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深度观察丨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什么
人民日报· 2025-09-03 05:49
政策支持力度 -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约8400个设备更新项目 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 [1] - 工业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支持力度最高达总投资15% 用能设备最高达20% [3][4] - 中央财政对设备更新相关银行贷款本金贴息1.5个百分点 新能源公交车每车平均补贴8万元 [4]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总额度达8000亿元 [4] - 江苏"交运贷"项目累计放款67.83亿元 贴息7000余万元 [5] 企业实施案例 - 河北沧州货车车队通过国补实现单车更新节省近10万元 累计更新5辆货车 [3] - 美的制冷设备公司获得6000万元补贴 支持比例达15% [3] - 鞍钢凌钢焦化公司获1.8亿元补助资金 贷款贴息后利率从2.6%降至1.1% [8] - 绵阳富临精工投入2.4亿元升级130多台设备 生产效率提高10% 年节约成本2000万元 [10] - 博山华成锻压投入5000多万元购置42台加工中心设备 [10] 产业转型升级成效 - 2024年全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量超2000万台(套) [9] - 2024年1-7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2%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 [9] - 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5.4%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7.7% [10] - 福地新材料公司打造5G全连接工厂 所在高新区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面超80% [10] 绿色低碳转型 - 国家电网完成24万余台变压器能效提升改造 在运2级能效及以上变压器占比提升至10% [13] - 全国累计淘汰更新国三及以下和国四标准柴油货车26万余辆 [13] - 报废更新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6.85万辆(套) [13] - 支持新建新能源船舶和报废更新老旧船舶约9800艘 [13] - 淘汰更新铁路内燃机车450余辆 [13] 民生领域应用 - 2024年国补资金投入62亿元支持更新4.1万部住宅老旧电梯 惠及居民近170万户 [14] - 截至2025年2月全国已开工更新电梯3.6万部 [14] - 安徽界首完成95千米配水管网升级改造 [15] 配套体系建设 - 再制造产业年产值近2000亿元 企业约3000家 从业人员约10万人 [17] - 盾构机、汽车变速箱等核心产品再制造率提升至65%以上 [17] - 新源劲吾公司光伏组件回收率达90%以上 [17] - 工业领域72项国家标准完成制修订 34项能耗强制性标准实现年节能2452万吨标准煤 [18] - 华电芜湖发电公司机组改造后调节负荷变化能力提升50% [18]
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什么,产生了哪些成效?
国际金融报· 2025-09-03 05:36
政策支持力度 -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投资补助资金已支持约8400个项目 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10] - 工业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支持力度最高可达总投资的15% 用能设备最高可达20%[13] - 中央财政对符合条件经营主体设备更新相关银行贷款本金贴息1.5个百分点 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每辆车平均补贴8万元[13] 企业案例与成效 - 河北沧州胜达汽车运输队通过国补政策 单车更新节省近10万元 其中旧车拆解补贴4.5万元 新车购置补贴5万元[1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获得设备更新补贴6000万元 支持比例达15% 同时享受研发设备加计扣除政策[12] - 鞍钢集团凌钢焦化分公司焦炉改造项目投资30.2亿元 获得1.8亿元补助资金 贷款贴息后利率从2.6%降至1.1%[17] 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 - 2024年全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量超过2000万台(套) 1-7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2%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3.6个百分点[18] - 全国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5.4%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7.7%[20] - 国家电网累计完成24万余台变压器能效提升改造 在运2级能效及以上变压器占比提升至10%[22] 民生领域应用 - 2024年国补资金投入62亿元 支持各地更新4.1万部住宅老旧电梯 惠及居民近170万户[23] - 安徽界首市开展95千米配水管网升级改造 解决城乡供水管网老化及水压不足问题[24] 回收循环与标准建设 - 中国再制造产业年产值近2000亿元 企业约3000家 从业人员约10万人 核心产品再制造率提升至65%以上[27] - 工业和信息化部完成7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 用能领域发布34项能耗限额和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 实现年节能2452万吨标准煤[28]
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什么(深度观察)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04:44
