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人民币:银行间外汇市场动态改善,但人民币升值可能受限
2025-08-25 01:4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亚洲(日本除外)外汇市场 重点分析人民币(CNH)汇率[1] * 公司为中国官方部门 包括中国人民银行(PBoC)和国有银行[9][11]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中国国际收支(BOP)动态改善 但人民币升值可能受限 除非国有银行的外汇积累减弱[1] * 7月净贸易结算数据显著改善 达到609亿美元(6月为440亿美元 第二季度平均为372亿美元) 相当于报告贸易顺差的87.8%(6月为53.9% 第二季度平均为49.3%)[2] * 出口商外汇汇回大幅增加至总出口额的54.9%(6月为46.1%) 进口商外汇需求亦升至总进口额的51.8%(6月为50.4%)[3] * 出口商外汇汇回环比增加266亿美元 进口商外汇购买环比增加97亿美元[3] * 预计未来六个月主要资本流动将改善 驱动因素包括中美关税紧张局势降级 美元走软前景和中国强劲的股市背景[5] * 预计未来六个月净外汇贸易顺差将改善至3070亿美元[7] * 若企业外汇囤积更大幅度解除 存在上行风险 估计超额外汇囤积规模约为780亿美元[7] * 7月金融机构(FI)外汇存款小幅下降166亿美元 但此前七个月(至2025年6月)累计增加了1930亿美元[6][9] * 估计中国人民银行在7月积累了199亿美元外汇储备[9] * 国有银行可能继续积累外汇 这可能导致人民币表现不佳[6][11] * 若当局决定将外汇储备充足率恢复到2022年2月128%的峰值(2025年7月为116%) 估计国有银行/官方部门需要进一步购买3700亿美元外汇[11] * 净外国直接投资(FDI)赤字正在收窄 2025年第一和第二季度累计净流出547亿美元[15] * 组合投资(PI)流入可能改善 2025年上半年外国流入中国股市27亿美元(经估值调整后) 但在截至7月的三个月内 月均流入额升至53亿美元[15] * 总体预计未来六个月组合投资流入可能恢复至小幅盈余(+120亿美元)[15] 其他重要内容 * 旅游业赤字保持相对稳定 2025年上半年为1017亿美元[7][8] * 7月美元贸易加权指数(DXY)上涨3.2%[10] * 2025年4月 即期美元/离岸人民币(USD/CNH)因中美关税升级而升至7.3512的高点[10] * 在岸美元/人民币(USD/CNY)于7月24日触及7.1491的低点[4] * 外汇策略团队通过做空人民币兑等权重篮子(欧元、澳元、韩元)来表达看跌观点[11]
特朗普要求被拒绝,巴西数钱到手软,美国2200万吨库存销不掉
搜狐财经· 2025-08-24 04:04
大豆贸易与市场动态 - 特朗普要求中国将对美国大豆订单增加至四倍 导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迅速飙升并创两周最高点[1] - 中国2024年大豆进口量预计达1.05亿吨 其中美国仅2213万吨同比下降5.7% 巴西达7465万吨同比增长6.7% 阿根廷供应410万吨[2] - 中国购买美国大豆速度为2005年以来最慢 若持续拖延可能追溯至1999年情况 美国农民面临2200万吨库存积压难题[1][3] 供应链格局变化 - 中国大豆进口来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巴西成为全球最大豆类生产和出口国 中国投资改善巴西仓储铁路港口基础设施显著提升运输效率[2][3] - 豆粕供应过剩影响大豆需求 中国加快从巴西进口步伐既是市场选择也为降低风险[2][6] - 美国大豆行业努力减少对中国市场依赖 但中国市场份额依然不可忽视 行业正劝说美国政府与中国展开新对话并争取新贸易协议[3] 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 -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将对中国关税暂停期延长90天 并强调继续与中国保持对话解决贸易问题[1][5] - 菲律宾在黄岩岛海域进行危险冲闯行动 日本提供10艘巡逻艇和2艘巡逻舰增强菲律宾海警能力 并计划出口6艘二手护卫舰[8][10] - 菲律宾试图通过制造南海紧张局势转移国内压力 但未从美国获得实质性好处 对美关税谈判仅使税率从20%降至19%[11]
研究所晨会观点精萃-20250822
