.3%[13] - 8月U6失业率回升0.2个百分点至8.1%[13] - 9月5日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达26.3万人,创年内新高[13] 资产表现 - 大宗商品普遍上涨:布油涨1.8%、伦敦金现涨1.6%、COMEX铜涨1.4%[2][5] - 全球股市普涨:日经225涨4.1%、恒生指数涨3.8%、标普500涨1.6%[2][5]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至4.06%[2][5] 政策动向 - 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可能降息[1][23] - 日本央行2025年仍有加息可能[23] - 俄罗斯央行降息至17%,秘鲁央行降息至4.25%[24][25] 风险提示 - 海外货币政策调整超预期风险[3][27] -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影响通胀[1][27]
超越科技(301049) - 301049超越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5
2025-09-15 09:38
财务表现 - 主营收入同比下降46.21% [4] - 归母净利润亏损5892.86万元,同比下降203.67% [4] - 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亏损2995.12万元,同比下降294.91% [4] - 毛利率为-31.12%,低于2024年年报的-17.91% [5] 业务运营状况 - 报废汽车拆解业务产能利用率与毛利率均较低 [3] - 危险废物处置市场面临竞争加剧及产能利用率不足问题 [3][4][5] - 电子废弃物处置业务将通过技改扩能提升效率 [3][5] - 锂电池业务将加大梯次拆解投入并推进再生产线运转 [3][5] 亏损原因分析 - 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处置量下降 [4][5] - 环保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市场份额和定价 [3][4][5] - 原材料成本及市场环境对毛利率产生压力 [5] 战略应对措施 - 聚焦危废处置主业并扩大焚烧、填埋及综合利用产能 [3][5] - 借助"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报废汽车及电子废弃物业务发展 [3][5] - 通过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并挖掘高附加值产品 [3] - 拓展新客户及区域市场以提升业务规模 [3]
数据点评 | 为何大宗涨价拉不起PPI?(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9-10 16:04
事件: 9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通胀数据,CPI同比-0.4%、前值0%、预期-0.2%、环比0%;PPI同 比-2.9%、前值-3.6%、预期-2.9%、环比0%。 核心观点:上游涨价对PPI环比贡献转正,但中下游产能利用率偏低对PPI拖累仍较大。 统计因素的扰动消退后,8月PPI边际改善,主要表现为大宗商品价格对PPI环比拉动明显回升。 PPI为每 月5日、20日调查单价的简单平均值,而反内卷带动的涨价集中于7月下旬,因此统计上涨价现象在8月 PPI集中体现。数据上8月煤、钢价格延续回升,而煤炭采选(2.8%)黑色采选(2.1%)、黑色压延 (1.9%)环比转正。而国际油价下行拖累国内油价、铜价对本月PPI贡献也为负, 测算大宗商品价格拉 动PPI环比0.3%。 但整体PPI环比为0%,主因中下游产能利用率偏低导致中下游价格无法充分反映上游涨价传导,测算该 因素拖累PPI环比-0.3%。 与2016年上游涨价向下游传导不同的是,本轮供给过剩更多在中下游,导致上 游涨价向下游传导受阻。目前下游主动降价现象突出,如石化链下游PPI跌幅大于上游价格理论传导幅 度;机械设备、消费下游亦类似, 测算8月中下游 ...
8月物价数据解读:CPI低位承压,PPI低点已过
银河证券· 2025-09-10 09:35
CPI 数据表现 - 8月CPI环比持平,同比由平转降至-0.4%[2][4]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3%,降幅扩大2.7个百分点,对CPI同比下拉影响增加约0.51个百分点[2][4] - 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连续第4个月扩大[2][4] - 核心CPI占CPI约72.4%,金铂饰品和服务价格合计贡献核心CPI同比涨幅近七成[3][12] 食品价格细分 - 猪肉价格环比下降0.5%,远低于过去五年同期均值4.1%[2][7] - 鸡蛋价格环比上涨1.5%,低于近五年季节性涨幅5.9%[2][7] - 鲜菜价格环比上涨8.5%,鲜果价格环比下降2.8%[2][7] 非食品与服务业 - 非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1%,其中旅游价格环比下降0.6%,降幅高于过去五年同期均值-0.14%[2][8]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6%,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23个百分点[3][12] - 交通工具价格连续两个月持平,结束此前五个月下行趋势[1][11] PPI 与生产数据 - 8月PPI环比转为持平,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同比收窄至-2.9%[2][20] - 煤炭加工价格由上月下降4.7%转为上涨9.