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资金入市

搜索文档
"9·24”一周年,A股总市值破116万亿元!四大变革重塑中国资本市场新生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01:51
政策举措 - 2024年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 证监会联合推出稳地产 稳股市 稳经济一揽子金融政策 包括创设证券 基金 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与专项再贷款工具 支持回购增持股票 鼓励长期资金入市和并购重组[3] - 2024年9月底证监会发布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意见 修订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沪深交易所同步精简重组审核流程[3] - 2025年1月22日多部门联合印发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实施方案 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 社保基金 养老金加大入市力度[3][19] - 2025年1月26日证监会发布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优化资源配置和服务财富管理[4] - 2025年5月7日出台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引导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型[4] - 2025年6月18日科创板增设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以服务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4] - 国务院2024年出台新国九条后 证监会推出60余项配套规则 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与监管底层逻辑[4] 市场表现 - 深证成指从2024年9月24日8435.70点升至2025年9月19日13070.86点 累计涨幅61.7% 超越纳斯达克指数25.91%和日经225指数19.41%[5][6] - 恒生指数从19000.56点升至26545.10点 涨幅45.48% 超越标普500指数16.54%[5][6] - 上证指数从2863.13点升至3820.09点 涨幅38.97%[6] - 沪深两市总市值从81.8万亿元增至116.6万亿元 增加34.8万亿元 增幅42.54% 首次突破百万亿大关[8] - 北交所总市值从2885.02亿元增至9087.94亿元 增加6202.92亿元 增幅215%[8] 资金流向 - 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扭转过去两年净减持态势 其中5-6月净增持规模达188亿美元[9] - 2025年8月A股新增开户数265.03万户 环比增长35% 前8个月新开户数1721.17万户 同比增长48%[16] - 2025年8月13日至9月19日A股成交额连续28个交易日超过2万亿元 9月日均成交额2.48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逾3倍[16] - 2025年9月1日A股两融余额达2.3万亿元 超过2015年历史最高值 9月18日进一步升至2.4万亿元 占流通市值2.54% 当日两融交易额3735.44亿元 占成交额11.8%[16] 行业结构变化 - 金融行业总市值从17.42万亿元增至21.8万亿元 增幅25.18% 保持行业首位[11][12] - 电子设备行业总市值从6.37万亿元跃升至13.58万亿元 增幅113% 排名从第三升至第二[11][12] - 信息技术行业总市值从7.14万亿元增至11.43万亿元 增幅60.13%[11][12] - 2025年8月6日农业银行A股市值达2.11万亿元 超越工商银行成为A股市值冠军 9月初股价突破7元刷新历史高点[13] - 2025年8月28日寒武纪收盘价1587.91元超越贵州茅台1446.1元 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宁德时代突破2021年历史新高[13] - 科技板块涌现胜宏科技等十倍股及新易盛 中际旭创 天孚通信等牛股 诺德新生活混合C基金近1年收益率超180%[14] - 创新药板块恒瑞医药 药明康德等龙头企业年内涨幅均超50%[14] 上市公司经营 - 2025年上半年全市场5432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 同比增长0.16% 净利润3万亿元 同比增长2.54%[15] - 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同比增长3.27% 研发强度2.33% 创业板 科创板 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89% 11.78% 4.63%[15] -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研发强度分别高于整体3.29和4.44个百分点 全市场113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元 92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15] - 截至2025年8月31日818家上市公司公布现金分红方案 较上年同期增加141家 现金分红总额6497亿元 整体股利支付率31.97%[16] 市场生态建设 - 2025年1月1日退市新规全面实施 严格退市标准 加大出清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力度 拓宽多元退出渠道 加强投资者保护[21] - 2024年9月底并购重组新规落地一年内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 支持上市公司产业整合[20] - 2025年5月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 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新融资通道[20] -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试点规模突破2200亿元 公募基金总规模站上35万亿元台阶[19]
政策组合拳显成效 资本市场吸引力不断增强
证券时报· 2025-09-23 18:22
当上证指数上涨到3800点附近,A股日成交额连续多个交易日站稳2万亿元上方,上市公司分红金额频 频创出新高时,我们在时间轴上寻找到这一切的转折点——2024年9月24日。这一日,一揽子金融支持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举措推出,一系列超预期的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稳市场、稳信心、稳预期目 的明确,意在增强A股市场韧性。 改革之轮滚滚向前,"9·24"新政行至一年,资本市场生态变化更趋积极,各项改革举措风劲,系统性地 重塑了市场的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市场预期和信心明显改善,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市场发展的 质量和稳定性不断增强,可以说资本市场发展硕果累累。 在政策风向、资金流向等因素相互交织下,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改革路线图愈加清晰明了。华西证券 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立峰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在过去一年全球表现最佳,是对市场改革发展成果的最佳注 脚。从中长期来看,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仍在继续,政策将保持改革的连续性、稳定性和一致性,促 进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市场稳:各路资金汇聚而来 结构性货币政策创新工具提供充足流动性、中国版平准基金横空出世、险资入市空间拓宽、上市公司增 持回购、券商和公募基金等市场机构自购……过 ...