政策支持力度 -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投资补助资金已支持约8400个项目 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 [10] - 工业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支持力度最高可达总投资的15% 用能设备最高可达20% [13] - 中央财政对符合条件经营主体设备更新相关银行贷款本金贴息1.5个百分点 [13] - 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每辆车平均补贴8万元 [13]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总额度达8000亿元 [13] 企业案例与成效 - 河北沧州胜达汽车运输队通过旧车拆解补贴4.5万元和新车购置补贴5万元 合计节省近10万元 [1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获得6000万元补贴 支持比例达15% [12] - 鞍钢集团凌钢焦化分公司焦炉改造项目投资30.2亿元 获得1.8亿元补助资金 贷款贴息后利率从2.6%降至1.1% [17] - 四川绵阳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投入2.4亿元更新设备 生产效率提高10% 年节约成本2000万元 [19] - 山东博山华成锻压有限公司投入5000多万元购置42台加工中心设备 自动化制造能力显著提升 [20] 行业数据与影响 - 2024年全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量超过2000万台(套) [18] - 2024年1至7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2% 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3.6个百分点 [18] - 全国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5.4%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7.7% [20] - 国家电网累计完成24万余台变压器能效提升改造 在运2级能效及以上变压器占比提升至10% [22] - 全国累计淘汰更新国三及以下和国四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26万余辆 报废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6.85万辆(套) [22] 民生领域应用 - 2024年国补资金投入62亿元支持各地对4.1万部住宅老旧电梯实施更新 惠及居民近170万户 [23] - 供水 供热 供气 污水处理 环卫等民生领域被纳入设备更新范畴 [23] - 安徽界首对95千米配水管网进行升级改造 解决管网老化与水压不足问题 [24] 配套产业与标准 - 中国再制造产业年产值增至近2000亿元 企业约3000家 从业人员约10万人 [27] - 盾构机 汽车变速箱等核心产品再制造率提升至65%以上 [27] - 工业和信息化部梳理72项国家标准纳入制修订计划 已完成标准起草和制修订工作 [28] - 发布《炼化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1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 实现年节能收益2452万吨标准煤 [28]
【聚焦】连续七年上榜全球工业涂料品牌20强,湘江涂料为啥这么稳?
搜狐财经· 2025-09-03 01:50
全球工业涂料市场格局 - 全球工业涂料品牌榜单累计销售收入539.394亿美元 占全球市场份额51.60% [1] - 前十强品牌销售收入440.68亿美元 较上年减少29.89亿美元 全球市场份额占比42.17% 较上年下降1.89个百分点 [1] - 榜单入围门槛为2.60亿美元 市场集中度仍较低 [1] 湘江涂料全球排名与规模 - 以5.307亿美元销售收入位列全球工业涂料品牌第16位 市占率0.51% 排名连续七年未变 [1] - 连续七年蝉联全球工业涂料20强及中国品牌第一 [1] - 全球涂料企业100强第29位 亚太涂料50强第10位 中国涂料企业100强第8位 [4] - 集团拥有4大生产基地 员工2000余人 占地面积66.6万平方米 年产能50万吨 [4] 细分领域市场地位 - 汽车涂料以4.452亿美元销售收入位列全球第8 唯一进入全球前十的中国品牌 [5] - 工业涂料稳居全球前20强 中国品牌第一 [5] - 业务覆盖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石化电力等国民经济各领域 [4][10] 技术创新体系 - 设立国家级耐老化测试实验室、博士后科研站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 - 2024年改造建成汽车涂料研究院 推出新能源汽车专用高定向色漆体系及高耐擦伤清漆 [5] - 2025年与中石化联合成立高性能防腐涂料研发中心 开展能源储罐涂装技术攻关 [7] - 开发环保快干聚脲防腐涂料 解决行业十余年痛点 产品达世界先进水平 [8] 核心技术突破 - 突破高耐候粉末工程机械涂料技术 解决边角锈蚀问题延长设备寿命 [7] - 高性能金属效应铝颜料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7] - 开发低胺值高泳透力环氧树脂等4个新产品及10项新工艺 [7] - 获得高外观低VOC、低温固化、自清洁涂料等绿色技术成果 [8] 产品应用与客户覆盖 - 工程机械涂料服务中联重科、徐工集团、山河智能等龙头企业 [9] - 2024年推出25支汽车涂料新产品 获上汽大众、东风日产、奔驰及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采用 [10] - 为长沙香炉洲大桥、长株潭城际铁路等基建项目提供防腐解决方案 [10] - 服务大唐电力、国家电网、中石化等能源企业提供高性能工业涂料 [10] 智能化制造升级 - 构建全链条智能生产体系 实现自动配料、灌装及贴标 [14] - 2024年投运智能化生产控制中心 实现生产计划完成率100% 安全生产零事故 [14] - 数智化系统使部分基地综合能耗下降30% 人员效率提升45% [14] 绿色制造体系 - 2016年"年产18万吨涂料6万吨树脂项目"入选国家绿色制造集成项目 [15] - 2018年湘江关西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认定 2020年湘江科技再获此认定 [15] - 15款产品包括阴极电泳涂料、净味内墙漆等获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认证 [15] - 主导参与20余项绿色标准制定 涵盖水性建筑涂料、阴极电泳涂料等领域 [16]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垂直农场行业优势、行业政策、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企业及发展趋势分析:垂直农场符合绿色发展理念,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03 01:28
行业定义及优势 - 垂直农场是一种通过循环农业系统减少土地污染和水资源浪费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符合绿色发展理念[2] - 核心原理在于独特的空间利用方式和资源优化能力,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密度种植,缓解耕地缩减问题[2] - 采用先进无土栽培技术实现水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应对水资源匮乏挑战[2] 行业发展现状 - 通过人工技术控制生长环境实现全年不间断生产,用极少土地为城市提供数量可观、供应稳定的农产品[4] - 2020年中国垂直农场市场规模达42.6亿元,预计2026年将增长至128.4亿元,2020-2026年复合增长率达24.6%[1][7] -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耕地面积缩小和城市人口资源问题加剧,垂直农场实施步伐加快[1][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LED照明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空调系统、生长支架、栽培工具、农用化工品及种子等资材供应[7] - 