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略性新兴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稳中向好态势延续 全年增速预计5.5%
中国证券报· 2025-08-04 21:06
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 核心观点 - 上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产品产销平稳增长,对外贸易展现韧性,创新活力加快释放 [1] - 预计下半年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5.5%左右,对外贸易保持基本稳定 [1][6] 主要经济指标 - 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13.6万家,同比增加0.6万家,占全国工业26.2%(占比提高0.4个百分点) [1] - 资产总计40.4万亿元,同比增长6.6%,占全国工业22%(占比提高0.3个百分点) [1] - 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2.6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 [1] 行业细分表现 - 汽车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电气机械行业增长12.2% [2] - 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 [2] - 发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60.5%,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18.2% [2] 创新与绿色转型 - 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和利润增速分别比机械工业整体高1.3和5.4个百分点,占比达82.8%和82.6% [3]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3] - 风电机组产量增速超70%,占发电机组产量比重过半 [3] 对外贸易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5976亿美元,同比增长7.1% [4] - 出口额4659.4亿美元,同比增长12.4%,贸易顺差3342.8亿美元(占全国顺差57.1%) [4] 挑战与政策支持 - 66%企业反馈订单不足,出口订单收缩趋势加剧 [4] - 工信部将印发机械、汽车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优质供给和结构优化 [4][5] -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退坡预期或刺激下半年提前购车 [5]
下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延续稳中向好
证券时报· 2025-08-04 18:30
行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 0% 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2 6和2个百分点 [1] - 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 3万亿元 同比增长7 8% 增速比全国工业高5 3个百分点 [1] - 实现利润总额7912 1亿元 同比增长9 4% 增速比全国工业高11 2个百分点 [1] - 预计下半年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5 5%左右 [1][3] 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 - 机械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占机械工业的比重分别达82 8%和82 6% [2] - 新能源装备 节能环保装备 高端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均明显高于机械工业总体水平 [2] 细分领域产销情况 - 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 1万辆和1565 3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12 5%和11 4% [2] 对外贸易表现 - 上半年机械工业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5976 0亿美元 同比增长7 1% [2] - 进口额1316 6亿美元 同比下降8 2% 出口额4659 4亿美元 同比增长12 4% [2] - 实现贸易顺差3342 8亿美元 同比增长23 3% 占全国货物贸易顺差的57 1% [2] 行业挑战 - 专项调查中66%的企业反馈存在订单不足的问题 [3] - 在手订单增速回落 短单居多 出口订单收缩的趋势进一步加剧 [3] 政策支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即将印发机械 汽车 电力装备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3]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
证券日报· 2025-08-04 16:10
罗俊杰称,截至6月末,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13.6万家,较上年同期增加0.6万家,占全国工业 的26.2%,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资产总计达40.4万亿元,同比增长6.6%,占全国工业的 22.0%,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从上半年机械工业行业发展亮点来看,除绿色转型步伐持续加快,外贸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外,罗俊杰进 一步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机械工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继续增强。 数据显示,上半年,机械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分别比全部机 械工业高1.3个百分点和5.4个百分点,占机械工业的比重分别达82.8%和82.6%,占比较上年同期分别提 高1个百分点和3.9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高端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营业收入和 利润总额增速均明显高于机械工业总体水平。 展望下半年,罗俊杰表示,综合判断,预计下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延续稳中向好的总体态势,全年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5.5%左右,对外贸易保持基本稳定。 8月4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在存量政策与新一轮"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叠加效应下,国 内市场需求改善,带动机械工业产销形势 ...
机械工业规上企业利润增长9.4% 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超八成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09:16
8月4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召开2025年上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今年上半年,机械工业 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实现营业收入15.3万亿元,同比增长7.8%;实现利润总额7912.1亿 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全国工业高11.2个百分点。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新闻发言人罗俊杰透露,工信部即将印发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行业稳 增长工作方案,为机械工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其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助力行业延 续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增长9.4% 上半年,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较快增长,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罗俊杰介绍,上半年,机 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2.6和2个百分点,为稳定经济大 盘、提振工业经济发挥积极作用。 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五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增加值均实现同比增长。数据显示,汽车和电气机械行业实 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1.3%和12.2%,引领机械工业的增长;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行 业增速分别为8.3%、3.8%和7.6%。 在存量政策与新一轮"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叠加效应下,国 ...