“一揽子”举措支持资本市场回稳向好
证券日报· 2025-09-23 16:41
2024年9月24日,金融监管部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一系列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支持举措。一年 来,"一揽子"举措落地见效,支持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其中,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落地并 持续优化,在市场低估时有效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长钱长投"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以保险资金、养老 金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在A股净买入;公募基金改革方案落地,权益类基金规模大幅增长;多措并举提 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投资者"愿意来、留得住"的资本市场生态初步构建。 今年8月份,A股市场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充分说明了资本市场改革成效。下一步,随着资本市 场改革走深走实,市场生态优化,稳市机制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增强,A股也将逐步从"政 策驱动"迈向"内生动力驱动",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推动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支持长期资金入市。2024年9月份以来,在 中央金融办的指导下,证监会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提出 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权益投资规模和占比。 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三年以上 ...
“9·24新政”一周年:资本市场生态焕新 托举千万家庭财富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5:57
长钱"活水"涌流,投资者有了"稳"的底气。2025年1月,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 作的实施方案》,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金等加大入市力度。"引长钱、促长投"的改 革逻辑,正在从政策文本转化为市场动能。当保险资金长期股票试点规模突破2200亿元,当公募基金总 规模稳稳站上35万亿元台阶,这些数字背后不是冰冷的统计,而是为资本市场注入"稳得住、走得好"的 坚实底气。以往普通投资者面对市场波动时的焦虑感,正随着中长期资金的持续入市被慢慢稀释。 融资端"精准滴灌",市场有了"新"的活力。2024年9月底,"并购六条"优化审核规则,一年时间内披露 230单重大资产重组,有力支持了上市公司产业整合。债券市场"科技板"今年5月落地,为创新型企业打 开了新的融资通道,助力科技企业"新苗"拔节生长。当更多深耕芯片、生物医药、新能源的科技企业通 过资本市场获得发展资金,不仅推动了产业升级,也让投资者有机会分享中国创新发展的红利,这 种"产业-市场-居民"的良性循环,让财富增长有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上市公司"提质去芜",市场有了"净"的生态。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上市公司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财富 的"安全 ...
吴清:让优质企业和各类资金更好迸发活力、实现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3:29
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行 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 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吴清在介绍中表示,对资本市场来说,过去5年是极不寻常的5年。面对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的 复杂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对资本市场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中央金融办统筹协调下,证监 会与各方面一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一体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稳市场、稳预期、 稳信心,推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态势持续形成并不断巩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就在一年前的9月24日,央行、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联合推出一揽子 金融政策,政策"组合拳"为市场树立了坚强信心,A股市场迎来重要转折点。一年间,不少指数迭创新 高,市场步入稳健向上的"慢牛"轨道。我国资本市场"稳"的基础持续巩固,"活"的生态加速形成。 在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时,吴清主要谈到了五个方面。 第一,"四梁八柱"的法规制度体系建构成型。以新证券法实施为契机,对相关法规制度进行系统"立改 废释", ...