中游为大型垂直农场公司和解决方案提供者[7] - 下游包括大型商超品牌、餐饮服务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和军队部门等终端消费群体[7] 行业政策环境 - 国家发布一系列政策支持智慧农业发展,为垂直农场等新农业模式提供良好发展环境[9] -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其发展直接关系十几亿人温饱和其他产业进度[9]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垂直农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中国垂直农场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迅猛[11] - 主要参与企业包括中科三安、能投农众、京鹍科技、水木九天、爱勒康、爱盛生物科技、运河惠农科技等[1][11] - 中科三安专注光生物学应用和室内农业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为复杂室内农业提供解决方案[13] - 京鹍科技拥有专业温室装备制造工厂,在设计创新和研发方面具有竞争优势[15] 行业发展趋势 - 未来农业将向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转型[17] - 预计到2050年全球超过80%人口居住在城市,粮食问题将成为全球关注焦点[17] - 室内垂直农场成为解决未来粮食问题的新途径,推动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城市农业发展[17]
“金山银山”是这样炼成的(解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③)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3 00:30
如何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多年来,中国探索出了三条路径——护绿换金、聚绿成金、借绿生 金。 碧水映蓝天,青山伴白云。这样的诗意画卷,不仅是生活的美好环境,更是发展的宝贵财富。 如何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多年来,中国探索出了三条路径,无论是通过守护绿水青山直接换取 经济回报的"护绿换金",还是将生态要素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聚绿成金",抑或是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机制的"借绿生金",都在书写着生态与经济共赢的精彩故事。 "护绿换金",说的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通过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等方式直接获得经济回报,对应的转 化模式是生态补偿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守护和增加绿水青山即创造财富。 碳交易市场也日渐成为"借绿生金"的新渠道,截至2025年8月22日,强制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超6.8亿 吨,成交额达474.1亿元;自愿碳市场累计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249万吨,成交额达2.1亿元。云南、青海 等地的碳汇项目通过出售碳排放额度,将森林、湿地的固碳能力转化为真金白银。 "护绿换金"的案例不在少数。赤田水库是海南三亚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其中89%水资源来源于保亭黎 族苗族自治县。2021年,海南省出台《赤田水库流域生态补偿 ...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投资补助资金带动总投资超一万亿元 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什么
人民日报· 2025-09-02 23:42
政策支持力度 -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投资补助资金覆盖约8400个项目 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 [1] - 工业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支持力度最高达总投资15% 用能设备最高支持20% [3][4] - 中央财政对设备更新相关银行贷款本金贴息1.5个百分点 新能源公交车每车平均补贴8万元 [4]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总额度达8000亿元 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中央承担比例分别为85%/90%/95% [4] 企业实践案例 - 河北沧州货车车队通过国补实现单车更新节省近10万元 包含旧车拆解补贴4.5万元和新车购置补贴5万元 [3] - 广东美的制冷获6000万元补贴 支持比例达15% 同时享受研发设备加计扣除政策 [3] - 江苏省港口集团通过"交运贷"获得6.94亿元贷款 享受贴息270.3万元 融资成本大幅降低 [5] - 鞍钢凌钢焦化公司获1.8亿元补助资金 贷款贴息后利率从2.6%降至1.1% [8] 产业转型升级成效 - 2024年全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量超2000万台(套) 1-7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2% [9] - 富临精工通过2.4亿元设备更新实现生产效率提升10% 年节约成本2000万元 [10] - 全国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5.4%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7.7% [10] - 博山华成锻压投入5000万元购置42台加工中心 福地新材料打造5G全连接工厂 [10] 绿色低碳转型 - 国家电网完成24万余台变压器能效改造 2级能效及以上占比提升至10% [13] - 全国淘汰国三及以下和国四标准柴油货车26万余辆 更新新能源公交车及电池6.85万辆(套) [13] - 凌钢焦化配套建设焦炉煤气制LNG联产氢气项目 年转化1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 [8] - 新源劲吾实现光伏组件回收率达90%以上 再制造产业年产值近2000亿元 [17] 民生领域应用 - 住建部投入62亿元国补资金支持更新4.1万部住宅电梯 惠及居民近170万户 [14] - 安徽界首完成95千米配水管网改造 解决城乡供水稳定性问题 [15] - 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环卫等民生设施被纳入设备更新范畴 [14] 标准与技术创新 - 工信部完成7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 编制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 [18] - 发布34项能耗限额和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 实现年节能2452万吨标准煤 [18] - 华电芜湖发电机组经智能改造后调节负荷能力提升50% [18]
