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智造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PCB光刻冠军赴港IPO:营收高增长,现金流告急 创始人套现2亿
搜狐财经· 2025-09-22 08:57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PCB直接成像设备供应商,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达15% [4] - 公司是全球唯一业务覆盖PCB、IC载板、先进封装和掩膜版的光刻设备企业 [4] - PCB直接成像设备及自动化系统是核心业务,2024年收入占比81.0%(772.9百万元),2025年上半年占比72.6%(474.8百万元) [7] - 半导体直写光刻设备及自动化系统业务增长显著,2023年收入占比22.7%(188.2百万元),2025年上半年占比21.1%(138.1百万元) [7]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652.3百万元,2023年828.9百万元(增长27.1%),2024年953.9百万元(增长15.1%),2025年上半年654.3百万元 [6][8] - 毛利率呈现波动:2022年41.3%,2023年40.9%,2024年降至35.5%,2025年上半年回升至40.5% [8] - 净利润率有所下滑:2022年20.9%,2023年21.6%,2024年降至16.8%,2025年上半年为21.7% [8] - 研发费用占比逐年下降:2022年13.0%(84.7百万元),2023年11.4%(94.5百万元),2024年10.2%(97.7百万元),2025年上半年9.3%(60.9百万元) [8] 现金流与营运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2023年-129.4百万元,2024年-71.6百万元,2025年上半年-105.2百万元 [9] - 应收账款大幅增加:2022年584百万元,2023年850百万元,2024年1017百万元,2025年上半年达1122百万元 [7] - 回款周期延长:2022年260天,2023年361天,2025年上半年仍达297天 [7] - 存货快速上升:从2022年300百万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794百万元,周转天数持续增加 [7] 股权变动与公司治理 - 实际控制人程卓通过三家公司于上市前6个月套现218百万元 [8] - 核心技术人员减持套现超过20百万元 [8] - 公司创始人程卓具有跨界背景,2013年重组失败后带领技术团队创业,2021年成功登陆科创板 [4] 行业竞争与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比例低于同行,大族激光研发占比始终维持在10%以上 [8] - 公司面临与日本SCREEN、ORC等国际企业的市场竞争 [8]
从山东窑炉火到世界舞台,一家中国瓷企何以“出圈”又“出海”?
齐鲁晚报网· 2025-09-22 07:36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管悦 从1961年的地方瓷厂起步,历经六十四载发展,华光国瓷现已成长为国家用瓷的指定企业和第一家陶瓷 行业上市公司,完成了一场陶瓷领域的"中国智造"卓越蜕变。其产品不仅被故宫博物院、法国卢浮宫等 世界级艺术殿堂珍藏,还多次亮相APEC峰会、上合组织峰会等重要国事场合,成为中国陶瓷走向世界 的一张闪亮名片。从山东窑炉火到世界舞台,华光国瓷的"瓷引力"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从籍籍无名到上市公司 用品牌重新定义"中国瓷" 9月19日,在淄博市的华光国瓷文化艺术中心展厅内,一只豆腐乳坛子被摆放在橱窗显眼处,与周围精 美的茶杯、典雅的花瓶等高端瓷器相比,显得格外"不合群"。 "1961年,张店陶瓷厂成立,最初的主打产品就是这种盛放豆腐乳的坛子。"华光国瓷品牌总监任歌介绍 道。 改革开放后,华光国瓷凭借领先的颜色釉技术,成功打入海外礼品瓷市场,为雀巢、星巴克、宜家等国 际品牌代工生产咖啡。因此,华光国瓷也被业内被誉为"世界咖啡杯王国"。"最鼎盛时,平均每九个美 国人使用的咖啡杯中,就有六个出自我们之手。"任歌说。 然而,贴牌代工虽带来了可观订单,却也隐藏着品牌价值被淹没的窘境。"当时出口上百只咖啡杯 ...
《沙丘2》用的是中国灯?专访爱图仕:我们如何撕掉“替代品”标签
虎嗅· 2025-09-22 07:00
从热爱摄影的学生,到站上好莱坞片场的中国品牌创始人,爱图仕创始人兼CEO谢奕背靠日渐强大的中 国智造,逐渐清晰了品牌建设的思路,从小小配件厂商,转型为拥有四大品牌的全球影视灯与音频设备 巨头,用光与声音征服170+国家的创作者。在本次《中国智造的力量》独家专访中,谢奕将在镜头前 分享爱图仕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并深入分析全球影视行业需求和发展。 ...
