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

搜索文档
中冶宝钢三款“新能源”无轨化冶金大物流特种车辆成功发车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10:49
核心事件 - 9月11日,中冶宝钢三款新能源电驱无轨化冶金大物流特种车辆成功发车,共7台,标志着其冶金物流装备实现绿色化、智能化跨越式发展 [1] 产品与技术细节 - 发车产品包括2台120吨整体式电动抱罐车、4台120吨电动渣罐运输车及1台80吨铰接式电动抱罐车 [1] - 核心技术架构为结构创新、电机直驱、动能回收、高压安全互锁,实现了续航能力、作业稳定性与智能化水平的飞跃 [1] - 120吨电动抱罐车采用整体式车架结构和四电机独立驱动系统,实现动力系统完全国产化替代 [1] - 120吨电动渣罐运输车应用单轴线牵引驱动+整体旋转顶盖系统,提升高温渣料运输安全环保 [1] - 80吨铰接式电动抱罐车支持快速充电与电池更换双模式,解决连续作业的续航焦虑 [1] 环保与经济效益 - 三款车辆使运输环节实现零碳排放,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700吨 [2] - 车辆电耗成本仅为燃油车的三分之一,维护成本降低40%以上 [2] 公司背景与战略 - 中冶宝钢为中国五矿和中国中冶旗下的核心骨干子企业,注册资本金12亿元,资产总额超70亿元 [2] - 公司掌握全工艺链运营服务技术,产业格局为以检修协力为核心主业的"1+3"四位一体 [2] - 公司持续深耕绿色技术创新,聚焦电驱动、智能网联、轻量化等核心技术以扩充新能源产品线 [2] 历史产品里程碑 - 去年1月11日,公司260吨电驱铁水车下线,成为国内冶金大物流装备绿色化新案例 [2] - 2022年12月,公司全球首发PBC-425型无轨化铁水运输车,额定承载425吨,最大载重450吨,超越当时400吨的世界纪录 [2]
前瞻全球产业早报: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封存量破1亿立方米
前瞻网· 2025-09-11 10:42
短剧出海 - 中国短剧产品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短剧出海主要通过直接翻译外语版本和本土化剧本改编两种方式 出海地区覆盖欧美 中东 日韩 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3] - 短剧海外应用突破300款 全球累计下载量超过4.7亿次 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短剧应用内购收入逼近7亿美元 是去年同期近4倍[3] - 短剧出海市场规模短期内有望达百亿美元量级[3] 能源与资源开发 - 中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 标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 装备和工程能力成熟[4] - 大盆地深层和海域深水成为油气增储上产主阵地 支撑石油稳产2亿吨 天然气产量突破2400亿方 新探获多个大型铀矿床[5] 航空与交通 - 国产支线飞机C909首次执飞澳门商业航线 每周三班往返南昌与澳门[5] - ATR计划2030年前试飞混合动力支线飞机 将展示混合电力推进 先进螺旋桨系统和电动飞机系统在支线飞机上的集成[16] 电信服务 - 中国移动已支持eSIM手机业务办理 开放服务后将另行告知[6] - 中国联通将借助苹果iPhone Air开启eSIM卡业务 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也有望很快推出eSIM服务[7] 消费电子制造 - 富士康郑州港区近20万名工人实行两班倒制度生产iPhone 17系列 这一人数规模并非顶峰[8] - 京东iPhone 17系列上架6小时预约量突破200万 京东提供以旧换新至高2100元补贴 指定机型可叠加500元国家补贴以及至高24期免息分期服务[9] 科技与互联网服务 - 高德地图推出全球首个基于用户行为产生的"高德扫街榜" 飞猪成为首批使用者[10] - 米哈游《原神》鸿蒙版正式上线 支持跨平台进度互通 此前创下鸿蒙游戏预约最快破万记录[11] - 大众点评重启品质外卖服务 通过B端自研大模型结合海量真实评价数据分析用户需求 美团C端AI智能体服务将于一周内发布[12] 人工智能与芯片 - 韩国将设立150万亿韩元公私合营基金投资AI 芯片 机器人 生物制药 国防 未来汽车和电池等高科技产业[13] - OpenAI寻求扩大与SK海力士 三星电子等韩国科技企业合作打造AI基础设施[14] - 马斯克表示下一代AI5自动驾驶芯片组将是AI4的巨大升级 