一图读懂|资本市场成绩单与未来规划路线图来了,吴清最新明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0:16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实习生 张长荣 北京报道 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也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打下 了坚实基础。"证监会主席吴清在9月22日举办的 "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国新办新闻 发布会上表示。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五年以来,资本 市场砥砺前行,顶住压力,稳中求进,总规模突破 100万亿元,结构持续优化,法治基础不断夯实,服 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 五年砥砺,资本市场铸就五大亮眼成就 发布会中,吴清介绍了"十四五"期间证券业五大亮点。 "四梁八柱"的法规制度体系建构成型 对相关法规制度进行系统"立改废释"。期货和衍 生品法、私募基金监管条例等法规发布实施。 新国九条出台前后,证监会会同相关方面相继出 台60余项配套规则。 亮点 1 亮点 2 多层次、广覆盖的市场体系更加完备 亮点 3 投融资相协调的市场功能不断健全 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57.5万亿元,直接融 资比重稳中有升,较"十三五"末提高2.8个百分 点,达到31.6%。 上市公司的含"科"量不断提升。A股科技板块市值 占比已超四分之一;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 数量从"十三五"末的18家增至当前的24家。 ...
月日国新会点评:政策定调明朗,股指震荡上行可期:发布会核心要点:从成就总结到改革深化的政策信号
长江期货· 2025-09-23 03: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结合发布会政策定调与市场表现,判断股指(以上证指数为核心)短期震荡整固,中长期上行趋势明确,需关注结构性力量对指数权重的牵引 [17] 各部分总结 发布会核心要点 资本市场“量稳质升”的五年答卷 - 制度体系成熟化,以新证券法为核心的法规相继落地,新“国九条”及多项配套规则重构基础制度,为资本市场规范运行提供法律保障 [2] - 多层次市场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等改革推进,全市场期货期权品种增加,多层次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 [2] - 投融资功能协调,近五年股债融资合计 57.5 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提升至 31.6%,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加大 [2] - 市场韧性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降至 15.9%,较“十三五”下降 2.8 个百分点,市场应对风险能力显著提升 [4] - 监管“长牙带刺”,对违法行为罚没金额增长,行政处罚和退市企业数量增加,有效维护市场秩序 [4] 改革开放“朋友圈”扩大 - 投资端,中长期资金入市“组合拳”见效,各类中长期资金持有 A 股流通市值 21.4 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 32% [5] - 融资端,注册制全面走深走实,精准服务新质生产力,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5] - 上市公司质量,信披与治理双轮驱动,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整体质量 [5] - 开放端,取消外资持股限制,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5] 当前政策基调 - 监管层更关注“长期健康稳定”,坚持监管“长牙带刺”,对违法违规“零容忍”,完善稳市机制,倾向“稳中求进”的渐进式改革,稳定市场预期 [7] 市场反应与短期逻辑 政策预期转变 - 政策预期从“强刺激”转向“稳信心”,指数大幅拉升概率降低,市场或进入震荡整固阶段 [9] 科技与高端制造仍是主线 - 发布会多次提及相关内容,当日芯片股领涨,科技板块成为资金长期配置核心方向 [10] 中长期资金入市情况 - 中长期资金持有 A 股流通市值超万亿元,但短期增量以存量调仓为主 [11] 中长期展望 经济基本面 - 经济基本面韧性凸显,新动能成为增长引擎,为股指提供基本面支撑 [13] 政策工具箱 - 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稳增长与防风险动态平衡,全球流动性改善利于风险资产估值抬升 [14] 资本市场改革 - 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外资配置 A 股意愿增强 [15] 综合判断 短期走势 - 发布会未释放强刺激信号,市场情绪短期趋谨慎,快速突破前高动能不足,预计上证指数围绕某点震荡,波动区间在某点之间,夯实盈利基础 [17] 中长期走势 - 中长期三重驱动支撑上行,包括经济基本面、政策面和改革面,带动上市公司 ROE 企稳,盈利底确认,指数拉动作用增强 [18]
9月23日投资早报|上交所将大力度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美凯龙董事兼总经理车建兴解除留置,今日一只新股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9-23 00:38
