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政策

搜索文档
美联储理事提名人Miran:承诺维护央行独立性,没有人要求我承诺会投票支持降息
华尔街见闻· 2025-09-05 01:42
评论指出,听证会显示,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议员们显然对Miran是否愿意维护联储长期的独立性表示担忧。听证会上最引人瞩目的一个焦点是, Miran计划在任理事期间,作为白宫高级经济顾问将"无薪休假",有议员指这种安排"荒谬"。 还有评论称,Milan是否任理事完全是一场党派之争。他在听证会上一直表示支持美联储独立,否认自己是特朗普"傀儡"的质疑,但回避了他过去立场 的问题。他曾提议,赋予总统更多权力解雇美联储官员,并反对在政治职位和监管职位之间设置"旋转门"。 媒体认为,Miran能否任理事关键要看,他是否在本周三的会晤中赢得了共和党议员Thom Tillis的支持。除非Tillis等共和党议员反对,否则,Miran仍 有望赶在本月16日至17日的美联储利率决策会议前确认理事的提名。 目前,共和党人总体上仍对Miran表示支持,认为他的短期任命性质使其特殊的人事安排可以接受。他们试图利用听证会,让Miran公开做出政治中立 的承诺。 SHMET 网讯:美东时间9月4日周四,在有关确认其美联储理事提名的听证会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经济顾问Stephen Miran对国会议员强调,美联储 的独立性很重要,否认他得 ...
特朗普准备重谈《美墨加协定》,此前关税豁免暗藏玄机
金十数据· 2025-09-05 01:38
USMCA重新谈判启动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在未来一个月内启动USMCA重新谈判的公众咨询 必须在10月4日前完成咨询程序 [1] - 意见征询请求最快本周发布 将举行至少一次公开听证会 2026年1月向国会提交简报 2026年7月1日前召开首次三方审查会议 [1] - USMCA包含强制性六年审查条款 该协定于2020年签署 取代了1992年生效的NAFTA [1] 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关税 后对符合USMCA规则的商品予以豁免 [2] - 关税政策干扰汽车制造等行业的北美大陆供应链 两国间大量贸易活动仍暴露在关税风险下 [2] - 美国对加拿大钢铁 铝 汽车和木材等行业产品加征关税 加拿大正推动部分关税减免但短期难达成协议 [3] 汽车行业重点变化 - 美国政府预计推动提高多种商品尤其是汽车的美国本土成分占比要求 [4] - 参议员莫雷诺表示未来墨西哥生产销往美国的汽车数量将大幅减少 [4] - USMCA规则下符合要求的商品可豁免关税 但汽车 钢铁和铝产品被纳入延长关税范围 [4] 美墨贸易关系 - 墨西哥是美国最大贸易伙伴 约80%出口商品流向美国 [3] - 美墨需先就安全问题达成共识 这是美国推进禁毒运动的关键 [3] - 墨西哥经济部长预计未来几个月对USMCA的审查不会轻松 但双方彼此需要保持竞争力 [5] 贸易壁垒问题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指出墨西哥能源政策偏袒国有企业 电信市场缺乏公平竞争环境 [5] - 墨西哥对美国玉米和棉花进口实施限制 版权保护力度不足 [5] - 特朗普以毒品走私为由对加墨加征关税 部分目的是最大化美国在重谈中的筹码 [2]
美联储褐皮书:美国经济出现多重隐忧_发现频道_中国青年网
搜狐财经· 2025-09-05 01:36
经济活动概况 - 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平均水平,12个联邦储备银行中的大多数报告该地区经济活动几乎没有增长,只有4个地区报告经济温和增长 [1] - 自上一份褐皮书发布以来,经济活动几乎没有显示出任何加速的迹象 [1] 价格与成本压力 - 10个地区价格温和或适度增长,两个地区报告企业投入价格大幅上升 [1] - 几乎所有地区都注意到与关税相关的价格上涨现象,许多地区反馈关税对企业投入价格的影响尤为显著 [1][2] - 企业正在提高价格,以弥补因关税而增加的成本 [2] 消费者支出 - 对许多家庭来说,工资跟不上上涨的物价,导致所有联邦储备区消费者支出持平或下降 [1] -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提到,保险、公用事业及其他日常开支的上涨对消费者造成了压力 [1] 零售与酒店业 - 尽管零售和酒店业提供了优惠和促销活动以帮助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节省开支,并维持国内游客的稳定需求,但依旧无法抵消国际游客需求的下降 [2] 汽车行业 - 汽车行业销售持平至小幅上升,消费者对维修旧车零部件相关服务的需求增加 [2] 制造业 - 制造业公司报告称,正尽可能转向本地供应链,并采用自动化以控制成本 [2] 劳动力市场 - 11个地区的就业水平几乎没有变化,只有一个地区略有下降 [2] - 不确定性和需求疲软使得7个地区的企业对招聘员工持犹豫态度,两个地区的联络人报告裁员增加 [2] - 移民劳动力的减少也导致了招聘的低迷,一半的地区提到移民劳动力正在减少 [2] 经济前景评估 - 瑞银对美国进行了一次经济衰退评估,并表示从实际数据来看,美国经济"疲软"的概率高达93%,这一数据处于历史上令人担忧的水平 [3] - 穆迪分析首席经济学家赞迪上个月警告,美国正处于衰退的边缘,其援引的数据与瑞银数据大体相同 [3]
特朗普:将对未在美建厂的芯片企业加征关税
财联社· 2025-09-05 01:17
特朗普频繁以关税施压,扰动全球市场,加剧经贸不确定性。特朗普8月6日曾宣称,美国将对进口半导体产品征收100%关税,这一税率将 适用于"所有进入美国的芯片和半导体",但不适用于已承诺或已启动程序在美国制造相关产品的企业。目前其关税政策已遭法律挑战,政府 正就此要求最高法院介入。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9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 美政府将对未将生产转移至美国的半导体企业进口产品征收关税。 他强调,若企业 在美投资或有建厂计划,则可豁免关税。 特朗普称关税幅度将"相当可观,但不会过高",并点名表示苹果CEO库克"不错",因苹果已承诺未来四年在美投资6000亿美元。此前,台 积电、三星与SK海力士均已宣布在美建厂。 ...