改进比AI4好40倍 拥有9倍内存和8倍计算能力[15] - 微软将在Office 365套件中引入Anthropic的AI技术 结束对OpenAI的独家依赖[17] 资本市场与融资 - 苹果股价单日收跌1.48% 市值蒸发524亿美元(约3732亿元)[15] - AI视频生成公司爱诗科技完成B轮融资6000万美元 阿里巴巴领投[17] - 英伟达支持的Reflection AI正在融资约10亿美元 估值达55亿美元[17] - 追觅科技多个业务将从明年年底开始在全球各交易所批量IPO[18] - 瑞典金融科技公司Klarna美国IPO定价每股40美元 估值151亿美元[18] 股市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沪指涨0.13% 深成指涨0.38% 创业板指涨1.27%[18] - 恒生指数涨0.85%报25633.91点 科技指数涨1.17%报5753.75点 国企指数涨0.71%报9121.66点[18]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道琼斯指数涨0.43% 标普500指数涨0.27%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0.37% 均创收盘新高[19]
泰达股份:战略转型铸就资源循环新标杆
中国基金报· 2025-09-11 10:13
战略转型 - 公司于2025年7月正式更名为天津泰达资源循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标志着全面聚焦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战略 [2] - 从无关多元化向以生态环保为主业的同心多元化转变 坚定聚焦生态环保主业并深入布局"双碳"产业 [2][3] - 固废日处理建设规模从5610吨增至23660吨 增长4倍多 环保主业规模大幅提升 [2] 财务与业务表现 - 重要子公司泰达环保总资产达149.91亿元 较2020年增长172.49% 归母净利润1.86亿元 增长47.05% [3] - 业务覆盖10省21市 从区域性环保企业跃升为全国性固废处理公司 [3] - 2024年并购央企华润旗下润电固废业务 环保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0%至8.68亿元 [4] 资产结构优化 - 实施"外延拓展+内涵提升"双轮驱动战略 通过收并购拓展主业规模并延伸环保产业链 [4] - 2025年剥离非主业资产 转让区域开发板块子公司扬州万运100%股权 转让价格25.93亿元 [4] - 与宁德时代子公司合资成立天津邦普泰达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拓展动力电池回收业务 [5] 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55% 重点投入生态环保产业 [7] - 开发出MnNiMoCeVOx整体式催化剂 烟气排放NOx稳定控制在50mg/Nm³以内 [7] - 开发含氨基甲酸钠的新型飞灰螯合剂 应用于多个项目 [7] - 子公司泰达洁净实现结晶性热塑聚酯纺丝技术规模化生产 提升过滤通量与纳污容量 [7] 全球布局 - 计划2025年实现海外首个项目落地 采取轻资产合作策略 聚焦北非、中亚、东南亚及南美市场 [8][9] - 与埃及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 拓展垃圾发电和填埋场封场项目 [10] - 借助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影响力 与当地企业成立合资公司降低投资风险 [10] - 与央企及国际伙伴合作 利用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平台等载体拓展海外业务 [10]
泰达股份:战略转型铸就资源循环新标杆
中国基金报· 2025-09-11 10:08