红色土地上正在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中国环境报· 2025-09-02 23:21
革命老区生态转型 - 多数革命老区生态资源丰富但生态系统敏感脆弱 存在水土流失严重 矿山裸露 地表塌陷 地下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堆积等问题 [1] - 福建长汀通过20多年系统治理实现从山光水浊到绿富美转变 治理经验入选联合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2] - 浙江长兴县煤山镇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 山西阳泉废弃矿山变为沃野良田和葱郁林海 [2]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 - 山西吕梁围绕煤炭焦化传统产业打造完整产业链和跨产业循环体系 利用焦化副产品发展氢能 依托铝土资源延伸高端制造产业链 [3] - 河北涉县发展高端结构钢产业集群 邯钢新厂区实现从物料运输到产品出厂全流程绿色化 [3] - 宁夏盐池在盐碱地实现海蟹 南美白对虾和螺旋藻规模化养殖 打造品牌价值超130亿元的盐池滩羊 [3] - 河南光山县发展油茶产业 油茶果可榨取高端茶油并制成化妆品 洗发水等衍生品 [3] 生态农业与旅游融合 - 长汀坚持水土治理与发展生态产业结合 鼓励种植杨梅甜橙等经济作物 发展休闲农业和旅游观光新业态 [2] - 革命老区利用VR/AR 沉浸式剧场 剧本杀等科技手段开发红色文化资源 增强互动性和体验感 [4] - 将红色文化与生态资源结合 发展生态旅游 康养度假和研学体验 实现红绿交融 [4]
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持续“上新”
证券日报· 2025-09-02 16:27
发行计划与规模 - 海南省政府计划于2025年9月在香港发行不超过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期限包括3年期(可持续发展债券)、5年期(蓝色债券)和10年期(航天主题债券)[1] - 深圳市计划近期赴澳门、香港发行合计不超过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期限初定为2年期、3年期、5年期和10年期[1] - 广东省政府于8月26日在澳门成功发行25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这是广东省连续第五年在澳门发行离岸债[1] 发行历史与创新 - 海南已连续三年(2022年至2024年)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2025年将是第四次赴港发债,并首次发行航天主题债券[1] - 广东、海南等地的离岸发债实践被视为地方政府融资机制的创新突破[4] 资金投向与战略重点 - 海南本次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海洋保护、民生保障以及航天领域相关重点科研和基础设施项目,聚焦“向种图强、向海图强、向天图强、向数图强、向绿图强”[2] - 深圳拟发行债券中,应对气候变化主题绿色债券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向清洁交通等项目;大湾区主题可持续发展债券资金将投向清洁交通、水治理等项目;社会责任债券资金将投向医疗卫生、教育、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等项目[3] - 债券投向体现了聚焦重点领域、注重生态环保、关注民生保障等特点,聚焦以绿色低碳为主的新兴产业以及教育、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公益事业领域[4]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上述举措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战略举措,体现了内地与港澳金融市场的深度融合[2] - 这扩展了地方政府的融资空间和渠道,有助于提升地方融资能力、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并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扩大人民币计价债券在国际债市的占比[2] - 为地方政府开辟了新的融资途径,有助于满足地方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同时推动人民币债券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2] - 债券投向符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具有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和回款机制,因此债券具备较强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收益性,能够有效吸引国际资本[4]
中国与上合组织两大合作平台在天津成立
中国新闻网· 2025-09-02 15:25
中新社天津9月2日电(周亚强江莹)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平台与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 济合作平台2日在天津揭牌成立,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在绿色发展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务 实合作。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平台致力于构建涵盖政府部门、工商业协会、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 参与的绿色产业合作机制。该平台将通过促进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间产业政策交流,加强产业项目合 作,推进先进绿色技术研发应用协作,强化绿色发展资源信息和成果共享,助力上合组织国家携手生态 文明建设,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智慧与方案。 天津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天津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绿色产业合作基础能力建设,打造城市绿色低 碳发展模式的实体样板,并以最优环境和最实举措支持数字经济合作。(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合作平台聚焦服务中国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上合组织国家数字合作与区域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国际合作。该平台将积极推进上 合组织国家数字基础设施"硬联通"、数据规则标准"软联通"、数字经济人才"心联通",面向上合组织国 家务实推动一批标志性工程和惠民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