多领域上半年“成绩单”出炉 利好积聚经济“跃动”内生动力强劲
央视网· 2025-08-04 08:55
记者8月4日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获悉,2025年上半年,我国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产品产销平 稳增长,对外贸易展现韧性,创新活力加快释放,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显 著。 2025年上半年,机械工业产业支柱地位稳固提升。截至6月末,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13.6万 家,较上年同期增加0.6万家,占全国工业的26.2%。 此外,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2.6和2个百分 点,为稳定经济大盘、提振工业经济发挥积极作用。 不仅如此,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5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增加值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汽车和电气机械 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1.3%和12.2%。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分别为 8.3%、3.8%和7.6%。 罗俊杰表示,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即将印发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着力提升 优质供给能力,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推动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综合判断,预计下半 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延续稳中向好的总体态势,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5.5%左右,对外贸易保 持基本稳定。 国家税务总局 ...
机械工业上半年利润增长9.4%,战新产业带动作用增强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4 03:13
行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2.6和2个百分点 [1][2] - 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5.3万亿元(同比增长7.8%),利润总额7912.1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分别比全国工业高5.3和11.2个百分点 [1][2] - 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2%,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略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2] 细分行业增长 - 汽车和电气机械行业领涨,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1.3%和12.2% [2] - 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分别为8.3%、3.8%和7.6% [2] - 重点监测的122种产品中84种产量同比增长,占比68.9%,同比提高7.4个百分点 [2] 新兴产业带动作用 - 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营收和利润增速分别比机械工业整体高1.3和5.4个百分点,占比达82.8%和82.6% [3] - 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高端装备制造等细分领域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面临挑战 - 66%企业反映订单不足,石化通用机械、重型矿山机械等行业订货额明显下滑 [5][6] - 机械产品出厂价格指数连续29个月同比下降,6月降幅为2% [6] - 美国关税政策及汇率波动导致外贸订单收缩,企业接单风险加剧 [5][6] 政策与展望 -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工信部将出台机械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7] - 预计下半年行业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约5.5% [1][7] - 行业将重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产业链韧性提升 [7]
机械工业上半年运行稳中向好,创新发展活力增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04 02:56
行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产品产销平稳增长,对外贸易展现韧性,创新活力加快释放,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2] - 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 0%,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2 6和2个百分点 [3] - 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13 6万家,较上年同期增加0 6万家,占全国工业的26 2%,资产总计达40 4万亿元,同比增长6 6% [3] 细分行业表现 - 汽车和电气机械行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1 3%和12 2%,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分别为8 3%、3 8%和7 6% [4] - 重点监测的122种主要产品中,84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占比68 9%,比上年同期提高7 4个百分点 [4] - 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 1万辆和1565 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 5%和11 4% [5] - 发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60 5%,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18 2%,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3 5%、10 4%和35 6% [5] 经济效益与投资 - 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 3万亿元,同比增长7 8%,利润总额7912 1亿元,同比增长9 4% [6] - 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 2%,比上年同期高0 1个百分点 [6] - 上半年机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 8%,通用设备和汽车行业投资分别增长16 6%和22 2%,电气机械和仪器仪表行业投资分别下降7 8%和15 6% [6] 外贸表现 - 上半年机械工业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5976 0亿美元,同比增长7 1%,其中出口额4659 4亿美元,同比增长12 4% [9] - 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同比增长23 9%,对RCEP国家出口同比增长16 7%,对欧盟国家出口同比增长12 3%,对东盟国家出口同比增长24 2% [9] 创新与绿色转型 - 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分别比全部机械工业高1 3和5 4个百分点,占机械工业的比重分别达82 8%和82 6% [8]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 8万辆和693 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 4%和40 3%,市场渗透率达44 3% [8] - 风电机组产量增速超过70%,新增发电装机中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占比高达89 9% [8] 重大技术突破 - 全球首台700兆瓦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燃煤发电机组投运,国内首个高国产化率F5燃机项目投产发电 [10] - 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冲击式水轮机转轮和国内首台300兆瓦级变速抽蓄机组取得突破 [10] -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4台核主泵验收交付,全球唯一的第四代核能技术钍基熔盐堆建成并稳定运行 [10] 挑战与风险 - 外部环境趋紧,国际贸易承压,美国关税政策等外部因素对行业运行构成扰动 [11] - 需求端面临下行压力,7月份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在临界值以下,66%的企业反馈存在订单不足的问题 [12] - 机械产品出厂价格指数降幅持续在2%左右波动,已连续29个月同比下降 [12] - 应收账款总额达9 3万亿元,同比增长9 4%,平均回收期为105 3天 [13] 未来展望 - 预计下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延续稳中向好的总体态势,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5 5%左右 [14] - 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持续加码加力,保障机械工业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平稳增长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14]