战略转型 - 公司从无关多元化向以生态环保为主业的同心多元化战略转型 正式确立全面聚焦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战略 [3][4] - 公司名称由"天津泰达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天津泰达资源循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标志战略转型正式落地 [3] - 通过"外延拓展+内涵提升"双轮驱动战略优化资产结构 包括并购环保资产和剥离非主业资产 [5][6][7] 业务规模与业绩 - 固废日处理建设规模从5610吨增加到23660吨 增长4倍多 [3] - 重要子公司泰达环保总资产达149.91亿元 较2020年增长172.49% [4] - 归母净利润为1.86亿元 较2020年增长47.05% [4] - 业务覆盖10省21市 从区域性环保企业跃升为全国性固废处理公司 [4] - 2024年并购央企华润旗下润电固废业务 环保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0%至8.68亿元 [6] 技术创新与研发 - 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55% 重点投入生态环保产业 [10] - 在固废处理领域取得烟气净化技术突破 NOx排放稳定控制在50mg/Nm³以内 [12] - 开发含氨基甲酸钠的新型飞灰螯合剂 应用于多个项目 [12] - 子公司泰达洁净年均研发投入强度稳定在5%以上 实现结晶性热塑聚酯纺丝技术规模化生产 [12] - 耐高温滤材产品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环境能源等多个行业 [12] 新业务布局 - 与宁德时代子公司合资成立天津邦普泰达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拓展动力电池回收业务 [8] - 成立碳资产管理公司 聚焦轻资产碳咨询业务 [8] - 计划2025年实现海外首个项目落地 采取轻资产合作策略拓展北非、中亚、东南亚和南美市场 [13][14] - 已与埃及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 拓展垃圾发电项目和填埋场封场项目 [15] 海外拓展优势 - 借助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在埃及的影响力 代表可靠性、可持续性和长期承诺 [15] - 拥有丰富的垃圾发电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经验 形成较强品牌影响力 [15] - 采取轻资产项目先行策略 与当地企业成立合资公司降低投资风险 [15] - 与央企、国际伙伴合作整合资源 共同开发项目 [15]
泰达股份(000652) - 2025年半年报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1 09:54
市值管理举措 - 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方式、机构职责和监测机制 [2][3][5][7][8] - 斥资3500万元至7000万元回购股份用于注销 [2][3][7] - 通过现金分红增强股东投资回报 [2][3][5][7][8] - 剥离非主业资产(如扬州万运100%股权)降低资产负债率1.4个百分点 [3][4][6][7][8] - 2024年完成收购润泰环保旗下5个生物质能项目公司 [2][3][5][7][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下降因压降能源贸易收入约16亿元 [4][5][9] - 归母净利润下降受区域开发板块利润减少及金融资产收益降低影响 [4][5][9] - 能源贸易板块营收占比89%但毛利率仅0.58% [5] - 资产负债率达86.11% [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03亿元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2.90亿元 [9] 主业聚焦与战略规划 - 更名后持续聚焦生态环保主业 构建"收集-处理-再生"循环产业体系 [3][5][6][11] - 向上整合环卫一体化 向下拓展飞灰炉渣资源化利用 [3][6][11] - 布局动力电池回收等循环经济新增长点 [3][6][11] - 通过收并购复制"润电模式"扩大主业市场份额 [4][7][13] - 剥离扬州万运100%股权获25.93亿元转让款 [2][3][5][7][8] 负债与资产结构优化 - 通过非主业资产剥离降低负债率 [4][6][12] - 发行低碳转型债券及碳中和ABN调整负债结构 [12] - 担保仅针对控股子公司 无对外担保 [9] 海外与创新业务布局 - 拓展埃及垃圾发电项目紧抓"一带一路"机遇 [7][15] - 渤海证券IPO处上交所审核阶段 公司持股13.07% [9] 运营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29日股东人数81,772户 [9] - 扬州万运股权剥离于2025年7月31日完成出表 [4][6]
大停电的阴霾笼罩全球,为什么中国电力反而多到用不完?
