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工程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能建连续22年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
新华网· 2025-09-19 01:29
公司业务与技术展示 - 公司展厅以绿能链世界 数智创未来为主题 通过图文 沙盘 视频等手段展示大型水电 清洁煤电 压缩空气储能 绿色氢氨醇等国际领先技术以及能源大数据平台 交能融合智慧管理平台等数字化解决方案 [1] - 公司正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 聚焦30·60系统解决方案为中心 综合储能 一体化氢能为两个支撑点 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1] 储能领域成就 - 公司全力担当新型储能工程业务主力军和科技创新高地 其新型储能原创技术策源地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第二批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布局 [1] - 投资建设的湖北应城能储一号全球首座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示范工程实现全容量并网 创造了单机功率 储能规模 转换效率等世界纪录 [1] 氢能领域布局 - 公司系统构建覆盖绿氢绿氨绿醇绿油的一体化产业生态 全面打通氢能制 储 运 加 用 研全产业链 形成一体化氢能解决方案 [2] - 投资建设的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吉林松原项目突破绿电直供多稳态柔性合成氨等3项世界领先技术 入选国家能源局第一批绿色液体燃料试点项目 年内即将投运 [2] - 公司完成20余项省市级氢能产业规划 具备电解水制氢系统成套设备供货能力 [2]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 公司深度参与国际产能合作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积极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 [2] - 在东盟各国设立77个机构 在建项目合同额约900亿元 [2] 工程建设与行业贡献 - 公司深度参与三峡工程 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 东数西算 第三代核电等一系列世纪工程建设 [3] - 完成我国90%以上的电力规划咨询评审和行业标准制定 完成90%以上的国内特 超高压输变电 火电与核电常规岛设计 [3] - 完成70%以上的火电 50%以上的大型水电建设 30%以上的新能源工程设计建设任务 创造多项世界第一 [3] - 在水利水电 火力发电 核电常规岛 新型储能 绿色氢氨醇 光热发电 特高压设计建设等领域拥有国际领先技术 荣获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3]
中油工程与中油资本深化产融结合 共探能源行业协同发展新路径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1 12:38
核心事件 - 中国石油集团旗下中油工程与中油资本于9月11日举办深化产融结合对接会 围绕产融协同 市值管理 能源主业服务等议题达成多项合作共识 [1] - 双方旨在通过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为能源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 合作基础与优势 - 中油工程在能源工程建设领域拥有丰富产业应用场景和项目实践经验 [1] - 中油资本具备专业金融服务能力和资源整合优势 [1] - 双方优势互补 将共同探索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 [1] 合作方向与重点领域 - 围绕重大能源工程项目开展深度合作 加大对绿色炼化 新能源工程等项目金融支持力度 [1] - 中油工程将借助中油资本金融产品与服务优化资金结构 降低融资成本 增强项目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 - 中油资本将通过创新金融工具提升服务质效 为能源工程领域提供坚实保障 [2] 合作机制与长期目标 - 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 推进产融结合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拓展 [2] - 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能源产业产融协同示范模式 [2] - 为中国石油集团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贡献力量 支撑能源产业转型升级 [2]
中国能建大宗交易成交198.37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14:39
大宗交易情况 - 9月10日大宗交易成交量83.00万股 成交金额198.37万元 成交价2.39元与收盘价持平[2] - 买方营业部为国泰海通证券深圳福华三路证券营业部 卖方为中国国际金融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证券营业部[2] - 近3个月累计发生4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779.36万元[2] 股价及资金表现 - 当日收盘价2.39元平盘报收 日换手率0.59% 成交额4.57亿元[2] - 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1344.02万元 近5日累计下跌0.42%[2] - 近5日资金合计净流入726.81万元[2] 融资余额变化 - 最新融资余额14.02亿元 近5日减少2520.05万元 降幅1.77%[3] 机构评级情况 - 近5日有1家机构给予评级 中信建投证券9月4日研报预计目标价3.07元[3]
惠博普: 关于重大仲裁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1 10:19
