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

搜索文档
新华时评:为全球江河治理提供更多“长江经验”
新华社· 2025-09-28 05:29
中国的治江实践,为世界贡献了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遵 循"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思路,长江经济带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形成多个世 界级产业集群,实现沿江11省市重点产业有机互融,打造出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开放走廊。 在长江流域的发展路径中,"先污染后治理"的窠臼被打破,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从"二元对立"变 为"辩证统一",发展的时空观从"一时一地"转向"长远着笔"。这一路径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 代化"理念的具象化体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经济发展借鉴。 中国的治江实践,为各国提供了大河文化传承与交流的新方案。长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 如今,通过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多元融合,不断发展的长江文明培育和涵养着 全新的江河文明形态。如今行走长江两岸,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如火如荼,传统文化从"活"到"火",文旅 产业蓬勃发展,长江文化的系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重要成果。以长江为依托,中国 近年来积极关注大河流域文化研究保护,举办大河文明对话研讨会等活动,助力世界大河文明和治理经 验的交流互鉴。 长江所承 ...
新华时评丨为全球江河治理提供更多“长江经验”
新华社· 2025-09-26 09:05
为全球江河治理提供更多"长江经验" 中国的治江实践,为各国提供了大河文化传承与交流的新方案。长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 如今,通过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多元融合,不断发展的长江文明培育和涵养着 全新的江河文明形态。如今行走长江两岸,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如火如荼,传统文化从"活"到"火",文旅 产业蓬勃发展,长江文化的系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重要成果。以长江为依托,中国 近年来积极关注大河流域文化研究保护,举办大河文明对话研讨会等活动,助力世界大河文明和治理经 验的交流互鉴。 长江所承载的,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也是一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中国答卷。长江的故 事,正在成为世界聆听东方、理解中国的绿色注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中国实践,正在从长江走向 世界、启迪未来。 (新华社武汉9月26日电) 中国的治江实践,为世界树立了江河生态治理的样板。在继承传统治水智慧与历代治江经验的基础上, 中国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实现了从大开发到大保护的历史性转变。从岸线整治、排污 口溯源、污水治理,到长江"十年禁渔";从长江保护法全面实施,到跨省域跨部门协作,实现科技赋 能、 ...
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经验交流会在辽宁阜新召开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26 03:45
会议指出,要坚定不移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城市转型的核心战略,全力推进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针对海州露天矿综合治 理,要锚定"修复生态、赋能产业、惠及民生"的目标,以百里矿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为抓手,推进废弃矿山复绿三年专项行动,力促废弃 矿山治理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为矿山治理与区域发展协同推进探索可行路径。 9月23日~25日,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经验交流会在辽宁省阜新市召开。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会长侯金武,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孙鹏,市委常委、副市长陈磊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 协会副会长周远波主持会议。会议期间,各省(区、市)相关单位负责人及专家交流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投入多元化、治理产业化的经验及做法,实地考察了 海州矿排土场农光互补项目和海州露天矿综合治理成果。 T ...
河南桐柏:生态优先“绣”出锦绣淮源新画卷
经济观察报· 2025-09-26 02:34
(原标题:河南桐柏:生态优先"绣"出锦绣淮源新画卷) 经济观察网 据央广网,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立足淮河源头生态屏障的特殊区位,坚持"生态优 先、民生为本"的理念,以系统治理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下足"绣花功 夫"精细打磨、精致管理城市,让精细化管理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桐柏县将雨污管网建设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性工程,坚持系统规划、建管并重,全面提升水环境治 理效能。桐柏县投资5949.74万元,实施排水防涝溢水口提升改造工程,在县城14个关键点位铺设雨水 管道7811米,其中采用顶管技术施工3946米,彻底解决一批重点区域的内涝问题;强力推进城区黑臭水 体治理,完成4条内河清淤,实施吴湾河、水帘河水环境综合治理,整治污水直排点56处,使用专业设 备对16条主次干道的下水道进行了全面清污;建立"政策+技术+人员"三位一体管理机制,通过开展水 管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培育基层"水务管家",采用"情景模拟+实操考核"方式提升管网维护专业水 平。目前,全县已形成覆盖县城全域的污水收集处理网络,淮河断面水质达标率稳步提升,水生态环境 持续向好。 面对复杂防汛形势,桐柏县坚持"防大汛、抢大险、 ...
山东泗水:生态活水滋养幸福之源
经济日报· 2025-09-24 22:55
在泗水县经济开发区的济宁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车间里,自动化设备正有序运转。纯净的水流在管道中 平稳输送,进入灌装区域后,被精准注入一个个空瓶,整个生产过程高效而流畅。"这里纯净的水质, 为我们的产品提供了绝佳保障。"济宁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关景斯告诉记者。泗水县拥有丰富的 水资源,年平均可利用水资源1.36亿立方米,全县15处矿区符合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2025年上半 年,全县规上食品企业达28家,实现营收29.47亿元,利润达9601.2万元。 尹城水库位于泗河支流芦城河中游,有效化解了当地夏季洪涝、春秋干旱的难题。随着除险加固工程和 清淤增容工程持续开展,水库蓄水灌溉能力大幅提升,水质不断得到改善,周边生态也愈加向好,农业 生产稳定性得到增强。 "沙土环境加上可靠水源,正是地瓜生长的理想环境,这里种出的地瓜口感细腻、软糯香甜,远销河 北、江苏、上海等地。"戈山厂村党委书记麻修忠高兴地说,金戈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种植地瓜800余 亩,可为村集体分红10余万元,带动60多名村民就业。 近年来,泗水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泗水县发展 的最大优势是生态,最大的资源也 ...