从装配工到行业领军者:新生代企业家韩红安的“中国智造”答卷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06:25
从装配工到行业领军者:新生代企业家韩红安的"中国智造"答卷 中新网郑州9月22日电 题:从装配工到行业领军者:新生代企业家韩红安的"中国智造"答卷 作者 阚力 张楠 "父辈'让中国制造被全球客商尊重'的梦想,正在成为新时代的现实。"19岁从装配工做起,如今身为卫 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华)董事长的韩红安,用20多年时间亲历并参与推动了起重机行业的国际 化、智能化转变。 今年7月底,韩红安荣获"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他的 成长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步前行。近日,卫华上榜"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韩红安接受专访讲 述了企业发展和其成长历程。 提及中国起重产业,不得不提卫华所在地河南长垣。作为"起重机械之都",长垣起重产业起步于20世纪 七八十年代。彼时,韩红安的父辈韩宪保等一批长垣人,洞悉到起重机械的市场前景,纷纷投入起重机 械维修和门市销售,创立了卫华等起重机制造领域的企业。 韩红安从小在工厂环境中长大,起重机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大玩具"。19岁进入工厂,他坚持选择从最苦 最累的装配工干起,车间里电动葫芦的油污沾满工装,锋利的金属毛刺在手上留下120余道划痕, ...
科技感拉满,中国智造绘盛景
广西日报· 2025-09-22 02:10
9月21日,在第22届东博会公众开放日上,观众兴致勃勃地观看机器人格斗表演。梁凯昌 摄 "妈妈,快去看机器人打拳!"南宁国际会展中心B1展厅里,一个小男孩兴奋地拽着母亲往人工智 能体验区跑;不远处的展位上,几个年轻人正戴着AI眼镜手舞足蹈:"能看到飘浮的文字,还能把越南 语翻译成中文!"9月21日,第22届东博会公众开放日的最后一天,观众们沉醉在这场科技嘉年华中,不 愿错过每一个精彩瞬间。 本届东博会首设1万平方米人工智能专馆,超100家国内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初创团队参加,不 少AI前沿技术和一批新科技、硬核产品争相亮相,让观众直呼长了见识。"听说本届东博会新设了AI专 馆,高新技术展品也大幅增加,我要规划好逛展路线,抓紧时间多多参观学习。"南宁市民陈先生跟 着"AI东博"智能体导航,步履匆匆。 人工智能专馆作为东博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单体主题馆,凭借科技感足、趣味性高成为新晋 的"流量担当"。在杭州宇树科技展位前,观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大家都想看机器人表演拳击、跳 舞,要挤进前排很费劲。"市民韦先生只好让孩子坐在他的肩膀上探头往里看;中国电信展位的AI戏曲 变脸体验区前,钟奶奶往机器前一站,一会儿就拿 ...
“打卡”智能产品,分享购物体验,“科技购”成外国人来华消费新趋势
环球时报· 2025-09-21 22:47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丁雅栀 王冬】 编者的话: 根据国际市场调查机构Statista 的最新预测,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首次突破万亿 美元,其中中国市场扮演关键角色。如今越来越多外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开启"中国行"的动力不再只是为了攀登长城、游览故宫,或是品尝美 食,而是为了亲身感受和购买那些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设计新颖、技术领先的中国潮流电子产品。"新国货"电子消费,正成为吸引外国人来华 的新磁极。 " 如果你想要新东西,我建议你来中国看看 " 在北京蓝色港湾一家经营国产智能穿戴设备的"智能生活馆"内,生于俄罗斯、长在意大利、现居阿联酋迪拜的网红安娜和她的丈夫拿起一款形似 耳环的无线耳机反复端详。"这简直是为女性量身打造的科技单品,既解决了普通耳机易掉落的问题,设计又足够精致,我的粉丝肯定会疯狂喜 欢。" 安娜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她与这副耳机的缘分始于此次"中国行"。一周前,安娜和丈夫卢卡相继抵达北京,开启期待已久的中国之旅,行程 之一便是与一位相识多年的中国朋友相约聚餐。见面时,她注意到朋友耳朵上佩戴着一对设计极其精美的"耳环"。朋友笑着告诉她,这其实是中 国公司生产的新款的耳机。"我 ...
