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发展

搜索文档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坚决支持实现“双碳”目标
新华网· 2025-08-12 06:26
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定位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 [1] - 财政部出台《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将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纳入财政工作全局 [1] -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支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承担重要职责 [2] 财政支持工作的基本原则 - 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注重处理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等4对关系 [5] - 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合理规划财政支持政策和支出规模,实施动态调整机制 [5] - 坚持因地制宜与统筹推进,立足当地客观情况实施政策措施,推动资金、税收、政府采购等政策协同发力 [6][7] - 提升效能与奖优罚劣,优化支出结构,资金分配体现奖优罚劣,健全预算安排与绩效结果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 [7] - 加强交流与内外畅通,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深化拓展与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经济组织交流 [8] 财政支持的重点工作领域 - 强化资金保障,财政支出突出精准施策,加大对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关键技术攻关、碳汇能力提升的支持力度 [10] - 落实税收政策,实施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税收优惠,开征环境保护税,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鼓励企业创新 [11] - 利用市场机制,通过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带动社会资本,建立健全绿色采购标准,发挥碳排放权等交易市场作用 [12] - 持续跟踪问效,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全覆盖,完善项目储备制度,实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 [13] - 压实落实责任,各级财政部门主动作为,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政策学习和干部培训 [14]
结构向优 动能向新 青岛啤酒2024年实现营收321.4亿元,实现净利润43.4亿元
新华网· 2025-08-12 05:58
财务业绩 - 2024年实现产品销量753.8万千升,营业收入321.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4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青岛啤酒主品牌销量达434万千升,其中中高端以上产品销量315.4万千升 [1] 产品创新与结构优化 - 推进"1+1+1+2+N"产品组合战略,加强高端生鲜及超高端产品布局 [1] - 研发推出奥古特A系列、尼卡希白啤、无醇啤酒系列等新产品 [1] - 中高端以上产品销量占比达72.7%(315.4万千升/434万千升) [1] 品牌与市场表现 - 品牌价值2646.75亿元,位列世界品牌500强 [2] - 线上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1%,连续12年保持增长 [2] - 新鲜直送业务覆盖24座城市,提供精品原浆和水晶纯生啤酒产品 [2]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 第四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为行业唯一获奖企业 [1] - 青岛啤酒厂获评全球食品饮料行业首家"可持续灯塔工厂" [2] - 累计23家啤酒工厂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2] - 依托青岛啤酒科技研发中心加强新品培育和品质提升 [1]
方大特钢规范能源管理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
新华网· 2025-08-12 05:55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管理节能、技术节能和结构节能三结合方式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实现显著节能成效 超额完成政府下达的节能目标 [1][2][3] 节能技术改进 - 干熄焦余热发电循环水系统改造后 两台新泵同时运行时节电率达25% [1] - 突破余热利用方式 有效利用低压饱和蒸汽并置换中温中压蒸汽用于发电 [1] - 实施130平方米烧结机蒸汽接入改造 新增蒸汽直接膨胀螺杆发电机组 充分利用蒸汽发电并消除蒸汽放散 [3] 能源管理机制 - 成立能源管控中心作为专门节能管理机构 负责日常能源管理工作 [1] - 签订年度节能目标责任状 对节能指标层层分解落实 [1] - 组织各生产单位开展能源管理体系专项内审 覆盖能源采购、贮存、转换、输配、使用及余热回收全流程 [1] 节能成果 - 2021年实际节能量7.20万吨标准煤 超额完成南昌市3万吨标准煤目标的239.92% [1] - 2022年上半年自发电量超4.38亿千瓦时 实现时间与任务双过半目标 [2] 产品与研发 - 围绕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导向 开展高性能、高质量及定制化弹簧钢产品研发试制 [3] - 加强焦化系统能源管控 使吨焦耗洗精煤指标稳定处于全国同行业前列 [3] 生产运营优化 - 通过标准化作业和全员设备维护管理优化生产组织与工艺标准 [2] - 制定能源管理办法优化煤气、燃气、蒸汽使用 减少非计划能源放散 [2] - 强化精细化管理开展技术攻关 破除发电瓶颈并提升发电机组运行效率 [2]