全球滨海论坛“国际朋友圈”再扩容
新华日报· 2025-09-24 21:48
全球滨海论坛国际协调委员会主席章新胜表示,接下来WCF将以此次大会为新起点,以《全球滨海论 坛伙伴关系倡议》为行动指南,继续秉持"生态优先"共识,坚定"绿色发展"步伐,持续深化国际合作、 共享成果,让每一片滨海都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来自全球 滨海论坛的力量。 本报讯(记者卞小燕苑青青)9月24日上午,2025全球滨海论坛在盐城开幕。记者从会上获悉,全球滨海 论坛(WCF)的"国际朋友圈"再次扩容,WCF合作伙伴数量由最初的15家增至25家,他们来自全球五大 洲、14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大学和科研院所。 ...
江西“十四五”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成效显著 多领域筑牢发展根基
中国新闻网· 2025-09-20 22:32
据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宋斌介绍,在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上,江西推进"多规合一"改革,构 建起四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发布《江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并划定"三区三线"。目 前,市、县(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全面完成审批,1339个乡镇总体规划加快推进,6400余个"应编 类"村庄完成规划编制,其余约1万个村庄通过"通则"实现规划覆盖,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 覆盖率达80%。 中新网南昌9月20日电 (熊锦阳)9月1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江西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召开"辉 煌'十四五''赣'出新精彩"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成效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规划确定的 9项指标中,5项已提前完成,其余4项可如期完成。自然资源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支撑江西省经济 社会高质量发展。 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机制国家试点省份,近年来,江西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针对耕地,江西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将4004.59万亩耕地保有量、3545.4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任务 带位置下达,耕地连续三年实现净增加;生 ...
生态优先,恢复河流的生命力
中国环境报· 2025-09-17 07:05
更重要的是,河流修复不应仅停留在工程技术层面,更应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 公众参与、环境教育和长期监测,让公众重新认识河流的价值,建立起对水生态的尊重与保护意识。比 如,通过开展河流生态监测、组织公众亲水活动、设立生态教育展陈空间,努力提高群众的生态环境意 识,发动群众的力量保护河流。 实现这一愿景,必须打破"工程至上"的传统思维,转向以生态优先为导向的综合治理路径。首先,应适 时修编城市规划,因地制宜为河流留出足够的生态空间,识别并优先修复生态退化严重、潜力巨大的渠 化河段。其次,参考河流历年水文资料特别是流量、流速、坡降等数据,采用"软性修复"技术,逐步拆 除混凝土护岸,代之以生态石笼、植生挡墙、根系固土等工程措施,实现结构安全与生态功能的双重提 升,并对河床进行工程修复和生态治理,提高河床的自然导水功能和多样生物机能。同时,结合"海绵 城市"建设,将河流修复与城市雨洪管理深度融合。通过建设雨水花园、生态湿地、透水铺装和滞蓄堰 塘等设施,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吸收、滞留、蓄积、净化雨水,减少暴雨对河道的瞬时冲击,缓解城市内 涝,并为河流提供稳定的生态基流。 "江河悠悠贯城中,碧波荡漾水流东。"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瓜果飘香采摘忙 特色果蔬绘“丰”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03:45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瓜果飘香采摘忙 特色果蔬绘"丰"景 中新网晋城9月16日电 题:山西高平:瓜果飘香采摘忙 特色果蔬绘"丰"景 作者 杨佩佩 李金莎 李娜 秋日时节,山西晋城高平市野川镇杜寨村的果园迎来丰收。红彤彤的苹果缀满枝头,果香四溢,村民们 穿梭在果园,忙着采收成熟的苹果,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丰收喜景。 山西晋城高平市野川镇杜寨村的果园迎来丰收,红彤彤的苹果缀满枝头,果香四溢。 郭少宇 摄 近年来,河西村瞄准酸枣市场机遇,由党支部领办创立三道河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流转340亩废弃河 滩地,规模化种植100亩酸枣树,还种植200亩玉米、20亩红薯和20亩土豆,通过多元产业,带动村集体 和村民双增收。 为种出优质酸枣,种植过程中,合作社积极与山西省农科院对接,引进优质高产种苗,推广绿色标准化 种植技术,邀请农业专家定期进行田间指导,及时对酸枣树进行修剪、除草等精细管护,以此提高酸枣 的品质和质量,促进产业增产增效。 杜寨村的果园紧邻杜寨水库,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为果树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果园占地300余亩, 种植有苹果、梅子、杏、黄梨、桃子等20余种水果,通过"合作社+农户+公司"的模式,打造"多元 ...
“两山”理念在河南丨诗承古韵 泉焕新颜——“诗中风光今又现”之安阳篇
河南日报· 2025-09-12 23:34
生态治理成效 - 南海泉域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标准 [2] - 通过河道清淤、污水截流等综合工程强化泉域保护 [2] - 采用5G+无人机+AI监管模式织密生态环境防控网 [2] 文旅产业发展 - 依托洹河打造垂钓、露营等旅游项目并串联昆玉山、灵泉寺石窟等文旅资源 [2] - 善苑民宿自3月开业后周末常出现一房难求现象 [2] - 生态游结合文化资源形成"生态+旅游+农业"产业融合新模式 [3] 区域经济带动 - 善应镇定位"生态新镇、旅游重镇、经济强镇"发展目标 [2] - 黑玉红薯、三仓苹果、南海鸭蛋等特色农产品借助生态品牌走向市场 [3] - 洹河民宿升级规划度假养老等多元开发模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