国产机器人在制造业多场景应用中脱颖而出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1 15:41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8月全国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 增速高于全部规上工业3.4个百分点 [1] - 机器人减速器产量同比增长28.6% 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14.4% [1] - 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470台/万人 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1] 技术突破与应用拓展 - 光伏 动力电池 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智能制造装备取得群体性突破 [1] - 爬壁检测机器人突破不同材料表面吸附 壁面曲率自适应控制等世界领先技术 [3] - 机器人应用从传统工业场景拓展至风电叶片检测 新能源安全生产等新领域 [2] 产业链发展 - 伺服电机 减速器 控制器三大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显著加快 [4] - 雷赛智能第三代FM3系列无框电机转矩密度提升20% 实现超低齿槽转矩 [4] - 通过模块化开放平台构建产业生态 已吸引20余家零部件企业和8家系统集成商参与 [4] 企业动态 - 优必选获得2.5亿元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 创全球单笔合同纪录 Walker系列累计获近4亿元合同 [2] - 优必选客户覆盖比亚迪 吉利 顺丰等企业 工业人形机器人已进入全球多家工厂实训 [2] - 赛博格机器人通过技术授权方式吸引海外企业加入产业生态 [4] 政策支持 - 通过揭榜挂帅机制引才 系统部署核心技术攻关 [5] - 依托科技企业孵化器与首台套政策推动产学研用融合 [5] - 持续强化全产业链强链补链力度 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5]
恒瑞医疗自主研发产品迎来上市十周年纪念
证券日报网· 2025-09-21 10:44
产品里程碑与市场突破 - CalliSpheres可载药栓塞微球于2015年获批上市 填补国内载药微球领域空白[1] - 产品通过美国FDA和欧盟CE双重认证 进入全球数千家医院[1] - 累计治疗患者数以万计 覆盖国内数千家医院[2] 技术研发与知识产权 - 恒瑞医疗核心技术获美国专利商标局发明专利授权 系中国企业首次在全球载药微球技术底层工艺与核心材料领域构筑知识产权壁垒[2] - 产品打破本世纪初进口产品垄断格局 实现从技术跟跑到并跑的跨越[1] - 提供齐全粒径规格选择 适配中国患者病情特点[1][2]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产品代表中国高端医疗器械走向世界 成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跨越的缩影[1][2] - 显著提升先进抗癌技术可及性 推动TACE技术在基层医院普及下沉[2] - 单次治疗费用因国产化突破得以降低(原文未提供具体数据)[1]
中国高铁“走出去”,这扇“门”为何能征服40多国?
金融时报· 2025-09-21 02:5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少数能生产城轨和高铁门系统的企业之一 全球不超过5家 [1] - 公司产品出口至美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公司与中国中车合作 并与阿尔斯通 CAF TALGO等国际轨道车辆制造商开展合作 [1] - 公司轨道交通车门系统全球细分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 [1] - 公司在美国 法国 泰国 智利 巴西设立子公司构建全球服务网络 [1] 产品技术与安全标准 - 高铁车门需承受时速300公里下的极端气动载荷 [2] - 公司车门安全故障概率控制在10以下 达到百年一遇的超高安全等级 [4] - 公司地铁车门寿命标准达150万次 是汽车门15万次标准的10倍 [4] - 高标准基于材料选型 运动部件精度和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全方位打磨 [4] 中国标准制定与推广 - 公司深度参与2015年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研发和标准制定 [6] - 公司车门技术成为复兴号车门标准的原型蓝本 [6] - 早期为复兴号提供80%车门配套 目前仍保持每年超50%的供应份额 [6] - 公司公开核心技术及接口 功能 通信协议等标准 推动行业互联互通和部件互换 [6] - 公司标准应用于中老铁路160公里时速等级和雅万高铁350公里时速等级车门系统 [6] 全球影响与战略意义 - 公司产品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走向巴基斯坦 埃塞俄比亚 老挝等国 [1] - 公司技术成为中国高端制造的闪亮名片和走出去的重要技术支撑 [6][8] - 公司正从全球产业链参与者转变为引领者 推动全球产业升级 [8]
00后与老外争相打卡华强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0 15:07
记者丨李金萍 编辑丨孙超逸 下午3点,22岁的中国游客王丽举着手机,在华强北电子世界的灯光打卡点前调整角度,准备 拍摄下打卡华强北的第一张照片。 不远处,一名来自印度的采购商正用翻译机与商户砍价,他在该店铺一次性采购了六台无人机 设备。 每天,这样的场景,都在华强北上演。这片位于深圳福田的街区,正打造国际化"无界街区"。 图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这个曾以"中国电子第一街" 闻名的专业市场,正悄然完成一场身份转变,它不再只是商户与 采购商的交易场, 更成了以0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追逐潮流科技、外国人体验"中国智造" 的打 卡地标。 最新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华强北商圈日均客流量已达75万人次,同比增长50%;其 中外籍人士日均超过7000人次,同比翻番。 是什么让一个专业市场突破圈层,吸引两类看似毫无交集的群体争相到访? 一位在华强北经营多年的商家告诉记者,在华强北,不仅聚集着销售商户,还有一批消费电子 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他们可能上午完成图纸设计,下午即可打样,次日就能送工厂量产,高 效的创新节奏让商圈在电子小商品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 除了年轻群体,外国人也将华强北作为来深圳的必打卡点。 "来华强北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