特朗普再度威胁征收半导体关税:苹果没事
凤凰网· 2025-09-05 01:12
核心政策动向 - 美国政府计划对未在美国生产半导体的企业征收进口关税 税率不会特别高但相当可观[1] - 关税政策不适用于已在美国生产或承诺在美生产的企业 包括正在建厂或计划在美生产的企业可获得豁免[1][2] - 苹果公司近期将在美投资总额提升至未来四年6000亿美元[2] 企业影响分析 - 苹果CEO蒂姆·库克被特朗普点名表示"情况会相当不错" 暗示其不受关税影响[1] - 半导体行业面临生产布局调整压力 企业需通过在美国设厂避免关税[1] - 美国政府此前已表示将对进口半导体征收约100%关税 但具体实施细节尚未公布[2] 政策背景与实施 - 特朗普将关税作为美国外交政策核心工具 用以施加政治压力和重新谈判贸易协议[1] - 自今年1月就任以来 关税威胁已引发金融市场波动并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1] - 政策具体实施时间与税率尚未明确披露[1]
警惕人民币升值风险
华泰期货· 2025-09-05 01: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无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警惕人民币升值风险,短期美元兑人民币预计维持在7.1–7.2区间震荡,中长期汇率大致关注6.9–7.0的升值阻力区间 [32][35] 各目录总结 量价和政策信号 量价观察 - 3个月的美元兑人民币期权隐含波动率曲线显示出人民币的升值趋势,Put端波动率高于Call端 [4] - 逆周期因子重回5%以下,三个月CNH HIBOR - SHIBOR逆差波动 [10] 政策观察 - 美国、欧洲降息计价分化;TGA账户8月27日5957亿;美联储逆回购余额347亿美元;存款机构准备金余额3.34万亿(-566亿) [17] - 8月22日鲍威尔在全球央行年会上讲话有所转鸽,放弃2020年灵活平均通胀目标框架 [17] 基本面及观点 宏观 - 美国经济预期上修,但就业权威下降,通胀关税不显著;中国经济结构分化,7月出口、消费有韧性,通胀未回升,固定资产投资有压力 [19][22] - 8月全国PMI49.4,环比值0.1,生产量、新订单等指标有不同变化,行业大类中原材料、设备、消费回升,中间品回落 [22][25] 关税事件 - 美国与多个国家的关税谈判呈“梯度兑现”,部分已达成协议,部分仍在谈判,钢铝、铜及汽车关税已生效,美国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大部分关税政策非法 [20][21] 情境推演 - 国内存在窗口期,有去库周期/关税拖累、美联储加码宽松、补库周期等情况;美联储有政策窗口期,存在去库周期/关税拖累、美国流动性风险等 [30][31] 总体观点 - 经济预期差利好人民币,中美利差中性,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中性;短期美元兑人民币预计维持区间震荡,年内关注升值阻力区间 [35] 风险评估 - 从2022年01月至今,期货主力升贴水范围在 - 1100到900 [36]
特朗普称将对未在美建厂芯片企业加征关税
央视新闻· 2025-09-05 01:01
关税政策核心内容 - 美国总统宣布对未将生产转移至美国的半导体企业进口产品征收关税 强调若企业在美投资或有建厂计划则可豁免关税 [1] - 关税幅度被描述为相当可观但不会过高 [1] - 此前曾宣称对进口半导体产品征收100%关税 适用于所有进入美国的芯片和半导体 但不适用于已承诺或已启动程序在美国制造相关产品的企业 [1] 企业投资与豁免情况 - 苹果公司承诺未来四年在美投资6000亿美元 [1] - 台积电 三星与SK海力士均已宣布在美建厂 [1] - 苹果CEO库克被点名表扬因公司投资承诺 [1] 政策影响与实施进展 - 特朗普频繁以关税施压 扰动全球市场 加剧经贸不确定性 [1] - 目前关税政策已遭法律挑战 政府正就此要求最高法院介入 [1]
巨头突发!盘后大跌超15%!多只美股最新财报出炉
上海证券报· 2025-09-05 00:31
当地时间周四,美股三大指数齐涨,其中标普500指数再创收盘新高。截至收盘,道指涨0.77%,报45621.29点;纳指 涨0.98%,报21707.69点;标普500指数涨0.83%,报6502.08点。 标普500指数再创收盘新高 当地时间9月4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标普500指数再创收盘新高。截至收盘,道指涨350.06点,涨幅0.77%,报 45621.29点;纳指涨209.97点,涨幅0.98%,报21707.69点;标普500指数涨53.82点,涨幅0.83%,报6502.08点。 大型科技股普涨,亚马逊涨超4%,奈飞涨逾2%,Meta、特斯拉涨超1%,谷歌、苹果、微软小幅上涨,谷歌股价创新 高。芯片股方面,美光科技涨超4%,联华电子、ARM涨逾3%,英特尔、阿斯麦、高通涨超2%,英伟达小幅上涨,德 州仪器跌超4%。 就在当日,纽约联储主席约翰·威廉姆斯松口称,政策利率将随时间推移逐步下调,但其并未透露明确利率调整时间。 CME"美联储观察"最新数据显示,美联储9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0.6%,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9.4%。 当日美股盘后,Lululemon、博通相继公布截至2025年8月3 ...