东海期货· 2025-08-22 00: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海外方面美联储官员对降息态度不一,美国 8 月标普全球综合 PMI 创新高使市场减少对美联储今年两次降息预期,美元指数上涨;国内 7 月经济数据放缓不及预期,但政策刺激预期增强,中美延长关税休战期使国内风险偏好升温;各资产有不同表现,股指短期高位偏强震荡可谨慎做多,国债短期高位震荡回调谨慎观望,商品板块中黑色短期回调、有色短期震荡、能化短期震荡反弹、贵金属短期高位震荡,均建议谨慎观望 [2] 各行业总结 宏观金融 - 海外美联储官员对降息态度有分歧,美国 8 月标普全球综合 PMI 创新高,市场减少对美联储今年两次降息预期,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风险偏好降温;国内 7 月经济数据全面放缓不及预期,政策上有激发消费潜力和稳定房地产市场措施,中美延长关税休战期,国内风险偏好升温 [2] - 资产表现上,股指短期高位偏强震荡可谨慎做多,国债短期高位震荡回调谨慎观望,商品板块中黑色短期回调、有色短期震荡、能化短期震荡反弹、贵金属短期高位震荡,均建议谨慎观望 [2] 股指 - 国内股市在数字货币等板块带动下上涨,7 月经济数据不佳,但政策有刺激消费和稳定房地产市场举措,中美延长关税休战期,市场关注国内增量刺激政策和贸易谈判进展,短期宏观向上驱动增强,后续关注谈判进展和政策实施情况,短期谨慎做多 [3] 贵金属 - 周四走势分化,美联储官员对降息态度分歧加大,交易商预计 9 月降息 25 基点概率降至 75%,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大增但企业活动加速、制造业回暖,美元走强压制贵金属上行,投资者关注杰克森霍尔年会和鲍威尔讲话 [4] 黑色金属 钢材 - 周四期现货市场小幅反弹,成交量低位运行,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临近使降息预期减弱,现实需求疲弱,本周五大品种钢材库存环比回升 25.07 万吨,建材产量回落,热卷产量回升 9.65 万吨,铁水产量可能回落,短期以区间震荡思路对待 [5][6] 铁矿石 - 周四期现货价格略有反弹,钢厂利润高,上周铁水产量小幅回升,但 9 月初重要活动临近限产政策可能升级,钢厂刚需补库,供应端放量,本周全球铁矿石发运量环比回升 359.9 万吨,到港量环比回升 94.7 万吨,港口库存累库,价格后期或阶段性转弱 [6] 硅锰/硅铁 - 周四现货价格持平,盘面区间震荡,锰矿现货价格弱势,厂家开工积极有增产计划,硅锰开工率较上周增 2.32%,日均产量增 1605 吨,硅铁开工率环比上周增 1.86%,日均产量环比上周增 3.43%,增 535 吨,铁合金价格短期以震荡偏弱思路对待 [7] 纯碱 - 周四主力合约区间震荡,供应过剩格局未变,四季度有新装置投产,需求周环比持稳但支撑乏力,利润周环比下降,高供应高库存弱需求格局下易跌难涨 [8] 玻璃 - 周四主力合约区间震荡,供应端日熔量周环比下降,产线无变动,开工率产量环比持稳;需求端终端地产行业弱势,需求难有起色,下游深加工订单 8 月中旬环比增加,整体需求持稳;利润随价格回落减少,受近月交割影响价格走现实逻辑 [8] 有色新能源 铜 - 欧元区和德国 8 月制造业 PMI 初值好于预期,杰克霍尔央行年会关注鲍威尔发言,降息预期上升短期利多铜价,但关税高税率影响大,美国经济放缓有衰退风险,铜矿增速高于预期,国内需求将边际走弱,铜价坚挺难持续 [9] 铝 - 周四铝价小幅上涨冲高回落,大宗商品情绪偏弱,铝库存下降 1.1 万吨,国内社库累计回升近 15 万吨,LME 铝库存增加后企稳,中期上涨空间有限,短期震荡,反弹基础变弱,有形成双顶概率 [9] 铝合金 - 废铝供应偏紧,再生铝厂原料短缺成本上升,企业亏损面扩大,部分减产,处于需求淡季,订单增长乏力,考虑成本支撑预计短期价格震荡偏强,但上方空间有限 [10] 锡 - 供应端云南江西两地开工率回落 0.41%,矿端现实偏紧但精炼锡减产幅度低于预期,后期矿端趋于宽松,关注复产进度;需求端终端需求疲软,光伏抢装透支需求,下游订单边际下降,本周库存下降 155 吨,下游谨慎刚需采购,预计价格短期震荡,冶炼厂检修预期或提振价格,但高关税、复产预期和需求偏弱制约反弹空间 [10] 碳酸锂 - 周四主力 2511 合约下跌 0.17%,加权合约减仓 21134 手,总持仓 82 万手,钢联报价电池级和工业级碳酸锂环比下跌 1000 元,锂矿报价持平,外购锂辉石生产利润 3613 元/吨,行业利润好转,冶炼和回收环节生产积极性高,下游刚需采购,当前位于关键套保压力区间,预期高位震荡 [11] 工业硅 - 周四主力 2511 合约上涨 3.66%,加权合约持仓量 52.9 万手,增仓 2630 手,华东通氧 553报价持平,期货贴水 615 元/吨,近期黑色转弱,多晶硅趋于震荡,工业硅以区间震荡看待 [11] 多晶硅 - 周四主力 2511 合约上涨 1.28%,加权合约持仓 33.5 万手,减仓 1672 手,现货涨价,硅片提价,仓单数量环比增加 90 手,套保压力增强,工信部组织座谈会提出加强产业调控,华润电力组件集采开标价格高,华电集团 20GW 组件集采将开标,多晶硅震荡偏强 [12] 能源化工 原油 - 白宫贸易顾问预计美国对印度关税 