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由下降1.5%转为上涨2.8%[3][21] - 8月PMI生产指数为50.8%,生产景气度继续上行[3][21] 行业与政策影响 - 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6.7%和29.8%,合计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22个百分点[3][12] - 汽车行业低价无序竞争治理效果渐显,政策向更广泛领域推进[1][11] - 生猪养殖自去年5月以来已连续15个月盈利,短期内供给压力依然很大[3][26] 宏观与市场展望 - 房地产市场前7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累计同比分别下降4%和6.5%[3][28] - 30大中城市8月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为-9.9%,依旧位于低位[3][28] - 二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同比环比均下降[3][28]
纯苯、苯乙烯日报:纯苯承压震荡,苯乙烯反弹受限-20250910
通惠期货· 2025-09-10 06: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纯苯近期在成本与供需博弈中震荡偏弱运行,虽有油价反弹带来成本支撑,但供需矛盾未化解,反弹力度受限,短期维持震荡偏弱格局,中长期走势需关注原油延续性反弹与进口兑现情况 [2] - 苯乙烯盘面短期反弹,阶段性重心回到7000 - 7100元/吨区间,但整体压力突出,反弹空间有限,维持区间震荡走势,需警惕库存兑现后的下行风险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日度市场总结 基本面 - 价格方面,9月9日苯乙烯主力合约收跌0.21%,报7062元/吨,基差33(-5元/吨);纯苯主力合约收跌0.12%,报6006元/吨 [2] - 成本方面,9月9日布油主力收盘62.3美元/桶(+0.4美元/桶),WTI原油主力合约收盘66.0美元/桶(+0.5/桶),华东纯苯现货报价5910元/吨(-5元/吨) [2] - 库存方面,苯乙烯库存19.7万吨(+1.8万吨),环比累库9.8%;纯苯港口库存14.9万吨(+1.1万吨),环比累库8.0% [2] - 供应方面,苯乙烯9月有装置检修,供应预计减少,目前周产量37.6万吨(+0.8万吨),工厂产能利用率79.7%(+1.7%) [2] - 需求方面,下游3S开工率变化不一,EPS产能利用率52.5%(-5.8%),ABS产能利用率69.0%(-1.8%),PS产能利用率61.0%(+1.1%) [2] 观点 - 纯苯近期在成本与供需博弈中震荡偏弱,原油短期企稳带动石脑油价格上行托底成本,但需求缺乏亮点,后续供应压力大 [2] - 苯乙烯短期价格反弹,但供应后续有望增加,需求乏力,成本中期支撑或削弱,高库存与需求疲弱格局下反弹空间有限 [3] 产业链数据监测 苯乙烯&纯苯价格 - 9月9日苯乙烯期货主连跌0.21%,现货跌0.08%,基差跌13.16%;纯苯期货主连跌0.12%,华东纯苯跌0.08%,韩国FOB、美国FOB、中国CFR价格不变 [5] - 纯苯内盘 - CFR价差跌0.85%,纯苯华东 - 山东价差跌14.29%;布伦特原油涨0.63%,WTI原油涨0.79%,石脑油价格不变 [5] 苯乙烯&纯苯产量及库存 - 苯乙烯产量9月较8月涨2.14%,纯苯产量涨0.31% [6] - 苯乙烯港口库存涨9.78%,工厂库存涨1.67%;纯苯港口库存涨7.97% [6] 开工率情况 - 纯苯下游苯乙烯产能利用率涨1.67%,己内酰胺涨1.03%,苯酚跌0.15%,苯胺涨0.41% [7] - 苯乙烯下游EPS产能利用率跌5.82%,ABS跌1.80%,PS涨1.10% [7] 行业要闻 - 美国对部分亚洲化工产品加征关税,引发全球石化产业结构调整,韩国削减乙烯裂解能力,欧洲部分地区关闭工厂 [8]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炼油和化工行业整体亏损加剧,总体亏损金额较去年同期上涨约8.3%,炼化板块亏损超90亿元 [8] - 中国纯苯产能形成以华东为核心、华南与东北协同发展的格局 [8] 产业链数据图表 - 包含纯苯价格、苯乙烯价格、苯乙烯 - 纯苯价差、SM进口纯苯成本VS国产纯苯成本、苯乙烯港口库存、苯乙烯工厂库存、纯苯港口库存、ABS库存、PS库存、己内酰胺周度产能利用率、苯酚周度产能利用率、苯胺周度产能利用率等图表 [9][14][19][22][23][25][26][30][31][32]