36氪· 2025-09-11 09:48
中国电力规模与全球地位 - 2024年中国发电量突破10万亿千瓦时 占全球发电量近30% 是美国的2.5倍 印度的近5倍 [3] - 2024年7月单月用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 超过日本全年用电量 高于德国法国全年用电量之和 [4] - 2023年中国新建煤电项目占全球95% 光伏发电占全球六成 风电新增装机连续14年全球第一 在建核电机组容量连续18年全球第一 [11] 绿色电力发展现状 - 中国全社会用电量中近三分之一为绿电(风/光/水/核) [7] - 截至2024年4月底风电光伏合计装机达15.3亿千瓦 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 [7] - 绿电技术取得全球领先:超超临界高效发电技术 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 百万千瓦水轮机组 钍基熔盐实验堆 [7] 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 推进装机量相当于3个三峡的雅江水电站项目 [6] - 一次性批准5个核电项目共10台机组(浙江三门/广西防城港/广东台山/山东海阳/福建霞浦) [6] - 构建全球输电能力最强、规模最大的特高压电网 实现跨区域大规模高效输电 [11] 能源战略目标 - 目标将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50% 当前发达国家仅22% [11] - 2030年实现碳达峰 2060年实现碳中和 [12] - 2025年第一季度碳排放同比下降1.6% 过去12个月下降1% 有望提前达峰 [12] 储能产业发展 - 截至2024年底新型储能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 装机规模占全球超40% [28] - 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写入"发展新型储能"要求 [29] - 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17项储能国际标准 其中6项由中国牵头制定 [31] 企业技术突破 - 宁德时代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市占率36.5% 连续多年出货量全球第一 [33] - 宁德时代储能电芯技术从280Ah迭代至587Ah 主导行业标准 [35] - 华为承建全球最大构网型光储项目沙特红海新城 推出"风光储发电机"技术 [39] 全球市场影响力 - 中国掌握全球超40%新能源技术 80%光伏组件产能 70%风电设备产能 90%储能电芯产能 [42] - 国家电网在11国运营13个骨干能源网项目 跨国输电量占全球17% [42] - 承接安哥拉凯凯水电站 南美高查瑞光伏电站 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等国际项目 [42] 行业挑战与解决方案 - 2024年上半年弃电量达600亿度 太阳能弃电率6.6% 风电弃电率5.7% 同比近乎翻倍 [21] - 西部新能源装机增速比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快30%-50% 配套储能建设进度滞后 [19] - 西班牙因储能容量仅占需求0.3%(2.1GWh)导致大停电 远低于20%安全线 [30]
数智引擎驱动环保产业竞速“双碳”新赛道
中国发展网· 2025-09-11 09:26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杜壮 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期间,第四届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 碳"战略院士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行。作为服贸会主论坛之一,本届论坛以"科技领航启新程,智绿融合 创未来"为主题,聚焦"美丽城市"与"低碳园区"两大示范场景,探讨行业全面绿色转型路径,涵盖减污 降碳前沿科技及数字化技术,共享低碳发展理念,共商绿色未来系统性解决方案。 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一直在持续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7月 底,中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量达到21.7亿千瓦,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规模的近六成;成为全球森林资源 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建立起当今世界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 在这场变革中,科技创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在会议上表示,从 可再生能源技术突破到新型储能技术应用,从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到智慧环保系统的构建,每一项创新都 在为应对气候变化注入新的动力。目前,中国在多个环保技术领域已实现并跑甚至领跑,为全球能源市 场供应了70%的风电装备,80%以上的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十年保持全球领先。他认为, 要加 ...
建科智能(300823) - 2025年09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1 09:24