8 月 27 日翻倍以惩罚其购买俄罗斯原油,油价震荡小幅上行,市场关注俄乌停火进展,全球库存水平低,等待旺季结束后需求验证 [13] 沥青 - 200 万吨以下炼厂装置产能调整影响沥青生产平衡,供应或缩减,盘面跟随原油触底回稳,现货回暖,基差回落,社库未见明显去化,厂库微幅去化,利润恢复,开工回升,后期原油受 OPEC+增产冲击走低,沥青近期或弱震荡 [13] PX - 国内炼厂上游装置产能调整使化工下游支撑明确,PX 价格跟随板块反弹,PTA 装置减停产多恢复有限,PX 装置负荷也有限,短期偏紧,PXN 价差 262 美金,外盘小幅反弹至 835 美金,近期震荡,等待 PTA 装置变化 [14] PTA - 惠州装置检修使 9 月供应压力减少,下游开工恢复至 90%,聚酯板块反弹带动 PTA 价格上升,成交基差大幅上行,下游需求需观察反弹高度,短期供应受限需求回升,价格支撑明显,但上方空间受原油走势和 9 月终端订单限制,短期窄幅震荡 [14] 乙二醇 - 聚酯板块回暖,对新产能和过剩原料产能限制使乙二醇偏强震荡,后期回落但有底部支撑,港口库存 54.7 吨,工厂库存偏高,国内装置开工部分恢复,供应将增加,关注 9 月后终端订单恢复情况,近期织机开工反弹,下游开工恢复至 90%,短期维持偏强震荡 [15] 短纤 - 板块共振反弹使价格小幅走高,终端订单季节性提升,开工略有反弹,库存有限累积,后期去化需观察终端订单回暖带来的开工提升反馈,中期跟随聚酯端可逢高空 [16][17] 甲醇 - 装置部分重启,内地需求提升,供需矛盾不突出,内地偏强;港口烯烃检修,进口到港增加,库存上涨,港口偏弱,区域分化明显,若港口货源倒流压力可减轻,关注内地与港口价差,石化产业升级改造消息发酵使能化板块资金流入价格反弹,当前价格估值中性,弱现实和强预期博弈,短期震荡偏强,中期震荡偏弱 [17] PP - 装置开工提升,新增产能待投放,供应端压力增加,下游需求稳中略涨,无旺季备货动作,基本面压力大,但有政策支撑难深跌,预计 09 震荡偏弱,01 合约换月后关注旺季备货情况 [18] LLDPE - 供应端压力不减,需求端有拐头迹象,连续 4 周小幅提升,需观察是价格下跌带动需求修复还是旺季需求重启,供需短期平稳,09 合约预计震荡偏弱,01 合约有政策强预期支撑,关注需求和备货情况以及工信部政策落实情况 [18] 农产品 美豆 - CBOT 市场 11 月大豆收涨 1.83%,Pro Farmer 巡查发现爱荷华州西部大豆前景好,但作物病虫害威胁单产,最终巡查结果周五发布;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 8 月 14 日止当周当前市场年度大豆出口销售净减 0.57 万吨,下一市场年度净增 114.26 万吨 [19] 豆菜粕 - 国内个别地区海关抽检大豆使少数油厂可能断豆停机,油厂大豆、豆粕累库压力减缓,现货补涨后成交萎缩,成本端国内 10 月船期采购完成,巴西出口溢价或回落,美豆巡查结果或确定丰产潜力,新作销售有压力,对豆粕有拖累 [19] 豆菜油 - 隔夜 CBOT 豆油期货收盘上涨 4.7%,因出口销售改善,市场预计美国环保署本周解决小型炼油厂豁免问题;国内豆油成本预期偏强,短期高库存压力增加,四季度供需好转且有油脂支撑;菜油港口库存去化,进口菜籽买船少、库存低,供应收缩预期强 [19] 棕榈油 - 隔夜 BMD 马来西亚棕榈油主力合约收涨 1.57%,受美豆油行情及印尼低库存提振,印尼 6 月棕榈油库存环比下降 13%至 253 万吨,出口环比猛增 35.4%,马棕增产环比下滑提供支撑 [19][20] 玉米 - 全国玉米价格略弱,贸易商库存有限,市场购销活跃度低,下游深加工库存增加,部分春玉米到位下调收购价格,饲料企业库存多采购意向一般,有国储拍卖粮源和陈稻拍卖传闻使多头焦虑,短期市场疲软;9 月新季玉米计价权重增加,C2511 合约进入去年开秤行情区间,今年无集中到港压力,结转库存低且主产区有降雨风险,种植成本下降,政策支持下预计破去年区间可能性小,期价进入低估值区间 [20] 生猪 - 基准地现货 13.5 - 13.8 元/kg 企稳,出栏心态尚可,生猪体重下滑,二育释放后肥标价差抬头,局部二育补栏增多;9 月起生猪调运检查增加二育成本,二育谨慎补栏量级有限,市场对四季度预期悲观 [21]
政策与大类资产配置周观察:防空转,稳信贷
天风证券· 2025-08-19 09:13
