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

搜索文档
股价逼近茅台,寒武纪还能走多远?
虎嗅· 2025-08-28 00:06
核心观点 - 寒武纪股价因DeepSeek发布适配国产芯片的FP8技术标准而暴涨 市值突破5800亿元并超越中芯国际 但公司基本面与估值存在显著落差 市盈率达4010倍 盈利可持续性及生态建设面临挑战 [1][3][5][15] 市场表现与估值 - 2025年8月22日寒武纪股价单日涨幅20%达1243.2元 总市值突破5200亿元 8月25日再度大涨11.4%至1384.93元 市值逼近5800亿元 [1] - 公司滚动市盈率达4010倍 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高盛采用2030年盈利预测的远期估值折现法将目标价上调至1835元 [5] - 国产算力概念股集体暴涨 包括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 市场将事件解读为产业链结构性利好 [4] 技术突破与产业意义 - DeepSeek于2025年8月21日发布V3.1大模型 提出UE8M0 FP8参数精度技术 专为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1] - FP8为8位浮点数格式 相比FP16或BF16可减半内存占用与带宽需求 提升计算速度与能效 [2] - UE8M0格式牺牲尾数精度以扩大数值表示范围 适配国产芯片硬件逻辑 是软硬协同的优化方案 [2] - 标志AI产业从硬件追赶软件转向软件定义硬件 上游算法厂商主动定义国产硬件标准 可能打破英伟达CUDA生态壁垒 [3][4] 财务基本面 - 2025年Q1营业收入11.11亿元 同比增长4230.22% 归母净利润3.55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7] - 净利润中约7600万元为政府补助 1.2亿元为信用减值损失转回 核心业务经营利润约2.76亿元 [7] - 2020至2023年公司持续净亏损 自我造血能力仍处构建阶段 [8]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85%至92% 客户高度集中 [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 存货27.55亿元 预付款项9.73亿元 现金流承压 [10] 行业竞争与生态挑战 - 国内AI芯片厂商分为GPGPU路线(海光信息、沐曦等追求CUDA兼容)和自研架构路线(寒武纪、华为昇腾构建自主生态) [12] - 寒武纪云端产品思元590性能对标英伟达A100 软件栈包括NeuWare、MagicMind和BANG C [12] - 英伟达CUDA生态拥有全球数百万开发者及超80%市场份额 软件工具链成熟度远超国产MLU生态 [13] - UE8M0 FP8标准仅为生态建设起点 全面抗衡CUDA仍需长期突破 [14]
卫星通信产业重磅政策发布;英伟达2026财年Q2营收467亿美元|南财早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23:52
宏观经济与政策 - 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5% 降幅较6月收窄2.8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6月下降0.9%转为增长18.9% 拉动整体利润增速加快2.9个百分点 [3] - 商务部将于下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统筹利用财政金融手段优化服务供给能力 另将印发《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 [2] - 上海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 优先纳入群众需求迫切及安全隐患多的区域 镇集体经济组织在合作改造中首次持股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0% [2] - 吉林省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 [4] 资本市场动态 - 8月27日A股市场成交额达3.2万亿元 一周内两次突破3万亿成交额为历史首次 [4] - 寒武纪盘中股价一度超越贵州茅台(1372.10元/股 vs 1448元/股) 尾盘回落使茅台保住股价第一位置 [5] - 香港前七个月IPO达51宗 集资额同比急增超610%至1280亿港元 超220宗申请正在审批 [6] - 两融业务价格战加剧 头部券商利率持续创新低 息差逼近盈亏平衡点 [6] - 奇瑞汽车获证监会备案 拟发行不超过6.99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赴港上市 [8] 能源与制造业 - 中国广核拟93.75亿元收购控股股东旗下四家核电公司股权 包括惠州核电82%股权及三家全资子公司 [7] - 中国海洋石油上半年营收2076.1亿元同比下降8.4% 净利润695亿元同比下降13% 油气净产量384.6百万桶同比增6% [8] - 高盛预计2025年Q4至2026年Q4石油日均过剩180万桶 全球库存将增近8亿桶 布伦特原油价格或跌至50美元出头 [6] 科技与通信 - 工信部印发指导意见推动卫星通信产业发展 支持电信运营商与卫星企业共建共享 挖掘天通北斗等高轨卫星应用潜力 推动手机直连卫星技术推广 [4] - 英伟达2026财年Q2营收467亿美元超预期(预期460亿美元) 批准额外600亿美元股票回购 对Q3营收给出540亿美元±2%的展望(市场预期534.6亿美元) [6] 消费与服务行业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达113.45亿元 超越2024年同期水平 [4] - 美团上半年收入1783.98亿元同比增长14.7% 经调整溢利净额124.42亿元同比减少41% 其中Q2收入918.4亿元增11.7% 调整后净利14.93亿元同比下降89% [7] - 蜜雪集团上半年收入148.7亿元同比增长39.3% 净利润27.2亿元增44.1% 全球门店数增至53014家覆盖中国及12个海外国家 [8] 国际贸易与监管 - 美国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25%惩罚性关税 累计关税税率达50% 理由为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 [8] - 美国自8月29日起暂停对800美元及以下进口包裹免税 需缴纳全额税费 已有25国宣布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 [8] -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平台企业及金融机构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流量扶持 降低运营费用 加强金融赋能 提升数智化运营水平 [4]