仲裁案件基本情况 - 北京仲裁委员会于2025年8月1日受理中能建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提起的仲裁申请 案件编号为(2025)京仲案字第06846号 [1] - 仲裁争议源于双方2022年7月15日签订的《墨西哥莱多天然气发电厂项目委托实施合同》 [1] - 被申请人为华油惠博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为中能建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 仲裁请求及财产保全 - 申请人要求公司赔偿损失及承担项目超支成本 总金额26,326,498.06美元 [2] - 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已发出(2025)京04执保136号文书对公司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2] - 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 实际冻结资金2,017.15万元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0.87% [2]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已组建专业工作小组并委托北京市通商律师事务所作为法律顾问 [2] - 公司认为仲裁请求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 决定提起反请求要求中能建赔偿违约损失 [2][3] - 公司表示被冻结账户未对正常经营活动造成实质性影响 [2] 其他诉讼仲裁事项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近12个月内有16项未披露的小额诉讼仲裁 涉及总金额1,906.43万元 [3] - 小额诉讼仲裁金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0.82% [3][4] - 除已披露事项外 公司确认不存在其他应披露未披露的诉讼仲裁事项 [4] 项目背景 - 墨西哥莱多天然气发电厂项目通过信托模式开展 公司与联合体作为总包方签署总价交钥匙工程合同(主合同) [1] - 公司通过招标程序选择中能建作为主要合作伙伴 委托其实施主合同项下建设工作 [1]
中国能源建设(03996)发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利润28.02亿元 同比增加0.72%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5:14
财务业绩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20.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02亿元,同比增长0.72% [1] - 基本每股收益0.063元 [1] 勘测设计及咨询业务 - 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国内外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及电网项目的勘测设计服务 [1] - 涵盖电力产业政策咨询及电力项目测试、评估和监理服务 [1] - 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0.98亿元,同比增长16.46% [1] 工程建设业务 - 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中国及海外工程项目建设服务 [1] - 2025年上半年部分重点工程项目处于建设高峰期 [1] - 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19.96亿元,同比增长10.31% [1]
中国能建储气技术创五项世界纪录,突破18兆帕最高压力
中国电力报· 2025-08-19 07:47
技术突破 - 公司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大人工硐室储气原位试验平台突破18兆帕世界最高压力等级 [1] - 技术验证同步创下硐室规模、压力、压差、气体损失率、稳定性五项世界纪录 [1] - 攻克人工硐室型高压力、多介质、长周期气体存储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世界难题 [1] 行业影响 - 技术突破标志着公司在能源存储领域的成套技术验证成功 [1] - 该成果被喻为成功登顶"科技珠峰" 凸显行业技术标杆地位 [1]
中国能建20250724
2025-07-25 00:52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中国能建、科比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中国电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交集团)、隧道股份、易普力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公司整体情况**:中国能建成立于2014年,2015年在港股上市,2021年通过发行股份吸收合并葛洲坝集团实现A股上市,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中国能建集团直接持股45.2%,中国能电集团为控股股东[3] - **业务布局与营收**:业务涵盖传统能源、新能源建设施工等多领域,2024年营收4367亿元,同比增长7.6%,工程建设业务占比84%,投资运营占比8.4%,工业制造占比7.4%,勘察设计和咨询占比4.8%[2][4][5] - **工程建设业务**:是核心主业,2024年收入3668亿元,同比增长7%,新签合同额1.28万亿元,同比增长6.4%,新能源占比44%,传统能源占比25%,城市建设占比18%,综合交通占比2%[2][6] - **传统能源领域优势**:承担国内70%以上火电工程建设,水电领域市场份额超30%,大型水电项目超50%,核电常规岛勘察设计领域达90%,工程建设超60%,2024年新签合同额3130亿元,同比增长57.6%[2][7] - **新能源发电投资运营业务**:是近两年大力发展业务,2024年底发电竞控装机容量1814万千瓦,目标2025年底完成20GW装机规模,已实现15.2GW并网装机容量[2][9] - **设计咨询与工业制造业务**:2024年设计咨询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8.6%,新签合同197亿元,同比降8个百分点,毛利率35%-40%;工业制造中水泥熟料和混凝土产量增,砂石骨料产量降,民爆领域通过易普力操作,持有43%股份[10] - **房地产业务**:子公司有一级开发资质,聚焦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经营商办及文旅资产,2024年销售规模167亿元,截至去年底可售面积约125万平方米[11] - **定增计划**:2022年筹划,额度150亿元,2024年6月下调至90亿元,2025年6月获证监局批复[12][13] - **未来盈利预测**:预计设计咨询与工程建设业务收入增速放缓,投资运营业务高增速,工业制造伴随基建投资复苏增长;2025年工程建设和工业制造盈利能力或有压力,后续修复,未来三年收入增速3%-4%,综合毛利率平稳提升[14] - **估值情况**:整体PE估值相对较高,因新能源投资运营板块估值高及近期股价上涨,未来投资运营业务收入占比和盈利空间有望提升[15] - **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情况**:新签合同额7754亿元,同比增长5%,工程建设板块同比增长9%,传统能源下降10%,新能源增长13%,城市建设增长33%,设计咨询增长52%,工业制造下降64.5%[17] - **雅砻江工程影响**:总投资额约1.2万亿元,建设周期超10年,每年带动基建投资超千亿元,中国能建全周期参与,订单有保障,旗下相关业务可承接订单[4][18] - **雅砻江工程推荐标的**:中国电建和中国能建,在高原水电等技术全球领先;中交集团及隧道股份,在交通隧道基建等领域有优势[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我国2023 - 2024年新增发电设备容量均超3.5亿千瓦,得益于风光发电装机容量大幅提升[9] - 2024年中国能建房地产业务自2022年以来销售规模下降[11]
中国能建: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推进情况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4 19:25
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培育 - 公司系统打造"四新"能建,推动"四大转型",2024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均创历史同期新高[1] - 首创伞梯式千米高空风能发电技术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推进安徽绩溪世界首个兆瓦级示范项目[2] - 建成哈密50MW塔式光热发电站、玉门100MW熔盐线性菲涅尔光热电站,主编发布首部光热IEC国际标准[2] - 2025年一季度末新能源控股并网项目装机容量1550.85万千瓦,累计获取开发指标7249.47万千瓦[2] - 湖北应城30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2025年1月全容量并网,吉林松原绿色氢氨醇产业园拟2025年底投产[2] 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成果 - 甘肃庆阳"东数西算"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零碳大数据产业园A1数据楼2024年12月投产[3] - 2025年2月确立155个"人工智能+"业务场景建设任务,包括财务数据分析与预警、供应链智能管理等[3] - 创新研发BEST小机、汽电双驱等核心技术,推动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5] - 5年累计授权专利11000余项,获批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5][6] - 甘肃酒泉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完成工程建设,厦门电化学储能电池项目启动施工[5] 财务表现与股东回报 - 2025年一季度新签合同额3888.96亿元(同比+5.75%),营业收入1003.71亿元(同比+3.05%),归母净利润16.12亿元(同比+8.83%)[4] - 2024年现金分红16.13亿元(同比+48.80%),分红比例提升至归母净利润的20%(较2023年+5.76个百分点)[4] - 实施"五大专项行动"改善经营质效,加强亏损治理和"两金"压降[4]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2024年召开董事会14次决策议案99项,组织董事调研6次[8] - 修订独立董事相关制度3项,新订子企业董事会管理制度4项[8] - 2024年至今召开业绩说明会4次,参加券商策略会16场[6] - 2025年2月开展机构集中路演,3月组织算力专题反向路演[7] - 信披工作连续3年获上交所A级评价,2024年获新财富A+H股最佳IR港股公司等荣誉[7] 战略布局与行业地位 - 创新提出能源网、交通网等"八网"融合理念,建成山东枣菏高速全国首个全路域交能融合示范项目[3] - 无锡洗砚湖生态科技城、能建大厦二期近零碳建筑项目稳步推进[3] - 控股股东2024-2025年合计增持金额3.5亿元[9] - 2025年3月通过《市值管理办法》,建立全链条管理框架[9]
中国能源建设(03996):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经营稳健,新能源业务快速增长
光大证券· 2025-05-06 06: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4年年报及25年一季报,24年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6%、5.1%、 - 8.9%,25Q1同比分别增长3.0%、8.8%、24.0% [4] - 新能源业务快速增长,业务结构持续优化,24年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营收同比增13.9%,控股并网项目装机容量同比增59.7% [5] - 25Q1毛利率有所改善,24年毛利率和净利率下降,25Q1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提升 [6] - 新签合同快速增长,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订单持续高增,24年新签合同额同比增9.8%,25Q1同比增5.8% [7] - 加强清收,现金流持续改善,24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入增加,25Q1经营性现金净流出减少 [8] - 考虑“136号文”影响,下调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7年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总股本416.91亿股,总市值859.45亿港元,一年最低/最高股价0.90/1.10港元,近3月换手率34.40% [1] 收益表现 - 1M相对收益 - 3.66%,绝对收益1.38%;3M相对收益 - 0.25%,绝对收益 - 0.90%;1Y相对收益 - 1.73%,绝对收益1.35% [3] 业务情况 - 