核心观点 报告认为下半年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着力"四稳",同时建议重视黄金,债券重点挖掘转债 美俄元首会晤有助于缓解市场不确定性,但欧洲与乌克兰态度仍有扰动 在此背景下预计下半年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以我为主",应对后续"特朗普不确定"以及海外地缘政治风险升级的潜在影响,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5] 海内外政策要闻 国内政策 - 习近平总书记于《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强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指出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 [1][10] - 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2025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更大力度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以绿色发展方式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1][12] 海外政策 - 中美发布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将中美贸易的关税休战期延长90天,美国自2025年8月12日起再次暂停实施24%的关税90天,同时保留剩余10%的关税;中国作出相应对等安排 [18][19] -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阿拉斯加举行会晤,双方在很多问题上达成一致,遗留待解的问题很少,但未达成任何协议;这是自2021年6月以来俄美领导人首次面对面会晤 [2][20] - 欧洲多国领导人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及美国副总统万斯共同出席线上会议,协调俄乌局势立场 [3][21] 权益市场分析 市场表现 - 上周三大权益指数普遍延续上涨:中证500和深证成指上涨均超过3.5%,创业板涨幅达到8.58% [4][24] - 万得微盘股指数8月中旬小幅回落0.75% [4][24] - 8月第二周南向资金净流入超过350亿元,MSCI中国A股指数上周上涨2.85% [24] - AH溢价指数再度下探至123点以下,8月15日收于122.59点 [24] 政策影响 - 央行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要"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新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的说法;在信贷投放方面从"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调整为"稳固信贷支持力度" [25][26] - 7月经济数据显示逆周期政策仍有必要: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7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27] 固收市场分析 市场表现 - 央行上周整体净投放资金851亿元(含国库现金),月中流动性整体维持平稳,8月DR007基本维持在1.45%上下,8月15日小幅反弹至1.48% [4][47]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8月中旬整体反弹至1.7%以上,8月15日站上1.74% [47] 政策影响 - 财政部联合多部门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政策实施期为1年;服务业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可贴息1年 [48][49] - 6月中国增持美国国债1亿美元,为今年3月以来首次增持,持有规模达7564亿美元;日本持有美国国债1.1476万亿美元,较上月增持126亿美元;英国持有8581亿美元,较上月大幅增持487亿美元 [50] 大宗商品市场分析 市场表现 - 有色金属价格回升:南华沪铜指数周环比上行0.74%,LME铜期货价格周环比上行0.31% [64] - 原油价格下跌:WTI原油现货价格周环比下跌1.69%,布伦特原油价格周环比下跌0.25% [65] - 贵金属价格回落:伦敦现货金价周环比下跌1.86%,COMEX黄金期货主力合约周环比下跌1.98%,白银周环比下跌1.27% [66] - 黑色金属价格下跌:螺纹钢现货价格周环比下跌0.90%,期货价格周环比下跌1.00% [67] - 猪肉价格下行:猪肉批发价周环比下行1.76%,大商所生猪主力合约价格周环比下跌1.66%,猪粮比下跌至5.84,连续三周处于6:1的三级收储警戒区间 [68] 政策影响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发出反内卷倡议,呼吁加强上下游协同,维护产业安全,抵制无序竞争、垄断市场等行为 [83] - 欧佩克月报预计2026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为138万桶/日,较此前预测上调10万桶/日,并预计明年石油市场将更加紧张 [84] - 特朗普确认不对黄金征收关税,缓解了市场对黄金期货交割可能受到影响的担忧 [85] - 多地持续放宽楼市调控,如天津市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首付款新举措,海南省发布优化调整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通知 [86] - 农业农村部将实施生猪产能综合调控,引导调减约100万头能繁母猪,以防范生产大起大落、价格大涨大跌风险 [87] 外汇市场分析 市场表现 - 受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走弱影响,美元指数下行,截止8月15日收于97.84,周环比下行0.43% [5][89] - 人民币走势稳定,截至8月15日报7.19,周度走势持平 [5][89] - 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以及SDR货币篮子指数分别较8月8日反弹0.13、0.17和0.03点 [89] 政策影响 - 7月银行结售汇差额小幅回落 [5] - 澳洲联储降息25bp [5] - 美国扩大对钢铁和铝进口征收50%关税的范围 [5]
好家伙,豆粕又快压不住了?
搜狐财经· 2025-08-19 06:29
豆粕与玉米期现市场分化格局 - 山东玉米现货价格上涨但期货市场维持跌势 显示期现价格背离[2] - 豆粕期现货受加拿大油菜籽反倾销消息影响双双上涨 其中现货价格单日涨幅达100元[2] - 豆粕期货回调时现货价格仍维持上涨势头 虽涨幅放缓但上涨动能持续[2] 豆粕市场核心支撑因素 - 四季度大豆供应存在缺口 中美贸易未明确落地前豆粕价格难以下跌[4][5] - 上半年加速进口大豆难以完全覆盖美豆需求缺口[5] - 大豆进口成本构成关键支撑 美豆重返中国市场将推升进口成本[6][7][9] - 油厂不可能贴钱销售 成本支撑下豆粕下跌空间有限[10] 需求端结构性变化 - 生猪去产能对豆粕需求形成压力[11] - 对加拿大油菜籽反倾销导致菜粕现货价格单日大涨120元[11] - 菜粕与豆粕库存均处于高位 短期需求增量未充分显现[11] - 菜粕与豆粕形成互相辅助上涨格局 为远期行情提供支撑[13] 豆粕市场多空因素博弈 - 近期库存压力与远期看涨预期形成矛盾[13] - 现货价格呈现小步上移特征 上涨动能持续积累[13] - 市场处于多空僵持状态 但价格重心已向上涨方倾斜[13] - 法检收紧等突发事件可能触发豆粕价格快速上涨[13]
特朗普求情没用,40艘货轮驶向中国,800万吨粮没有一粒来自美国
搜狐财经· 2025-08-19 05:13
美国大豆出口困境 - 美国大豆出口量显著下降,往年8月前已完成对华订单签约,但今年订单量锐减导致库存积压[3] - 特朗普希望中国将大豆订单量提高4倍以消化库存,但未获响应[3] - 美国大豆价格持续走低但仍缺乏买家,豆农面临销售困境[11] 中国大豆进口策略转变 - 中国已与南美国家签订预订单,9月确认进口800万吨大豆,较去年南美进口量增长[9] - 10月南美预订单量为400万吨,仅为预期量一半,但剩余需求转向美国可能性低[11] - 采购多元化策略下,巴西成为主要供应国,阿根廷作为潜在补充来源可填补潜在缺口[13]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直接导致中国转向南美供应商,中美大豆贸易量断崖式下跌[5] - 中美虽暂停24%关税90天,但未达成协议前贸易关系仍不稳定[7] - 贸易摩擦使美国损失数十亿美元订单,中国通过多元化采购规避风险[18] 行业结构性变化 - 中国推进"去美元化"贸易结算,削弱美元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主导地位[16] - 南美大豆产业链受益于中国订单转移,巴西市场份额显著提升[18] - 美国农业出口模式面临挑战,政治干预导致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蚕食[16]
美股异动 | 第四财季业绩指引不及预期 应用材料(AMAT.US)跌超12%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14:04