强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国常会部署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
新华网· 2025-08-12 05:54
政策部署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全面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 [1] - 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需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强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 [1] - 政策部署着眼全球产业变革与国内经济转型双重逻辑,要求制造业走绿色化道路并通过绿色技术重塑产业竞争力 [1] 传统产业转型 - 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实施,积极应用先进装备和工艺,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 [1] - 传统产业转型着力点在于以系统性思维推动生产全链条绿色再造,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是撬动绿色改造的关键杠杆 [2] - 设备更新需聚焦高耗能行业优先更新低效设备,配套财税政策激励降低企业成本,并与数字化、智能化深度融合实现能效提升边际收益最大化 [2] 新兴产业发展 - 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加大清洁能源、绿色产品推广,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1] - 新兴产业需避免"先污染后治理"老路,将绿色技术、工艺和标准贯穿始终,带动整体经济系统低碳化并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2] - 建议推进清洁能源和绿色产品推广应用,建设区域性再生资源交易平台,运用物联网技术监控固废全流程,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 [2] 绿色转型进展 - 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在4月份分别增长38.9%和43.1% [3] - 重点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得益于节能降碳改造和先进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广应用 [3] 支持措施 - 加强共性技术攻关,完善重点领域标准,优化相关政策,健全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更好支持和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3] - 建议强化技术攻坚与标准引领,聚焦钢铁、电解铝、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品,明确能效标杆值并加快碳足迹核算标准研制 [3] - 推进产业链协同转型,引导龙头企业披露供应商碳足迹数据,推动上下游企业实施节能低碳改造,并创新绿色金融工具扩大碳中和债券发行规模破解融资难题 [3]
稳中求进每月看丨万物竞发绘新景——6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新华网· 2025-08-12 05:49
农业科技与夏收进展 - 全国夏粮收获进度超90%,冬小麦大面积收获基本结束[7] - 安徽麦收较往年提前3天完成,河南8500多万亩小麦22天内完成收割[6] - 新型农机应用显著降低损耗:山东德州小麦机收损耗控制在1%以内[6] - 农业技术升级:北斗导航播种机、气吸式免耕智能播种机等设备投入夏种[7][10] 生态环境与绿色转型 - 长江消落带生态修复成效显著,重庆丰都县1200亩人工湿地形成完整生态系统[12] - 宁夏中卫市实施153公里固沙锁边带工程,采用麦草方格等经典治沙模式[12] - 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连续4个调查期实现"双缩减"[12] - 节能宣传周活动展示绿色低碳转型成果,涵盖建筑、电力、垃圾处理等领域[13] 就业市场与政策举措 - 贵州六枝特区建立东西部劳务协作站,提供从招聘到维权的一站式服务[18] - 浙江绍兴产业学院联合企业定制培养方案,实现毕业生技能与岗位无缝对接[18] - 湖北举办特种作业人员安全考核与招聘联动会,广西高校开展多样化双选会[19] - 重点群体就业支持:贵州总工会针对转岗职工、残疾职工推送精准岗位[19] 高温应对与生产保障 - 基建工程防暑措施:成都高铁工地配备冰饮站、天津塔吊驾驶室加装空调[25] - 电力系统备战暑峰:国网北京对延庆换流站等重点设施完成检修[25] - 城市保障部门联动响应,气象部门加强高温预警与防暑提示[26]
旅游出行加速回暖 民营酒店集团如何当好消费复苏生力军
新华网· 2025-08-12 05:48
行业复苏态势 - 2023年十一黄金周国内热门城市机票提前预订量超过2019年同期20% 酒店提前预订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5倍 [1] - 七家上市酒店公司2023年半年报显示营收较上年同期均呈现较大幅度增长 酒店行业进入强劲复苏通道 [1] - 中国酒店连锁化率连年提升 大型酒店管理集团对供给调整更高效 [2] 公司经营表现 - 东呈集团已签约加盟酒店数量相比2020年初增长40%以上 已开业加盟酒店数量增长50%以上 [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加110%以上 [3] - 公司拥有超过3400家已开业与签约酒店 规模位于中国前五 [2] 市场格局与政策环境 - 中国前十大酒店集团在连锁酒店客房市场占有率为62.36% 其中8个是民营企业集团 [3]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 为民营酒店集团发展带来利好 [3] 数字化转型进展 - 头部民营酒店集团近年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数字化 东呈近3年多投入近5千万元研发 [3] - 已基本实现酒店投建与运营全流程数字化 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3] - 东呈拥有超过8000万会员 2023年上半年中央线上预订率超过60% [4] 下沉市场战略 - 民营酒店龙头企业加快三四五线城市布局 东呈在广西拥有近500家加盟酒店 [6] - 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开设超过150家门店 [6] - 通过网格化营销团队对旗下近2300家酒店进行智能化经营扶持 [7] 产品与价格策略 - 在旅游目的地实行限价政策 如暑假期间城市便捷酒店最高价格不超过800元/房 [8] - 在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地区限价300元/房 [8] - 推广高性价比酒店产品 满足公众多样化出行需求 [8] 绿色发展方向 - 酒店行业将绿色低碳作为高质量发展重要标记 从布草循环到能源再用均有研发空间 [8] - 目标打造标杆型集团 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统一 [8]