沪指跌1.76%险守3800点
长江商报· 2025-08-27 23:51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股指早盘窄幅震荡走高,午后集体跳水,沪指收盘报3800.35点跌1.76%,深成指报12295.07点跌1.43%,创业板指报2723.20点跌0.69% [1]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3.17万亿元 [1] 行业板块表现 - F5G概念、CPO概念、稀土永磁板块涨幅居前,稀土永磁板块中大地熊涨超15%,立中集团与金力永磁涨超6%,北矿科技涨停 [1] - AI芯片板块走强,瑞芯微与岩山科技涨停,剑桥科技实现3连板,旭光电子等多股涨停 [1] - 算力租赁概念走强,宏景科技涨超10%创历史新高,润建股份此前涨停 [1] - 钛白粉概念、兵装重组概念、服装家纺板块跌幅居前 [1] 市场观点 - 巨丰投顾认为逆周期调节政策实施使A股市场逐渐探明底部,呈现中长期投资机会 [1] - 政策刺激下A股与经济有望同步出现向上拐点 [1]
远东股份股价下跌2.58% 机构调研聚焦AI芯片领域合作
金融界· 2025-08-27 17:48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7日收盘价6.81元,较前日下跌0.18元,跌幅2.58% [1] - 当日成交量115.55万手,成交金额8.10亿元,振幅6.01%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955.63万元,占流通市值0.26%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入8785.43万元,占流通市值0.58% [1]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涵盖电线电缆、智能缆网产品及系统的研发制造,同时涉及锂电池材料业务 [1] - 公司所属板块包括电网设备、节能环保及锂电池 [1] 战略动态 - 8月25日接待天风证券、中信建投等多家机构调研 [1] - 在AI芯片领域获得全球领先人工智能芯片公司供应商资质代码,并逐步扩大合作范围 [1] - 强调电能、算力及AI领域的战略布局 [1]
寒武纪成为“股王”,“少年天才”陈天石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12:39
公司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7日盘中股价最高达1464.98元/股,涨幅超10%,一度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1] - 当日收盘价1372.10元/股,较贵州茅台股价差距约6%,总市值达5740亿元 [1] - 二季度营收17.69亿元,环比增长59.19%,归母净利润6.83亿元,环比增长92.03% [22] 财务数据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2倍多,同比增长4347.82% [20][21] - 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去年同期亏损5.30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20][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11亿元,去年同期为负6.31亿元 [20][21] - 自2024年四季度起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单季盈利 [22] 创始人背景与技术发展 - 创始人陈天石16岁入中科大少年班,与兄陈云霁共同提出"AI专用芯片"构想 [7][8] - 2015年在30平米实验室完成首颗AI芯片流片,实现中国AI芯片架构原创突破 [9][10] - 公司核心技术为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18] 业务发展历程 - 2017年华为麒麟970芯片集成寒武纪A1处理器,确立行业地位 [11] - 2017-2019年终端IP授权业务收入占比从98.95%降至15.49%,其中华为贡献超90% [12] - 2019年起业务重心转向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与云端AI芯片 [14] - 2022年云端产品线收入大幅增长,思元290/370芯片在多企业完成导入 [17] 重大事件影响 - 2019年华为海思转向自研芯片,导致终端IP授权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1.23% [12][13] - 2022年CTO梁军因"未来发展分歧"离职,公司加速商业化进程 [16][17] - 2022年12月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2023年研发人员减少227人至980人 [18] - 子公司寒武纪行歌被曝裁员调整,公司称供应链已受影响但经营有序推进 [18][20] 市场地位与估值 - B轮融资后估值达25亿美元(2018年) [12] - 陈天石持股28.57%,对应市值约1640亿元,个人身家达870亿元(2025年胡润榜) [22] - AI芯片行业头部企业,融资过程中常被同业作为对标对象 [11]
1465元!寒武纪股价超越茅台,新江西首富诞生了?