股价表现 - 应用材料(AMAT US)股价周五下跌超12%至165 49美元 创2020年3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1] 财务业绩 - 第三财季(截至7月27日)营收同比增长8%至73亿美元 高于分析师预期的72 1亿美元 [1] - 第三财季调整后净利润19 89亿美元 同比增长13% [1] - 第三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2 48美元 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 36美元 [1] - 第四财季营收指引约67亿美元 低于分析师预期的73 2亿美元 [1] - 第四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指引约2 11美元 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 38美元 [1] 经营挑战 - 面临中国客户需求下降问题 [1] - 向中国出口技术的审批流程出现延迟 [1] - 大客户因关税及经济问题谈判推迟采购计划 [1] - 当前环境带来显著不确定性 [1]
应用材料(AMAT.US)盘后大跌!Q4业绩指引逊于预期引需求担忧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23:20
财务表现 - 第三财季营收73亿美元同比增长8%高于分析师预期的72.1亿美元 [1] - 调整后净利润19.89亿美元同比增长13%调整后每股收益2.48美元高于预期的2.36美元 [1] - 非GAAP毛利率48.9%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非GAAP营业利润率30.7%提升1.9个百分点 [2] - 第四财季营收指引67亿美元显著低于分析师预期的73.2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指引2.11美元低于预期的2.38美元 [2][3] 行业需求与挑战 - 中国客户需求下降且技术出口审批延迟大客户因贸易谈判不确定性推迟采购计划 [3] - 竞争对手泛林集团同样预测中国客户在前期大规模采购后将缩减支出 [3] - 公司CEO认为当前中国客户处于库存消化阶段长期计算能力需求前景仍强劲 [4] 战略布局 - 投资超2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建厂参与苹果美国制造计划并向德州仪器供应设备 [5] - 分析师认为此举将强化公司作为iPhone芯片制造设备关键供应商的地位 [5] - 公司对美国新政府推动本土半导体供应链的政策表示乐观 [5] 市场反应 - 第四财季业绩指引不及预期导致股价盘后大跌超13% [1]
暂停加征关税再延期,外贸企业怎么样了?
第一财经· 2025-08-13 02:51
中美关税暂停延期 - 中美双方发布联合声明,再次相互暂停实施24%的加征关税90天,被视为有利于实现各自发展目标和促进世界经济稳定的积极信号 [3] - 面对关税波动风险,企业普遍反应平静,一方面承受压力,另一方面对未来抱有信心 [3] 对美出口订单恢复情况 - 江苏汽车零配件出口制造商面向美国的订单总体正常,但仍承受较高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 [5] - 上海思乐得对美订单已恢复80%,因构建自主品牌拥有市场话语权,订单相对平稳 [6] - 浙江厨具用品外贸企业对美出口订单下降20% [6] - 按美元计,7月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1.7%,降幅比上月扩大5.5个百分点,对我国整体出口增速形成3.3个百分点的下拉作用 [6] - 美国市场出现消费乏力趋势,供应链端增加的成本逐渐传导给终端消费者 [6] - 浙江双马塑业美国订单有增无减,动因之一是"抢出口",客户趁90天窗口期提前备货和囤货 [7] - 上海清水日用品对美出口约占15%,主要重心放在其他地区市场和内销市场 [7] 企业应对策略 - 汽车零配件制造商通过供应链内部深挖潜力、降本增效,部分成本转嫁终端,但仍影响利润 [7] - 通过开发新品或个性化定制实现价格向上调整,尚未明显感受到需求端收缩 [7] - 面对关税波动,美国客户根据各自市场和库存情况确定产品和下单 [7] 供应端中长期布局 - 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和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加剧,美国对多个国家和地区征收10%至41%不等的"对等关税",并对通过第三地转运加征40%转运税 [9] - 世贸组织将2026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从2.5%下调至1.8%,美国高额"对等关税"将拖累美国进口和抑制贸易伙伴出口 [10] - 中国企业长远布局海外供应链,推进本土化进程,增加国际化竞争力和韧性 [10] - 汽车零配件制造商不改中长期国际化布局,在美国当地及周边投入海外仓和供应链建设 [10] - 国内同行较大企业已有超过30%在海外建立工厂 [10] - 加强区域一体化合作是应对美国关税波动的有效方式,区域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11] 市场多元化开拓 - 我国出口贸易转移现象突出,"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开拓有效弥补美国市场下降缺口 [11] - 按美元计,前7个月我国出口总值同比增长6.1%,其中对美出口下降12.6%,对东盟出口增长13.5%,对印度增长13.4%,对非洲增长24.5%,对"一带一路"国家增长10.4% [11] - 在RCEP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和日韩等地合作应继续深化,加强区域内部产业链整合 [12] - 中国制造国内产业结构需持续转型升级,加快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12] - 前7个月中国机电出口增长8.1%,其中集成电路增长20.5%,船舶、液晶平板显示模组、医疗仪器及器械分别增长15.5%、8.0%和6.8%,高新技术产品增长6.0% [12] 全球贸易展望 - 世贸组织报告指出,亚洲经济体2025年将继续成为全球货物贸易增长最大引擎,北美地区今明两年将持续拖累全球贸易增长,欧洲对今年全球贸易增长也将产生轻微负面影响 [13]
暂停加征关税再延期,外贸企业怎么样了?
第一财经· 2025-08-12 06:59
中美关税暂停延期影响 - 中美暂停实施24%加征关税90天 被视为有利于实现双方发展目标并促进世界经济稳定的积极信号 [1] - 企业普遍反应平静 一方面承受压力 另一方面对未来抱有信心 [1] 对美出口订单恢复情况 - 江苏汽车零配件出口商称对美订单总体正常 但成本压力持续存在 [2] - 上海思乐得对美订单恢复80% 因拥有自主品牌而保持订单平稳 [2] - 浙江厨具企业整体订单良好 但对美出口订单下降20% [2] - 7月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1.7% 较上月降幅扩大5.5个百分点 对整体出口形成3.3个百分点下拉作用 [2] - 浙江双马塑业美国订单有增无减 因客户趁90天窗口期提前备货囤货 [3] 成本传导与市场反应 - 供应链增加成本逐渐传导至终端消费者 美国市场出现消费乏力趋势 [3] - 企业通过供应链挖潜降本增效及部分价格转嫁应对高成本 但仍影响自身利润 [3] - 汽车零配件因属刚需且通过新品开发实现调价 未明显感受需求收缩 [3] - 上海清水日用品公司对美出口占15% 主要重心放在其他市场及占四成份额的内销市场 [4] 全球贸易环境与政策变化 - 美国自8月7日起对多国征收10%-41%不等的"对等关税" 并对规避关税加征40%转运税 [5] - 世贸组织将2026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从2.5%下调至1.8% [6] - 美国高额关税将在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拖累进口并抑制贸易伙伴出口 [6] - 关税不确定性使企业信心、投资和供应链持续承压 [6] 企业中长期战略调整 - 中国企业推进海外供应链本土化布局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韧性 [6] - 江苏汽车零配件商在美国及周边投入海外仓和供应链建设 [6] - 国内同行较大企业超30%已在海外建厂 [6] - 企业需在设计、核心技术环节加码以提高品牌力和附加值 [6] - 未来对产品原产地要求趋严 加强区域一体化合作是有效应对方式 [7] 市场多元化与贸易转移 - 前7个月中国出口总值同比增长6.1% 其中对美出口下降12.6% [7] - 对东盟出口增长13.5% 对印度增长13.4% 对非洲增长24.5% 对"一带一路"国家增长10.4% [7] - "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为抵御外部冲击提供重要缓冲 [7] - 在RCEP框架下需深化与东盟、日韩合作 加强区域产业链整合 [8] - 需减少对单一国家或地区的市场及产能依赖 [8] 产业升级与出口结构变化 - 中国制造业需向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8] - 前7个月机电出口增长8.1% 其中集成电路增长20.5% [8] - 船舶出口增15.5% 液晶平板显示模组增8.0% 医疗仪器及器械增6.8% 高新技术产品增6.0% [8] - 亚洲经济体将继续成为全球贸易增长最大引擎 北美地区将持续拖累全球增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