24年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营收1397.6亿元,同比增13.9%;工程建设、投资运营业务、工业制造、勘测设计及咨询营收分别为3668.2、361.3、322.2、20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22.8%、 - 4.5%、8.6%;境内/境外业务营收3805.7/56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0.03% [5] 财务指标 - 24年毛利率/净利率为12.4%/2.7%,同比 - 0.23/-0.06pcts;25Q1毛利率/净利率为11.2%/2.6%,同比 + 0.47/+0.19pcts [6] - 24年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为0.5%/3.4%/1.2%/3.2%,同比 + 0.08/-0.24/+0.08/持平pcts;25Q1为0.5%/3.8%/1.4%/2.1%,同比 + 0.01/+0.01/持平/+0.46pcts [8] 合同情况 - 24年新签合同额14088.8亿元,同比增9.8%,其中工程建设、勘测设计及咨询、工业制造新签合同同比分别增长6.4%、 - 8.1%、134.5%;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工程建设、勘测设计及咨询新签合同同比分别增长5.0%、44.1%;境内/境外新签合同同比分别增长8.4%、14.6% [7] - 25Q1新签合同额3889.0亿元,同比增5.8%,其中工程建设、勘测设计及咨询、工业制造新签合同同比分别增长15.5%、41.4%、 - 79.8%;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工程建设、勘测设计及咨询新签合同同比分别增长20.0%、53.0%;境内/境外新签合同同比分别增长4.2%、10.5% [7] 现金流情况 - 24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10.3亿元,较上年同期多流入15.4亿元;25Q1经营性现金净流出145.1亿元,较上年同期少流出16.8亿元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06,032|436,713|462,538|490,627|520,008| |营业收入增长率|10.82%|7.56%|5.91%|6.07%|5.9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7,986|8,396|9,053|9,630|10,107|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26%|5.13%|7.83%|6.37%|4.94%| |EPS(元)|0.19|0.20|0.22|0.23|0.24|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7.23%|7.24%|7.30%|7.27%|7.14%| |P/E|4.7|4.5|4.2|3.9|3.8| |P/B|0.8|0.8|0.7|0.7|0.6| [9] 财务报表预测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对2023 - 2027年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 [11][12] 主要指标 - 盈利能力:毛利率、EBITDA率等指标在2023 - 2027年有相应变化 [13] -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指标在2023 - 2027年有相应变化 [13] - 费用率: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及所得税率在2023 - 2027年有相应变化 [14] - 每股指标:每股红利、每股经营现金流等指标在2023 - 2027年有相应变化 [14] - 估值指标:PE、PB等指标在2023 - 2027年有相应变化 [14]
中国能建(601868):Q1扣非大涨24% 新业务布局持续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4-30 08:27
业绩表现 - 25Q1公司实现营收1003.71亿元,同比+3.05%,归母净利润16.12亿元,同比+8.83%,扣非净利润13.86亿元,同比+24.03% [1] - 一季度主要经营指标逆势增长,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新兴业务转型主引擎作用显现,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世界首套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1] - 氢能、AI赋能等新业务布局持续推进 [1]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87.9、94.1、101.7亿元 [1] 新签合同 - 一季度完成新签合同额3889亿元,同比+5.8% [1] - 核心业务工程建设新签合同3640.5亿元,同比+15.5% [1] - 传统能源、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城市建设、综合交通新签合同分别为833.4、1680.3、738.9、119.4亿元,同比分别+6.1%、+20%、+57.8%、+96.7% [1] - 境内新签合同额2874.6亿元,同比+4.2%,境外新签合同额1014.4亿元,同比+10.5% [2] - 境外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项目签约同比+53.7% [2] 财务指标 - 25Q1毛利率11.18%,同比+0.47pct [2] - 期间费用率上升0.48pct至7.79%,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50%、3.77%、2.12%、1.4%,同比分别+0.01、+0.01、+0.46、0pct [2] - 投资收益1.2亿元,同比-48.9%,资产+减值损失合计冲回0.6亿元(上年同期计提3.3亿元) [2] - 净利率2.60%,同比+0.19pct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5.1亿元,比上年同期少流出16.8亿元 [2] - 收现比105.97%,同比+11.98pct,付现比121.04%,同比+11.93pct [2] - 资产负债率76.98%,同比+0.4pct,短期借款同比+34.1%,长期应付款重新分类至流动负债致其他非流动负债下降37.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