50亿元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签约
中国化工报· 2025-08-12 01:53
项目投资 - 正泰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总投资达50亿元[1] - 项目落户射阳港经济开发区并计划分两期建设[1] - 重点布局逆变器及储能集装箱系统设备等核心板块[1] 技术能力 -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千瓦至3.125兆瓦全系列光伏逆变器产品[1] - 项目将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孵化产业园及配套风光储应用示范基地[1] 区域产业生态 - 射阳县新能源装机规模达316万千瓦[1] - 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13%[1] - 射阳港零碳产业园入选省首批沿海新型电力系统园区级试点[1] 战略意义 - 项目填补区域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关键环节[1] - 依托行业龙头优势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1] - 政企协同推进绿色发展并拓展智能制造、虚拟电厂等应用场景[1]
湖北十堰扛起责任、践行使命,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中国环境报· 2025-08-12 01:49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 丹江口库区水质显著改善,获得习近平总书记肯定[1] - 十堰市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持续优化[1] - 森林覆盖率达73.86%,1/3国土面积划为生态保护红线[7] 水资源保护措施 - 制定《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2] - 建设248公里环库岸线隔离围栏,完善1.2万公里库区公路安防设施[4] - 建成2729公里城镇污水管网、119座污水处理厂及2577套农村污水处理设施[4] - 搭建6个智慧监测系统,实现水质监管数字化转型[4] 产业转型升级 - 上半年GDP增长7.4%,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大增50.7%[7] - 中重卡市场占有率达14.9%,"车路云一体化"试点推进[7] - 新能源新材料和循环经济产值分别增长36%和39%[7] - 武当云谷数据中心获评国家级绿色算力数据中心[7] 文旅与农业经济 - 武当山入境人次和旅游收入增长超50%[7] - 农业总产值增长5%,新增林下经济面积100多万亩[8] - 绿色食品饮料产值增长15%,饮料产量占全省30%[8] - 培育"武当七味""菌草九品"等特色农产品品牌[8] 环保志愿服务体系 - 构建"8+10+N"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注册志愿者达86万名[5] - 开展5.2万场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人次33.7万[6] - "清漂护水"项目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6]
【高端制造】7月工程机械销量表现亮眼,雅下水电工程有望带动需求提升——工程机械行业2025年7月月报(黄帅斌/陈佳宁/夏天宇)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11 23:05
2025年7月挖掘机销售表现 - 2025年7月挖掘机总销量17138台,同比增长25.2%,其中内销7306台,同比增长17.2% [4] - 2025年1-7月挖掘机总销量137658台,同比增长17.8%,其中内销72943台,同比增长22.3% [4] - 工程机械更新换代需求将持续拉动销量,测算2025年及后续几年国内替换量复合增长率约30% [4] 政策支持与中期需求 - 2025年政府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同比增加3000亿元,专项债券安排4.4万亿元,同比增加5000亿元 [5] - 政策重点支持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地下管廊及适老化设施建设,推动基建投资增长 [6] - 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将带动基建投资,进而拉动工程机械需求 [6] 挖掘机出口与海外市场 - 2025年7月挖掘机出口销量9832台,同比增长31.9%,1-7月出口销量64715台,同比增长13.0% [7] - 东南亚、非洲、中东市场需求提升,欧美高端市场渗透率提高,但面临中美关税不确定性 [7] - 国内工程机械龙头加大海外布局,出口有望持续增长 [7] 电动装载机与绿色转型 - 2025年7月电动装载机销量2391台,同比增长81.5%,电动化率26.6%,同比提升10.8个百分点 [8] - 2025年1-7月电动装载机销量16344台,同比增长154.1%,电动化率22.2%,同比提升13.4个百分点 [8] - 政策推动绿色转型,工程机械电动化进程加速,国内厂商借势提升市场份额 [8] 雅下水电工程带动需求 - 雅下水电工程总投资1.2万亿元,预计设备需求量1200亿~1800亿元,高原施工环境或推高实际需求 [9] - 项目将带动大型挖掘机、隧道掘进机、起重机等设备需求,2035年全面建成 [9] - 环保要求下新能源和无人装备需求可能进一步增加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