中金:美国最大风险仍是“类滞胀”
中金点睛· 2025-09-04 23:42
美国经济"类滞胀"风险分析 - 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类滞胀",表现为需求与供给双重抑制、结构性通胀压力以及政策与市场预期的共同作用 [1] 关税政策的影响 - 美国有效关税税率高达20%,关税财政收入大幅增加,预计今年超过3000亿美元,未来或贡献4万亿美元财政收入 [4][7] - 关税对私人部门形成成本压力:若由企业承担则抑制利润和投资,若由居民承担则推升物价并削弱实际购买力,对总需求具有收缩效应 [6] - 关税成本转嫁程度将影响通胀水平,企业已通过提价转移成本,例如服装零售商提价10%-15%,欧洲钢材企业全额转嫁关税成本 [22][23] 移民政策收紧的冲击 - 移民流入显著下降,2021-2024年净增730万"其他外国公民",远超疫情前年均10万水平,但当前政策收紧导致劳动力供给收缩 [6][8][10] - 外国出生劳动力人口下降,劳动参与率同步下滑,达拉斯联储研究显示移民政策收紧或使2025年美国实际GDP增速下滑0.81个百分点,PCE通胀上升0.15个百分点 [10][11] - 移民减少削弱消费增长动能和住宿需求,加剧房地产市场压力 [10] 经济数据呈现"类滞胀"特征 - 消费者信心与通胀预期背离:8月密歇根大学调查显示未来一年通胀预期上升但整体信心下降,咨商会信心指数呈现类似走势 [13][16] - 制造业成本与投资意愿分化:8月五大地方联储PMI价格指数普遍上升,但企业资本开支意愿仍处于低位,符合"类滞胀"特征 [18] - 债券市场信号显示10年期美债隐含通胀预期(Breakeven)上升,实际利率下滑,表明投资者要求更高通胀补偿 [20] 美联储政策挑战 - 美联储降息可能面临曲折,短期或优先应对就业压力,但通胀粘性可能迫使政策重心重新转向通胀控制 [24][25] - 历史经验表明滞胀由政策、结构及预期共同驱动,当前美国面临财政宽松、关税制度化、供应链重构、老龄化及移民收紧等结构性制约 [25][26] 外部因素影响 - 中国"反内卷"政策若推动PPI回升,叠加关税可能进一步推升美国通胀压力 [11]
美联储褐皮书:美国经济出现多重隐忧
环球时报· 2025-09-04 22:45
经济增长态势 - 美国最近几周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平均水平 且几乎没有加速迹象 [1] - 12个联邦储备银行中大多数报告地区经济活动几乎没有增长 仅4个地区报告经济温和增长 [1] 价格与成本压力 - 10个地区报告价格温和或适度增长 两个地区报告企业投入价格大幅上升 [1] - 几乎所有地区都注意到与关税相关的价格上涨现象 许多地区反馈关税对企业投入价格影响尤为显著 [1] - 工资增长跟不上物价上涨 导致所有联邦储备区消费者支出持平或下降 [1] 行业表现 - 零售和酒店业通过优惠促销活动维持国内游客需求 但无法抵消国际游客需求下降 [2] - 汽车行业销售持平至小幅上升 消费者对维修旧车零部件相关服务的需求增加 [2] - 制造业公司正尽可能转向本地供应链并采用自动化以控制成本 [2] 劳动力市场 - 11个地区就业水平几乎没有变化 一个地区略有下降 [2] - 不确定性和需求疲软使得7个地区企业对招聘员工持犹豫态度 两个地区报告裁员增加 [2] - 移民劳动力减少导致招聘低迷 一半地区提到移民劳动力正在减少 [2] 机构评估 - 瑞银评估美国经济"疲软"概率高达93% 处于历史上令人担忧的水平 [3] - 穆迪分析首席经济学家警告美国正处于衰退边缘 援引数据与瑞银大体相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