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

搜索文档
东湖落雁·雁岛十月大雁赏秋季来了
长江日报· 2025-09-26 00:56
东湖生境雁岛将举办一系列大雁主题活动。 编辑:胡之澜 目前,落雁景区走人棋鸟岛迎来西伯利亚迁徙的鸬鹚群,池杉林间栖息的"黑色精灵"与湖面倒影相映成趣,游客可远眺鸬鹚捕鱼的灵 动姿态,或拍摄"落霞与孤鹜齐飞"的诗意画面。九曲桥、竹筏、叠石观涛等打卡点秋色渐浓,为摄影爱好者提供绝佳取景地。 东湖生境雁岛也将举办大雁主题摄影、美术展,展出160幅作品定格生态之美,活动持续至10月底。游客还可乘快艇与雁群共舞,竹 筏观雁,与大雁一起在东湖驰骋,感受人与自然的奇妙互动。十一期间,生境雁岛湖畔还将上演传统"鱼鹰捕鱼"非遗表演,每日5场次重现 渔民智慧。雁岛园内还有松鼠、梅花鹿等小动物,游客还可邂逅大雁吉祥物人偶"雁小丫""雁大哥"巡游,并有机会获得国庆小礼品。 东湖落雁景区迎来第一批鸬鹚群。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又是一年雁归时节。10月起,东湖落雁景区及生境雁岛将举办"逐雁东湖"大雁赏秋季活动,以"观雁影、拍秋 色、品生态"为主题,邀市民游客共赴一场与自然相拥的秋日浪漫之旅。 ...
2025年四川省生态旅游节将于9月26日在雅安启幕 大熊猫带你“森”呼吸
四川日报· 2025-09-16 07:55
活动概况 - 四川省生态旅游节将于9月26日在雅安市荥经县开幕 主题为"天赐天府·熊猫雅安" [1] - 活动由省林草局 文化和旅游厅 雅安市政府联合主办 是四川唯一的省级生态旅游资源类节庆活动 [1] - 活动包含开幕式 生态文明成果展示 生态旅游康养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大熊猫文化品牌建设成果展等多项主体和配套内容 [1] 活动亮点 - 联动全省183个县市区开展"天府183·跑步进森林"大型生态体验活动 植入新理念新故事新元素 [1] - 突出"熊猫+"生态IP引领 推出熊猫森林探秘 生态研学 生态康养等新业态 [1] - 深入挖掘古树名木之美 茶马古道历史底蕴之美 非遗传承质朴之美 [1] 创新举措 - 首次系统整合"天府森林四库"生态价值实现路径 创新推出"生态银行"运营模式和GEP核算体系 [2] - 依托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 打造"溯源 探秘 和谐 守护 放归"五大主题入口社区 [2] 产业资源 - 雅安拥有国家A级景区48个 包括5A级景区碧峰峡景区 [2] - 拥有森林康养基地20个 以海子山为代表 [2] - 拥有自然教育基地15个 以大熊猫国际森林探秘学校为代表 [2] - 已打造熊猫雅宿300余家 [2]
北京首次在国有林场设立野生植物保护小区,未来将完善登山步道
新京报· 2025-09-13 03:07
新京报讯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宣传中心消息,9月12日,"高山杜鹃云端花语"生态保护行动暨北京市迎红 杜鹃、照山白野生植物保护小区揭牌仪式在北京市大安山林场管理处瞧煤涧分场举行。 据市园林绿化资源保护中心介绍,设立迎红杜鹃、照山白野生植物保护小区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方 面,它能够严格保护野生植物的生长环境,为这些珍贵的植物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栖息家园;另一方 面,通过展示生态保护成果,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提升公众对迎红杜鹃、照山白及野生植 物保护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 同时,保护小区还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超大尺度的森林生态景观体验场所,普及生态保护知识,形成"政 府主导+科研支撑+公众参与"的共建模式,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此外,这一举措也为进一步 打造大安山观花小镇和森林疗养、自然教育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望带动当地生态旅游等相关产业 的发展。 未来,迎红杜鹃、照山白野生植物保护小区将通过加装围栏和监测设备、完善登山步道、加强巡护等措 施,构建"原地保护+科研探索+社会参与"的全链条严格保护模式,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提供可持续发 展的生存空间。 迎红杜鹃、照山白野生植物保护小区紧邻崖花谷野生植物保护小区 ...