财务与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外销业务占营业收入45.72% [6] - 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归因于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和费用管控 [10] 技术与研发 - 拥有有效专利633项,软件著作权20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298项,实用新型专利312项,外观设计专利8项,国外发明专利15项 [11] - 2025年上半年新增专利数量较2024年同期增加 [11] - 研发聚焦AI视觉识别、柔性化生产、工业机器人协作控制技术 [2][11] - 产品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80多个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6][7] 产品与业务 - 核心产品为智能化钢筋加工机器人装备,硬件包括智能下料中心、柔性成型机组、智慧物流系统,软件包括MES、PHM、IDP系统 [2] - 产品性能达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国际先进水平,性价比优于国外厂商 [7] - 通过节能设计降低设备能耗,践行绿色可持续服务理念 [10][11] 市场与战略 - 战略方向为技术引领、全球布局、可持续发展 [2] - 重点开拓东南亚、中东市场,产品已出口至日本、韩国、意大利等100多个国家 [6][7] - 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推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11] 运营与管理 - 通过数字化管理优化采购成本和供应链效率 [9] - 推行无纸化办公、资源节约措施降低能耗 [4][5] - 与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天津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聚焦图像识别、智能建造等技术 [8][9] 客户与售后 - 构建紧密客户合作关系,通过快速响应和优质服务提升满意度 [7] - 产品替代进口部分市场份额,凭借高性价比和服务优势 [7] 其他 - 公司暂无“建科云”业务 [5] - 不属于智能焊接装备板块 [3] - 暂无2025年全年营收增速指引 [5]
从绿色制造到人工智能,一轻控股携多领域创新成果亮相服贸会
新京报· 2025-09-11 09:12
核心主题 - 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创新 绿色 开放为核心主题亮相2025年服贸会 通过四大主题展区展现绿色制造 人工智能 新材料研发及民生服务领域的创新成果 [1][5] 绿色制造与循环经济 - 北冰洋通过沉浸式互动展示红桔产业完整链条 涵盖田间选果 精深加工到资源循环利用六个单元 实现全果物尽其用的资源高效利用理念 [1] - 柑橘加工废料转化为高价值资源 柑橘皮渣提取制备天然甜味剂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NHDC) 甜度相当于蔗糖的1500-1800倍且无热量 应用于食品医药领域 [1] - 菌丝体环保材料技术以橘皮渣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 培育完全生物降解的环保皮革与包装材料 制成凳子香皂盒等实物 助力国家双碳战略 [1] 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 - 人形机器人聪聪与机器狗笨笨搭载自主研发识别算法 通过语音指令精准执行任务 展示人工智能在轻工产业的广泛应用 [2] - 机械臂经深度二次开发具备视觉识别 精准抓取与定量倾倒能力 为传统生产场景注入科技活力 [2] - 大豪科技A15云智能刺绣系统融合云制版 图像识别与物联网技术 实现所见即所得的个性化刺绣服务 支持北冰洋熊IP形象或个人照片转化为刺绣图案即时缝制 [4] - 兴汉网际DeepSeek AI智算一体机支持文本图像语音视频多模态数据融合分析 具备一体化设计 便捷部署及安全运维特性 打破数据孤岛助力企业全球化布局 [4] 新材料研发与高端应用 - 有色所高纯金属靶材产品具有纯度高 晶粒尺寸小 一致性好等优势 保障高端装备集成电路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5] - 达博公司超高纯度键合金丝及高可靠性钯铜线产品具备优异导电性与柔韧性 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 LED封装等场景 显著降低虚焊风险 [5] - 玻璃研究院与首量科技联合展示服务国家重大工程的高端材料与精密仪器技术 体现关键技术领域国产化替代实力 [5] 民生服务与开放创新 - 星海集团推出智能乐器星海弹弹 通过APP与键盘灯光交互实现一键弹唱 打破传统音乐门槛使音乐体验更简单有趣 [5] - 公司以老字号焕新颜 硬科技攀高峰 智能场景融生活为主线 展现国企在服务首都核心功能及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使命 [5]
持续深化“五个转型” 引领磷化工绿色变革
中国环境报· 2025-09-11 06:13
核心战略定位 - 公司作为复合肥国际标准起草单位和行业领军企业 坚定践行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理念 投资60亿元打造全球领先磷化工全产业链绿色发展示范基地 [1] - 通过技术创新 循环经济 智能制造三轮驱动 探索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新路径 [1] 技术创新与低碳发展 - 构建以清洁蒸汽为核心的新型能源体系 实现全流程碳排放强度下降 [2] - 投资600万元实施多元素生理专用肥装置热风炉蒸汽换热改造项目 大幅降低综合能耗 [2] - 投入4000余万元在硫磺制酸装置采用低温高催化活性烟气脱硫系统 脱硫效率显著 尾气二氧化硫浓度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2] 循环经济体系 - 提出磷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 打造磷矿—磷酸—磷肥—磷石膏—建材完整循环经济产业链 [3] - 投资8000万元建设现代化污水处理站 采用全膜法水处理工艺 处理规模达200m³/h 实现磷石膏渗滤液100%资源化利用 [3] - 建设水洗净化和改性处理磷石膏无害化处理装置 提升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率 [4] 绿色物流实践 - 新能源货车和叉车在原料及成品运输中使用比例达80%以上 [5] - 单辆新能源货车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吨 节省数万元燃油费用 [5] 战略转型方向 - 持续深化五个转型: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 从产品供应商向系统服务商转型 从资源消耗向循环利用转型 从达标排放向近零排放转型 从单一效益向综合价值转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