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919大飞机
icon
搜索文档
新发展格局激发新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9-26 21:57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0年4月,中央财经委员会 第七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 5年多来,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中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 的发展之路。 内需主动力更加强劲 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我国一年有近50万亿元的消费、超过50万亿元的投资、超过20万亿元 的进口,是全球最具成长性、最具潜力的市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个优势,不断巩固和增强这个 优势,形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雄厚支撑。 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过去4年,我国经历了国际环境剧烈变化等多重困难挑 战冲击,但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均5.5%的增长速度,其中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6.4%。内需始 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没有强大的国内市场,就没有稳定向好的中国经济。"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袁达表示。 看消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通盘考虑内外部风险挑战,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 维护安全能力,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 ...
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今开幕“设计之都”15年来产业规模已超1.6万亿元 上海设计:全球认可的品质符号
解放日报· 2025-09-25 01:53
记者 李晔 再看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无不由设计引领。C919大飞 机、联影CT机,荣获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大奖,"爱达魔都"号已载客远航,智己、蔚来等不断推出新车 型,人形机器人不只是"体育生",还能看会说。 设计之于这座城市中每一个鲜活个体,是沁入生活点滴的幸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享誉全国 的"三转一响一咔嚓"(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和照相机),在巧思之下,已焕新为"时尚八 品",即服饰尚品、化妆美品、精致食品、运动优品、智能用品、生活佳品、工艺精品、数字潮品。如 国风包装的"霸王茶姬"、内藏"单瓶千亿活菌"技术积淀的太空舱潮货"菌小宝"、以锂电助力自行车形象 再出道的"凤凰"等。 还有自2020年起年年举办的"上海设计100+"评选,今年吸引17个国家、2600余件作品参与角逐。这 一全球竞赛,不仅成为新锐品牌孵化器,也渐渐被市民用作规划生活仪式感的指南,老凤祥、百雀羚、 之禾、晨光、思得乐等品牌产品高频出圈,转化成果已超2500亿元。 设计之于城市,在于城市品牌力,以及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提升。上海还江于民的浦江两岸45公里 滨水岸线、632米高堪称"竖起来的外滩" ...
中经评论:将创新势能转化为产业动能
中国经济网· 2025-09-24 02:01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 产业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 [6] - 2020年至2024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7.9%和8.7% 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升到34.6%和16.3% [6]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 高新技术企业超50万家较2020年增加83%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1.6% [7] 制造业发展成就 -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 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十四五"期间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30万亿元 [5] - 在航天航空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包括"嫦娥"落月、"天和"驻空、"北斗"组网和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 [5]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 具备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制造能力 [5]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 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6] - 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第10位 [6] - 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53.3% 较"十三五"末提高8.4个百分点 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7] 未来发展方向 - 需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7] - 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关键领域 对于实现新型工业化任务需要积极发展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7] - 仍需应对关键技术攻关、产业结构优化等挑战 解决产业非理性竞争问题 [7]
“空中丝路”愈加宽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2 03:25
中国国产商用飞机C919大飞机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的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沙阿机场作静态展示。 张纹综摄(新华社发) 中国无人驾驶"空中出租车"在卢旺达试飞;C909飞机在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等东盟国家投入运 营;吉隆坡国际机场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加强"双枢纽"合作;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与中国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喀什市之间开通客运新航线……近段时间,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成为外媒聚焦的热点。 多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朋友圈"持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一条互惠包容 的"空中丝路"正在拉近中国与共建国家的距离。 航空业往来日益紧密 空中桥梁推动机遇共享 航线织密、航班穿梭、运力增加……多家外媒关注到,空中丝绸之路正成为各国共享机遇、共谋发展、 共筑友谊的空中桥梁。 《中亚时报》报道称,吉尔吉斯斯坦国家民航局今年与中国民航局达成协议,开通一条飞往喀什的新航 线。这条航线作为空中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有利于加深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的经济和贸易联系,促进旅 游业发展,并为地区货运和客运创造新机遇。 "一条连接中国乌鲁木齐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堡的新航空货运航线已开通。"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阿拉 伯新闻》网站等外媒报道 ...
“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强国根基不断夯实——中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2 00:19
"'十四五'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在国新办日前举行的"高质量完 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阴和俊表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共 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涌现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 2.68%;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70%,在量 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 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同时,聚焦国家需求,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部署了纳米前沿、催化科学、物态调控等重点研发任 务,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问题。例如,基于信息超材料的新架构无线通信系统,为6G技术提供了前瞻性 的基础支撑;建立稀土资源的绿色高效采集、精选和冶炼理论,为稀土材料引领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纳 米限域催化理论用于煤炭、天然气的高效清洁转化,对中国能源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价值。 在人才队伍方面,中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由2021年的47.2万人年增长 ...