搜狐财经· 2025-08-27 10:17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8.8亿元 同比暴增43倍[2] - 利润突破10亿元 去年同期亏损5.3亿元[2]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从去年94%降至今年一季度85%[12] 股价与股东收益 - 股价冲至1464元历史高点 超越茅台成为A股新股王[2] - 创始人陈天石持股1.195亿股 身家达2000亿元[4][5] - 牛散章建平持股608.6万股 建仓成本30亿元 当前浮盈超50亿元[4][8] 技术实力与产品进展 - 思元590芯片性能达英伟达A100的60%-90%[9] - 在AI医疗诊断等特定场景性能可比肩英伟达[9] - 采用7nm制程 较英伟达4nm制程H100存在代差[11] 市场竞争与客户结构 - 字节跳动/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已成为客户[11] - 中国移动/国家电网等国家队企业纷纷下单[11] - 使用思元590搭建集群成本比英伟达方案低30%[9] 政策与行业环境 - 国家政策要求新建算力集群国产芯片使用比例不低于45%[9] - AI芯片国产替代成为明确发展趋势[9] - 英伟达芯片价格从10万元涨至50万元[9] 历史股价波动与减持风险 - 2023年股价曾暴涨200%后遭遇原始股东抛售[12] - 创始人陈天石"不减持"承诺已于今年初到期[12] - 盈利高度依赖大客户 存在由盈转亏风险[12]
数据复盘丨CPO、AI芯片等概念走强 68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09:57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800.35点,下跌1.76%,成交额13268亿元 [1] - 深证成指收盘12295.07点,下跌1.43%,成交额18387.16亿元 [1] - 创业板指收盘2723.20点,下跌0.69%,成交额8880.65亿元 [1] - 科创50指数收盘1272.56点,上涨0.13%,成交额1211亿元 [1] -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31655.1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4864.84亿元 [1] 行业板块表现 - 美容护理、房地产、建筑材料、纺织服饰、医药生物、教育、环保、保险、证券等行业跌幅居前 [3] - 通信、电源设备等少数行业上涨 [3] - 盲盒经济、钛白粉、噪声防治、创新药等概念走势较弱 [3] - CPO、AI芯片、光通信模块等概念走势活跃 [2][3] 个股涨跌情况 - 沪深两市599只个股上涨,4526只个股下跌,22只平盘,6只停牌 [3] - 51只个股涨停,16只个股跌停 [3] - 涨停个股主要集中在电子、化工、计算机、医药生物、商贸零售等行业 [3] - *ST苏吴连续5天涨停,天普股份连续4天涨停,剑桥科技、开普云均连续3天涨停 [5] 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913.32亿元 [6] - 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出425.36亿元,沪深300成份股净流出200.54亿元,科创板净流出22.41亿元 [6] - 公用事业、银行、煤炭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分别为10.23亿元、4.96亿元、1.41亿元 [6] - 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147.4亿元,计算机行业净流出145.58亿元,机械设备行业净流出85.37亿元 [6] 个股资金流入 - 68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9] - 岩山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24.16亿元,涨幅10.08% [10][11] - 长川科技净流入9.79亿元,涨幅16.98%;麦格米特净流入6.65亿元,涨幅10.00% [10][11] 个股资金流出 - 277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亿元 [13] - 领益智造主力资金净流出29.64亿元,跌幅0.94% [14][15] - 拓维信息净流出23.19亿元,涨幅2.56%;宁德时代净流出20.86亿元,跌幅3.87% [14][15] 机构交易动向 - 龙虎榜机构席位资金合计净卖出约6.69亿元 [18] - 机构净买入步步高约1.13亿元,占当日成交额4.08% [18][19] - 机构净卖出万通发展约2.59亿元,占当日成交额4.05% [18][19]