“中国最冷小镇”呼中:前7个月游客数量和旅游花费均同比增32%
中国新闻网· 2025-09-10 10:58
旅游行业增长表现 - 前7个月游客数量和旅游花费均同比增长32% [1] 旅游资源开发 - 北山洞古人类文化遗址发掘出8个文化层和2000余件文物 包括石器 骨器 玉器等 [3] - 利用生态环境优势打造非遗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3] - 苍山石林作为中国海拔最高的纯天然石林 拥有鹰嘴岩 增寿龟等独特景点 [4] - 石林成为摄影 户外探险和研学旅行的热门目的地 [4] 旅游发展战略 - 将兴安之巅 最冷小镇等独特文化与森林生态游深度融合 [4] - 发展体育+旅游 摄影+旅游 产业+旅游丰富产品体系 [5] - 通过冷资源释放热动能推动生态康养旅游发展 [4][5]
闽西青山间 电力赋能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三重奏”
新华财经· 2025-09-05 06:41
电力基础设施投资与升级 - 国网龙岩供电公司自2019年以来累计投入4500万元用于梅花山地区电网建设 新增变压器43台 新建与改造高低压线路超122公里[3] - 2025年启动的10千伏及以下配网工程覆盖21个乡镇 新建与改造10千伏线路164.2公里 0.4千伏线路130.42公里 新增配变容量39980千伏安 总投资超2亿元[5] - 上杭县完成133条自动化馈线建设 馈线自动化有效覆盖率达96.38% 供电可靠性显著提升[5] 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赋能 - 电力系统深度融入华南虎繁育全流程 大功率空调与新风系统精确模拟原生栖息地气候 配种成功率提升 红外监控系统实现24小时远程孕虎状态监测[2] - 虎园景区索道供电线路完成高标准自动化升级 加装5台自动化开关实现自愈功能 故障复电时间大幅缩短[4] - 古田会议会址景区实施800多米低压线路"无杆化"改造 新增配电变压器 确保用电高峰期稳定运行[4] 乡村产业电气化升级 - 中都镇水稻种植规模扩大至800亩 建成600平方米电气化粮仓 实现粮食生产加工全电气化[6] - 苏家坡村贵妃鸡养殖场引进智能化生产设备 发展智慧农业与休闲农庄一体化模式[6] - 蛟洋镇家庭农场采用"光伏+农业"模式 利用鸡舍屋顶铺设光伏板 实现自发自用与余电上网的双重收益[6] 物种保护成效 - 梅花山华南虎繁育研究所累计繁殖成活华南虎76只 成活率超过70% 电力保障成为关键支撑因素[3]
广西发布5条休闲农业精品旅游线路
广西日报· 2025-09-03 03:00
行业活动与战略 - 广西休闲农业协会发布5条休闲农业避暑精品旅游线路 包括金秀瑶医药康养避暑线 环大明山溯溪探险避暑之旅 乐业天坑秘境之旅 龙胜梯田温泉之旅和南丹茶香洞天夏日避暑之旅 [2] - 活动旨在整合山区生态 农业资源和民族文化 推动乡村振兴与产业融合 带动偏远地区经济发展 [3] - 通过满足夏季避暑市场需求 突出广西康养 探险与田园特色 提升休闲农业品牌吸引力 [3] 地区农业与旅游发展 - 乐业县作为全国首批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县 依托300—2000米海拔跨度和11℃昼夜温差的生态优势发展红心猕猴桃产业 [1] - 红心猕猴桃种植面积达6万亩 2025年预计总产量1.44万吨 产值近3.2亿元 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称号 [1] - 以"地质奇观+猕猴桃采摘"模式打造休闲农业避暑精品旅游线路 结合大石围天坑群等自然景观资源 [1][2] 生态与经济效益 - 生态旅游促进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 实现经济 社会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3] - 线路覆盖圣堂山景区 银杉森林公园 大龙湖景区 雅长兰科植物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区与旅游景区 [2] - 项目包含农文旅融合示范区如歌娅思谷 田园综合体如巴平万亩梯田绿稻花海 以及现代示范区如南丹天然富硒六龙茶产业示范区 [2]
绿色生境带来美丽回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1 22:57
生态修复工程实施 - 九龙国家湿地公园开展生态修复及提升工程 以最大化保护最小化干预为原则 开展湿地修复整理 植被恢复提升 生态补水 野生动物栖息地修复等[6] - 采用格宾石笼护坡 松木桩固堤 阶梯堰坝导流等方式 有效提高湿地防洪抗冲能力 降低基础设施与生物栖息地被冲毁风险[8] - 通过山水工程从瓯江引水 打通湿地水系循环脉络 增强水体流动性与自净能力 疏通17处水系堵点[8] 生态环境改善成效 - 完成3450亩湿地修复 有效解决水质调节能力差 水质恶化和蓝藻暴发等问题 实现河滩湿地持续化 防洪生态化与生物多样化[8] - 新发现14种鸟类 中华秋沙鸭等珍稀物种来此安家[9] - 萤火虫栖息地恢复近1000平方米 2024年种群数量达100万只以上[12] 生态旅游经济发展 - 紧扣萤火虫星海生态IP 通过生态修复加产业导入模式 发展生态旅游 研学教育等业态[12] - 近年来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 文化展示区从业人员近千人 带动旅游收入超2000万元[12] - 赏萤季周边民宿入住率提升四成 农家乐餐饮及农产品销售额增长约六成[14] 乡村振兴与就业带动 - 九龙村从贫困落后村落转变为生态美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典范 森林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13] - 村民经营民宿和农家乐 月营收达3万元左右 实现亲戚朋友再就业[14] - 回乡创业人员增多 带动咖啡屋等年轻消费业态发展计划[14]