立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发挥民营经济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海南自由贸易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规定》解读
海南日报· 2025-08-03 02:06
出台背景与意义 -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 明确"两个毫不动摇"基本方针 将民营经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2] - 海南自贸港建设需依托民营经济力量 已出台系列支持政策 截至2025年6月民营经营主体占比达97.54% 贡献60%GDP和90%就业[3] - 立法旨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通过制度集成创新解决民营经济发展痛点 激发社会创造力[4] 核心政策内容 公平竞争保障 - 负面清单外领域全面开放 禁止以备案/注册/指定等形式变相设置准入障碍[5] - 公共资源交易需透明公正 不得设置与业务能力无关的门槛条件[6] - 保障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 政策制定需进行公平竞争审查[6] 自贸港政策赋能 - 支持参与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等四大主导产业 享受所得税优惠/零关税/加工增值免税等核心政策[7] - 鼓励发展种业/深海/商业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建立科研机构对接机制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7] - 推动拓展国际业务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提供通关便利/风险预警等跨境服务支持[7] 投融资环境优化 - 推行产业链供地模式 允许存量工业用地建设配套设施[8] - 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 鼓励设立风险补偿基金 开发应收账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产品[8] - 健全政银企对接机制 要求金融机构平等对待民营经济组织 禁止不合理收费[8] 政府服务机制 - 构建政企沟通/投诉处理/信用修复等全链条服务机制[9] - 建立招商引资合法性审查前置程序 完善政府诚信履约制度[9] - 专项治理拖欠账款问题 禁止强制接受不合理交易条件[9] 法规体系调整 - 废止2004年私营个体经济条例 因现行法律已覆盖其核心内容 且无法适应新经济形态需求[10]
深圳实施2025年度重点产业研发计划 单个项目资助最高3000万元
深圳商报· 2025-08-03 00:21
深圳市2025年度重点产业研发计划 -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发布《2025年度重点产业研发计划(第一批)项目申请指南》,重点支持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与仪器、商业航天、具身智能与端边智能、超高清视频、网络与通信、光载信息、合成生物、新材料、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项目 [1] - 资助项目总数不超过309个,单个项目资助强度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 [1] - 采取"揭榜挂帅"方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予以支持,提升深圳市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 [1] - 符合条件的申请单位可于8月29日前登录深圳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在线填报 [1] 项目牵头单位要求 - 牵头单位要求是在深圳市(含深汕特别合作区)内依法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 [2] - 企业作为牵头单位申报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与仪器、超高清视频、网络与通信、新材料、新能源专项的,要求是有效期内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或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或者2024年度研发费用超过5000万元或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超过3000万元 [2] - 或是经国家、省、市工信部门认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或是深圳市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入库企业,或是经深圳市科技部门认定为"深圳市引进重点创新型企业"的单位,或者是海内外高水平新引进团队依托的申报企业(注册时间在2020年6月30日后) [2] - 企业作为牵头单位的,还要求其2024年度或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或研发费用)不低于申请资助金额的2倍 [2] - 深圳市引进重点创新型企业、海内外高水平新引进团队依托的申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则不受此限制 [2] 产学研合作与具体项目 - 深圳鼓励产学研用单位组成创新联合体开展科技创新,深圳市内外(含港澳)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均可作为合作单位参与项目 [3] - "面向工业场景的'一脑多态'人形机器人研发"项目的资助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 [3] - 主要研发内容包括面向工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人形机器人智能协同控制技术、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模型技术等 [3] - 该课题要求实现销售收入不少于2000万元,申请专利不少于10件,并设置了具体的技术指标和实施期限 [3]
交银投资换帅
上海证券报· 2025-08-02 07:11
人事变动 - 王忆军获批担任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接替到龄退休的陈蔚 [1] - 陈蔚此前担任交通银行湖南分行行长,2023年4月出任交银投资董事长,任职时长两年四个月 [1] - 王忆军自1994年加入交通银行,历任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江苏省分行副行长等职,2015年起任战略投资部总经理,并兼任交银施罗德基金、交银康联人寿监事长 [1] 公司背景 - 交银投资成立于2017年12月29日,是国务院首批银行债转股试点机构 [1] - 2020年获批在上海开展不以债转股为目的的股权投资试点,依托上海主场优势拓展业务空间 [1] - 目前国有五大行旗下AIC数量将增至9家,邮储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近期获批筹建 [2] 业务战略 - 公司将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作为核心业务,运用债转股和股权直投产品助力科创企业成长 [2] - 股权直投业务处于AIC前列,市场化参与债转股与股权投资试点,形成支持科创企业的成熟模式 [2] - 计划2025年实现股权投资试点在18个城市及所在省份全域覆盖,重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 [2] - 内部推出"新苗计划",整合母行及外部资源储备早期科创企业股权项目 [2] 行业挑战 - 银行系AIC需平衡科创企业成长与风险控制,从债权思维转向股权思维是发展关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