股市三点钟丨沪指收跌1.76%,险守3800点!两市成交额3.17万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8-27 07:46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后震荡走低 上证综指收跌1.76%报3800.35点 深证成指收跌1.43%报12295.07点 创业板指收跌0.69%报2723.2点 [1] - 两市合计成交金额约3.17万亿元 沪市成交13268.49亿元 深市成交18387.16亿元 [1] 板块表现 - CPO概念 AI芯片 F5G概念等板块涨幅居前 [1] - 气溶胶检测 盲盒经济 钛白粉等板块跌幅居前 [1] 个股表现 - A股633只个股上涨 其中47只涨停 [1] - 寒武纪股价盘中触及1464.98元/股高点 收盘报1372.1元/股 总市值5740亿元 [1] - 4764只个股下跌 其中14只跌停 [1]
A股收评:三大指数集体调整,沪指险守3800点!全市场超4700股下跌
格隆汇· 2025-08-27 07:11
主要股指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800点 下跌1.76% [1] - 深证成指收盘12295点 下跌1.43% [1] - 创业板指收盘2723点 下跌0.69% [1] - 北证50指数收盘1550点 下跌2.6% [1] - 全天成交额3.2万亿元 较前日增加4880亿元 [1] 行业板块表现 - 通信设备板块逆市上涨1.58% [2] - 互联网板块微涨0.07% [2] - 半导体板块下跌0.79% [2] - 贵金属板块下跌0.58% [2] - 电子元器件板块下跌0.85% [2] - 林木板块下跌1.11% [2] 概念板块表现 - CPO概念逆市走高 剑桥科技涨停 [1] - AI芯片板块走强 瑞芯微和岩山科技涨停 [1] - F5G概念 小金属及光通信模块等少数板块录得上涨 [1] - 气溶胶检测板块大跌 捷强装备跌9% [1] - 钛白粉板块走低 振华股份跌近7% [1] - 纺织服装板块低迷 真爱美加等多股跌停 [1] - 水泥建材板块走弱 四川双马跌超6% [1] 市场整体表现 - 全市场超4700只个股下跌 [1] - 微盘股集体下挫 90余股跌幅超过5% [1] - 盲盒经济 SPD概念 船舶制造及教育等板块跌幅居前 [1]
寒武纪捅破了天?
虎嗅· 2025-08-27 06:4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1][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8亿元,去年同期亏损5.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1][2] - 基本每股收益从-1.27元提升至2.5元 [1][2] - 第二季度营收17.69亿元,同比增长4425.01%,净利润6.83亿元,去年同期亏损3.03亿元 [2] - 总资产84.20亿元,同比增长25.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7.55亿元,同比增长24.58%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11亿元,去年同期为-6.31亿元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31%,去年同期为-9.75% [2] 资本市场表现 - 8月22日总市值超4940亿元,首次超过中芯国际,跃居科创板市值第一 [6] - 8月27日股价突破1400元/股,最高达1438元/股,总市值超5700亿元 [8] - 五日内市值连续大幅攀升,股价直追茅台(1484元/股) [11] 技术实力与行业地位 - MLU590的FP16算力为314 TFLOPS,仅为英伟达GB200的6% [13] - 主力产品思元590采用7nm制程,英伟达已推出4nm制程芯片并计划采用3nm工艺 [13] - 显存技术依赖HBM2e,英伟达已采用HBM3e技术 [13] - 国内第一梯队,算力和显存带宽优于海光、摩尔线程,部分场景落后于华为昇腾910B [14] - 具备国产稀缺性,但与国际巨头存在代差 [15] 业务与客户结构 - 营收爆发主要来自云端AI芯片大单,押中国产算力需求爆发窗口 [18] - 2024年前五大客户贡献营收11.11亿元,占比94.63%,其中第一大客户占比79.15% [19] - 客户群体频繁波动,历史上曾依赖华为海思(2017-2018年占比97%),后转向国资平台等 [19] - 智能计算集群项目毛利率高达70.78%,但客户不稳定可能导致营收波动 [19] 战略与前景 - 公司处于技术追赶期,需在技术、生态和供应链上提升硬实力 [21] - 面临客户集中、生态短板、全球竞争等考验 [18][21] - 国产AI芯片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具备长期发展潜力但存在不确定性 [20][21]