隔夜全球股市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沪指涨0.22%至3828.58点 深证成指涨0.67%至13157.97点 创业板指涨0.55%至3107.89点 个股跌多涨少 下跌个股超3100只 两市成交额2.12万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000亿元 [1] - 港股三大指数全天水下震荡 恒生指数跌0.76%或200.96点至26344.14点 恒生国企指数跌1.07%至9370.73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0.58%至6257.91点 全日成交额2905.37亿港元 [1] - 美股三大指数均续创历史新高 道指涨0.14%或66.27点至46381.54点 标普500涨0.44%或29.39点至6693.75点 纳斯达克涨0.7%或157.5点至22788.98点 [1] 新股上市信息 - 友升股份今日上市 证券代码603418 发行价格46.36元/股 发行市盈率22.31倍 [2] - 公司为专业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制造商 产品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 包括门槛梁系列 电池托盘系列 保险杠系列 副车架系列等多产品体系 [2] - 主要客户包括凌云工业 富奥股份 华域汽车等知名一级汽车零部件厂商 [2] 资本市场政策动向 - 上交所党委发布巡视整改进展情况通报 将更大力度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3] -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广大投资者 坚持从严监管 科学监管 [3] - 以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 推进"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 加强指数化投资生态建设 [3] - 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 落实全面深化科创板改革措施 推动"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创新案例落地 [3] - 稳步拓展互联互通 丰富跨境投融资产品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3] 行业政策与主题机会 - 国家体育总局印发运动促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目标2030年基本建成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体系 [4] - 实现科学理念普及 政策体系健全 服务内容多样 机构载体完善 人才队伍充实 科技支撑充分 组织保障有力 [4] - OpenAI与英伟达宣布合作伙伴关系意向书 英伟达将逐步向OpenAI投资至多1000亿美元 [4] - 投资用于支持数据中心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合作将为OpenAI部署至少10吉瓦英伟达系统 [4] - 首批吉瓦级英伟达系统将于2026年下半年部署 两家公司将于未来数周内敲定合作细节 [4]
公募配置型产品“搭桥”铺就中长期资金入市新路径
上海证券报· 2025-09-22 23:49
◎记者 陈玥 朱妍 随着权益市场稳步上行,中长期资金风险偏好提升,居民理财需求也从保值逐渐转向增值,公募"固收 +"、FOF等配置型产品则担负起"桥梁"作用,引导各路资金平稳入市。 业内人士表示,从银行理财转向公募"固收+"只是资金入市的第一步。随着反弹行情向纵深演绎,弹性 更高的"固收+"及权益类产品吸引力进一步增强,"资金流入—配置优质资产—上涨吸引更多资金"正循 环已逐步开启。 偏好改变引发新需求 央行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8月,居民户新增存款1100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6000亿元。与此同时,非 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存款11800亿元,持续高增,且比去年同期多增5500亿元。前8个月,非银金融机构 累计新增存款同比多增22800亿元,结构上呈现从居民存款向非银存款转移的趋势。方正证券研报分析 称,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行与资本市场的表现转好是推动本轮居民财富配置转向的主要因素。 今年5月,中国证监会印发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加大含权中低波动型、资产 配置型等产品的创设力度""适配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促进权益投资、固定收益投资协调发展"。 "在居民资金入市过程中,'固收+'基金要承担底仓 ...
上交所党委:更大力度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证券时报· 2025-09-22 21:33
交易所战略方向 - 强化党委领导作用 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1] - 一体推进防风险 强监管 促高质量发展工作 [1] - 坚持从严监管 科学监管 严而有度 严而有方 严而有效 [1] 市场发展举措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1] - 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 健全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 [1] - 推进"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 加强指数化投资生态建设 [1] 科创板改革 - 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 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措施 [1] - 推动"科创板八条"和"并购六条"创新性示范性案例落地 [1] 对外开放 - 稳步拓展互联互通 丰富跨境投融资产品 [1] -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