锂电行业交流
2025-09-07 16:19
**行业与公司** 锂电行业 储能电芯细分领域 涉及企业包括海辰 玉伟 中行 亿纬 飞宇 瑞浦等头部及二三线厂商[2][10][12][17][27]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储能电芯价格上涨主因供需而非成本** 2025年经历两轮涨价 累计涨幅达每瓦时0.05-0.09元(从0.24元涨至0.29-0.33元) 碳酸锂每吨上涨2万元仅推动成本增加约0.012元 涨价主要因新招标普遍提价 已签合同订单不受影响[4][5][28] * **产能利用率分化显著** 二三线厂商产能利用率极高 大容量314型号电芯生产线满负荷 头部厂商需求外溢拉动中小厂商 动储结合产线存在富余产能[6][20] * **碳酸锂供给无长期压力** 近期价格波动系江西矿权问题炒作 2025年及2026年全球矿山供给基本面稳定[7] * **大电芯技术迭代加速** 海辰等企业推动5系 6系大电芯发展 海辰已开始交付 C公司和海辰将于2025年Q3及Q4持续交付 587 650等型号渗透率提升有望降低生产成本[8][10] * **户储小电芯供应紧张** 头部电池厂主要生产动力型产品 市场格局分散 样本企业成功率较高[11] * **国内外需求增速差异** 国内储能需求增速高于海外 部分地区补贴政策影响显著 市场化竞配降低门槛 机会更平等[13][14] **其他重要内容** * **产能扩张与落地差距** 20多家样板企业年化名义产能850GWh 2025年新增130GWh 有效利用率约50% 实际有效年化产能790-800GWh 2026年规划新增100GWh 有效释放量预计30-50GWh[15][16] * **月度产量与名义产能差距** 2025年8月国内储能电芯月度产量53-54GWh 9月预计增长5% 年化产量630-640GWh 与名义产能850GWh存在显著差距[19] * **库存与供应链系数** 储能电池出货量与终端并网量比例系数约为1.3 行业库存保持合理范围[3][21] * **价格传导压力** 电芯涨价已部分传导至产品售价 但系统厂商承受压力 招标价格下降 未来涨价空间有限[3][24][30] * **技术转换挑战** 从314型转向587型等大电芯存在工艺难度 需叠片工艺支持 否则影响良品率 产能增加幅度理论为3-4GWh但实际难达预期[31] * **固态电池进展缓慢** 头部企业集中于氧化物和聚合物路线 半固态及全固态处于试验线或规划阶段 硫化物路线未量产 大规模量产需时日[32]
佳禾智能(300793.SZ):越南生产基地上半年产能利用率持续处于较高水平
格隆汇· 2025-09-05 09:58
海外产能布局优化 - 越南生产基地上半年产能利用率持续处于较高水平 [1] - 公司主动优化生产布局 将更多订单转移至越南基地生产 [1] - 分散生产降低地缘政治对整体业务的潜在影响 [1] 成本与关税优势 - 越南工厂与国内工厂成本差距逐步收窄 [1] - 越南工厂在关税层面起到积极作用 [1] - 帮助公司更灵活应对部分地区贸易政策 降低关税因素影响 [1]
沃顿科技(000920.SZ):上半年产能利用率为104.02%
格隆汇· 2025-09-04 09:41
产能利用情况 - 公司上半年产能利用率为104.02% [1] - 目前产能能够覆盖市场需求 [1]
关税重创需求 德国化工产能利用率跌至30多年低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9-03 08:58
行业产能利用率 - 2025年第二季度德国化工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72% 为30多年来最低水平 [1] - 产能利用率远低于实现盈亏平衡所需的门槛 [1] - 上一次产能利用率如此之低是在1991年德国统一后工业整合时期 [1] 行业生产与销售表现 - 第二季度化工行业产量同比下降5.1% [1] - 产量下降拖累了行业营收表现 [1] - 化工产品主要买家正在减少自身产量并减少订单量 [1] 终端客户影响 - 大众汽车和梅赛德斯奔驰等德国汽车巨头是化工供应商主要客户 [1] - 汽车巨头销售额在美国4月份将欧洲汽车关税上调至27.5%后出现下滑 [1] 制药行业动态 - 制药企业年初加快生产以应对美国关税威胁 提升第一季度产量 [1] - 随着囤货潮在第二季度逐渐消退 产量出现大幅回落 [1] - 总体制药产量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1] 行业前景判断 - 短期内没有改善迹象 [1] - 数据表明作为德国经济支柱之一的化工行业面临的困境远未结束 [1]
利亚德(300296.SZ):整体产能利用率没有达到饱和的状态
格隆汇· 2025-09-03 07:30
海外供货布局 - 海外市场供货主要来自三个工厂 包括欧洲斯洛伐克工厂 国内深圳工厂 无锡工厂利晶微 [1] - 无锡工厂利晶微提供MicroLED相关产品 [1] - 欧洲斯洛伐克工厂为海外供货主力 [1] 产能利用状况 - 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未达到饱和状态 [1] - 现有产能充足但需优化产品种类 [1] - 通过数字化手段协调产能与产品需求适配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