向新而行|科技赋能产业“新”
央视网· 2025-09-20 12:38
"我们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2024年,我国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 值较"十三五"未增长42%。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9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一个个生动案例、一组组亮眼数据,让世界看到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 速融合"的五年。 "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飞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首位""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向新而行,我国企业发 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更多专利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链"。 CCTV Com 中国新动力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等 图 片 由 A | 辅 助 生 成 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THE P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 課菲。 习 TITED 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 比"十三五"未增长73.8%,占GDP比重达 到10.4%。 央视网 (C(( 中国新闻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等 图 片 由 ...
拥有9个GDP万亿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打样未来城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0 06:01
记者丨柳宁馨 编辑丨李博 "早上从上海出发,开车一个半小时就到达嘉兴,随后赶去苏州开会,晚上回上海,一天就可以实现跨 城往返。今年嘉兴机场建成开通后,各地来往嘉兴更加方便,也会带来低空经济等科技产业的集 聚。"嘉兴恩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磊是低空经济领域的创业者,经常往来上海、嘉兴、苏州等城市。此前,张磊在苏州成立了苏州恩赫 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磁频谱领域的创业,后续为低空产业应用做配套。 如果乘坐高铁,张磊行程所需时间还会缩短,从上海出发到嘉兴仅需半小时,到苏州只要20多分钟。 交通日益紧密相连,产业趋于深度融合,长三角城市群在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未来全球经济的竞争,更多是城市群的竞争。 今年年初,以DeepSeek为代表的杭州科创企业出圈,中国的大模型企业创新影响波及全球。此外,越 来越多的外国人被"China Travel"种草,从上海的外滩观光,再到进阶版的苏州园林游,长三角城市群 的不少城市成为外国游客打卡点。 这些现象级爆发,对于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长三角来说,仅是一斑,但窥之可见全豹。 划"圈"进"群" 在卫星拍摄的我国城市灯光夜景图上,以上海为核心 ...
人民财评: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联动
人民网· 2025-09-20 00:57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1] -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2024年达到6.8万亿元[1] 企业创新能力 - 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2]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 524家中国大陆企业进入全球工业研发投入2000强 占上榜企业比重26.2% 较2020年增加4.8个百分点[2] - 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万家 较2020年增加83%[2] 产业结构优化 - "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 创新驱动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态势明显[2] - 航天产业链协同发展带动上下游材料 电子 机械等领域技术突破[3] - C919大飞机商业飞行推动航空工业体系完善 带动航空材料 航空发动机等关键领域创新升级[3]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 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第一[3] - 基础研究与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显著进步 科技成果惠及农业 健康 环保等领域[3] - 科技体制改革深化 "揭榜挂帅"等模式与人才 金融政策释放创新活力[3] 重大科技成果 - "天宫"空间站常态化运营推动航天产业链协同发展[3] - "嫦娥六号"月背采样返回促进深空探测技术产业化 催生航天器研制 深空探测装备制造等新产业增长点[3] - 实现关键技术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 构建科技创新突破—产业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培育的良性循环[3]
世界级长三角城市群 如何为未来城市打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9:51
"早上从上海出发,开车一个半小时就到达嘉兴,随后赶去苏州开会,晚上回上海,一天就可以实现跨 城往返。今年嘉兴机场建成开通后,各地来往嘉兴更加方便,也会带来低空经济等科技产业的集 聚。"嘉兴恩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磊是低空经济领域的创业者,经常往来上海、嘉兴、苏州等城市。此前,张磊在苏州成立了苏州恩赫 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磁频谱领域的创业,后续为低空产业应用做配套。 如果乘坐高铁,张磊行程所需时间还会缩短,从上海出发到嘉兴仅需半小时,到苏州只要20多分钟。 交通日益紧密相连,产业趋于深度融合,长三角城市群在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未来全球经济的竞争,更多是城市群的竞争。 近期发布的《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打造 世界级城市群。今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 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的长三角,是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排头兵。 世界级城市群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法国地理经济学家戈特曼在1976年定义了世界六大城市群,以上海为 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被列入其中,也是唯一代表发展中国 ...
世界级长三角城市群,如何为未来城市打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2:4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柳宁馨 杭州报道 "早上从上海出发,开车一个半小时就到达嘉兴,随后赶去苏州开会,晚上回上海,一天就可以实现跨 城往返。今年嘉兴机场建成开通后,各地来往嘉兴更加方便,也会带来低空经济等科技产业的集 聚。"嘉兴恩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磊是低空经济领域的创业者,经常往来上海、嘉兴、苏州等城市。此前,张磊在苏州成立了苏州恩赫 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磁频谱领域的创业,后续为低空产业应用做配套。 如果乘坐高铁,张磊行程所需时间还会缩短,从上海出发到嘉兴仅需半小时,到苏州只要20多分钟。 交通日益紧密相连,产业趋于深度融合,长三角城市群在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未来全球经济的竞争,更多是城市群的竞争。 近期发布的《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打造 世界级城市群。今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 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的长三角,是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排头兵。 世界级城市群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法国地理经济学家戈特曼在1976年定义了世界六大城市群,以上海为 中心的长三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