太行深处前南峪:荒山“刨”出“金山”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14:12
核心观点 - 前南峪村通过生态治理和产业转型 从荒山变为绿色经济示范区 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1][4][7] 生态治理历程 - 1963年洪灾摧毁60%土地和山场植被 村民通过爆破整地/水平开沟/构造梯田等方式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2][4] - 采用"材林头 干果腰 水果脚"种植模式 结合科学管理技术实现荒山绿化 [4] - 河北农业大学课题组自20世纪80年代起提供技术支持 李保国教授团队持续贡献被誉"太行新愚公" [2][4] 农业产业升级 - 软枣猕猴桃种植总面积达120亩 亩产3000余斤 每亩纯利润超6万元 优果率达90% [5] - 2024年为全镇提供12000余棵优生苗木 计划发展盆栽种植拓展庭院经济 [5] - 黄金梨等果品种植基地形成规模化采收体系 [6] 生态旅游发展 - 依托抗大旧址和生态资源 开发生态观光/果品采摘/抗大观瞻等多元旅游区域 [5] - 2024年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 门票收入超600万元 带动村民参与旅游服务 [5] 绿色能源建设 - "风光水储"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整合抽水蓄能/太阳能/风能 构建零碳微电网 [7][8] - 绿色电力覆盖全村生产生活用电 余电上传国家电网实现能源外输 [7] 经济效益成果 - 2024年全村总收入突破2亿元 人均收入达18600元 [7] - 生态资源转化为持续经济收益 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 [7]
乘船追豚、红树林探秘、听潮观星……自然馈赠的惊喜燃动滨海旅游消费热力
央视网· 2025-08-24 03:19
中华白海豚生态资源 - 钦州三娘湾近海生活300多头野生中华白海豚 是国家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地 [1][3][5] - 每年4月至9月为中华白海豚集中繁殖期 老渔民转为海上向导带领文明观豚 [7] - 中华白海豚科普馆通过标本与多媒体互动方式提供科普教育 [9] 滨海生态保护措施 - 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700多公顷 距离钦州市区不足10公里 [13] - 钦州开展红树林保护与生态岸线修复工作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并拓展亲海空间 [13] - 犀丽湾通过系统修复种植适生植被 形成立体绿色廊道与彩色健康步道 [21] 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 三娘湾暑期观豚为火爆文旅项目 海上摩托艇与小黄鸭项目受亲子家庭青睐 [3][18] - 13公里海上公路连接白海豚保护区与工业园区 形成生态与工业协同发展纽带 [11] - 龙门大桥成为北部湾经济区重要交通枢纽 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16] 海岸线地理特征 - 钦州大陆海岸线长度510多公里 位于南海北部湾北岸 [1] - 龙门群岛分布广阔海域 犀丽湾直面北部湾曾受风暴潮侵蚀 [16][21]
从“伤疤”到“财富”、从“砍”到“看” 绿水青山让百姓吃上“旅游饭”
央视网· 2025-08-22 07:42
据了解,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采煤塌陷地,长期采煤导致周边区域大范围沉陷、积水成洼,村民陆续搬迁,生态环境恶化。 央视网消息:江苏徐州沛县曾因长期高强度的煤炭资源开采,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积极探索绿色转型之路,把昔 日采煤塌陷的"黑色伤疤"变为城市的"绿色财富"。 在沛县安国湖国家湿地公园里,千亩荷塘水光潋滟、荷风送香,淡雅的荷花在风中摇曳,秋日美景让人心旷神怡。湖中心的小岛上,芦苇 荡里不时出现鸟儿的身影,有的漫步在水边捕食鱼虾,有的则栖息在树荫里享受清凉。 近年来,沛县以生态修复为抓手,改善地貌、疏通水系,相继整理安国湖及其周边塌陷地约116万立方米,累计恢复植被面积超过38公 顷。此外,当地还在湿地公园北部开辟出200亩左右的鸟类栖息区域,进一步保护鸟类资源。 眼下,安国湖国家湿地公园面积达517公顷,涵盖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和合理利用区三大功能区,湿地覆盖率达到75.84%。自2021年 成为国家湿地公园以来,这里记录到的野生鸟类种类从89种逐年增加至140余种。 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上甘岭林业局溪水林场,正值旅游旺季,每到夏秋季节,这里的绿水青山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玩。 黑龙江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